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第一氏族 > 第344章 三四三 危难之际(10)

第一氏族 第344章 三四三 危难之际(10)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5-12 23:01:30 来源:书海阁

火把如龙,蹄声滚滚,大军疾驰于旷野。

跟宋治想象得不同,赵宁并没有白马白袍冲在大军前面,面如金刚,眸似烈火,满身豪烈悲壮之气。

他广袖长袍,在半空飞行,衣袂飘飘,洒然出尘,淡然平静得犹如踏青出游。

朝廷布防在汴梁一线,包括杨柳城的王师,一时半刻调不到郓州来,但坐镇于彼处的王极境修行者,却能在第一时间赶来支援。

除了先前获取西河城军情的两名王极境,此刻还有两人业已到来,与四万马军顺利汇合,眼下其中三人正跟在赵宁身后,一同赶赴战场。

汴梁的大齐王极境,拢共也就双手之数,宋真战死、孙康等三人受了伤需要调养,除了皇帝宋治跟皇后赵七月,朝廷能派出的王极境,已经都送到了郓州。

但即便是这样,相比于博尔术跟他麾下的王极境数量,郓州方面仍然处于绝对劣势,不过博尔术要分派人手镇守卫州,防备汴梁,无法集中所有人到郓州。

“赵将军,这一战你有没有把握?我们能不能胜?”

说话的是蜀王宋明,属于宋治的叔伯辈,比宋真稍微年轻些,但鬓角也有根根白发,相较于宋真的面目慈祥,他脸上的威严之气更加浓郁。

但此时跟赵宁对话,宋明眉眼中却没有宗室亲王惯有的,高高在上俯瞰众生的倨傲,称不上如何彬彬有礼,但也算得上平等相待。

这是因为,一方面赵宁修为比他高,另一方面,他带人离开汴梁时,宋治就跟他说过,郓州战局需要仰仗赵宁。

“蜀王殿下觉得如何?”赵宁没有回答,反问了一句。

“博尔术麾下有五名王极境。不过赵将军有千钧在手,就算对方调了一两个王极境过来,我们只要敢于拼命,也能跟他们战个平手,此战胜负,完全取决于下面的四万将士。”

说到这里,宋明没有再继续,但意思已经不言而喻,他不觉得这四万杂兵,能够战胜北胡四万百战精兵。

宋明不说话了,赵宁也没有再开口,虽然他需要回答对方的问题,但他明显没有这个打算。

这不是赵宁拿大,而是现在说什么都是虚的,一切都要等到见真章的时候。

“赵将军,蜀王殿下,北胡将士已经放弃追杀溃兵,开始回撤集结,预计再有一个时辰,我们就会碰上。”前去探路的魏无羡,这时候回来禀报军情。

作为兵部侍郎,魏无羡本来应该在汴梁坐镇,但眼下形势紧急,他也只能赶到郓州来,这倒是给了他一个再上战场,跟赵宁并肩作战的机会。

“传令,大军暂停行进,喝水歇脚,准备作战。”赵宁朝魏无羡点点头,下达完这个军令,就从半空落了下去。

从郓州到西河城,也就四十五里的路程,对于轻装简行的骑兵来说,本就不需要几个时辰,加上北胡大军先前在追杀西河城溃兵,这个距离还有缩短。

赵宁站在一个土包上,于夜风中向西眺望。

脚下延伸出去的广袤平地上,有许许多多个鬼魅般的身影,在黑夜的泥潭里跌跌撞撞,从远处接近过来。

或者零星的三五个,或是一大群一大片,因为阵型极为散乱,如一盘散沙,聚集成团的不多,但如果从整片区域来看,就会发现人数其实不少。

因为有王极境中期的修为,赵宁能够看得分明,那受惊的游鱼、惊慌的羊群、迷乱的火焰般逃窜的,正是一个个亡命狂奔的将士。

他们是那样害怕,以至于奔逃起来连滚带爬、张牙舞爪,在重重夜幕中,怎么看都不像是人,而是形容可怖,想要从黑夜的帘幕中撕出一条生路的鬼魅。

赵宁身后,是举着火把的马军,将士们行军的时候,是一条条长龙,眼下要转换成临战队形,火龙就在向火海变化。

无论如何,数万火把汇聚在一起,在漆黑如墨的深夜里,是极为醒目而且震撼人心的存在。

越来越近的溃兵们,看到了这里火点汇聚的海洋,他们没有欢呼没有雀跃,相反,他们的速度骤然降了下来,中间有不少人,开始向两侧加速飞奔,好像要绕过这里,更有些脑袋迷糊的人影,竟然转身逃跑。

赵宁眼帘沉了沉。

落在他身旁的魏无羡,见状上前一步,运足真气,大吼一声:“郓州王师在此!西河城贺平将军所部,向大军左翼汇聚,有胡乱奔逃者,斩!”

