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苟在边疆当藩王 > 第61章 土地财政

苟在边疆当藩王 第61章 土地财政

作者:梦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0:39:55 来源:书海阁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今年的冬天,一场接着一场的大雪,将辽藩的千里江山装点的是银装素裹。百姓们都躲在家里,围着烧的红红的石炭火盆取暖。连续三年的丰收、辽王的不断减税和赏赐,教育和医疗的免费,让辽藩的百姓有了小小的积蓄,可以渡过这个漫长的寒冬了。

辽藩的官员们却是异常的忙碌,这些天,就有消息灵通的人得到消息,殿下准备立大辽国了。这个消息在商人阶层和大地主阶层中不胫而走。每个有些实力的人,都想从这个巨大的变革中分得一杯羹。

襄平城北的太水楼的二楼包间里,桌子上放了一个铜火锅,两盘切好的羊肉,两盘蔬菜,还有一壶酒,两位客人正在一起对酌。

由于杨竞并没有实行宵禁制度,所以辽藩的大小城市,不管白天和黑夜,都可以在城内自由活动,但酉时正(18点)就关闭城门,没有辽王府、兵部或者枢密院的令牌是不可以出城的。

“李先生,您的姐夫在户部当差,大王真的准备允许私人购买凌水县和乐浪道的土地?”一个中年富商模样的男人正对着一个30左右、秀才打扮的人说。

“张掌柜,这种事情我还能胡说吗?千真万确,大王准备下令允许百姓收购凌水县的土地和新占领的乐浪道的土地”那秀才模样的人笑着说。

“而且,就说是朝廷财力吃紧,首辅大人和内阁赵大学士一起向大王建议的,大王也批准了”那秀才又压低声音说道。

“个中恩情,张某日后定有所报”那张姓掌柜立即端起酒杯,和那秀才碰杯,喝了一口。

这种景象出现在辽藩各地的有钱人的府邸或者高档酒楼的包间里,都在探询辽王允许百姓无限制收购凌水县的土地和乐浪道的土地。

原来杨竞在就藩后的第二年,就规定除了确权以后的土地,新增土地购买每人每年不允许超过5亩。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遏制土地兼并。在杨竞看来,百姓吃饱饭都费劲呢,哪里有钱买地呢?能买地的,都是大户。

即使你勤俭持家,有所积蓄也无所谓,一亩地大概在10块银元左右,每年允许你买10亩,就是100银元。100银元是辽藩从四品官员一年的俸禄了,是神策军士兵5年的军饷了,百姓怎么可能有那么多钱呢?

所以杨竞这个规定,并没有限制住底层百姓的奋斗动力,主要是限制大商人、大地主和高级官员的。就是像个税起征点定在5万,和你有什么关系呢?反正你每个月也赚不到5万。

但是钱总归是要投资升值的,在没有什么投资渠道的前提下,购买土地,就是农业社会最大的投资了。杨竞把这个规定限制的死死的,甚至你找人冒名顶替购买也不行,也会被地方官府查出来。一旦查出来,就是10倍的罚款。

当然了,四海银行成立以后,对辽藩以外的官员,在凌水县一地购买土地,是不加限制了,杨竞这么做是为了快速积累资金,当然了,也仅仅限制在凌水县一县。说到底,凌水县和乐浪道一样,都是杨竞后占领的。

现在辽藩的财政吃紧,主要是户部的财政吃紧,吴晋和赵石就借机请示杨竞是否可以放宽这个限制,杨竞就同意了,不过还是限定了放开的范围,就是凌水县和平安道。其余各郡还是执行原来的政策。

场景还得回到几天前,在柳河行宫谨身殿议事的辽藩大臣,都被辽藩立国的喜讯给冲昏了头脑,稀里糊涂的就同意了杨竞扩军3万的旨意。他们是同意了,但是内阁大学士、户部尚书赵石坐不住了,因为这3万兵的军饷得户部出啊。

“大王,凌水县的土地还剩90万亩,新占领的高句丽乐浪道有土地160万亩,除去分给12万流民的60万亩土地以外,还剩100万亩,合计190万亩”赵石看着杨竞的脸色,“臣想着,这些土地是否可以不受每年10亩上限的限制,进行发售?”

