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第一氏族 > 第510章 五百零八 反抗

第一氏族 第510章 五百零八 反抗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5-12 23:01:30 来源:书海阁

晋阳郊外。

自北而来的汾水到了晋中盆地后流速放缓,河面愈发宽广,碧绿如玉的河水不仅让数百里盆地变成沃土,也给出游的人提供了一个绝佳去处。

踏青的时节早已过去,夏日并非外出游玩的最佳季节,好在河畔的林木遮掩出大片绿荫之地,倒是能让人在扑面的水汽中享受到清凉。

赵氏一座庄园外,赵宁、赵玄极、杨佳妮、红蔻等一大群人,三三两两的坐在河畔,在绿荫下支棱着鱼竿垂钓。

眼下河北地的战事还未停歇,如赵宁之前所料,宋治果然是让杨柳城的王师与高福瑞所部在前面追击,把河东军与郓州军放在后面跟进。

这样一来,收复失地的功劳便是赵玉洁、高福瑞等人的,且不必担心被北胡大军反扑——一旦战事不利,后面的河东军与郓州军就能顶上去。

明面上宋治有借口遮掩这种行动:一方面百万大军不可能一拥而上,必须层次递进;另一方面,河东军、郓州军之前作战辛苦,现在可以免了攻坚之劳。

虽说给人当护卫这种事不是不能做,但赵宁打心眼里不太乐意。他可是被四方认可的大齐战神,战功赫赫无人能及,心里怎能没点傲气?

所以赵宁没有一直呆在军中,有事没事就飞回晋阳偷懒。反正真要有什么异变,他飞过去也很快,误不了大事。

跟他差不多心理的,还有杨佳妮。不过相比之于赵宁,她更多是不想给赵玉洁、高福瑞之流做护卫,给他们作嫁衣裳。

杨大将军受不了这个气。

“河东军、郓州军已经拉在后面,可赵玉洁、高福瑞两人麾下的藩镇军,也不曾因此就少了纠纷。

“前日攻打莫州时,寒门节度使王武,就跟世家将领蒋飞燕因为谁做先锋争了起来,听说两人在军帐中大打出手,把帐篷都掀了。

“各自的近卫数十人修为全开的殴斗,伤了好些人,让其他人好生看了一阵笑话,把赵玉洁气得暴跳如雷。

“陈安之趁机参了她一本,说她没能力统率大军,引得朝堂之上的世家官员一阵附和,给陛下都气得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说这话的时候,杨佳妮眉飞色舞,跟市井中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妇人一样。

但凡是能让赵玉洁不愉快的事,她就会非常高兴。

“自从皇后被驾空,陈安之只能带着扈从军呆在汴梁,心里就一肚子怨气,虽说朝廷给了他一个给事中的官职,他却没放弃过找赵玉洁的茬,现在可算给他逮着了机会,狠狠摆了赵玉洁一道,真是大快人心!”

说到最后,杨佳妮像个莽汉子般仰头哈哈大笑。

笑罢,伸手往身旁一抓,抓住一个酒囊,痛快的大灌了几口,说不出的豪迈大气。

至于已经咬了线,把鱼竿都拉得下沉一大截,明显份量不轻的一尾肥鱼,则因为她这个举动咕隆一下跑了,只冒出两个气泡浮现于水面。

赵宁听得摇头无言。

北胡大军虽然是败退,但因为决策做得果断及时,除了撤离沿河州县的时候仓惶些,后面越来越有章法。

为了尽量弥补战败的损失,挽救已经低迷的士气,为将来做打算,在元木真的命令下,萧燕一方面安排将士四处大肆劫掠,一方面布置人手依靠州县城池层层设防,给前者争取一定时间。