他的声音大如夏夜惊雷,在旷野中远传千丈,霎时震住了那些溃兵。

只不过黑夜中目力有限,那些惊弓之鸟般的将士,明显心存疑虑,仍是不敢靠过来,生怕在这里等待他们的,是绕过来的北胡精骑。

赵宁招了招手,叫来陈奕,吩咐道:“派人过去接应。”

这回驰援西河城,保底目标就是接应这些溃兵,现在顺利碰面了,赵宁自然没有让他们还不知所措的道理。

贺平的部曲之前都是剿过匪的,一部分在去年的时候,还奉宋治的命令,渡河去尝试过反攻,就郓州地区的王师来说,已经是精锐,能多救一个,郓州就多一份战力。再者,这些人之前是流民,现在是为国奋躯的战士,无论从哪方面说,都不应该让他们沦落到太可怜的境地。

陈奕领着一批元神境高手,带着郓州军的旗帜策马出去之后,魏无羡忽的嘿然笑了一声,看着赵宁开口:“之前我探路的时候发现了几件趣事。

“北胡左贤王博尔术,在得知你亲自领军过来后,立即下达了所有北胡战士回撤,抓紧时间调整阵型、喝水歇息,准备大战的命令。

“他完全没有阻止我们接应西河城溃兵的意思,平白让我们达成了此行的保底目标。

“我这个王极境初期已经接近了西河城,他既不曾亲自拿我,也没有派人围杀我,只是让手下王极境将我逼退。

“你说有不有趣?”

说起来,两人也有很多时日没见了,而且这之间还发生了很多大事,称得上是时过境迁、沧海桑田,作为大齐皇朝的权贵、大臣,他们理应有很多感慨。

但这回两人并肩作战,却是连叙话的时间都没有,一见面就投入了战事。

赵宁动了动嘴角,还没来得及回应,此行四个王极境初期中,一个出自士人门第的王极境中年男子,就已经抚着下巴上的短须笑道: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博尔术很是忌惮赵将军。赵将军刚来郓州,便救下孙康等人,出手击伤了他,这厮怎么可能不畏惧?

“况且无论是乾符七年的凤鸣山之战,还是这回将雁门关、井陉关守得严丝合缝,让北胡大军撞得头破血流,都已经证明了赵氏与赵将军的卓越才能。

“眼下赵将军领兵来了,博尔术怎能不打起十分精神应对?他回军备战都来不及,又怎会还有心思追杀溃兵?

“魏侍郎去西河城探路,虽是只身一人,但漫漫黑夜中,博尔术却不知道这个情况,他之所以不敢对魏侍郎出手,不也是怕魏侍郎是赵将军派出去的诱饵,想着贸然行动会有失手的风险?

“所以他只能采取最保守的应对手段,将魏侍郎逼退。”

说话的这人赵宁有过几面之缘,只能算是认识而已,知道对方出自门第孔家,名叫孔修,平日里深居简出,不问世事。

这个孔家,据说是孔子后人,有族谱为证,赵宁不知真假,姑且信之,不过孔家在门第中特立独行,不参与朝堂之争,存在感不强,倒是真的。

正因如此,赵宁无论是跟孔修,还是跟孔家的人,都没什么交情,但看对方现在话语里的亲近劲儿,倒好像两人关系匪浅,对方很是欣赏他一般。

这让赵宁多少有些意外。

魏无羡闻言低低笑了两声,“孔夫子这话不假,宁哥儿如今的名声,在国战中的确是少有人可比。要说跟北胡大军作战的战绩,至今为止,恐怕也只有前雁门军现河东军拿得出手。”