杨竞一愣,不禁苦笑道,这土地财政果然香,自己穿越过来以后,都逃脱不了卖地的命运。不过杨竞还是支持这个政策的,毕竟现在户部实在是缺钱。

况且杨竞一直秉承一个理念:能用经济手段解决的问题就别用武力手段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还是用银元来解决。既然大户们有投资需求,户部有缺钱的现实。适当卖些土地也未尝不可。

见杨竞沉吟不语,赵石又说道,“大王,这190万亩的土地,至少可以卖1900万银元。除了归还户部的欠款以外,是五大边军4年的军费..臣以为,此事可行”

凌水县90万亩土地可以卖900万银元,辽王府和户部五五分账,户部可以得到450万银元。乐浪道100万亩土地可以卖1000万银元,完全就是户部所有,也就是说,这些土地全部卖掉以后,户部能得1450万银元。

现在户部有贷款400万银元,连本带利,户部需要偿还460万银元。五大边军一年的军饷是230万银元,1450万银元扣除偿还贷款的460万银元,正好够五大边军4年零3个月的军饷开支。杨竞回过神来,笑道,“可以,这个事情孤同意,你们具体操办。不设上限,仅限凌水县和乐浪道两地”

吴晋和赵石大喜,心里想着终于可以把贷款还上了,特别是四海银行的贷款,利息实在是太高了。而且吴晋和赵石一看见余成的嘴脸就难受。余成倒是无所谓,反正合同规定,你提前还还是到期还,利息都是那些,不会减免,愿意提前还就提前还呗。

这个土地政策开了个口子,终于给辽藩民间的资金一个投资的方向了。这几年,杨竞的政绩有目共睹,辽藩民间对杨竞十分的有信心,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投资的渴望。

从柳河行宫离开后,赵石疯了一样的督促户部各司、各清吏司开始发售凌水县和乐浪道的土地,各地的大户也纷纷慷慨解囊,购买可以用来传家的耕地。甚至连关内幽州和并州的不少官员也来买了。

“阁老,五天过去了,已经登记卖出土地50万亩了”户部新任的右侍郎魏江在赵石的耳边说道。

这魏江原来是台安县知县,当时和杜宇一起最先投靠杨竞,历任松江郡和襄平郡太守,不久前,杨竞升任魏江为户部右侍郎,把辽东郡同知郭峰提拔为了襄平郡太守。

赵石这些天也不去内阁值班,就坐在崇文殿户部大堂,看着户部四司和九个清吏司卖地。听见魏江说五天就登记卖出50万亩土地,不由得大喜,“这岂不是有500万银元进账了?”

“阁老,这只是意向登记,距离资金实地入库还有一段时间,不过以下官看,这些意向登记都会实际出资”魏江笑道。本来自己在襄平郡太守的任上干的好好的,殿下非得把自己调回来当户部右侍郎,户部这几年,国库就没有钱过。

魏江升任右侍郎虽然是升官,但户部工作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好在这次大王允许卖地,户部国库可算是充盈了起来,魏江脸上也见了笑。

“老魏,钱入库后,第一时间还贷款,特别是四海银行的贷款”赵石有些狰狞的喊着。赵石的声音很大,同在崇文殿办公的礼部尚书兼四海银行主办余成都能听见。

其实按照内阁分工,吴晋分管吏部、步部;钱峰分管工部、刑部,赵石分管户部和礼部。赵石算是礼部尚书余成的顶头上司,但是架不住人家余成还兼着四海银行的主办啊,四海银行可是直属辽王府的。

“就像有什么大病似的”余成自然听见了赵石的咆哮,自顾自的说,“玩不起就不玩,借不起钱就不借”

礼部的官员自然听见自家堂官的话,但是都低头不敢接话,内阁大学士可不是谁都敢骂的。当然了,余成敢,余成甚至认为,只要自己一直顺着杨竞的心意办事,早晚有一天也能进入内阁。

“都别愣着了,把大王祭天仪式流程安排好,别一天什么事情都让大王操心”余成也大声的喊着。

余成这话,看着像是说自己的手下,实际上就是指桑骂槐的说赵石,赵石气得半死,又无可奈何。

臣子们之间有斗争,这是杨竞乐意看到的,斗而不破的状态最好。现在的辽藩,朝堂上也分成了几派,余成这派势力最小,不过看得出来,论官场的手腕,余成的官场斗争水平应该是最高的,毕竟余成是情报人员出身。

杨竞没有管这些事,他依旧是窝在柳河行宫的流云殿,整天不是泡在温泉池中,就是坐在大大的舆图前,不知道想些什么。杨竞也给张妍每10天一个休息日,好让她回家去看看丈夫和孩子。

见杨竞对自己一直规规矩矩,张妍一直提着的心也放了下来,但不知道怎么的,放下心来的同时,隐隐还有些失落。

喜欢苟在边疆当藩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苟在边疆当藩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