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在大明的那些年 > 第267章 新年伊始

在大明的那些年 第267章 新年伊始

作者:间隔中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0-20 11:43:01 来源:书海阁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江山腾紫气,社稷溢春华!

汤府的对新年格外重视,新年的氛围不仅能彰显家族的繁荣昌盛,也带着对来年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府邸张灯结彩,红绸高挂,门口巨大的镇宅石狮也是披红挂彩,门上贴着精心书写的春联。

庭院中摆放着各种精美的花卉盆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

堂屋内,一家人正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桌上摆满了美酒佳肴,瓜果飘香。

汤媛带着身着新衣的弟弟妹妹,在庭院里嬉戏玩耍,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明己昨日便回了汤府,此刻正一身大红吉服坐在汤和身旁,格外显眼。

吉服是逢年过节穿的衣服,华夏对新年情有独钟。普通百姓也会在这一天穿上新衣。小户人家甚至会花费几年时间来绣一套吉服,用来迎接新年。

明己的吉服是王小婉亲手绣制,采用真丝面料,做工十分精细。镶嵌着金丝麒麟图案。

吉服的图案也是非常讲究的,梅兰竹菊代表高洁,百鸟朝凤寓意富贵,多适用于世家公子和文人士子。

渔樵耕读则是求学的读书人图案,官员多是绣有鸡冠花和麻雀图案,代表加官进爵。

商人则是求财,多是一些犀牛角,聚宝盆一类的图形。平日受制于重农抑商的政策,多是麻布青衣,也只有新年这天奢侈一回。

在这个时空,因明己的出现,老朱的思想有所改变。商人的日子也改善了不少。

皇家商会的人并未受到什么限制,各地官府反而会给予一定的优待。马皇后持股,老朱都得给几分薄面。

“大侄子,你这身可真喜庆啊!跟年画似的。”

汤显德看着明己说道。明己一阵无语,他也觉得一身大红有些非主流。

“二叔,要不咱们换换?”

汤显德的吉服算不上美观,但却十分贵气。珊瑚图形,珍珠点缀。

珍珠在大明可是二十五两一份,远比明己身上的金丝值钱,一看就知道他是有钱的主。

“呵呵,不用了。大嫂亲手给你做的,二叔可不敢换。”

明己几人的吉服都是出自王小婉之手。汤媛是翠绿色,灵动生气。承林承程年纪尚小则是靛蓝色,可能是耐脏吧!

明己的红色代表喜庆吉祥,也有着护佑驱邪的意思。

“走吧,大孙。跟爷爷入宫。”

众人闲聊了一会儿,汤和起声招呼明己入宫。

“嗯?不是过了午时再去吗?”

明己疑惑的问道,汤和呵呵一笑出声说道

“上位今日在文华殿宴请藩国使臣。在京五品官员皆需前往。走吧,咱们早些去,可别怠慢了。”

“吃席啊?老朱那抠搜样,怕是也吃不饱,我不去。”

“大孙。你是应天府尹,更是大明王爵。此番盛典理应前往,不可胡闹!”

“爷爷,去这么早干嘛?大家站在那里跟个木头人一样多没意思。老朱多半也是过了午时才来。

要不你们先去帮我占个位置,我晚点过来看看节目就行。”

明己笑着说道,领导是讲排场的,皇帝的架子自然也小不了。他可不想在午门前候着。

“大孙,不可无礼,你……”

“没事,放心吧。爷爷,吃过午饭我就来!没事,要不?过了午时,咱们一起去?”

明己打断了汤和的话,什么君不可轻一类的话,他早就免疫了。

汤和无奈,拿明己没办法。知道他就算去了也不会待在午门候着。只得带着汤继祖前往皇宫,他可没有明己心大。

汤和走后,王小婉旧事重提,什么李府小姐贤惠,张府明珠淑德就开始了。

汤显德在一旁帮腔,明己隐隐有些回悔没跟着汤和入宫了。只得躲进汤和的书房,研究起了西南兵事。

汤媛被叫进了堂屋,替代明己接受王小婉的三堂会审。

皇宫午门紧闭,门口却是人满为患,京中百官和各国使臣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承天门至午门的广场,平日负责守卫的禁军也换成了锦衣卫值守。

汤承宗统率百余大汉将军镇守奉天门,身着紫花金甲,腰悬绣春刀,手持洪武步枪。威风凛凛,霸气十足!

