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苟在边疆当藩王 > 第84章 臣都想笑

苟在边疆当藩王 第84章 臣都想笑

作者:梦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0:39:55 来源:书海阁

“法制建设?殿下,您和臣等说法制,臣等都想笑”承运殿里,吴晋、钱峰、赵石、王显、江水等人哈哈大笑。王显也从山海关回来了,接收流民的事情基本上告一段落了,他也没有必要留在山海关了。

“很好笑?”杨竞有些恼怒,“别和孤说大梁就没有法制了,大梁的法制据孤所知,还颇为严苛呢”

“好笑”众人还在笑着,就只有吴晋看出杨竞是有些急眼了,连忙给众人使眼色,赵石、江水等人看出来了,立即就不笑了,只有钱峰还在笑,他一个人的笑声在承运殿里显得非常突兀。

“嗝”笑了一会的钱峰也发现整个大殿就只有自己在笑,想赶紧闭嘴,结果由于太急了,发出了一声急速的打嗝声。众臣都忍着笑,怕杨竞迁怒到自己身上。

“殿下,臣做司法工作多年,以臣的经历看,大梁很多的法律都是针对贫民百姓的,别说贵族了,就是有钱的小地主,都可以用各种手段逃避法律的制裁。所谓的法制,就是对贫民百姓的法制”刑部尚书、承恩伯王显见杨竞真要发怒了,赶紧接话道。

其实王显说的没错,就以1900年的清代某地区为例,地方衙门的破案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屈打成招的概率也是百分之百。也就是说,发生刑事案件,当地县官基本上就是随便抓个人,然后屈打成招。一般的有钱人家,摊上个案子,基本上也得倾家荡产。

“殿下,王尚书所言极是,嗝”钱峰赶紧接话,打了个嗝,然后又说道,“臣自中进士以来,历任州县,还当过一任法曹,对大梁基层的司法情况还是有一定了解的,所有的法律,在达官贵人和大户身上执行起来极为困难。久而久之,各级官员都不再把法律当成一回事了”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种情况孤多少是了解一些的”杨竞叹了一口气,“大梁的法律咱们不能突破,毕竟咱们准备苟在襄平,没有到和朝廷开战的地步,但是可以细化、丰富,然后最主要的抓执行”

“就以修订《大辽军人管理条例》为契机吧,对辽藩的各方面事务进行细化”杨竞叹了一口气,“另外,江水,你们大理寺各地的分司也要抓紧建立起来,御史台各地的巡回御史也要派好”

前一阵,杨竞为了更好的进行司法管理,设置了大理寺和御史台,

御史台,正二品建制,设置都御史1名,正二品;左都御史1名,从二品;右都御史1名,正三品;下设若干监察御史,负责辽藩官员的监察工作,各郡设巡察御史,巡察御史由御史台委派,一年一轮换。

大理寺,负责审判工作,正二品建制;设大理寺卿1名,正二品;大理寺少卿1名,从二品,负责辽藩的审判工作,所有辽藩子民,不经大理寺审判,即是无罪;各郡、各县设置大理寺分寺,寺正及其他官吏由大理寺委派,一年一轮换。

这样一来,杨竞就把把检察权和审判权从刑部和各级地方衙门拿了出去。由于巡察御史和大理寺分寺正都是一年一轮换,这就大大增大了地方官僚收买的难度,毕竟流动性太快了,你不可能每年都收买一遍新任的御史和大理寺正吧?

张元和江水纷纷答应下来,御史台都御史由张元兼任,大理寺卿是江水。

“另外,王卿,你的刑部牵头,会合御史台和大理寺,组成四支巡察队伍,对辽藩4郡判刑在3年以上的案件进行复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且对当时判决的官员进行追责”

王显、张元、江水等人纷纷答应下来。就听杨竞接着说道,“咱们辽藩和朝廷比起来,实力还是很弱的。大梁有81个郡,咱们辽藩只有1个襄平郡,即使后来咱们自己设置了辽东郡、辽西郡和松江郡,在实力上也和朝廷比不了”

“所以,咱们只有凭借制度上的优势,和法律上的清明,才能更好的凝聚整个辽藩的力量,保持住辽藩在某种程度上的对朝廷的领先地位”杨竞见众人听得仔细,又继续说道

“前些日子,在安置松江郡以东的那40万流民的时候,有基层官吏欺男霸女、克扣粮食,虽然被政保司及时制止了,但这种现象绝对是普遍现象。孤当时就提出了要改革辽藩的司法体制,正好,借着这个机会一并执行了吧”

