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第一氏族 > 第363章 三六二 一线光明(4)

第一氏族 第363章 三六二 一线光明(4)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5-12 23:01:30 来源:书海阁

回到座位上,宋治面容冷峻的默然片刻,缓缓出声:

“北胡蓄谋多年,天元可汗跟他的战士,又有这样的战力,大齐要守住祖宗留下的江山,此战就绝对不能丢了中原大地,绝不可让北胡大军渡过黄河!”

韩昭点头道:“杨柳城要守住,郓州更要守住。只有守住了这两道防线,大齐才有时间汇聚天下之力,跟北胡决一死战。”

说到这,韩昭顿了顿,面色变得凝重,嗓音变得低沉,似乎是忽然间一座大山压在了他肩上,让他连说话都变得费力、艰难:

“北胡先锋大军,已经渡过黄河,攻下了西河城,撕裂了郓州战区的防线,局势正在糜烂的边缘,郓州危在旦夕,中原已经到了悬崖边上......”

言及此处,他再度顿了顿,声音更加沉重:

“昨夜,赵宁尽起郓州马军去拦截北胡先锋大军,也只得四万之众,且是包含防御使军队与义军的杂兵......以四万对四万,还是野战与攻坚,赵宁的胜算......”

他没有再说下去。

因为说不下去了。

“郓州不能有失,要想保住郓州,首先就要保住西河城,赵宁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字字艰难的说到这里,宋治忍不住闭上了双眼。

在黑暗的视野里,他仿佛又看到了,白马白袍的赵宁,在深沉的夜色中,一马当先,率领众甲士,向无边北胡猛士奋勇出击的身影。

宋治自忖,他与韩昭能看到的艰难与不可能,身为赵氏骁将的赵宁也能看到——在整个大齐,赵氏都是最先发现北胡南侵意图,并且为此浴血作战的存在。

赵宁必然也知道天元可汗的强大之处,明白北胡军队的悍勇无匹,更加懂得眼下是皇朝危亡的关键时刻,稍微应对不力,连同他自己都会跌入深渊。

可赵宁还是果断去了郓州,带着能调集起来的四万将士,在国家最需要他这个将门第一世家子弟的时候,毅然决然奔赴了战场。

是不知死吗?

是不惜身吗?

是因为背后就是祖宗基业,是江山社稷!

是因为在这一刻,他身为皇朝脊梁,已经没有选择!

自古以来,国家危难,身为臣子,无非是文死谏、武死战。既然是死战,就是明知敌军强悍,自己没有胜算,仍然不避凶险,奋勇向前。

以命相搏,争的,就是漫漫黑夜中,那一线微不可查的光明。

这一刹那,宋治胸腔如火烧,双眸似剑刺,几乎压抑不住热泪。

“陛下,宰相与户部尚书求见。”就在这时,敬新磨的声音响起。

宋治使劲儿眨了眨眼,把即将溢出眼眶的湿润逼了回去,勉力让自己的嗓音显得正常:“让他们进来。”

战争时期,三军在前奋战只是一方面,后勤保障是份量相当的另一方面。

如今朝廷搬到了汴梁,河北地已经沦陷,如何调派各地赋税物资,供应前方军需,就得宰相与户部尚书齐心协力。

陈询与户部尚书见过礼后,宋治道:“钱塘之地自古繁华,江浙所在更是鱼米之乡,朝廷赋税半在东南。

“往年东南的钱粮,都是靠漕运抵达燕平。如今河北地虽然已经沦陷,但东南却没有受到波及,钱粮调派的如何?”

陈询心虚之下,畏惧的看了宋治一眼,老老实实道:

“回禀陛下,去年秋汛,淹了江南十几州之地,各地粮食均有大幅度减产,能够征调的粮秣着实有限,现在运达汴梁的粮食,只够现有大军三月之用......”

宋治面色一沉,“三月之后,夏粮能征收多少?”

“今年东南开春旬月未雨,旱情已经可以预见,只怕夏粮也不多......”陈询硬着头皮回答。

宋治大怒:“去年的粮食不够,今年又无粮可收,难道要让大军饿着肚子跟北胡拼杀?!”

“陛下息怒,臣有罪!”陈询连忙拜伏在地。

宋治连着喘了几口粗气,强迫自己平静下来。年景不好,粮食收成不如预期,也不是**,他发怒也没用。

“东南是丝绸、瓷器、茶叶等商货的主要产地,地里的粮食欠收了,商赋总不至于没有着落吧?”宋治接着问。

粮税收不上来多少,但只要有钱,也能在民间向各地粮商买到往年积攒的粮食。

所谓盛世,有钱人多了,必然商业发达,商赋的比重自然大。

陈询不再答话,而是把目光投向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硬着头皮道:“禀陛下,东南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货产出,除了本地销售,主要供给河北、西域与海外,如今河北地沦陷,西域也被北胡占据,商路断绝,商税大不如前,各地的商户都在减产.....”

宋治面色一红,怒火上头。

他有心发火,最终还是忍了下来。

商税最大的来源,当然是价值高的货物,一匹上等丝绸,可顶许多布匹。丝绸、瓷器、茶叶这些商税的重头,以往很多都是卖给京畿之地的世家、官吏、富人、大户。现在京师没了,河北地千里之地也没了,那些人的家财都没了绝大部分,哪里还能像往常一样,买那么多贵重物品?这些东西自然短了销路。

唯一不受影响的,就只有从东南出海的船队,可仅凭这条路,到底是不能跟以往三条路相比。这样一来,朝廷的赋税收入又要下降许多。

宋治强忍着悲愤:“盐铁如何?”

