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第一氏族 > 第616章 六一四 尾声(下)

第一氏族 第616章 六一四 尾声(下)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5-12 23:01:30 来源:书海阁

新朝确立,各州争先恐后上表称贺,生怕自己动作慢了,明日朝廷就另外派刺史过来,无端取缔自己的位置。

各州的折子,赵北望但凡是批了,无论批的是什么,都是承认了上表官员,默认不会没来由动对方的权位。

大晋三百多州,赵北望并不是每一个官员都承认,譬如说从岭南广州呈上来的折子,他就没有批复。

因为上折子的,不是原先的广州刺史,而是以武力攻占州城,取代了原刺史地位,自封为刺史的大江帮大当家——刘新诚!

就在赵北望称帝后没几日,刘牧之、刘新诚父子便袭击了广州刺史府,控制了城防,继而威服了地方势力,确定了自己在广州的地位。

从某种程度上说,刘牧之父子是效仿赵北望、赵宁。虽然大家夺取的东西不一样,但本质上都是用武力击杀当权者,占据对方的一切。

赵北望自己可以造反,但不能容许别人效仿自己造反,更不可能认同、鼓励这种行为。所以刘新诚这个广州刺史,注定得不到朝廷认可。

得不到朝廷认可,周围的州府、藩镇,就有充足理由讨伐他们、吞并他们,乃至其治下的地方大族、江湖草莽、平民百姓,都有借口对他们出手。

没有大义名分,想要站稳脚跟可不容易。

“真没想到,刘牧之还有咸鱼翻身的一天,刘氏竟然能从家族衰亡的泥潭里爬起来,再经营起自己的一方势力。

“刘新诚这个小子,居然已经是王极境修行者,之前在燕平的时候,可从没听说他天赋惊艳,有成就王极境的可能。”

崇文殿内,赵北望坐在之前宋治的位置上,摸着下巴对一旁的赵宁说道,“你们年龄相仿,你应该对他比较熟悉,此子有没有成为祸患的才能?”

刘氏是被赵氏扳倒的,两家之前是对头,如今物是人非,刘氏想做赵氏的臣子,赵北望却不肯答应。

他不答应的态度很坚决,这是因为他知道,远在岭南的刘牧之父子,在眼前这种天下形势面前,绝对不会真的效忠朝廷。

他们只是想取得朝廷的承认,从而稳固自己在岭南的地位,而后继续扩张自己的势力,就像魏氏、杨氏那样。

有这个判断,不仅是因为赵氏跟刘氏以往有隙,更因为岭南其它州府呈上来的折子说得很明白,刘氏有大江帮这个不可小觑的基础。

“刘新诚天赋寻常,文武都不出众,唯一值得称道的地方,是性子坚韧。

“如果是寻常时节,元神境后期就是他的修为尽头。但有五年国战这样的时代浪潮冲刷,每一个在洪流中屹立不倒的人,都必有自己值得称道的地方。

“他现在就能成就王极境,可见王极境中期都不会是他的尽头。天下的王极境后期高手都是一时之选,凤毛麟角,从这个意义上说,刘新诚足以为祸岭南。”

赵宁根据两世为人对刘新诚的了解,做出了让赵北望很是诧异的判断。

赵北望反复拿捏着下巴,一副冥思苦想的样子:“那该如何应对是好?”

“父亲不必担心刘新诚。岭南太远,还不是我们眼下能够关注的存在。”

说这话的不是坐在一旁的赵宁,而是刚刚进殿的赵七月,她现在穿着公主的服饰,少了几分皇后威严,却比在镇国公府时更显娇贵——贵气逼人。

赵宁一眼看去,只觉得对方顶多二九年华,等闲不能想象赵七月比他的年龄还要大。这大概是身材娇小、五官娇柔的缘故。

“天元大军撤退的时候在河北刮地三尺,宋治留给我们的是一个烂摊子,眼下燕平什么都缺,尤其缺粮食,如今秋收已经开始,保障秋赋才是头等大事。”

赵七月嘴里称呼的是“父亲”,见礼也是用的见父亲的礼节,殿中没有旁人,自家人私下当然无需繁文缛节那一套,硬要讲究君臣之别。

她在赵宁对面坐下,看着赵宁道:“你大概也是这么想的吧?”

赵宁微微颔首:“一场国战,让河北变成穷困潦倒之地,河东也不算什么富裕所在,如果不靠东南的粮食物资来救助,河北要恢复元气难于上青天。”

朝廷在燕平,权贵重臣云集,每日耗费的粮食物资是天文数字,如今运河中断,东南又在杨氏手里,仅靠河东、河北本就难养,更何况河北还如此穷困。

简而言之,现在的赵北望根本无力养活这个朝廷,养活那么多世家与大臣,更养不活二十多万禁军与二十多万反抗军。

除非是有什么聚敛财富的门路。

“没有钱又没有粮,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抢。这世间没有比抢劫更快发家致富的办法了。”

赵七月理所当然地说道,“就算不能明抢,有强大军队作为后盾,也能让别人乖乖上交赋税、贡品。

“各地都在秋收,朝廷正好收取秋赋。

“咱们是不是乘着那些王极境还在燕平,还效忠朝廷,先去东南聚敛一次财富?再让各镇各州把今年的赋税交上来?“过了这段时间,这样的机会可就没有了。”

话说完,赵七月盯着赵宁看,等对方拿主意。她并不是看不起赵北望,而是这种“坏事”不能由皇帝来做决定,赵宁正好发挥作用。

赵宁笑了笑:“姐姐不必这么看着我,这事得做,而且要赶紧做。

“如果父亲同意,过两天我就会启程,先确保河北秋收,不被那些贪官污吏给贪污截留,再带着高手们,给漕运保驾护航,争取年底之前,把东南的财富搜刮一层。”

无钱寸步难行,赵宁没打算跟谁客气。

总不能大晋刚刚开朝立国,就因为没钱而灭亡吧?

