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第一氏族 > 第326章 三二五 中流砥柱(2)

第一氏族 第326章 三二五 中流砥柱(2)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5-12 23:01:30 来源:书海阁

下了差,陈景河换上常服,坐着一辆马车,来到城中最大的珍宝阁。

掌柜跟陈景河颇为熟悉,作为官府的实权大人物,陈景河家产丰厚,经常到这里来散财,是这里的重要顾客。

掌柜殷勤的将他请上二楼雅间,奉上了最好的茶水糕点,询问陈景河今日来是想买些什么,并介绍店里新到的好东西。

“不用这般麻烦,本官今日过来,非是想要买些什么,而是有好东西给你瞧瞧。”

陈景河老神在在的摆摆手,他没有故意摆架子,一副平易近人的模样,却又不忘自称本官,处处显露自己高人一等。

说着,陈景河身边的两个随从,将手里捧着的盒子放到桌上,盒子看起来平平无奇,但一打开,里面的珍宝便让掌柜眼前一亮。

一颗极品走盘珠,一颗西域红宝石,虽然称不上人间极品,但也是难得一见,价值非凡。

陈景河大大方方的让掌柜先品鉴,自己喝了半盏茶,在对方惊叹连连时,从袖中掏出一份单子,交给对方,高高在上的道:

“这样的好东西,本官今日带了二十多件过来,若是掌柜收得下,库房里还有许多。”

掌柜这才明白,陈景河今日不是来卖货,而是来出货的,诧异之余,接过单子一看,顿时心情复杂,竟然是半响没开口。

“这些珍宝,似乎是云家、何家等豪族的捐献之物?”掌柜试探着问。

那颗走盘珠就是去年从珍宝阁卖出去的,当时是云家所得,品质上佳的货物,掌柜能记住很久,而且一眼便可以辨认出。

单子上的东西,有一些只是看名字和标价,掌柜就能回忆起来。

“珍宝毕竟是珍宝,不能直接用来对敌,云、何等家族捐献这些,也是想他们变成将士身上的战袍、手中的兵刃,这些事自然就得本官来做。”

陈景河一番话说得云淡风轻,就在掌柜恍然的时候,又不着痕迹的补充道:

“不过郓州大战在即,人心惶惶,珍宝只怕卖不出好价格,掌柜若是要出货,还是选在其它的繁华之地为好。”

听到这里,掌柜彻底明白过来,如果陈景河是一心为公,根本不需要避讳什么,不让被捐献的珍宝出现在郓州,是因为对方心中有鬼。

如果是几件宝物,掌柜能自己拿主意,但是看陈景河的意思,这场交易的规模会很大,他必须要请示珍宝阁的东家。

能够开得起珍宝阁的,自然不是什么小人物,更何况这还是郓州最大的珍宝阁。饶是如此,店铺东家在得到掌柜的禀报后,还是感觉到了力有不逮。

不过陈景河要求的价格,只是宝物原价的七八成,诱惑力太大,东家在权衡之后,找来了一些交好的同行,一起跟着陈景河去了府库。

就这样,短短几天之内,府库的珍宝就到了另一群富人手里,而陈景河赚得盆满钵满——这并不是说,他给官府换取了多少钱粮。

实际上,珍宝收益的大半,都进了他跟刺史等相关官员的口袋,只留下不到三成银子留在府库,会用于接下来的战争。

借此机会,陈景河等刺史府官员,都狠狠发了一笔横财。作为高阶官员,他们吃的脑满肠肥,普通官吏当然得不到那么多银子,但也都分到了不少实质好处。

而平日里就跟他们来往甚密,多有利益勾连的珍宝阁东家等富商,这些平民百姓眼中高不可攀的权贵大人物,也因为低价买进了这些宝物,得到了不菲利润。

就是在这时,云家家主云雍,跟着陈奕经过一段时间的打探跟走访,对官府的各种作为有了基本认知。

同样是在这时,北胡兵马主攻郓州的消息,在大都督府引发了轩然大波。

因为晋地战事激烈,大都督赵玄极不在汴梁,大都督府主事的副大都督韩昭,虽然对消息的准确性存有疑虑,但还是选择了立即去见皇帝。

宋治听完韩昭的禀报,同样感觉到无法相信。

胡人从卫州出发进攻杨柳城,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河北地活动的斥候,辛辛苦苦打探到的消息,如今大战在即,大都督府却说胡人主攻方向有变?

