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第一氏族 > 第405章 四零四 挽狂澜于既倒(14)

第一氏族 第405章 四零四 挽狂澜于既倒(14)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5-12 23:01:30 来源:书海阁

就如陈安之所言,平日里世家内争是自家事,逐鹿中原也好,皇朝更迭也罢,都是自己人争斗。

世家大族并非都是什么清白之家,互相争斗起来,也是没有半点儿情面,各种手段都能用上。

但在面对外族入侵时,世家大族有共同立场。

叛国投敌,他们基本做不到。

寒门官员可以改换门庭,去效忠异族,只要异族肯开科举,肯给他们官职地位,肯善待他们,寒门士子为了荣华富贵、一展抱负,也会从之。

但世家不行。

一方面,百年千年传承的世家,都有完整而严格的教育,有操守有人格,自古贵中华而贱夷狄,让他们放下尊严去服侍异族胡人,他们办不到。

另一方面,这也是利益使然。

世家势力庞大,拥有的财富太多,异族来了,不消灭他们,就无法让自己人分食更多财富。

而且有名声有威望的世家,在民间影响力太大,真要有事一呼百应,对异族统治者而言,这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中原皇朝自己人逐鹿天下,攻下一个地方,首先必要安抚地方世家大族,获得他们的支持,而后就能稳定统治这个地方。

而异族来了,第一个要做的,就是灭了中原的世家。他们会吸纳地方大族、庶族地主的力量,组建绿营大军,但绝不会让世家存在。

一言以蔽之,世家会因为内斗妨碍国战大局,但绝不会去投靠异族。

是以眼下听了陈安之这番话,韩黎与蒋飞燕也不能不管不顾,一定要先把陈氏修行者怎么样。

真要执意对陈氏不利的话,营中将士会怎么看他们?百姓会怎么评价他们?

韩黎还在犹豫,蒋飞燕已经拿定主意:“好,既然你陈氏愿意杀敌立功,自然没人能够阻止你们。再者,允许你们出战也是皇后娘娘的军令。”

言罢,蒋飞燕一挥手,让逼近了陈氏队伍几步的蒋氏修行者,都退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上。

见蒋飞燕已经收手,韩黎也无法逼迫陈安之过甚,丢下一句“看你们接下来能杀敌多少”后,也回到了原先的位置。

陈安之直起身,向点将台看过去。

彼处,已无扈红练的身影。

“公子,这些人实在是......”陈氏族人对刚刚的遭遇非常不忿,靠上来想要说什么,被陈安之摆手制止。

“只要我们能杀敌建功,陈氏往后的路,只会越走越宽,这点委屈不算什么,休要心中不满,妨害战事!”陈安之厉声告诫。

“是。”

......

大帐里,防御使张京坐在帅案后,看着分作两班的将领:

“据斥候探报,天元大军的先锋,已经到了河柳村一带,本将需要一支精锐率先迎击,尔等谁愿领头出战?”

话音方落,他右手边的一名络腮胡将领,当场就要站起身,却在看到他制止的眼神后,及时打消了请战的念头。

张京之前只是团练使,在这十万将士里,平日里分带的将士也就是所谓的嫡系并不多,若是加上他刻意结交的将领,拢共能掌控的将士有两万多人。

当然,这是明面上的力量,他在奉赵宁之命进入军中之前,就有不少修行者手下,这些人也都进了军中。

再加上赵宁安插其中的一品楼修行者,张京实际能控制的部曲超过四万。

但即便是四万多将士,在十万大军中也只占不到半数,而余者都在前防御使的掌控下。

虽说前防御使、副防御使都被赵七月杀了,但这些人还是习惯性聚集在,前防御使的心腹将领身旁。

此时,张京的目光便落在那些将领身上,想看看这些人是什么心思,有没有战意,士气是否可用。

“张将军奉皇后娘娘之命统领大军,出战北胡蛮子,末将自然谨遵将军号令......”说话的是个国字脸、气质彪悍的将领。

他目不斜视、面无表情的继续道:“只不过,参知政事说了,北胡蛮子战力非凡,大军出战非得有精悍锐士打头阵不可。

“末将也想为将军分忧为皇朝出力,只是麾下将士比不得将军原先所领部曲,战力差了许多,贸然出战只怕会误了将军大事,故而不敢先出。”

听了这番说辞,张京暗自冷笑。

此人名唤刘达,修为不俗颇有才干,在军中威望不俗,是前防御使的左膀右臂,现如今已然将对方留下的将领聚集在身边。

刘达提及参知政事孔严华的目的,一是表明自身立场,二是扯虎皮做大旗,摆明了要跟不遵孔严华之令的张京分庭抗礼。

这倒不是说,汴梁这些防御使军队,都是听命于孔严华个人的武装,只是因为孔严华是寒门官员领头之人,故而寒门官将都唯他马首是瞻。

在国战之前,朝廷有专门的衙门——枢密院,来统领天下防御使招募流民组建的新军,枢密院就是这些寒门将领的顶头上官。

国战爆发后,为了让世家寒门齐心作战,也是为了向世家示好,更是为了统一号令方便作战,宋治将枢密院撤了,仍以大都督府统御天下兵马。大都督府是世家地头,大都督副大都督,都是世家族人,短时间之内,这些站了队的寒门官将,当然不会甘愿奉赵玄极、韩昭为尊。