先把国库填一填,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后续才好大刀阔斧的干事情,反抗军可没法饿着肚子进行革新战争。

“正好,现在魏氏、杨氏都已上表称臣,各地的藩镇节度使,也没有敢不遵从朝廷号令的,这回秋赋就多收一点。”

赵七月对赵宁的觉悟很满意,“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

三人说到这里的时候,王柔花带着一帮宫女进了大殿,每个宫女手中都端着碟碗,赵宁一看时辰方才反应过来,已是到了吃饭的时候。

“时局维艰,百废待兴,知道你们都忙,顾不上吃饭,我也没什么可做的,谁叫后宫不得干政呢,就只好做些洗衣做饭的活计了。”

王柔花挥了挥手,示意宫女们摆放饭菜。

她先是横了赵北望一眼,好似在责怪对方做了皇帝,就不知道关心儿女了,这都到了吃饭的时辰,也不知道带他们去用膳。

等她看向赵宁跟赵七月的时候,就是一副慈祥和蔼的模样。

虽然没有明说,但对自己的亲儿子亲女儿,这么懂事的尽心尽力给国家分忧,帮赵北望分担压力的行为,发自内心感到骄傲自豪。

说到最后,王柔花的目光停留在赵七月身上,好似是在说,做皇后有什么好的,还不如做个公主。

非同寻常的公主能进崇文殿为国事进言不说,还自由自在哪里都能去,她这个皇后可是什么都做不了,等闲也哪里都去不得。

赵七月笑着起身,拉着王柔花一起坐,说些让对方高兴的话。她现在摆脱了牢笼,的确是开心自在得很,几乎每天都是好心情。

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是赵宁心情最好的时候,脸上的笑容虽然不浓郁,但始终刻在嘴角。

前世赵氏在国战前就遭逢大难,在国战时则堪称秋叶飘零,赵宁“浪子回头”之后,最想要的就是家人团圆,在静好的岁月里互相陪伴。

只可惜前世十余年间,这种事求而不得。他见的最多的是族人战死,看的最多的是赵七月流血的伤口。

眼下,国战已经大胜,赵氏一族不必再颠沛流离一批批死于沙场,还将压在赵氏头上的宋氏给彻底掀翻,再也不用受谁的气、谁的算计。

一家人终于能想在一起吃饭就在一起吃饭,想坐在一处闲聊就坐在一处闲聊,纵然有些磨难,也不妨碍大家脸上洋溢着幸福轻松的笑容。

赵宁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如何能不心情大好?

自家人生活得幸福美满了,赵宁方能去考虑天下人,方能更好的为天下平民百姓争公平与尊严,没有后顾之忧的把自己的大业推向新的高度。

杨佳妮在跟他分别的时候,问他为什么要这么折腾,赵宁回答了一半,还有一半没有回答,回答了的是公心,没回答的是私心。

这个私心就是,赵氏仅仅成为第一氏族是不够的。

这天下从来没有延续五百年的第一氏族,汉朝之后,每个朝代的皇族能够延续两百多年,就算是莫大的幸事。

一旦皇朝灭亡,皇族必遭大难——那是真正的灭顶之灾!

赵氏被历史洪流推到了皇族的位置上,可赵宁不想看到赵氏遭受灭族之祸。

宋氏灭亡的惨状就在眼前,那不是死百十个人的问题,现在大牢里还关着宋氏的诸多旁支族人,等待他们的命运,绝对不会好。

赵宁要的,是赵氏一族能够不受大灾大祸的一直延续下去。如今既然已经成了天下第一氏族,那前方就只有一条路:一直做第一氏族!

如何才能达成这个目标?

历朝历代的路,都不可能成为赵氏的路,因为每个朝代都灭亡了。

好在赵宁知道那些朝代是如何灭亡的。

但凡是用一批新的权贵,去换掉一批旧的权贵,那新的皇朝必然会在权贵阶层压迫天下百姓过甚,百姓群起造反的皇朝末世之时,被后来的皇朝给换掉!

所以赵氏的统治基础,不能是世家门阀,亦不能是寒门地主!

那得是天下人!

唯有赵氏的皇朝,代表了天下最广大的平民百姓的利益,它才有可能长久存在下去!

赵氏这个第一氏族,才能一直都是第一氏族!

所以,大晋的子民,必须人人有公平,人人有尊严,人人不受压迫,人人不受剥削!

天下人都能安居乐业,都能生活的幸福美满,那天下人就不会造反。天下人不造反了,皇朝岂不是就能一直延续下去?

天下第一氏族,岂非就能一直是第一氏族?

这,是赵宁努力的方向,是他脚下的道路。

虽千万人亦往矣,纵不能至也要拼尽全力!

————

本卷终。

下一卷:革新战争。

喜欢第一氏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第一氏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