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宋盛世 > 第345章 还利于百姓

大宋盛世 第345章 还利于百姓

作者:军歌嘹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3:07:03 来源:书海阁

第345章还利于百姓

范仲淹的话似乎有些好笑。

在座的各位,哪一位不是杭州城里的头面人物,平时跺跺脚,杭州的地面都要晃上三晃,整天吃香喝辣得不说,家里的粮食怕是几辈子也吃不净,像这种拿不上台面的食物,人家怕是连看都不会看上一眼。

不过,这话要是从陈庆之口中说出来,大家就当个笑话听了,可是从范仲淹的口中说出来,意义却变得不太一样,每个人似乎都低下头,琢磨着范仲淹这话里到底是什么意思。

终于,席间有人开口道:“范公的意思难道是说杭州城会有天灾?”

“呵呵,怎么可能。”范仲淹笑着摆了摆手:“我又不是天上的神仙,怎么连天灾都能算出来。”

“那范公的意思是……?”终于找到了一个由头,众人纷纷把手中的杂面饼子放下,装出一付认真倾听的样子。

突然从身后传来一阵狼吞虎咽的声音,还伴随着不断夸奖的声音:“好吃,真的好吃,江南的美食真的很多,一块杂面饼子都这么好吃。”饶是如此,还不忘抱怨一下这汤水的清淡:“难道你们江南人平时就喝这种汤不成?”

这是哪里来的土包子?

连范仲淹一起,众人的目光纷纷向那声音响起的方向看去,原来是陈庆之身边的那个少年发出的声音,看他那狼吞虎咽的样子,还真不像是装出来的样子。

“切,土包子。”人群中已经有人看不下去,撇了撇嘴。

“咦?”这声音碰巧离杨怀玉不太远,一听这声音,杨怀玉顿时抬起头来,这才注意到众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自己眨了眨眼睛疑惑道:“你们不是都有吗?为何要看着我?”

哗的一声,众人纷纷摇头回过身去,像是不屑与这种傻子为伍似的。

就连身边的陈庆之也看不下去,低声嘱咐道:“你吃东西的声音太大了,要是不够的话,我这里还有。”

“哦。”杨怀玉脸一红,再吃的时候就细嚼慢咽了起来。

有了杨怀玉这个插曲,园中的气氛似乎也变得轻松了许多,连范仲淹也被杨怀玉的样子给逗笑了,杨家的这位衙内还真的是挺有意思的,一看就是珍馐美味吃得太多了,偶尔吃一回这种杂面饼子都觉得是美味。

抛开杨怀玉,范仲淹接着刚刚的话道:“我来杭州时间虽短,但对江南一带却是早有耳闻,土地兼并严重,大部分的土地全都掌握在部分家族手中,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只能集中到杭州城里来做事,长此以往,江南的土地将会陷入无人耕种的地步。”

这是什么意思?

在座的各位立刻全都警惕了起来,毕竟在座的这几十位手中差不多掌握了整个杭州九成以上的土地,难道范仲淹把大家找来的目的就是想从土地下手?这样的话,他怕是打错了主意。

众人默默地对视了一眼,均没有人出头。

范仲淹看了一圈,突然笑了笑:“大家不要害怕,本官也不想做那恶人,让你们把家里的田地拿出来分给这些百姓,本官今天把大家找来,只是想让大家能不能想个办法,让城里的百姓回到自己的原籍去,总不能让江南的城市越来越繁荣,而周围却越来越贫瘠吧。”

搞了半天,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众人终于松了口气,只是这个话题虽好,办法却并不容易出,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终于有人说道:“要不把每年的租子压低一些?”

“已经够低的了,一亩地只收七成,还想怎么低?若是到了六成,咱们怕是都要喝西北风去了。”

一亩地就要收七成?

陈庆之听到这个比例的时候也是大惊失色,再看苏小容时见她脸上却并没有多少惊讶之色,看起来这个比例在杭州已经是固定的标准,只是自己见识不足罢了。

刚刚一句话便被人给否定,接下来气氛变得沉闷了许多,不是众人没有主意,只是因为自己若是出了主意,就一定会在自己应得的利益中分出一份,谁又不是傻子,那些乡巴佬都到城里又能怎么样,该头疼的还是你们这帮官员。

“看来诸位都没有什么好办法,不如这样……”范仲淹突然一抬头,直接点道:“陈庆之,你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刷,众人的目光立刻投向了这位范仲淹亲点的少年,虽然不明白他有什么背影能让范仲淹亲笔下请柬,不过单从年纪这一项,他已经比在座的所有人强了许多。

陈庆之像是早就已经预料到今天的场面一般,长身而立,淡然的表情望着众人,一拱手朗声道:“范公所虑的确已为社会之怪事,就拿织坊来说,前年每人每月的工钱为五贯五百文,去年便降到了五贯,而今年更是直接掉到了四贯,这是为什么?是布卖不出去了?还是布的价格便宜了?”

一番话说完,陈庆之的目光扫过众人,淡淡一笑:“其实都不是,只是因为一件事,那就是工人太多了些,你四贯可以雇到的人为何要花五贯?若是遇到可怜人,更是连更低的价格都敢接,所以说,范公所虑的确很重要,应该让杭州的人减少一些才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哼,你说得轻巧,有什么主意倒是说说看。”人群中又有人哼了一声,陈庆之望过去时,却是一个生面孔。

“这位兄台说的是,小子不才,却也想出了一个办法,而且已经开始实施了起来。”

“哦?庆之有何想法,快快说来。”范仲淹顿时一喜,连忙催促道。

“是这样,大家都知道苏杭自古便为织造之地,每年制出来的布匹数以百万计,因此所需的蚕丝也是成倍的增加,我的想法便是让这些百姓回去养蚕。”

噗嗤,陈庆之的话音刚落,刚刚那人便不屑地笑了声,接着反驳道:“陈庆之,你还是太年轻了,你可知养蚕就是那么容易养的?春天养蚕,秋天收获,这一年家里的粮食谁出?桑叶要钱,蚕卵也要钱,每天还要精心伺候,到了秋天万一蚕丝价格掉下来,怕是落个血本无归。”

此人的话顿时引得众人纷纷的赞同,点了点头说道:“说得不错,这么一看,还不如种地来得实惠些。”

众人的顾虑落到了范仲淹的耳中,他也是缓缓地点了点头,目光再次落到陈庆之的脸上时,却见他并没有什么气恼之色,心里突然一动,好奇地问道:“难道庆之有什么好办法解决此事不成?”

“当然有。”陈庆之点了点头,目光扫过众人,一付自信地样子:“刚刚你们说的这些钱……我包了。”

喜欢大宋盛世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宋盛世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