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快穿:炮灰冷眼旁观后流芳百世了 > 第458章 八零盗墓名扬天下16

大家见一个十六七的小女孩,单手提着一个鼓囊囊的麻袋,通身的气度让人忽略了她朴素的衣着,纷纷让出一条路来。

张倾把麻袋轻轻地放在地上,众人只听见“咚”的一声,都撑着脖子看向麻袋。

张倾先将麻袋里《洛神赋图》的绢本卷轴拿出来,又挨个把七个小小的铜人乐俑拿出来。

刘芳这个时候刚好带着一个五十岁左右男人赶过来,张倾顺手就把东西都递给她。

刘芳手忙脚乱地拿好,生怕在自己手里有了损坏。

两个外国人看着张倾拿出的画轴,顿时激动得要上前,但被张倾冷冷的目光一扫,抬出去的脚定在原地不敢动弹。

而白发老者则是看着渐渐露出真容的青铜鼎。

他双手微微有些颤抖,想要上手去摸,硬生生地忍住了。

冲着旁边的讲解员激动道:“手套,给我一双手套。”

讲解员看到自己馆长点头了,才去旁边找了白手套递给老者。

大家都不说话,一圈又一圈的人,都安静地站着,等待老者最后的结论。

馆长赵五一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戴上一双白手套,拿着放大镜也上前细细观察。

张倾对文物鉴定并不是特别懂,具体看哪里,怎么看,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规矩。

但是有着几百年的古代生活经历,她知道什么东西是真,什么是假。

真的东西有一种厚重感,带着灵魂和气韵。

假的东西就算仿制得一模一样,放在她的面前,她也能凭借经验感知出来。

“夏初,夏王大禹划天下为九州,令九州献青铜,铸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

赵五一口中喃喃自语,拿着放大镜的手也微微有些颤抖。

“两位若是还不能确定,可以看一下底部!”

张倾说完,单手提着鼎,在众人的惊呼中将鼎翻了个底儿。

下面清晰地用刻着“雍州”两字的金文。

赵五一顾不得讶异这姑娘小小年纪,为何气力如此之大。

而是将放大镜杵在金文上,细细观看。

“是,是雍州鼎啊!”

他竟毫无形象地一屁股坐在地上,取了眼镜儿抹起了眼泪。

那白发老者也十分激动,“对,对,是龙文赤鼎!”

这下懂些九鼎的人都惊呆了。

华夏人最喜欢说的就是一言九鼎,就是从这里演变而来的。

意思是一句话分量比九鼎还重。

两个外国人却不屑一顾,他们觉得这些华夏人笨极了。

一个十几岁的女孩能轻轻松松地提起几百斤的青铜鼎,能是青铜做的吗?

他们两个相互对视一眼,趁着人不注意,上去想掂量一下重量,结果纹丝不动。

“别碰!”白发老者厉声道,“你们手上有汗渍,会毁坏文物的。”

两个外国人听到翻译的话后,讪讪地松手。

老者连忙用手套拂去两人刚触碰到的地方,十分小心。

赵五一抹完泪后,对张倾道:

“小同志,刚才是你找我?”

张倾点头,“是的,我来把这些东西捐给博物馆。”

说完她轻松地把青铜鼎翻了过来放好,又指了指刘芳手里的东西。

赵五一愣住了,现在文物炒作得厉害,立法并不全面,只有一个笼统的投机倒把罪。

这些东西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出售的。

他刚想到这里,就听见那个翻译开口道:

“小同志,这个鼎还有后面的画儿,约翰先生都要了,您随便开价。”

赵五一心中一紧,就听见那老者也连忙开口道:

“老头子也要了,小姑娘你开价吧。”

张倾只是看着赵五一,再次讲了一遍。

“洛神赋图,铜人乐俑和这个雍州鼎,我全部捐献给国家博物馆。”

“我们出三十万美金!”那两个洋人激动地对着翻译喊道。

见翻译发呆,吼了他两句,听见他浑浑噩噩出口后,才整暇以待地看着张倾和赵馆长。

周围围观的人听到这个报价,皆都张大了嘴巴。

这个平均月薪只有四十元的年代,三十万几乎是个天文数字,更不用说是美元了,折成华币就是六十万啊!

来这里的都不是普通百姓,大多是受过教育有见识的人。

他们心中略微一想,就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了。

白发老者听到报价,嘴角挂着文人独有的清高笑容。

“50万美金。”

外国人见老者拆台,有些不满地看了一眼翻译。

可惜翻译此刻已经呆愣了,并没有接收到主子的信号。

“80万美金!”

两个外国人一商量,咬牙继续喊价,一副势在必得的模样。

老者听到这个报价,心中知道自己无法胜出,就另辟蹊径道:

“小友,你手上的洛神赋图,我可以看一看吗?”

张倾见他态度虔诚,没有拒绝他,刚点头,就听见一个声音插入。“一百万美金!雍州鼎我们要了。”

人群里走出来一个容貌秀丽的女子,她穿着得体的制服。

身后还跟着三个穿着西装革履的男人,从他们一板一眼的行动中,张倾嗅到了熟悉的味道。

她的老病毒,倭人!

中山美子上前,礼貌的向着众人鞠躬,齐齐的刘海,乌黑的头发,怎么看都是一个十六七岁的高中生。

“中山美子,请多多关照!”

这些年,随着政府不停地宣传中倭友好,尤其是文化上的往来越发地密切。

加上两国的经济差别,倭国产品源源不断的进入东方,给了封闭已久的国人带来了新奇和刺激。

形成了一个全民族“哈日”的现象。

第一批进入东方的倭国产品如同洪流一般,瞬间冲开了所有人心头的芥蒂。

仿佛一夜之间这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们就接受了倭国。

倭国优异富足的生活水平和国内的贫穷匮乏形成了巨大差距。

让国人艳羡的同时,倭国文化不自觉地造成了仍挥之不去自卑的心理阴影。

在没有面对生死的时候,人往往从骨子里慕强。

羡慕更优渥的生活,不自觉地对有些人卑躬屈膝。

所有人都没有料到,今天遇到的是这样的场面,一传十,十传百,围观的人越发地多了。

赵五一面露苦涩,一边让人去维系秩序,一边叫刘芳去请示领导。

他们没有经费,别说一百万了,就是十万都得勒紧裤腰带。

——————————————

注:我查了一下,倒卖文物罪是在97年才写入刑法的。哈哈架空,莫要考究~~~

喜欢快穿:炮灰冷眼旁观后流芳百世了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快穿:炮灰冷眼旁观后流芳百世了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