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帝国时代造反实录 > 第四十八章 洪承畴献策招抚山东

帝国时代造反实录 第四十八章 洪承畴献策招抚山东

作者:猫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0:10:20 来源:书海阁

清军进入北京城的时候,其实当时出现一个很大的误会。

当时北京城里的官绅士民并不清楚吴三桂已经投降满清等情况,纷纷传说吴军大败大顺军,夺回了大明太子朱慈烺,即将送回北京即位,因此准备了皇帝使用的卤簿法驾出城迎接。

没想到出城之后发现昂然而来的竟然是满清摄政王多尔衮,许多人大吃一惊偷偷熘走。

也有少数官吏将错就错地把多尔衮迎入了紫禁城被李自成一把大火给烧的仅剩下的武英殿,拜倒在爱新觉罗皇室脚下。

五月初八,被多尔衮派去追击李自成大顺军的多铎、阿济格以及吴三桂等人带领的清兵在顺天府庆都城东追上大顺军。

李自成命令谷英率兵阻击,最后被清兵击败,谷英也因此身亡。

接着,清兵又在真定再次获胜。

大顺军在此等情势下下,已经没有办法在京畿地区立足,只好全部从井陉关撤入了山西境内,留下精兵扼守井陉关,李自成率领大顺军主力继续向西,退回陕西。

清兵在五月十二日也停止追击,返回了北京城。

多尔衮在进京的第二天,就召集范文程和以及洪承畴以及宁完我等投降的汉官议事。

看众人行礼之后,多尔衮坐在上位,笑呵呵地说道:“诸位都好好说说吧,本王刚进京城,有哪些事情是最紧要的。”

说着先看向了范文程。

多尔衮也知道八旗那些贵族们打仗靠谱,但是在政治智慧上的确差点,远远比不上这些汉臣主意多,所以遇事也很喜欢征集这些汉臣的意见,尤其是他跟随他多年的范文程。

洪承畴毕竟投降满清也就两年时间,论当汉奸的资历远远比不上范文程。

范文程看了看洪承畴和宁完我等人,拱手道:“摄政王,那奴才就抛砖引玉,说一说。”

多尔衮点点头示意他说。

范文程道:“奴才以为这第一件要紧的事情就是给大明崇祯皇帝发丧,以收大明官绅百姓之心。”

这话一出,在场的几个人都点头赞同。

道理也很简单,吴三桂当时借兵的时候打的是要给崇祯皇帝报仇的幌子,而满清入关也是以帮崇祯皇帝报仇的借口进来的。

现在李自成大顺军被赶走了,北京城被满清占了。要是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占了,那就纯粹的等于自己打自己的脸。

满清虽然是蛮夷,但是刚入关这点脸面还是要有的。

多尔衮想了想,也点点道:“有理。

然后对着宁完我交代道:“拟旨,从明日开始,京城内外官员人等为崇祯帝服丧三日,以展舆情。着礼部、太常寺备帝礼具葬。”

意思就是要按照皇帝下葬的规格来厚葬崇祯皇帝。

这话一出,给洪承畴等汉官感动的,急忙跪下高喊:“摄政王英明!天下都将感佩摄政王仁义之心。”

洪承畴甚至眼泪都快出来了,也不知道是真的感动还是心中想起了昔日崇祯皇帝对自己的信重,而心中生愧。

这一顿马屁拍的多尔衮更加的愉快了,觉得这些汉臣真是好用。我采用了你们的主意给你们的皇帝发个丧,你们就对对我这么感恩戴德,那日后我再稍微施点恩,那你们还不得激动死。

多尔衮突然觉得这大明的官员百姓也太好忽悠了,心中的野望一下子又膨胀开来,不由自主地看向了南面。

那才是中原真正的繁华富饶之地,要是能落入大清手中该有多好。

多尔衮等几个汉官情绪平复一点,又继续看着范文程道:“继续说。”

范文程却是看向了洪承畴道:“摄政王,还是让亨九说吧。”

多尔衮看向洪承畴道:“你来说。”