而且消息来源不是大都督府本身的探子,只是赵氏经商的族人,这让宋治如何接受?

若不是跟着消息一起来的文书中,记载有大量郓州对岸松林镇等地,许多可疑的胡人兵马调动记录,宋治都不会跟韩昭正经探讨这事。

宋治一遍又一遍的认真看了那些记录,将文书递给了被他召集起来的三省、兵部、枢密院等大臣,自己凝神思索。

“陛下,这些记录非常详细,绝对不会是空穴来风,一旦胡人是佯攻杨柳城,那么以我们布置在郓州方向的兵力,绝对挡不住对方的奇袭。

“臣以为,当务之急,朝廷应该立即派人去松林镇等地,核实军情!”

首先说话的是兵部侍郎魏无羡,作为在西域军功赫赫的将门子弟,熟知兵事的重臣,在宰相、参知政事都拿不定主意的情况下,他当仁不让站了出来。韩昭立即表示赞同。

“先前朝廷之所以判断胡人主攻杨柳城,也是综合了斥候们上报的种种胡人兵马调动的痕迹,若不是正确确凿,朝廷怎么会将大军布置在杨柳城?

“现如今,就因为几个赵氏族人的消息,我们就要怀疑先前的严谨判断,未免太过轻率。

“大战迫在眉睫,胡人兵马不仅在紧锣密鼓的调动,胡人大修行者也都出现在了黄河沿线,此时此刻要确认胡人兵马虚实,必须派遣大量高手渡过黄河,届时免不得跟胡人强者交手。

“我们的王极境不占优势,若是在战前就折损了好些,那可就是自乱阵脚了!”出言反驳的是参知政事孔严华。

自打放弃了劝说皇帝跟北胡议和的打算,这些时日他就没做什么要紧事,加上大齐文武分流,他对战事不怎么了解,寻常议事的时候,很难插得上话,只能说些无关痛痒的套话,存在感明显降低。

眼下终于碰到了点事,他便迫不及待发表不同于众人的言论,突显自己的重要性。

魏无羡本就看孔严华这种,只会玩弄权术的寒门官员不顺眼,当下脸色就阴沉下来:“胡人不善水战,冒然渡河,进攻我们重兵布防的杨柳城,本就是下策!

“眼下他们避实就虚,佯攻杨柳城实攻郓州,再从郓州走陆路进逼汴梁,跟卫州方向的兵马相互配合,才是兵法韬略的上佳之选。

“之前朝廷的斥候,之所以会在卫州一带,发现胡人兵马大规模聚集,很可能就是胡人在迷惑我们。

“至于王极境......朝廷的大修行者,哪一个不是身负国恩,被黎民百姓寄予保家卫国的厚望?而今需要他们上阵,岂能因为惧怕折损而裹足不前?

“再者,赵氏族人精通战事,已经是众所周知,他们发现了胡人的兵马调动迹象,朝廷怎能无视?要是胡人果真攻了郓州,中原战局糜烂,参知政事可担得起这个责任?”

面对魏无羡的逼问,孔严华根本无法反驳,但他依然义正言辞:“本公只是认为军国大事,应该稳重一些,不该听风就是雨,侍郎这就要开始推诿责任了?”