如果追击者是河东军、郓州军,元木真肯定不敢这么安排。

在北胡大势已去、士卒战心无几,且各地还有义军接应的情况下,断后的战士无异于打狗的肉包子。

但既然追击的是其它藩镇军,北胡战士就没有面对赵氏,面对郓州军时那么害怕,藩镇军的真实战力本身也有限,他们稍微阻拦一下是能办到的。

左右城池也不用守几天,不过是一城一地的迟缓藩镇军的步伐罢了。

对断后的草原战士来说,虽然作战就会有伤亡,但只要后方的收获远大于风险,能够让他们发财而归,也就没什么不能接受的。

察拉罕所部加上之前在卫州一线的战士,北胡大军眼下还是有不少兵力,可以一面大掠州县一面分兵阻敌。

正因如此,王师眼下才有持续不断的战事。

也正因如此,战事对王师来说没多少难度,战功近乎是唾手可得——就算斩获的首级少,克复失地的功劳却是实打实的。

战功易得,而且有数,各部自然奋勇争先。而对宋治来说,如何分配这些军功,让哪些人立功升官,掌握更多权力,就关系着他战后的国策。

策略是显而易见的,也是现成的——扶持寒门,打压世家。

虽说河东军、郓州军不参与分配河北地军功了,但这仅仅是排除掉了赵氏、杨氏,各个藩镇军中还有很多世家势力。

收服河北地,是这场国战中最后两块大军功之一,再往后就没有这般肥肉了,所谓图穷而匕见,到了这份上,宋治还能不重用军中寒门势力?

攻城掠地,当然是寒门势力收获军功的大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世家们看到宋治这个举动,岂能不着急上火?

蒋飞燕跟王武闹到在军帐中大打出手,彼此亲兵互殴的境地,赵宁是半分也不意外。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赵宁不说话,杨佳妮却没打算停下来,喝了酒换了鱼饵,摇头晃脑的继续垂钓,谈性浓厚的继续道:

“江山危殆社稷沉沦时,陛下喊着世家寒门同心同德,如今国战眼看就胜了,陛下这就着急过河拆桥,不把我们世家当人,可真是帝王无情啊!

“他就当真不怕?”

赵宁手中鱼竿一动,一尾三四斤重的草鱼,被他提了起来,麻利而流畅的将活蹦乱跳的鱼取下,丢进旁边的水桶,换上新的鱼饵,语气平淡道: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状态,是你强我就弱,我弱你就强,要么有人始终占据上风,要么彼此斗出个平衡局面来。

“迁就与退让,只会让对方愈发嚣张膨胀。即便是原本该平等的关系,长此下去也会变得不平等,更何况君臣之道?

“蒋飞燕闹这么一出,陈安之再在朝堂上推波助澜,就会让陛下有所顾忌。

“河北的王师真要内斗起来,那是给北胡机会,真当元木真一定不会杀个回马枪?陛下也得防着这一点。故而往后一段时间,陛下对世家会打压得轻些。”

杨佳妮嚯了一声,“照你这么说,魏蛤蟆在关中做的事,还做对了?”

赵宁笑了笑。

魏无羡在长安大闹一场后,先给宋治上了折子。

他说转运使高唐与邠宁、泾原两镇私下串通,克扣凤翔军的粮饷军械,倒卖牟利贪赃枉法,大发国难财,之前他为了国战大局,一直隐忍不发,现在总算击退了蒙哥,岂能不给这些人一点教训?

而且他还要朝廷给他一个说法,给那些浴血百战保家卫国,却因为吃不饱肚子短缺兵器丹药,死伤平白多了一倍的将士一个公道。

如若不然,此事必定不能善了!

至于魏无羡要的这个说法、公道,自然就是由凤翔军收复陇右之地,军功全都归他们缴获全都归他们,泾原、邠宁、灵武等镇不能插手。

态度强硬得一塌糊涂,行事霸道得不讲道理。

不等赵宁说话,杨佳妮便迫不及待的盯着他问:“你说魏蛤蟆嘴里的不能善了,还能是什么?难道朝廷不遂他的心意,他敢造反不成?

“别的不说,朝廷若是明升暗降,调他离开凤翔军进入中枢任职,亦或是让他去别的藩镇出任节度使,他还能梗着脖子拒不领命?”

赵宁理所当然地道:“为何不能?”

