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帝国时代造反实录 > 第九十五章 静待鬼子入瓮

帝国时代造反实录 第九十五章 静待鬼子入瓮

作者:猫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0:10:20 来源:书海阁

除了猴儿沟之外,沉墨在系统地图上又找到了两条比猴儿沟还要偏僻险要的小路,让工兵们在那两处也各建造了一座观测站。

只不过鬼子走猴儿沟的几率是最大的。

只不过有备无患而已,所谓的饱和式预警。

工兵们的工作效率非常高,连夜赶工之下,到第二天中午的时候,所有沉墨标注的位置都建造了观测站。

为了赶时间,这些观测站使用的木料都没有做太仔细的处理,只是砍掉一些大的枝桠树杈。

建好之后,工兵们又在上面弄了些茅草树枝当伪装,只要不在近处仔细查看,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其实就算被人发现了,凑近观察,也不知道这玩意是干啥用的。

毕竟里面也没有人驻守,上面也没有天线,所以发现了也不会引起怀疑。

在这些观测站建造好之后,这几处观测范围内的周边地形和动静就在系统地图上自动显示了出来。

这些观测站的每一个观测范围大概在一里左右。

只有有生命的物体,且体积超过一定程度,出现在观测站的观测范围内,系统就会自动发出警报。

自从这些观测站陆续建造完成之后,系统后台就不断地发出预警。

不过全都是一些山里的野猪还有其他小兽之类的经过,甚至还有些比较好奇的家伙凑到观测站跟前瞅了半天。

这些野兽经过虽然会被预警,但是在地图上显示的却是一个小小的绿点。

是绿点的话,也就是系统自动识别这些目标为非危险目标。

如果是有人经过的话,则会在系统地图上显示为红色圆点,表示危险目标。

看着地图上不时出现的那些绿色的小圆点,沉墨感觉很是满意。

这不就是二战版的敌我识别系统么,甚至比后世研发的那些战场敌我识别系统还要好用。

那种系统还需要己方人员穿戴一些特殊装备后才能被识别,而沉墨现在的系统却没有那么麻烦,所以更方便一些。

弄好了预警系统之后,沉墨并没有觉得就万事大吉了。

虽然他判断山本一木如果要来偷袭的话,最可能的目标就是他的保安团驻地。

毕竟特种部队成立的目标就是用来对付地方重要的军事目标,而不是用来对付平民或者用来攻坚的。

但是凡事就怕意外,万一山本一木脑子一抽,觉得偷袭晋城县城是个更好的选择,那就麻烦了。

毕竟亮剑原着里,山本一木还绑架了李云龙的新婚媳妇秀琴。人家两口子还没来得及洞房就被鬼子被绑走了,然后再见面就是生离死别了。

缺了大德了!

山本一木绑架秀琴是为了要挟李云龙,所以也很有可能绑架自己的爹娘来要挟自己。

所以也不得不防。

沉墨先是叮嘱父母还有温家等跟沉家关系亲近的人家这几日尽量不要出城,就算出城也要在城池附近活动,当日最好赶回来。

另外,沉墨也让人将自己的外公温家老爷子还有温青青的父母家人全部接到了沉家大院小住几日,又专门抽调了一个排的士兵保护他们。

同时,让沉弥私下通知那些比较开明爱国的乡绅大户们这几日尽量不要出城。

不公开的也是担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而且还有可能被山本一木所察觉。

同时,又悄悄下令加强了城门口进城人员的盘查。

整个晋城内外表面上看起来似乎跟平时没多大区别,但是其实已经进入了一种外松内紧的警戒状态。

至于普通百姓,沉墨相信山本一木不会冒着暴露行踪的危险却伤害他们的。

这倒不是说山本一木这伙鬼子有人性,只是从军事价值来说,普通的百姓是低价值的,无法用来要挟沉墨。

而沉墨的父母家人以及那些有影响力的乡绅大户们相对来说军事价值更大一些。

作为特战队,他们作战的宗旨永远都是用最小的代价来博取最大的战果。

这就是他们区别与常规军队的地方。

沉墨有先知优势,而且了解特种部队的作战方式,所以布置防御措施也就能做到有的放失了。

另一方面,沉墨知道特战队作战之前,详实的情报是必不可收的。

虽然他有信心鬼子并不会查到他多少有用情报,但是也鬼子肯定会通过各种渠道来收集关于他的信息。

尤其是会重点关注晋城保安团的动静。

这次伏击行动,具体的内容目前只有沉墨自己一个人知道,就连温青青也只是知道一个大概。

更不用说保安团其他的人了。

所以保安团目前一切正常,该训练训练,该休假休假。

就连驻地门口的岗哨也跟平常一样,甚至还有些放松。

如果鬼子要派人在附近窥探侦查的话,那么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沉墨对于即将到来的危险毫无察觉。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做给鬼子看的。