“长平,你管着吏部和兵部,司法改革过程中,如果缺少官员,就从军官中选拔。军队中立过功的人不少,也可以通过这个方式给他们更好的安置了”自从杨竞提出军官转任文官的制度,吴晋眉头都舒展了很多

“殿下放心,臣已经建立了文武官员的档案,需要时,从中抽取即可”吴晋立即说道。

“很好,现在已经是八月份了,司法改革,729个乡镇设置,都需要在10月份完成。等10月份征收秋粮的时候,就是检验咱们改革成色的时候”杨竞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推进,也就是为了到10月份通过征收秋粮,来演练一下这个体系运转的如何。承运殿里的大臣们纷纷应和。杨竞之所以敢这么大张旗鼓的推行两个大改革:司法改革和基层建设,也是因为自己手下的大臣都是外来的,和当地牵扯不深,阻力较小。真要是再过几年,自己手下大臣的势力深入地方,再想改革就难了。

归根结底,改革就是利益再分配,很多改革失败或者虎头蛇尾,就是无数利益集团阻拦的后果。杨竞现在手握辽藩最强的武装,加之威望如日中天,还是有很大可能性推进改革的。

“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杨竞最后严肃的说道,“这些基层的官吏直面百姓,他们什么做派,百姓就以为辽王府什么做派。他们的一句话,就是百姓一年的收成、几年的自由和对孤的信任,务必通过制度建设,约束规范这些基层小吏的行为”

“殿下的诗,意境深远,特别是一枝一叶总关情,更是形象的点明了基层治理的重要意义”吴晋这个课代表开始发挥了,“臣请旨,辽藩所有的县衙及乡衙将此诗悬挂在大堂,以提示官吏敬法爱民”

“好,长平此举正合孤的意思”杨竞笑着说

当下辽藩中枢就全力运转起来,几乎所有的吏员都被动员了起来,分成各个组,开始执行杨竞的司法改革和基层治理改革这两大决策。杨竞为了保障推进改革,甚至派出了羽林卫协助,政保司更是全员出动,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回到养心殿的杨竞,长出了一口气,其实和领兵打仗比起来,杨竞更擅长治理内政,毕竟有穿越前,华夏几千年兴衰经验可以借鉴。杨竞还是那个想法,如果在技术上不能有突破性的创新的话,就用制度上的创新领先敌对势力。

其实杨竞也不是一点技术都不懂,至少燧发枪,要是硬干的话,杨竞还是有可能撸出来的。但是杨竞不敢开这个头,因为技术的扩散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旦杨竞开了这个头,大梁的工匠发扬广大的话,那就坐蜡了。

现在凭借这山海关和辽北长城,加上辽藩四周的高山大河,杨竞是有信心凭借着10多万的军队、200多万的人口苟在襄平的。一旦技术扩散,导致周围势力技术革新的话,那自己的占据优势的山川地理优势就没了。

就好像杨竞穿越来的那个时代,很多技术是英法首先发明的,但是技术扩散后,在大西洋彼岸发扬广大,美国成为世界的霸主,杨竞可不想重蹈这个覆辙。

但制度上的创新,周围的势力是模仿不了的。就比如在县以下设置乡一级建制吧,梁帝就是想干,那些乡绅大户都不会同意。这个乡绅大户的代表,朝堂上的那些大臣更不会同意,梁帝总不能派左右威卫大军把乡绅大户们都杀了吧?但是杨竞能。这就是杨竞不担心朝廷模仿辽藩制度的原因。

“殿下,和燕藩联系的人送回了信,燕王妃给您的信”就在杨竞还在思考自己这两个大手笔改革的时候,秋华悄然进来了,在杨竞身边小声说

“哦?孤看看”杨竞笑着说。杨竞知道,这是襄平商号给徐云送分红去了。年前杨竞在长安,给了徐云百分之一的襄平商号的股份,给了魏国公府百分之一的股份。

襄平商号每年进行两次分红,分别是八月和来年的二月。八月进行上半年分工,来年二月分红下半年的。

“襄平商号上半年给她分红多钱呀?”杨竞一边笑着问秋华,一边打开徐云的信。

喜欢苟在边疆当藩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苟在边疆当藩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