说到这,魏无羡向赵宁挤了挤黄豆大小的眼睛,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就连蜀王宋明,都跟着感慨着道:“大齐第一将门,皇朝的镇国公氏族,的确是名不虚传。当此国家危难之际,赵氏一族就是大齐长城,天下人都看着。”

莫名其妙的,赵宁就被众人一顿吹捧,除开宋明这个宗室亲王,可能有战前激励,希望赵宁接下来好生出力、用命的意图,其他人一副深以为然、对他信任有加、期望深重的模样,看着都是发自内心,让他不禁有些哑然。

无言之余,赵宁心中也有许多感触。

只是各种各样的心情中,唯独没有自得、骄傲。

不知为何,在众人吹捧声最热闹的时候,赵宁脑海里浮现的,是前世国战最后一刻,城破之际,披头散发皇袍焦黑的宋治,跪坐在血泊中抱着他死去的幼女,对他的悲愤指控:

“赵氏身为皇朝第一将门,世世代代的镇国公,能给你们的尊荣、富贵、权力,朕都给了,为何国家危难之际,你们却不能履行镇国的职责?!”

两世情况有所不同,在前世,宋治并无对不起赵氏的地方。

自从乾符六年的代州截杀之事,赵氏家势大衰,宋治对赵氏的态度一直是信任、扶持,尤其是在国战开始后,更是对赵氏委以重任,赐予了海量资源。

只是前世,无论赵宁还是赵氏,经过了代州截杀之事,已经无力多做什么。

十年国战中,赵宁感受最多的,是眼见族人亲友不断战死沙场时,泪眼滂沱之下的自责与无力,是眼见江河沦陷同袍被屠戮时,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悲愤。

平心而论,国战时期赵宁已经尽了十二分力气,赵氏也做到了极限,只是因为萧燕跟天元王庭的算计,早早就折了家势,力量有限。

但即便是这样,在最后面对宋治的指控时,赵宁也没有反驳的余地。

因为赵氏富贵一百多年是真的,家势折也是折在天元王庭手里,不是宋治对不起他们,失职了就是失职了,再多理由都是借口。

因是之故,重生之后,赵宁从乾符六年就开始布局,过程里颇有些不顾一切的意味。在风云变幻的局势中,在宋治一手挑起文武之争、寒门世家之争的乱流中,为了这场国战的胜利,赵宁堪称不择手段,他所做的许多事情,已经大大超出了一个臣子的界限。

这些年,无论是燕平诛奸,还是北境据敌,亦或是行走八方布局天下,他一直在忙碌,几乎没有歇息的时候。时至今日,他都还没有娶妻。

他不想再看到族人死伤殆尽,更不想再面对一次宋治的指控。

而到了现在,国战终于爆发,他怎么都该大展拳脚了。

被宋治召见,主动请缨来郓州主持战局时,赵宁知道对方十分疑惑,在怀疑他是不是老早就在等对方召见,等着来郓州坐镇大局。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赵宁游历天下的第一个大站就是郓州。

他知道北胡大军在进攻中原时,会为了避免跟大齐水师硬碰伤亡惨重,而采取佯攻杨柳城主攻郓州的策略,所以他在郓州的布局非常深。

长河船行的大当家陈奕在这里,一品楼的大当家尺匕其实也在这里。

黄河北岸的一品楼修行者,之所以能够事先查清北胡大军主力,在郓州对岸隐蔽集结的动静,就是因为他告诉了一品楼,北胡大军主力一定会在那里集结。

一品楼修行者要做的,就是找到证据取信朝廷。

千般万般,赵宁为的就是这一天。

为的就是这一战。

要说有什么出乎预料的情况,那就是大战之前,一个不知所谓的军事大才高福瑞,跑到黄河对岸走了一通,回来说北胡大军绝对不会主攻郓州,让郓州疏于防备,让西河城这个前沿重镇,被博尔术一鼓而下。

赵宁是生气的,但也没有那么气。

大齐内部要不是出了种种严重的问题,有种种看起来莫名其妙的人和事,前世就不会被北胡给灭了。

庆幸的是,宋治在国战时期的表现,跟前世没有太大不同,虽然帝王心术没有都丢弃,但至少知道这个时候该顾全大局,也知道该倚重谁。

所以赵宁来了这里。

现在,是时候跟北胡大军短兵相接,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拼个高下胜负、你死我活了。

喜欢第一氏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第一氏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