杨佳妮怔了怔:“为何就能?”

赵宁慢悠悠道:“国战期间,魏蛤蟆为何不去找高唐等人的麻烦?因为他一闹事,就会给朝廷口实,朝廷就能调他离开魏氏的根基凤翔军,出镇别的藩镇。

“彼时若是出现这种情况,他不能反抗,一反抗就会妨碍战事,给蒙哥机会,造成关西国战大局崩溃,这就不可避免落下骂名,被朝野万民所唾弃。

“但如今不同了,蒙哥撤退,国战大势已定,这个时候他起来反抗,就没了妨害国战的罪名,可以放开手脚。

“朝廷敢让他离开凤翔军,他就敢找借口不走!”

说到这,赵宁顿了顿,杨佳妮正在兴头上,连忙双手把自己的酒囊递过去,好给他润嗓。

喝了一口酒,赵宁接着道:

“高唐跟邠宁、泾原两镇勾结,克扣凤翔军的粮秣军械在前,现在魏蛤蟆手握道理,所以敢提由凤翔军收复陇右。虽然过分了些,但也不是完全没由头。

“凤翔军的中坚力量是魏氏子弟,跟河东军之于赵氏别无二致,魏蛤蟆要是铁了心不走,以他的修为境界,朝廷想动他,就只能大军威逼。

“那跟逼他造反有何不同?

“眼下国战还没彻底结束,朝廷要是逼得他造反,那不是给北胡机会?蒙哥随时都能反戈一击!北胡大军退出了河北,可若是有机会,不一定非要退出陇右!

“而若是蒙哥杀进了关中,那王师就不得不做出应对,调兵遣将去抗衡,那时河北地没了那么多将士,形势就可能发生变化,元木真也能回头再战。”

“这个时候,朝廷敢逼得他造反吗?

“不敢。

“所以说,魏蛤蟆发难的时机选的很巧妙,早一刻晚一分都不行,眼下火候正好。”

杨佳妮先是张圆了红润晶莹的小嘴,显得很是惊奇,继而双眼如发光的宝石一样亮了起来,整个人霎时进入兴奋状态,好似随时都能提起陌刀厮杀:

“魏蛤蟆真要造反?射出世家反抗皇权的第一箭?”

“没有那么严重。”赵宁哑然失笑,摆手示意杨佳妮冷静些,不要提到造反就这么把持不住,“那只是一个万一的可能,最坏的情况。

“魏蛤蟆需要的,是让朝廷知道他的态度有多强硬。此时此刻他不能造反,也没那个实力。眼下他所求的还是独自收复陇右,只求军功与战利品。

说到最后,赵宁轻轻一笑,意味莫名:“陇右魏氏嘛,他们的根基就在陇右。”

......

杨佳妮意犹未尽,有些扫兴的撇撇嘴:“说到最后,只是让陛下吃瘪而已,没什么实质性的损伤。”

赵宁的目光落回河面:“若非如此,他岂有得逞的机会?”

杨佳妮打破砂锅问到底:“陛下会答应他吗?”

赵宁摇摇头,示意自己不知,只能骑驴看唱本。

杨佳妮收拾心情,吐了口气:“无论如何,魏蛤蟆这件事做得大气,我们世家之中总算有人肯做出头鸟,正式跟皇权正面叫板一二。

“如若不然,朝廷还以为我们是软柿子,可以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有了他这么一闹,后面的世家总该能够振奋精神,好好跟陛下扳扳手腕了!”

赵宁不置可否,好像已经开始心无旁骛的钓鱼。

天下世家那么多,能够效仿魏无羡的能有几个?大家的处境、实力都不一样,魏无羡做的事,那是有天时地利的,不代表他们就能做。

国战之后,世家的衰微已是大势。

庶族地主掌握民间财富,寒门官将掌握皇朝权力,也是大势。

皇权失去掣肘真正唯我独尊,同样是大势。

赵宁的双眼就如面前的汾水一般,平静无波深邃莫测。

喜欢第一氏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第一氏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