“十万火急的关头,军情阵容拖延?你一介书生,不知沙场之事就最好闭嘴!误国误民说的就是你这样的!”魏无羡这话说得杀意四射。

身为参知政事,二品大员,竟然被魏无羡一个四品侍郎如此喝斥,孔严华不禁恼羞成怒。

他本想跟魏无羡针锋相对,但看到对方阴沉沉的双眼,察觉到对方身上山一般厚重的杀气,联想起对方在西域杀人如麻的辉煌战绩,一时间又有些胆怯。

好在宋治及时开口,制止了这场争论,他现在最烦看到的,就是大臣们争执不休,闹得脸红耳赤,没有一点齐心协力,同谋国事的样子:

“兹事体大,容不得错漏,两日之内,大都督府必须查清事态!汴梁的王极境修行者,大都督府都可以协调。”

韩昭松了口气,连忙应诺。

话说到这里,事情本来就议完了,但宋治却没有让众人离开的意思。

他眼神变幻半响,好想在认真思考什么,就在众人不明所以的时候,他眉宇肃然道:

“国战大局,本该由大都督统领,但眼下晋地战事激烈,且不容有失,大都督必须在晋阳坐镇。朕,拟调振武将军到汴梁来,协助大都督府参谋战局,诸卿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众人莫不深受震动,一时间脸色各异,都没有说话,殿中落针可闻。

振武将军,说的便是赵宁,宋治刚刚加封的,三品。

魏无羡、韩昭、孔严华等人,都在寻思宋治这话的深意。在弄清楚皇帝的意思前,大家都不好冒然说什么。

宋治其实没有格外的深意。

准确的说,是没有战争之外的用意。

国战到了今天,谁是皇朝肱骨,谁是镇国栋梁,已经再明显不过。

在大齐连战连败的情况下,只有雁门军守住了雁门关,虽说后来撤退了,但也是迫于大局,且撤得高明,没有损兵折将。

以北胡战力强悍,横扫河北地,禁军与防御使军队都难以抗衡的情况,察拉罕进攻晋地数月,却被阻拦在井陉关、承天关外,连晋地大门都进不去。

赵氏是大齐皇朝第一将门,这在平日,就是一种地位的象征,但在国战时期,赵氏体现出的实力,才让人真正意识到了,第一勋贵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个时候,宋治不倚重赵氏,不重用赵氏族人,那岂不是脑袋被驴踢了?

“乾符七年,在凤鸣山一战中,振武将军就已经展现出惊才绝艳之能,助雁门军击败了北胡大军,彼时还有人对他的战功心怀疑虑。

“如今,振武将军已经是王极境中期的强者,跟察拉罕交手而能伤之,坐镇晋地门户则能让井陉关、承天关稳如泰山。

“眼下北胡进攻中原在即,朕要调振伟将军过来,诸卿难道还有什么疑问?”宋治对众人的反应颇为不满。

见宋治确实是要重用赵宁,而不是把他也弄到汴梁来做人质,亦或是削弱河东军的力量,魏无羡跟韩昭相视一眼,都暗暗松了口气。

孔严华硬着头皮道:“振武将军毕竟年轻,恐怕经验不足......”

“有才不在年高,霍去病横扫匈奴的时候,不也是年纪轻轻?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无须再议!”宋治打断了孔严华的话,言语中充满不耐之意。

今日议事,对方老是纠缠这些有的没的东西,让他心里很不愉快,觉得对方根本看不清失态,连带着对孔严华的才能都产生了很大质疑。

这都什么时候了,大都督府连北胡兵马的真正动向都弄不清,还要靠赵氏族人的消息,来帮助朝廷判断敌军虚实,自己还不加倍倚重赵氏,难道要等皇朝灭亡了再后悔?

孔严华等人更是无能,明明不通战事,却喜欢胡乱说话,把自己的本职做好不比什么都强?

一个个往日里都是精明之辈,自己用的得心应手,怎么到了关键时候,没显露出社稷之才,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也就罢了,怎么还这么不经事?

宋治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喜欢第一氏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第一氏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