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苟在边疆当藩王 > 第37章 晋王长兄

苟在边疆当藩王 第37章 晋王长兄

作者:梦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0:39:55 来源:书海阁

太子监国以后,其实各地的藩王事实上已经反了,只不过没有公开挑起大旗而已。特别是经过大半年时间的试探,发现太子主要精力用在捋顺大梁内部关系,接管大梁各项权利上,各位藩王的行事就更加的肆无忌惮了。

晋王杨竞就是这样,收到燕王起事的信息后,直接喊来了刘静、狄英等心腹,将隐藏在太行山中的步兵全部转正,缩编的军官团全部扩充,瞬间拉起一支部队,以防范燕藩入侵、保卫长安为借口,光明正大的封锁了三晋大地的各个对外关口。

晋阳郡、晋阳城,晋王府承运殿。左长史刘静、右长史徐拱、晋阳郡太守狄英,晋王府护军中郎将吕勇、情报主官徐盛,都聚集在这里,晋王杨华召集他们开军事会议。

“殿下,截止目前,咱们晋藩共有骑兵2万,步兵5万。具体的部署是”刘静这时充当了军事的角色,开始给晋王杨华介绍晋藩的兵力部署。

“以1万骑兵和1万步兵部署在雁门关,防备突厥。雁门关是晋藩北大门,同时也是防备朝廷长城边军的节点,故放了2万老兵在此驻守”

朝廷的长城驻军在雁门关被晋藩分成了两部分,雁门关以东的长城边军有3万人,由被贬的原朝廷的山海关总兵匡德带领。驻守雁门关到燕山西1500里长城。雁门关以西的长城边军有9万人,驻守由雁门关到驾驭关之间的7500里长城。

“晋藩和长安城所在的关中平原交界处的黄河风凌渡,安排了2万步兵和1万骑兵驻扎,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朝廷由风陵渡渡过黄河,进攻晋藩”

长安城乃形胜之地,向东有肴山、函谷关之险,向南有终南山脉,向西是河西走廊、祁连山,向北是黄土高原,这中间800里的平原中心,就是巍峨的长安城。关中平原和三晋大地的交界处,就是黄河的风陵渡,晋藩只要守住风陵渡,就能避免朝廷的大军入境。

大梁的潼关就与风陵渡隔着黄河对望,现在太子早就已经命令英国公李奇率领5万右威卫大军进驻潼关,防备晋藩攻入关中平原。

“剩下的2万步兵,一万分布在太行八陉的各个关口,防备燕藩。另1万分散驻扎晋藩各地,其中晋阳城布置了5000人”刘静非常有才华,很快就将晋藩的军事部署说的清清楚楚。

“老刘,你这这样不行,咱们还得扩军”晋王杨华指着舆图说道,“你们看,风陵渡对面是朝廷的潼关,那里有英国公李奇的5万右威卫大军,现在是黄河水流暴涨,李奇渡河困难。一旦冬季黄河结冰,在朝廷3万天雄军骑兵的配合下,李奇可以沿着结冰的冰面,轻松渡过黄河,咱们那3万兵根本守不住”

“殿下说的有理”右长史徐拱接话了,“朝廷的天雄军3万重骑兵一直没动,哪怕燕藩返了,太子都没有派遣天雄军平叛,说明这支部队有大用,现在看来这天雄军很有可能是为了给我们准备的”

“徐长史所言不错,臣在京中任职的童年说,神机营在总兵太子少师、汉中侯张留的带领下,已经陆续开拔到河西去了。配合着河西镇进行剿匪,在实战中提升战斗力。臣以为,一旦神机营形成战斗力,朝廷调往潼关的话,风陵渡根本守不住的”晋阳郡太守狄英说道。

这狄英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朋友多、同学多、学生多,哪哪都有狄英的门生故吏,所以狄英的信息很通畅。狄英的话让在场的人眉头都皱了起来,这神机营的确是可怕。

太子也是这么打算的,一旦冬天黄河上冻,右威卫大军、天雄军和神机营13万大军一起出动,步军、马军和炮兵配合,一举拿下晋藩。然后从太行八陉东出,直接攻击燕藩腹地,燕藩绝对难以防守。

拿下燕藩后,南北西三面齐出,围攻齐王,天下大事可成。至于说辽藩,山海关既是辽藩屏障,也是辽藩的牢笼,大不了把山海关外一堵,山海关以东让给杨竞就是了。不得不说,太子的谋划其实非常的有可行性。

太子毕竟掌握着大梁中枢的力量,单论实力对比,肯定要比各位藩王强的多了。时间在太子这边,当然了,这需要刨除杨竞这个变量。

“不等了,立即扩军,骑兵扩充1万,步兵扩充2万,总兵力达到10万人,其中骑兵3万,步兵7万”晋王杨华狠了狠心,下令道。

“殿下,扩军容易,养军难啊。”刘静立即说道,“其实3万人晋藩随即可以招募齐,毕竟现在流民那么多。但是1万匹马至少得15万两银子,还有增加的3万人的军费,都是钱啊”