明面上的这支晋城保安团根本就只是一个样子货,最起码现在还是样子货。实际上打仗扬名的一直都是沉墨从系统中召唤部署的那些士兵,这才是沉墨真正的底牌。

如果有人因为晋城保安团名声在外而特意来探查的话就会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这个保安团有点名过其实。

他们也许未来会成为一支精锐部队,但是显然现在还不是。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看到的是明面上的晋城保安团。

在上次吴州之战以及全歼山崎大队之后,沉墨也得到了系统非常可观的奖励。

大量的人力资源点以及任务积分自然是不用多说的,这让沉墨又有了扩军的资本。

从吴州之战结束后他就开始着实安排扩充部队一事了。从吴州回来到现在也已经有五六天时间了。

新部署招募的士兵也已经全部到位了。

这次扩军让沉墨手下的嫡系士兵增加到了一千五百人左右,差不多是**一个乙种团的兵力了。

这其中包括一个步兵营,和一个装甲分队以及一个工兵连和一个运输连还有一个反装甲分队。

步兵营而且还是一个加强营,人数足足达到了一千人左右,相当于日军的一个大队。

这一千人里包括四个步兵连,一个重机枪连,一个侦察连,还有一个警卫连以及一个炮连。

工兵连也是加强连的编制,人数超过了两百人。

至于装甲分队,现在则是拥有了足足六辆半履带式运兵车。

虽然是运兵车,不算真正的装甲部队,但是在亚洲战场上,只要不被鬼子的炮弹击中基本上就能在战场上横着走。

至于反装甲分队,除了装备五门德制战防炮之外,每一个士兵还都随身携带了至少两枚“铁拳”反坦克火箭弹。

没错,这玩意是一次性使用的即用即抛型,就跟某种女性用品一样。

虽然沉墨更偏爱三德子的88炮,很想亲眼看到小胡子的开罐器的表现,但是现在却依然只能想想。

不过目前这样的家底,如果拉出去在阵地战上绝对够小鬼子好好喝一壶的。

虽然明面上保安团现在还在训练当中,还没有经历过任何一次实战,但是沉墨也并不是完全将他们当成样子货。

每天的训练依然很严格,武器装备现在也已经做到了人手一支枪。

除了屡次战斗缴获的鬼子武器之外,还有上次苏白他们送来的那一个营的装备。

再加上沉伯从太原兵工厂购买的中正式步枪和子弹的生产线已经正式在晋城一家沉家收购的面粉厂改造成的工厂里已经安装完成并且开始投入生产了。

所以,现在晋城保安团的武器装备是非常充足的,子弹更是管够。

每天射击场上的枪声更是连绵不绝,基本上每个士兵每天至少能保证打出二十发子弹以上用来训练。

这在此时的华夏军队中别说八路军了,恐怕就是在中央军之中也算是绝对的大户了。

除了这些武器弹药之外,在生活上,这些保安团的士兵们更是每天吃得饱,吃得好。

除了每天有白馒头吃管饱之外,每隔三天还会吃一次肉。

衣服上更是除了日常穿的常服之外,还有棉袄大衣胶鞋棉鞋袜子绑腿等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的衣服。

甚至昨天这些团丁们还领到了他们参军一来的第一次军饷。

而且是沉墨亲自发放到他们每一个人手里的,足额的大洋。

这让士兵们的训练热情更加高涨了。

现在就算沉墨要赶他们走,他们都不肯走的。

现在每天训练虽然看起来辛苦,但是对这些以前连吃个饱饭都是奢望的穷苦人来说现在的日子过的简直就是天堂,以前在梦里都没有的。

时间关系,以下内容非正式更新内容。看到这里的书友十分钟后刷新可见修改后的正文,造成不便,敬请吐槽。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桉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回答说:“这才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溃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向下看,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轼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设下埋伏。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们。”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位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喜欢帝国时代造反实录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帝国时代造反实录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