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现言 > 飒爽女侠带港口空间穿六零 > 第233章 秋收后知青石姐结婚

石卫红满脸通红,一条黝黑的长辫子揪在手里,不知所措地摆弄着。

“晓敏,哎呀,你可别取笑我了,啥月亮啊,我……”

“没事没事,我啥都没看见啊,我就随便溜达溜达,现在回去睡觉啦!”

装作捂着眼睛转身就要走的样子,石卫红走上前来,一把拉住她的胳膊。

平时特别爽快的人,也突然扭捏起来,毕竟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大姑娘,脸皮薄。

“你别走,我跟你说也没啥,就是,谢旭伟他想跟我处对象,可是,我比他大两岁呢,我有点……”

连晓敏看着石卫红眉头轻蹙的样子,她除了皮肤有点黑,长得是挺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的。

就是年代宣传画里面那种,浓眉大眼的年轻姑娘形象,瞅着也挺精神,有一种“劳动最光荣”的朝气。

她笑着拍拍对方的胳膊:“石姐,老话讲,女大三,抱金砖,其实也没啥,你看玉芳她大姐,也是比大姐夫还长三岁么,这事也不少见,过得挺好的。”

“而且你俩外表看着也登对,差两岁根本看不出来,算个啥?主要是,你自己要考虑好,嫁到村里人家,那,以后不回城了?”

石卫红看晓敏人小鬼大,说出的话还一套一套的,也笑了。

“回啥城,往哪回,我都虚岁二十三了,家里情况复杂,哪有工作给我?反正不可能回去了,其实,我也看上他了……”

连晓敏捂着嘴乐:“那行了,啥都明白了,我等着你们的喜事啊,行快回去吧,我也得回家看着俩小娃~”

石卫红也知道时间不早了,俩人不再多说,分开各自赶紧回去了。

连晓敏踏着月色回家了,这一晚,心里还琢磨着,这谢旭伟和石卫红,还挺般配的。

谢家在三道沟,也算条件还不错的,至少没断过顿,一大家子人也算和气,就是人口多,谢旭伟下面还有一大串年幼的弟妹呢。

这长嫂得吃苦耐劳,也不容易,不过,婆婆张香兰倒是个好的,总体来说,石姐这个选择不错。

石卫红性格开朗,嫁到本村也挺好,她都来三道沟挺长时间了,各方面也熟悉了。

在这个年代来说,二十三岁的姑娘,年纪也不小了,能找谢旭伟这样可靠能干的人,也算有个好的归宿。

毕竟她心里清楚,现在才69年,还有好些年头呢。

据前世的历史进程,知青大规模回城,是1978年的年底到1979年,才陆续开始的。

在那之前,这些来自城市的知青,大多数人是没能力让家里给调回去的,也就算真的要扎根三道沟,在这里长久的生活下去了。

她又想起谢娇,不知道那小辣椒跟林有树会不会也成一对。

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知青们的经历和故事实在是让人唏嘘感叹。

他们背井离乡,远赴农村插队落户。

然而,这段历史充满了坎坷与波折,其中的苦辣酸甜、悲欢离合只有当事人才能真正体会。

………………………………

金秋九月底,凉爽的秋风中,秋收终于火辣辣地拉开帷幕!

三道沟生产队的男女老少,只要是能下得动地的,每个人都全身心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战斗之中。

田野间,金黄色的稻穗沉甸甸地压弯了腰肢。

高粱地那边,红彤彤的高粱如同燃烧的火焰,映红了半边天……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队员们挥舞着镰刀收割着庄稼作物,将割下的庄稼整齐地码放在一旁,由负责运送的人不停地运走。

就连孩子们也奔跑在田埂之间,帮忙运送粮食。

连晓敏所在的一小队,没有了于雷和裴子秋,又补充进来三个新知青。

叶淑慧由石卫红带着干活,钟民和沈援朝由林有树、李闯带着。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大家真是起早贪黑,付出了辛劳的汗水。

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好一些,等到交了公粮后,生产队分粮食,不会啥也分不下了。

转眼到了十一月中旬,16号这一天,谢旭伟和石卫红领证结婚了,谢家操办了喜事,热热闹闹把新娘子娶进门。

主要是全家都着急啊,盼着谢旭伟赶快有个媳妇,把以前那些糟烂事,都揭过去,好好过日子。

这么好的一个小伙子,让那程家庄的一家人给害苦了,不过现在,能娶一个城里来的知青,那也是很有面子的事。

谢旭伟也不知道咋了,后来媒婆给介绍的姑娘,一个都没相看,其实心里早看上石知青了,觉得她性格开朗,人也实诚,又很朴素。

当初在地里头干活的时候,他就留意到了这个姑娘,她总是干完自己的活,还多帮着人家干,是个热心肠,一来二去,跟她也就熟了。

于是心里默默有了这个人,最后终于鼓起勇气,表白成功,能娶回家啦。

石卫红从知青点出嫁,她的家里人待她并不咋样,啥东西也没有给她寄,钱票更是没有。

大家也似乎明白了,她为何下定决心嫁到本村,不打算回城去了。不过,大家还是多少给她凑了点嫁妆礼物,男知青那边合钱给送了两个带红色喜字的搪瓷盆。

女知青这边,更是给买了一双红色的皮靴,里面带绒的,大冷天也能继续穿。

这一双鞋,可算是挺贵重了,带票还要十八块钱呢,而且轻易还没地儿买去。

怎么说群众力量大呢,有个不简单的,就是跟裴子秋一批插队来的那个沪市的知青,乔丽云。

别看她平时性子有点傲,但是论办事,还挺仗义的。

家里条件也不错,但哥姐弟妹多,实在没有她的工作了,只好被居委会按着脑袋报名下乡插队。

当初来的时候,令人最难忘的就是数她行李最多,那家伙大包小包的,没把牛车的牛累趴下,这给张长栓心疼的。

平时干农活也不咋样,石卫红等几个老知青都挺帮着她的。

这回,她可算找着机会发挥自己的能力了,写封信让家里人帮忙买到的红皮靴,再给寄过来,正好赶上婚礼穿。

她还出了大头,一张鞋票,五块钱!够意思。

其他的女知青,也是悄悄拾了一些山货,蘑菇、榛子、核桃啥的,托李闯和俩男知青,去小黑市给卖了俩钱,才能个个大方的出上这个份子。

连晓敏送给石姐一件大红色的高领毛衣,厚墩墩的特别暖和。

她虽然不会织毛衣,但是在空间里找到一台织毛衣的机器,就织了最普通的大平针。

即使这样没啥花样,也挺好看的,毕竟颜色鲜亮,在这个到处都穿着灰突突的年代,特别耀眼。

喜欢飒爽女侠带港口空间穿六零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飒爽女侠带港口空间穿六零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