盐铁之利,冠绝天下,自管仲之后,历朝历代都是官营盐铁,也是朝廷赋税的一个大头。

户部尚书的头都触到了地上,低声道:

“陛下容禀,这些年来,盐铁税收一直在下降......如今是国战时期,天下矿产铁料很多都要充作军需,制作成甲胄兵刃,卖往民间的少了,赋税自然也就......少了。

“至于盐税,河北海畔所产的海盐已经沦落敌手,蜀地井盐虽然没有受到影响,但河北地失陷后,食盐销路大减,盐税也少了很大一部分来源......”

说到最后,户部尚书的声音就像是苍蝇,渐不可闻。

宋治气得满面通红,豁然起身,巴掌狠狠拍在案桌上,震得大殿都似抖了一抖:“三军将士在前方与敌寇以命相搏,你们现在是要告诉朕,朕是既保障不了他们的饭食,也保障不了他们的军饷了吗?!”

国库没钱,的确会导致这个局面。

“陛下恕罪!”

“陛下息怒!”

陈询与户部尚书惊惶得连连叩首。

宋治五官一阵抽动,脸上阵青阵白。

末了,他还是坐回了皇座。

恼怒归恼怒,现实却就是这么个现实。丢了京师,丢了河北地,丢了西域商道,就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朝廷的税收是一定会大减的,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乱世征伐,核心就是抢钱抢粮抢地盘,有了更多地盘更多百姓,就能有更多税收,君主才能有更多钱粮,去招兵买马扩充军队强大自身,进而争夺更多地方。

没有地盘没有百姓,不仅没有粮食,没有各类资源产出地,也没有那么大的商货市场,国库自然就没有充盈的税收钱财,就做不了更多事。

好半响,宋治勉强冷静下来,他面容萧索,内心的苦闷怅然再也掩盖不住,喟叹着对韩昭道:“都督,你都看见了,皇朝只是丢了河北地,没了西域,时局就艰难至此......

“若使郓州再被攻克,且不说中原之地如何,齐鲁必然被北胡顺势攻取——齐鲁大地虽然不如东南赋税多、物资丰富,但也是皇朝有数的富庶之地。

“届时此消彼长之下,敌强我弱,形势就越发艰难了!

“倘若局势再进一步恶化,朝廷连中原大地都失去,那......中原可是我大齐皇朝,人丁最多的地方!”

他没有再说下去。

无法再说下去。

“陛下,赵宁一定......应该......或许......陛下!”韩昭几度张口,想要宽慰宋治,说赵宁必定、也许能守住郓州,能击退北胡先锋兵马,然而话到嘴边,他却怎么都说不出来。

以四万杂兵,怎么可能战胜北胡先锋精骑?

抬头间,察觉到宋治凄苦的眼神,韩昭再也忍不住,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宋治惨然一笑:“如果赵宁这一战能赢,郓州守得住,西河城守得住,就算国库亏空,朕总有时间想想办法,向淮南大户借调——哪怕是强行征调一些钱粮。

“可要是郓州守不住,北胡大军顺势而来,朕,又哪里来的时间筹措粮秣?天下人失去抵挡外敌的信心,又怎会甘愿把家财拿出来?

“届时朝廷威严大损,朕若是强行征粮,激起地方大户豪强反抗,后院失火,只怕大齐覆灭在即吧?”

闻听此言,陈询等人莫不是神色大变。

“陛下切莫有此念,我大齐的江山是铁打的,区区胡虏绝不可能夺了去.....”

“陛下万勿忧心,皇朝一定会有办法......”

陈询与户部尚书话虽说得漂亮,但在这般局势面前,若是郓州守不住、齐鲁守不住、中原守不住,他们除了以头抢地,又还能做什么?

宋治再度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他在臣子面前保持了十几年的帝王威仪,在今日可谓是折损了不少。

然而局势到了这个份上,在皇朝危亡的事实面前,于人前勉强维持的帝王威仪,又还有什么用?

就在君臣痛苦难挡、绝望不已的时候,一声响亮急切的呼喊,从行宫大门方向急速靠近,越来越大。

“报!大捷!”

声音须臾便到了殿门前。

非常之时,唯有十万火急的军情,能够无视宫禁,直呈君前。

宋治骤然睁开双目,一下子站了起来。

韩昭愕然抬头。

陈询与户部尚书,皆是情不自禁回头看向殿门。

“陛下,郓州军报!”

“进来!”

“禀报陛下,郓州大捷!昨夜,北面行营大总管赵宁,率精骑四万出战西河城,激战至天明时分,大破敌军,斩首近四万,夺回西河城!”

听罢这话,宋治站直的身子晃了晃。

韩昭瞪大双目,满脸不可置信之色。

陈询与户部尚书惊喜得无以复加。

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赵宁竟然会赢了北胡先锋大军,而且是这样的大胜!这一瞬间,所有人都像是看见了晴空霹雳,震惊得忘了言语。

“陛下!”韩昭最先反应过来,正要恭贺宋治,却见对方已经仰头哈哈大笑出声,声音之洪亮,震得房梁都似在颤抖。

“赵宁,赵宁!好,好,好!不愧是赵氏家主继承人,不愧是朕的肱骨重臣,不愧是大齐的天才俊彦!没有辜负大齐军民的厚望,没有辜负朕的信任!”

宋治笑罢,面色一正,大袖一甩,“立即将捷报布告天下,让世人都知道我王师的英勇!”

“是!”

在韩昭、陈询等人的恭贺声中,宋治深吸一口气,又一次闭上了双眼。

视野中依然是浓稠的黑暗,无边无垠,但这一刻,他分明看到了一道夺目闪电轰然下落,劈开了重重黑幕,为天地万民为大齐皇朝,斩开了一线光明!

喜欢第一氏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第一氏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