晋藩不像辽藩,杨竞是有金矿,敢收税。在辽藩,你要是骂杨竞一句,肯定都没什么事情。但是你要是敢少交一块银元的税钱,那么立即就是家破人亡。辽藩户部税务司是真敢杀人的。

“给老九去信,向辽藩购买1万匹战马,就用流民抵账”晋王杨华没了办法,只能想着向杨竞求援了。晋藩间侦司主事徐盛说话了,“殿下,今年全年和辽藩走私100万斤食盐,辽藩已经提前半年就全部交付了。咱们答应给辽藩的流民,现在也没有给.”

当时杨竞约定的1个流民换10斤盐,杨竞用100万斤食盐换10万个流民。结果杨竞提前半年就把食盐交付完成了,晋藩的流民还没有到位。

“老狄,怎么回事?孤那些准备给九弟的膘肥体壮的流民呢?”晋王杨华不满的问。

晋阳郡太守狄英翻了个白眼,“殿下,流民哪有膘肥体壮的?都是面黄肌瘦的啊。再说了,膘肥体壮不是用来形容人的,是用来形容马的”

“别打岔,孤问你的是流民呢?”

“殿下,臣是准备了5万流民,但是都被您扩军用了啊”狄英无奈的说,“您一下就扩充了1万骑兵和4万步兵,你看是不是加起来正好是5万?”

其实狄英工作还是得力的,按照一年10万流民准备的。只是有两项他没有想到,一是辽藩直接把全年的食盐在半年内交付了,正常半边交付5万流民,狄英还是能做到的;二是晋王要扩军,还是从他准备的流民里招募,这一下准备好的流民就没有了。

“这事情办得”晋王杨华搓了搓手,“还是抓紧给辽藩送流民吧。殿下,辽藩那边催了吗?”

“殿下,辽藩的户部说,九爷说了,什么时候给都行,没有就算了”晋藩间侦司主事徐盛老老实实的说道。

该说不说,杨竞对晋王还是很够意思的,有点把晋王当亲大哥的风范。就在晋阳杨华想说些什么的时候?晋王府大总管朴三斤进来了,“殿下,有辽藩的使臣在外面求见”

“哦?九弟的人?请进来”晋王杨华连忙说,上次辽藩来人还是给自己送年货呢,那几头鹿自己的儿子十分的喜欢。

没一回,一个王府文官打扮的人进了承运殿,跪地行礼道,“奴婢辽王府政保司郎中胡龙参见二爷”

“免礼”晋王杨华对杨竞印象很好,所以爱屋及乌,对胡龙也是和颜悦色,“这次来晋藩,何事?”

“谢二爷”胡龙起来后,笑着说,“回二爷的话,奴婢前来,有两件事,一是给您送喜帖的,我家大王今年十月初一结婚。大王说了,您是长兄,特意让臣把喜帖送来”

说吧,胡龙从袖中拿出喜帖,恭敬的举过头顶,朴三斤赶紧接过来,放到杨华面前。

“哎呀,吾弟要结婚了”晋阳杨华一把结果喜帖,仔细的看了起来,一脸的姨母笑,刚才那句长兄简直让晋王杨华心花怒放,“回去告诉你家大王,孤到时派刘静长史去参加婚礼,孤还给他准备了一份厚礼”

亲王一般时候是不可以离开封地的鹅,亲王大婚,其他的亲王一般都是派遣左长史前去恭贺,晋藩的左长史就是刘静。而杨竞说晋王杨华是长兄,这不是摆明了没把太子当哥,支持晋王杨华夺嫡的意思吗?正常情况下,太子才是大哥。

“二爷放心,奴婢定将您的意思带给我家殿下”胡龙恭敬的行礼。

“好,你刚才说第二件事是什么?”晋王杨华好奇的问,刚才胡龙说有两件事,这才一件。还有什么事情能比辽王大婚的事情重要?

“回二爷的话”胡龙先是环视了承运殿里的众人一眼,停顿了一下。

“无妨,都是自己人”晋王杨华明白了胡龙的意思,一挥手说道。殿里的人都露出感激的神色。

“回二爷,我家殿下说,晋藩距离长安城所在的关中平原太近了。孤殿下准备送二爷5000匹马,一万套中型重步兵装备,留着给二爷防身的。请二爷安排得力人员对接”胡龙恭恭敬敬的说道。

这份礼物,不比称呼晋王为长兄来得震撼小。

喜欢苟在边疆当藩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苟在边疆当藩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