洪承畴也不客气,拱手道:“摄政王,我大清刚入京城,京城内外官绅百姓惊疑不定,人心惶惶。除了要给崇祯帝发丧之外,还要尽快收取京城官绅之心。京城官绅大多目前持观望态度,想看看我大清会对他们有一个怎样的章程。昔日,顺逆在京城进行追赃助饷,已经失了京城官绅之心。而南边的伪明小朝廷又要以从逆之罪追究南逃的官绅曾经投降顺逆之事。因此,这些官绅如今多在彷徨之时。如果我大清此时征召聘用他们,他们必定会对摄政王感恩戴德,更能使大清尽快收揽人望,在京城迅速立足。”

多尔衮思索一番后点点头对宁完我交代道:“拟旨,大张榜示,与诸朝绅荡涤前秽。令在京内阁、六部、督察员等衙门官员,惧以原官同满官一体办事。”

这一道之意自然又让洪承畴等人高呼了一番英明。

最后多尔衮又看向洪承畴,继续问策。

洪承畴道:“我大清的江山是建立在八旗勇士的勇武之上的,所以我大清要坐稳中原天下,最根本还在于要继续开疆拓土。如今我大清在关内只有京畿内外之地,实在不足以睥睨天下。臣以为,摄政王当尽快收山西和山东两省。山西为商道,且又跟陕西接壤,若是能够占据山西,我大清兵锋就能直达顺逆的都城西安,就能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从容境地。”多尔衮听得很认真,点点头示意洪承畴继续。

洪承畴受到鼓励,神情微微振奋,继续道:“再说山东,山东紧临京畿,地广人稠。既有运河之便,又有海运之便,从隋朝开凿运河一来就是粮运之道。如果能将山东收入大清治下,则财赋有出,国用不贵。”

多尔衮点点头,又皱眉道:“可是孤王听说山东如今被齐王沉墨所有。这个沉墨既非大明宗师,竟敢自称齐王,你们可知道他的底细来历,觉得此人能否被我大清招抚?”

几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沉墨的底细。

最后还是洪承畴开口道:“摄政王,这个沉墨之前一直籍籍无名,从去年开始突然崛起,短短半年时间,就几乎占领了山东全省。臣等对他的底细来历也不甚清楚。臣以为应该派一能员前去德州招抚,看看此人对大清的态度。如果此人愿意归附大清,就让他先领着山东。等到局势稳定之后,再想办法将此人调离山东,换一摄政王心腹大臣前去坐镇山东。如果此人不愿归附,那再派兵征讨也不为迟。”

多尔衮沉吟片刻后道:“那你以为何人可以承担招抚山东之任?”

洪承畴道:“臣以为方大猷可以胜任。”

方大猷跟洪承畴一样,都是明朝投降过去的汉臣。

这货是崇祯十年的进士,投降满清的时间比洪承畴还要早。

虽然是个臭名昭着的大汉奸,但是在书画上的造诣还很不低。

尤其是擅长山水画。

更可气的是这货当了汉奸,最后还活了八十多,也算是老天无眼。

多尔衮想了想点头道:“可。”,转头吩咐宁完我拟旨,任命方大猷为山东巡抚,即日起出京招抚山东。

洪承畴接下来又建议道:“摄政王,咱们可以多做几手准备,让方大猷前往山东的时候,同时可以以平西王的名义发布安民告示,以争取山东官绅民心。而且还可以下旨聚集兵马,开到德州附近,摆出一副随时进兵山东的样子来,恩威并施之下,那沉墨自然就会就范。”

