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苟在边疆当藩王 > 第57章 一苟到底

苟在边疆当藩王 第57章 一苟到底

作者:梦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0:39:55 来源:书海阁

朝廷召各位藩王回京的旨意很快就传达到了各个亲王的封地。由于杨竞的辽藩最远,所以到的最晚,旨意发出的12天后,辽藩才收到。不过在两天前,杨竞已经带着杨秀宁前往了安东县的五龙山了。

由于神策军两个骑兵旅,凤凰卫和5000羽林卫都在霸江以南的前线,所以杨竞就从神策军步兵中抽调了500人,连同200名大内侍卫,护送着自己和杨秀宁前往五龙山。

现在已经是初冬了,辽藩的天气冷了下来。杨竞的路线就是传统的前往安东县的路线,从襄平出发,翻越大黑山,到达通远县、凤凰县,然后就到了凤凰县和安东县交界的五龙山地区。

行进的第三天,已经翻越大黑山了,天上还是飘起了清雪。杨竞偎在自己的马车里,听着张妍给自己读奏折。杨竞现在非常信任张妍,走到哪里都带着张妍。

“殿下,内阁转来急报,说是朝廷召集八大亲王回京”张妍读着朝廷的诏令,“内阁票拟:辽王千岁携凤凰公主殿下正在与高句丽接战,一时难以退出战场,待击退高句丽后,即行返京”

“照准”这都是商量好的,杨竞也没有意见,直接披红就是了。张妍拿起朱笔,工工整整写了个“照准”。

“殿下,这份是襄平商号报户部申请提高石炭售价的折子,襄平商号今年想把石炭的售价的指导价格由每千斤500文提高到800文”张妍又拿起一道折子,念了起来。

从去年年中开始开采石炭以来,抚顺石炭矿、阜新石炭矿和鹤城石炭矿的产量稳步爬升,今年截止到10月份,已经开采了1.8亿斤的石炭,全年开采2亿斤石炭不成问题。原来杨竞规定的石炭指导价格是每1千斤石炭500文,现在襄平商号申请将石炭指导价格提高到800文。

辽藩实行重要商品官方指导价格,商人出售指导价格目录的商品不能超过官员指导价格的25%。也就是说,如果杨竞同意石炭的指导价格提高到800文的话,那么襄平商号最高可以把每千斤的石炭卖1000文钱,也就是1枚银元,都是合理的。

“你怎么看?”杨竞见车厢门口灌进来的风吹的张妍有些抖,直接拿起盖在自己身上的披风,扔给张妍,然后询问张妍的看法。

看着披风上绣着的金龙,张妍直接改坐为跪,“臣惶恐,不敢僭越”。不是皇族众人穿戴龙纹的服饰,在大梁都是谋逆大罪,更何况还是绣着五爪金龙的杨竞的披风,这玩意整个大梁也没有几个人敢穿啊?连杨秀宁都没有资格穿。

“让你披上你就披上,车厢里也没有别人”杨竞语气很轻,但是却不容置疑。张妍不敢顶嘴,颤抖着将杨竞的披风披上了,“说说你对提高石炭价格的看法”

“回殿下,臣以为,可以适当提高石炭的指导价格”张妍有些紧张,声音都有些抖,“臣在中举做官前,一直随父母经商,帮助父母管理一些生意上的事宜,臣发现,现在的石炭指导价格是有些低了”

张妍出身小商人家庭,父母相对比较开明,所以对张妍读书啊,结婚啊之类的事情没有特别的要求,所以张妍才得以读书、做官。张妍自小聪慧,耳濡目染之下,对经商有了很深的理解,甚至比很多高级官员对经济了解的都深刻。毕竟很多高官都只是读圣贤书中进士做官的。

“石炭价格低了以后,很多商人通过种种手段大量囤积,特别是需要大量燃料的制瓷、客栈等商号。燃料价格的降低,导致了生产成本和服务成本的降低,但是他们的售价却没有降低”张妍停顿了一下,“殿下将石炭指导价格定的很低,本意是降低百姓负担,但是实际上,降低的却是商人的成本,底层百姓受益不明显”

张妍说完,杨竞睁开了眼睛,有些赞赏的看着张妍,这张妍的眼光可以啊,自己果然发现宝贝了,这张妍才21,就有如此见识水平,以后稍加历练,就是一名经世之才。自己任用女官员的决策还是对的,女性中人才也多啊。

