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混在古代当军阀 > 第1213章 畅所欲言!

混在古代当军阀 第1213章 畅所欲言!

作者:白色孤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3:08:06 来源:书海阁

张云川这一次在联席会议上关于税务的改革,可以说是打破了旧的坛坛罐罐,完全是另起炉灶。

镇南大将军府管辖区内,改变以人头纳税的规定,实行按田亩多寡纳税的制度。

取消苛捐杂税、合并应征各类税赋到田税中,每年统一征收一次。

允许田税折合成银两交付,大将军府所属各处兵站、粮仓、粮铺按时收购百姓的粮食。

大力地鼓励商贸,保护商贾,优化进一步增加商税的征税。

现在生产力较为落后,他没有办法直接取消田税。

毕竟田税是他们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这要是取消了,那他们就没办法养活军队,养活那么多官员,无法保护百姓。

可是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张云川还是有计划地准备增加商税,以维持衙门的各项开支。

面对这么巨大的改变,实际上对于大熊、梁大虎等军中将领而言,感受不深。

他们对这一方面接触的很少,觉得无所谓。

可是对于黎子君、杨青这等文官而言,他们能够敏锐地感受到,他们的税务改革,影响不可估量。

可以说是颠覆性的!

“黎长史,这以后征税的事儿,需要专人去办理。”

张云川对长史黎子君说:“要在你们政事阁下边,成立一个单独的税务衙门。”

“这以后田税、商税都将由这个单独的税务衙门征收!”

“除此之外,任何衙门、任何军队、任何个人都没有权力去百姓的手里征收钱粮。”

以往百姓的负担重,除了不同的衙门在征收不同名目的税款外,很多官员一拍脑袋,也搞摊派。

张云川现在让政事阁成立单独的税务衙门,专门负责此事。

他就是为了杜绝其他人去给百姓增加负担,避免苛捐杂税变得法子摊派到百姓的头上。

“除了成立税务衙门负责征税外,你们政事阁还得成立一个钱粮收支的钱粮支度司。”

“税务衙门征收的钱粮,一律交给钱粮支度司,由钱粮支度司负责统一的保管和支出。”

张云川看了一眼众人后说:“以后不管是军队还是各衙门的所有钱粮支出,必须要写正式的文书,向政事阁申请。”

“政事阁则是给予核准,报内阁商讨,内阁准允后,钱粮支度使依据准允的命令,就近调拨钱粮。”

“下官遵命!”

面对张云川的这又一个创新,黎子君已经麻木了,只能苦笑着点头答应。

当初他以为自己这个长史和别处的长史一样,是很轻松的活儿。

可现在他才发现,这一摊子事儿太多了。

不说别的,这仅仅管征税和钱粮的支度,看似权重,可实际上那就是很麻烦的事儿。

这要是出了岔子,他吃不了兜着走。

东南节度府虽然设有支度使,执掌东南节度府的钱粮。

可是东南节度府的钱粮并不是统收统支的,支度使仅仅只是名义上管着钱粮而已。

很多地方衙门征收的钱粮多少,用度多少,实际上并不经过支度使的手。

与此同时,很多地方还新加派一些名目繁多的税务,支度使也不知情。

因为征收混乱,支用的时候又没有任何的规矩可言。

所以整个东南节度府的财政是相当的混乱的。

支度使甚至不清楚东南节度府到底有多少钱财,反正没有了就想办法摊派。

财政的混乱也是导致东南节度府内部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张云川现在则是要理清楚财政的问题。

不仅仅要明确征收的名目和数额,而且要派遣专门的税务衙门负责征收,不再经过其他衙门的手,以避免有的人阳奉阴违,多征的问题。

与此同时,钱粮支度司专人负责保管钱粮,任何人要用银子,要调拨粮食,必须得内阁和政事阁联合行文才准允调拨钱粮。

张云川正是希望建立这样的机构,以确保钱粮的收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专门的人干专业的事儿,这能更大程度地提高他们内部机构的运转效率。

“钱粮征收以及保管的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黎长史回去后,尽快的落实此事。”

张云川端起茶水喝了一口后,这才慢条斯理地环顾众人。

“我今日想说的就是这些了,你们有什么想说的,畅所欲言,今日我们商议一番,尽可能地定下来。”

张云川的话音刚落,黎子君这位长史就迫不及待地开口了。

“大将军,我有话要说。”

张云川笑吟吟地道:“黎长史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大将军,我们政事阁现在管着的事儿太多了,我们人手极度缺乏。”

黎子君叫苦说:“这赈济百姓,清丈田亩,清理苛捐杂税,还有钱粮的收支等一大摊子事儿。”

“政事阁如今除了我这个长史外,参政杨青、林贤、张武和赵立斌要么在地方任职,要么在养伤。”

“这一大摊子事儿实际上就我一个人,我纵使有三头六臂,那也忙不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我恳请大将军给我们调拨一些人手。”

黎子君道:“除了给我们政事阁调拨人手外,我们地方上各衙门也需要大量的人手。”

“诸如宁阳府府衙,这除了杨青这位知府外,也就几个属官随从了。”

“我们这么一点人,要做这么多事,的确是应付不过来。”

张云川他们的地盘扩充的太快了,这让他们现在各类人才极度缺乏。

诸如杨青这等才担任了几个月县令的人,如今直接被提拔为知府了。

可即使如此,他们还是没有足够的人可以使用。

这没有人,那很多事儿就只能暂时搁置。

可偏偏赈济百姓、清丈田亩分土地,整顿税务等事情哪一样都慢不得。

这些都是关乎他们生死存亡的事儿。

他们只有将这些事儿办妥当了,才能收拢人心,才能真正地站稳脚跟。

“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面对人才匮乏的问题,张云川也脑袋疼。

当初陈州、海州等地的地方官员缺乏,他们已经将海州书院、黑旗书院的学员提前毕业,分派出去了。

这原本要学一两年的学员,现在几个月就被任命为地方官了。

可现在又多了几个府,这更是让他们的人手捉襟见肘。

“大将军,我倒是有一个提议。”

军机阁军务大总管王凌云这个时候开口了。

“你说。”

王凌云清了清嗓子道:“这原本各府县就有一些官吏,虽然因为战事的缘故,他们逃了不少。”

“可是据我所知,大多数的书吏都是当地人,所以他们这是躲避到乡下去了。”

“这些书吏对当地知根知底,又有办差的经验,不如启用他们,给予他们一个机会。”

张云川想了想后说道:“这些书吏用倒是可以用,只是我担心他们和地方上盘根错节,不利于我们这些好的政令的推行啊。”

张云川自然知道这些书吏的。

很多都是当地的人。

他们在当地的关系盘根错节,要他们去办差,很有可能大打折扣。

“大将军,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好解决。”

黎子君这个时候开口了:“我们完全可以将他们进行调换。”

“不如三河县的书吏,将其调到泗水县去使用,那他们在当地就没有任何的依仗和跟脚了。”

“凡是表现好的,可以直接授予官职,凡是表现不好的,革除出去!”

“因为现在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好坏,我们只有通过他们的办差,对他们进一步地甄别和使用。”

喜欢混在古代当军阀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混在古代当军阀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