如果按照原来的历史进程,洪承畴这一招的确很无耻,尤其是以吴三桂的名义招揽民心这一招。

因为此时大明的大部分人,包括南明小朝廷上下都不知道吴三桂是真的投降了满清,都以为他是借兵剿寇,就是借清兵来对付大顺军。

他们甚至天真地以为清兵在赶走大顺军之后就会乖乖地退回关外,把这花花江山会依旧留给他们老朱家的人。

甚至还有人提出了“联虏平寇”的想法,就是联合满清来对付大顺军,然后再花一笔钱将满清送走。

真是愚蠢到了一种令人发指的地步,不灭亡才是没有天理的。

多尔衮采纳了洪承畴的所有建议,命令固山额真觉罗巴哈纳以及石廷柱两人统兵两万前往德州,跟方大猷配合,先礼后兵,恩威并施,招抚山东。

方大猷领了多尔衮的旨意后屁颠屁颠地第二天就带着十几个人离开京城向着山东而去。

德州城外,沉墨带着一干文官武将检阅了一番刚刚就位的军队。

现在他的麾下光是嫡系精锐就有十万人,其中骑兵一万人,火枪兵一万人,各类炮兵加起来也有五千人左右,各式火炮总数量加起来超过上千门。

除了这些嫡系精锐,守备军目前已经增加到了三十万人,再加上榆园军改编的两个营加起来也有五万人,沉墨手中的军队总人数达到了近五十万人。

这还只是陆军,齐军的水师规模也跟吹气球一样迅速地膨胀起来,分成两支舰队,一直黄海舰队,基地在蓬来附近。另一支则是渤海舰队,基地在青岛湾。

两支舰队加起来大小船只超过了五百艘,其中光是各类炮舰就超过了一百艘。

既有近海作战的能力,也有进入内河作战,同时也能承担从海上运输士兵和粮草的重任。

而在占据了济宁城之后,纵横南北,把控运河漕运的漕帮也被沉墨捏在了手中。

漕帮手下的各类人手加起来超过十万之众,各种船只加起来至少在三千艘往上。

虽然沉墨如今只占据了山东一地,但是运河大部分的河段是在山东境内,所以也意味着漕帮大部分的家底都落入了沉墨手中。

跟着沉墨检阅完了军队之后,手下的文武大臣全都是振奋不已,神采飞扬,对于齐王殿下将来坐天下都充满了信心。

不说那一万一看就是精锐的骑兵,还有那一万名训练有素杀气腾腾进退如一的火枪兵,就说那超过上千门的各种火炮都足以让他们看的眼花缭乱了。

看到这些之后,他们终于明白齐王殿下的底蕴和底牌远远超过他们任何人的想象。

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他们不光是对跟随齐王殿下的信心更加充足之外,也更多了一份勤勉低调。

毕竟这么粗的大腿要是不好好抱住的话,一旦被别人挤下去,要想再爬上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回来之后,每个人的心中的情绪都处于一种激荡的状态中。在他们看来,别说是对付全族人口只有不足二十万建奴了,靠着这些兵马和火器,横扫天下都绰绰有余了。

回到齐王行辕,沉墨正打算跟众人商议一下何时出兵的事情,突然项元忠脸上带着一丝古怪的笑容走了进来。

“什么事情让你想笑又不敢笑的,说出来让大家伙一起听听。”

沉墨见状,乐呵呵地问道。

项元忠闻言反倒是卖起了关子,笑着道:“殿下和诸位不妨猜一猜。”

傅建道笑道:“没想到一向严肃的项指挥使如今也会开玩笑了,看来今天是心情大好啊。”

众人都笑了起来。

沉墨看了一眼项元忠道:“莫不是多尔衮派人来了?”

这话一出,众人都看向项元忠。

项元忠一愣,然后叹服道:“殿下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料事如神。多尔衮的确派人来了,就在城外等着。殿下如果要见,臣就带他进来。若是不见,臣就直接轰走。”

众人一听,顿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讨论多尔衮派人来的目的。

傅建道冷哼一声道:“还能有什么目的,无非就是想要招降殿下,让殿下归顺满清。”

关鹏怒道:“建奴真的不知天高地厚,哪里来的自信竟然敢来招揽王爷!我这就去宰了那个建奴使者,人多尔衮这个狗鞑子知道咱们的厉害。”

说完就要往外走,却被吕归尘给叫住了。

“关指挥使,冷静一下。殿下还没发话呢,不可胡来。”

关鹏回头看着沉墨,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失礼了,急忙回声请罪。

沉墨摆摆手示意他坐回位子,看向项元忠道:“来的是何人?”

项元忠道:“是一个叫做方大猷的人,自称山东巡抚。”

话音一落,大厅之中一片鄙夷唾弃之声。

山东明明在齐王手中,建奴这么不要脸还给封个山东巡抚,是不是回头齐王殿下也能给我们封一个顺天知府了。

“方大猷?原来是这个臭名昭着的汉奸降臣。让他进来,我倒要看看他想说什么。”

沉墨冷冷一笑,吩咐道。

喜欢帝国时代造反实录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帝国时代造反实录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