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生香江1972我只想赚快钱 > 第181章 重回巅峰

重生香江1972我只想赚快钱 第181章 重回巅峰

作者:爽文供应商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0 12:14:05 来源:泡书吧

和记黄埔的股价再次上涨,整个集团的市值高达一千二百亿港元,这个价格一出,整个香江再次震惊,这是和记黄埔几年之后,再次超越过去,稳稳的占在全香江第一的宝座上。

就是整个亚洲,也没有这样的企业。

这个事情的起因是,会德丰的石油船队一直停在海上,这就是一个招牌,当中东那边的事情慢慢在香江这边发酵,自然让嗅觉灵敏的香江商人意识到,第二次石油危机可能要出现了;他们对上次的石油危机记忆犹新。

1973年,那年可是先发生股灾,然后在当年十月,又发生了第一次石油危机,怎么会让他们忘记呢?

当从会德丰那里得知,其中一半的石油是和记黄埔订的之后,他们就感觉,和记黄埔是一个有前瞻性的企业,因此股票受到追捧,不过市面上的股票并不多,只有不到10%,就这10%也被香江市民追捧。

特别是关于天水围工业园建设的速度飞快,前三期已经投入运营之后,更是让他们感觉,和记黄埔会有大发展。

而另一件事是,郑昆接到了北美那边的消息,乔治那边的《环大洋》已经拍完了,现在准备做后期,那怎么办,当然是更深层次挖掘《环大洋》周边的开发,将这个系列的金矿尽可能的压榨。

他还得到一个消息,《环大洋》将在1978年圣诞上映,郑昆并没有反对,他也不知道这部电影怎么样,不过《环大洋》失败也没有关系,反正损失不了什么,就算损失了,正好公司明年的税可以少交一些,至于回本,可以慢慢通过周边回本。

那还有差不多两个月,就可以在北美上映了。

这么多年,郑昆感觉把香江叫东方的好莱坞,挺有道理的,两个地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好莱坞产出的电影在北美上映之后,如果火爆之后,其票房与其他国家票房差不多,甚至更多,而到了新世纪之后,大陆的崛起,海外的票房才超过了北美本土的票房。

而香江也差不多,香江叫座的电影,在东亚东南亚一样也叫座,票房将是香江的三倍到五倍,未来会更多,因为大陆票房大增,从而让他们意识到大陆市场的重要,不过那时候,香江电影已经没落。

至于郑昆会不会做什么拯救香江电影的事情?

那肯定……不会啊,他有那时间与精力,为什么不投资大陆影视呢?何苦吊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快要没落的香江电影圈?

从九五年起香江电影人纷纷出走,从此香江电影没落;至于原因,也可能与当时的环境有关。

从八十年代,香江电影逐渐兴盛,大量复杂的资金涌入这个市场,很多演员或者导演被用各种方法,邀请去拍片……

而且他们在香江感觉已经到顶了,就去北美好莱坞发展;在郑昆看来,虽然香江收入高,而且明星之路已经到顶了。

而到北美,他们应该是去证道成神的意思;不过……成功的就屈指可数的那几名华人演员或导演成功。

还有一年,就要进入八十年代了,最近香江票房的票价已经上涨,已经达到了八元一张,等明后年,还将上涨,到了八十年代将涨到十几元,九十年代再涨。

电影票价的上涨,也推动了那些人,对电影的投资,他们投资电影,当然是为了赚钱,至于为了艺术?呵呵……

大家还不是为了钱,郑昆更是为了钱,他的电影院已经扩大了二十三家,而且是多厅电影院。

虽然他的电影公司拍片速度很快,而且不走大片场制度,但是,仍旧不能满足电影院的需要。

总有一些片子,拍出来有些差强人意,电影院里一日游民的也不在少数,至于亏本倒不至于。

这些扑街电影怎么运营的?

当然是郑昆想出来的办法,当初就有一部电影,成本三十万,账做到了一百万港元,他看过之后,就对旁边的发行主管说道:“这电影是扑街了,再给那个编剧一次机会,不行就让他去别的部门,再不行,就辞退吧。”

“这电影我们不能亏,至少不能亏太多。”郑昆想了想之后,说道:“增加几场香艳的戏,然后多加一场打斗的,多宣传一下,增加噱头,然后放两三天就下画,上新的电影。”

发行主管内心感觉老板真是天才,这种套路也能想得到,马上大拍马屁;下属的吹捧,郑昆自然不能免俗,是人都有虚荣心,有虚荣心的人,自然是喜欢听下属的吹捧。

那部电影上映之后,果然扑街,账面成本收回了一半,也就五十多万港元;当天就有很多人去看,大多是去看那几场香艳的戏,时间久了,口碑就崩溃了,第三天,人就少了一半,第四天,减少了荧幕数量,第五天下画。

四天时间里,总票房一百八十万港元,扣掉各种费用,还有税费了,他们分了不到六十万的分成,自然,是亏了账面成本。

亚洲传媒的成功,也在另一方面推动了和记黄埔股价的上涨,不仅电影与院线的成功,其他报纸、杂志、动漫、电视剧、动画等的成功,也是让亚洲传媒集团的价值上升,也在情理之中。

另一个,就是林氏制衣的股价正在下降,不是他们做的不好,而是和记下面的制衣工业,太成熟,价格更低,为昆汀与其他品牌代工,获得了大量欧美客户的喜欢。

一个制衣部门,就可以让林氏制衣的代工订单大量的流失,这让他们意识到,当初没答应对方的合作,是多吃亏的事情啊。

不过现在也已经晚了,对方找到了更好的员工,更新的生产工具,让他们的产量,达到了空前的地步,不仅是数量,也是质量,这些都让新工厂业绩爆棚;得知道真相后,很多人更看好和记黄埔。

一个老牌的制衣集团,就这样,其订单越来越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