“把你的意思,就写在奏折的批复上,同意襄平商号的请示,将石炭的指导价格提高到800文。”杨竞有些欣赏的看着张妍。

杨竞的眼光让张妍有些紧张,作为女性官员,她自然担心杨竞对她有些什么别的想法。张妍深知自己的形象气质算得上是上佳,虽然自己比殿下还大1岁,但想必殿下不会在意这些。

但是张妍自己在意,张妍已经结婚生子,张妍的老公在帮助张妍的父亲打理商铺,自己则是出仕为官,2岁的孩子由奶娘照顾。最近张妍一直在伴驾,于与杨竞朝夕相处,好在殿下一直表现的很正常。

杨竞又闭上了眼睛,心里在默默算着一笔账,2亿斤石炭,1枚银元1000斤,就是20万银元的的收入。刨除生产成本和税,净利润是18.5万银元,这个利润不低了。

“殿下,还有一些请求您扩充武备、以备不测的折子”张妍见杨竞又闭上了眼睛,小声的说。“都留中不发”杨竞有些无奈的说,“都是一些希望孤入关逐鹿中原的折子,正搞不清楚,逐鹿中原有什么好?”

关内现在民生凋敝,底层百姓食不果腹,那是整整3000多万人啊,自己一旦君临天下,还不得操心死?辽藩才200多万人口,拥有九个郡,物产丰饶,即使这样,辽藩百姓才堪堪吃饱肚子。关内还有大梁80个郡呢,社会矛盾丛生,杨竞才不想趟那趟浑水呢?

人生区区几十年,杨竞可不想当扶贫先进个人,把满腔的热血用在改善民生上。杨竞在辽藩励精图治,是为了拥有自保的基本盘,现在杨竞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安全感,自然不会再去干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杨竞只想苟在襄平,说句实在的,真就是杨竞进了长安城,大梁这么大的天下,杨竞得投入全部的精力,还不一定治理的好,哪有苟在襄平来的潇洒自在?不就是一个帝号吗?现在杨竞在辽藩和皇帝有什么区别?

“是殿下,臣将这些折子留中”张妍答应道。留中就是将臣子的的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答。这是君王施政的一种方法。

大婚后的杨竞总有种意兴阑珊的感觉,总是觉得莫名的疲惫,现在又赶上梁帝驾崩,杨竞知道自己有的是时间忙了。

杨竞十多天前命令工部在安东县五龙山地区营建行宫,这么短的时间根本不够用。好在是李德全翻阅王府内务司的册子,才发现在五龙山地区,有一座以前高句丽官员的别墅。工部尚书徐文如蒙大赦,立即安排人手连夜整修、翻新,杨竞到了的时候刚好可以入驻。

这翻新的五龙行宫其实就是某个高句丽官员原来在乡下的一座别墅,占地一亩,工部尚书徐文粉刷了墙面,加固了建筑,给杨竞的寝宫换上的新的家具和陈设,这些都不费时间。

有正房五间,中间为大堂,用来办公会客,左右两间是寝殿,再左右两侧是室内温泉池。后有罩房,罩房后面是露天的温泉池。温泉池周围是高高的围墙。和柳河行宫很像。

别墅外围是高三丈的围墙,这也是徐文紧急加高的,围墙大门的两侧各有5间门房,是用来提供给值夜的侍卫、值班的官员使用的,侍卫统领刘林就住在这里。

主要耗费时间的是在别墅围墙外又盖了一圈简易的木房,用来给随行的士兵居住。在行宫院里,徐文又在大门内侧修建了10间房子,这是随行的太监宫女的住处。

杨竞当然住在了正房,左厢房归了杨秀宁,右厢房是张妍等官员的办公住宿之地。门口的10间厢房则是侍郎统领刘林和随行官员的休息之处,当然了,张妍除外,被杨竞特许住在右厢房。其余的大内侍卫和500名神策军士兵则是住在别墅外的木房子里。

好在杨竞并不小气,从王府内库中拨出了一些棉被等物资,石炭也是敞开了供应,所以虽然士兵们住在木房子里,但是火盆里石炭烧的火热,都有厚厚的棉被,初冬的夜晚,这木屋里却是一点也不冷。

当然了,工部也在组织工匠,在附近修建军营,好赶在寒冬来临之前,能够让士兵们住上砖木结构的房屋。砖木结构的房屋保暖效果比木屋好多很。

晃晃荡荡的坐了几天的马车,杨竞一到了行宫,就把自己泡在了温泉里,是一动也不想动。他现在只想躺平,好在曾泰那边传来的军报,高句丽还在集结兵力,没有大规模北上的迹象,杨竞还能稍微放心一下。

就这样,杨竞悠闲住了几天,没事看看书,辅导一下杨秀宁的功课,日子倒也是悠闲,直到这天,张妍急匆匆的求见,说是晋王府来信了,晋王起兵了。

喜欢苟在边疆当藩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苟在边疆当藩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