所以他们仍旧团结在孔严华周围,以示跟世家军队的区别。

刘达的话说完后,他身边的好些个将领,也都陆续附和,声称自己的部曲战力不够强,不敢担先锋的重担,以免误了战局。

张京这些人的反应并不意外,他跟孔严华翻了脸,对方肯定要掣肘他。

等到他军令不畅,证明无法统率大军的时候,孔严华就能顺理成章推举别的人担任防御使,届时赵七月也无可奈何。

粗略一看,出声附和刘达,或者用神态表明跟刘达同一立场的帐中将领,占了所有将领的四成左右。

张京不动声色:“诸位,汴梁之役关系中原战局,更关乎家国存亡,先锋一战作为第一战,重要性不用多言,能打赢这一阵,战功可是非同凡响。

“大军若能凯旋,皇后娘娘必定不吝封赏。

“届时就不仅是金银财帛,也不会少了高官厚禄,能打出显赫战绩的人,更可以扬名天下,振奋举**心民心,成为我大齐皇朝的英雄!

“本将再问一遍,谁愿作为先锋出战?”

在众将回应之前,刘达冷笑一声:“将军说得好听,那得打胜了才行,荣华富贵谁不想要,可也得有命享受!北胡大军战力如何,谁人不知?

“将军这个时候只问我等愿否出战,怎么不愿亲自上阵?”

他说完之后,跟着他的那些将领,无不相继响应,指摘张京不愿自己出战,而把危险丢给部属的人,明显多了起来。

说话的人很多,不出声的也有。

张京状似不经意,实则将帐中情形都纳入了眼底。

除了他明里暗里控制的四成多部曲,帐中还剩一成多的将领,既没有主动请战愿意担任先锋,也没有跟刘达等人一样,明确表明不愿做先锋,跟他唱对台戏。

大军中的将领,既然能出任将职,就必定跟孔严华、枢密院扯不开关系,毕竟不得到枢密院的看重,他们也不可能成为手握兵权的将军。

张京是属于在内部另起炉灶,分出了一个山头,不是他麾下将领的人,就一定属于刘达、枢密院。

而这一成多将领没有附和刘达,就只有一种可能。

他们不愿在这种时候跟主帅两条心,他们愿意以大局为重,以战事为重,听从张京的调遣——至少暂时愿意。

只不过,张京没有派自己的嫡系将领出战,他们不知道张京的具体心思,便不愿贸然主动请缨,拿自己和部曲的性命不当回事,免得做了冤大头。

观察到这里,张京心中已经有数。

通过这番询问之下众将的反应,再加上他平日里对众将人格品性的了解,帐中诸将都是什么立场、心思,他已是了如指掌。

接下来该如何调兵遣将,分派军务,乃至如何对待这些将领,他有了谱。

张京面色一肃,陡然大喝:“牛进!”

“末将在!”之前就想请战的络腮胡将领,这时候挺身而出,抱拳待命。

张京从帅案上取出一张令牌:“本将令你统率本部将士,作为大军先锋,立即开赴河柳村,阻击北胡前队!”

“末将领命!”

“你记住,此战只许胜不许败。若胜,本将会亲自在皇后娘娘面前为你请功;若败,本将必会亲自斩下你的人头!”

“末将愿立军令状!”

“徐巍!”

“末将在!”

“着你率领本部,襄助牛将军作战,听从牛将军调遣!”

“末将领命!”

牛进、徐巍两将领了军令,转身出帐,大步流星气宇轩扬。

张京的安排如此果断迅猛,派遣的都是自己的嫡系,帐中诸将莫不心神震动。

刘达等人面面相觑,都有意外之色;而那一成多心有大局的将领,则是不由得面容肃然起来,看向张京的目光,多了几分认可与钦佩。

能够让自己的嫡系部曲,去打头阵,在这种恶劣的形势下,迎战近乎不可战胜的北胡大军,足以证明张京没有偏私之心,也说明对方对打胜仗颇有自信。

张京站起身来,看了众将一眼:“本将之前已经说过,此战关系重大,若胜,必有非凡军功,可以加官进爵,成为三军英雄。

“尔等既然不愿请战,那么等牛进、徐巍两名将领得胜归来时,尔等便休要妒忌!现在,都去集结部曲,稍后大军齐出,随本将去夺回杨柳城!”

言罢,张京不给众将搭话的机会,转身拂袖而去。

诸将皆愕然失语。

......

等到张京远去,大伙儿自行退出大帐,刘达仍是阴沉着脸。

“刘将军,牛、徐二将此番出战,果真能胜吗?”一名将领犹疑着问。

刘达也有这个担忧,他很不希望对方真的获胜,如果对方赢了,张京这个新防御使的威望就建立起来了,地位也会随之稳固,他再要争防御使之位就不容易。

但这话不能明说,刘达遂冷哼一声,作轻蔑状:“北胡是那么好胜的?我们走着瞧!”

张京虽然下令大军做好全部出战的准备,但如果先锋打输了,他们就有可能不再出营,或者据守汴梁城,或者干脆丢掉汴梁,南下去寻找皇帝。

无论是哪一种选择,都比在野外跟北胡大军阵战,亦或是攻打杨柳城坚城,要来得容易轻松得多。

喜欢第一氏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第一氏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