老朱显摆意味十足,将火器暴露出来,以此彰显大明的强大,震慑各国使臣。

锦衣卫本就是精挑细选的良家子,大汉将军更是优中选优。不仅孔武有力,还得形象气质极佳。

如此精锐的士卒在大明只能站岗,对各国使臣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好奇和敬畏的眼神是藏不住的。

大明百官也是第一次觉得皇宫有可爱的一面,不像平日那般阴森恐怖。看向藩国使臣时,不由自主的挺直了腰杆。眼神有鄙夷的,有不屑的,更有嘲讽的。

辰龙雾中来,辰时,午门大开。百官连忙列队迎候老朱,无一人喧哗。

辰末时分,老朱才姗姗来迟。百官拱手作揖,口颂万福。使臣则行跪拜大礼,高呼万岁。

老朱建立大明,废除了元朝跪拜礼,遵宋制。规定官民见官无需跪拜,行揖拜礼即可。中原王朝并无强制性的奴性观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华夏男儿,膝下黄金。只跪天地父母,父母外只道万福。这也是老朱不喜万岁,百官口颂圣躬万福的原因。

在宋朝,皇帝出行,庶民迎驾,无需跪拜,拱手作揖便可。汉族王朝,庶民见官不跪,百官面君不跪。

只有罪犯在明镜高悬的法堂上才需下跪。

番邦异族可就没这待遇了,汉武帝打出了汉家脊梁。规定藩属国王定期朝拜,需下跪磕头,且要触地有声。

还得孝敬一些土特产。当然中原王朝也会回赠价值更高的回礼,以此来彰显中原王朝的富有,威严和礼仪。

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并非是汉朝很能打,而是非常能打!盛唐以说服教育为主,规定不能无故灭国。

强汉则不然,讲究一个先下手为强,汉朝使臣也是历朝最为嚣张的使臣,喜欢搞事情。

汉承秦制,全民皆兵,尚武之风盛行。武将不一定能文,但文官一定能武!藩邦异国能遵中原为上朝离不开汉王朝之功。

大明将元朝彻底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周边异族无不震惊胆寒,纷纷来朝归附。

元军的铁骑横扫天下,骁勇无比。能覆灭元朝的大明在他们眼中便是神圣的存在,甘心臣服!

老朱位立奉天殿御阶之上,扫视百官和藩国使臣,威严无比。压根看不上这些番邦小国。

在他眼中,北元已灭,大明为尊,寰宇称雄,番邦小国土鸡瓦狗尔。好比吕布死了,关羽看谁都是插标卖首之辈一样。

“都起来吧!”

老朱淡淡的说道,扫视了一圈没有发现明己的身影,老朱有些不爽。

群臣谢恩起身而立,静待老朱新年致词。老朱侧头,王德捧着圣旨走了出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天地新岁,万象更新,乾坤朗朗,寰宇清宁,皇天后土,恩泽四海,天下方民,恭贺新禧。

愿地之山川宁靖,人之君臣和顺,物之阜康,谷之丰登,祥瑞之常存。

愿天之百禄,降地之五谷,元始之万物,吾民之寿考,无疆之历数,天下之人无不幸焉,正旦嘉平,长乐未央……”

王德公鸭嗓音在奉天殿广场上回荡。老朱心里暗骂:

【这特娘谁写的,文绉绉的,一点也不爽利。】

圣旨念完,老朱率领百官出午门,前往社稷坛与太庙,敬拜社稷宗庙为大明祈福……

喜欢在大明的那些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在大明的那些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