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苟在边疆当藩王 > 第115章 断送国运

苟在边疆当藩王 第115章 断送国运

作者:梦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31:59 来源:书海阁

这些天,杨竞陆续收到了很多的消息。先是政保司长安分司把不久前永安帝和群臣关于对燕王、燕军的处置,以及关于李奇大军下一步的进攻方向给传了过来。永安帝君臣在商议了数次以后,终于还是决定让李奇的大军南下,去平定齐藩。无他,就是因为扬州的税收实在是太重要了。

当然了,李奇至少还需要在幽州调整一个月才能南下,毕竟幽州新归,有很多头尾的事情需要去做。还有就是筹集粮草、转运军需都需要时间。除此之外,单就是对新组建的河北镇、天兴军和幽燕节度使的守备军进行恢复性训练,至少就需要一个月。

而燕王杨棣的死亡,更是让大梁朝堂震动、天下震惊。燕王可是大八大亲王之一、先帝血脉,坐拥10万大军的亲王啊。这归顺朝廷才1个月,就在返京的途中被杀了?而且还是蛤蟆一样,被军用床驽一箭钉在地上,这实在是耸人听闻。

永安帝得知消息后震怒,立即下旨申饬锦衣卫指挥使沈自山,同时命令锦衣卫和影卫,会同刑部、大理寺,一同查办此案,务必要将凶手绳之以法。

同时派遣中书省中书令王素为迎灵大使,亲自去开封,将杨棣及两个儿子的灵柩迎接回长安,另外派遣钦天监在长安周围选址,为杨棣建造陵墓。又下令恢复了杨棣的燕王名号。

永安帝的这一波操作只有一个目的,向天下表明杨棣不是他下令杀的,他非常重视自己的这个四弟。正所谓欲盖弥彰,永安帝不这么还好些,永安帝采取的这些措施,更让人有一种永安帝做贼心虚的感觉。

这几天杨棣忙的不行,几乎整天都呆在承运殿里,和内阁还有六部九卿的官员议事。现在天下的局势变化有些快,杨竞不得不考虑调整内外策略了。

“先说第一个事情,你们对朝廷准备让李奇南下这件事情怎么看?”杨竞有些疲惫的揉揉额头。一连几天,杨竞一直在和群臣议事,弄得杨竞十分的疲惫。

“大王,臣以为,这是好事”曾泰出班了,“朝廷把精力用在齐藩,就给了我们宝贵的时间,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继续扩充军备,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

曾泰的出发点一直没有变化,他在杨竞只有300人的时候就投靠了杨竞,他也一直认为杨竞应该君临天下。现在杨竞拥有20万大军,300多万百姓,曾泰甚至觉得,长安城奉天殿的那个位置,就是杨竞的。

“大王,臣有些不太赞同枢密使大人的话”钱峰也发言了,“现在看来,大梁朝廷的战斗力并不弱。幽州八郡可以说是传檄而定。现在大梁朝廷又改编了7万燕兵,势力更是大涨。臣以为,未来咱们大辽的战略,还是牢牢守住山海关,稳定发展为好”

钱峰的话其实也是大多数辽藩大臣的话,他们现在也渐渐的从杨竞的各项改革中获得了好处,进攻关内的**减弱了很多。毕竟打下大梁天下,还得他们去劳心劳力去治理。还是那句话,什么样的君主就有什么样的臣子,杨竞相对淡然的心态,也影响了大辽的大臣们。

“钱阁老的话有理”兵部尚书宋武也说道,“从这次大梁朝廷摧枯拉朽似的平定燕藩,可以看得出,大梁朝廷的底蕴还在,永安帝对军队、对朝局的掌控很强。现在大梁朝廷占据了有了有利地形,更是通过改编扩充了7万兵力,臣以为,还是死守山海关为好”

在议事上,杨竞还是非常民主的,能够让大臣充分发表意见,大臣们也不会因言获罪,所以大臣们在廷议的时候,都是积极的发言,建言献策。

紧接着,又有几个尚书一级的大臣都发言了,核心也是大梁朝廷现在兵锋日盛,齐藩也不会抵挡多久,辽藩还是谨守边界为好,避免激怒大梁朝廷,使得大梁官军攻打山海关。

“长平,你怎么看?”见群臣的意见比较统一,杨竞就让吴晋这个内阁首辅发言。

“大王,诸位臣工的话不无道理,臣也觉得,如果李奇全力南下,齐王抵挡不住多久。至于说晋王殿下,晋王能守住并州都很困难,到时候,大梁朝廷势必会再次统一关内。”吴晋斟酌的说道。

“而经过几场打仗锻炼出来的大梁官军,战斗力会有很大的提升,内部有没有了各位藩王的掣肘,可以全力对付我们大辽了。所以,在这个时间窗口期,积累力量,方为上策”

“但是,臣也总觉得,不做点什么,任由大梁朝廷这么发展下去,也不是很好。还是得加强对晋、齐二藩的支援,让他们尽可能消耗大梁朝廷的力量”

这就是吴晋比别人强的地方,他总能比别人多想一步,别人还在想怎么守,他已经在想怎么给大梁添乱了。但是吴晋他们的核心思想,还是齐藩会很快落败,永安帝取得胜利的可能性最大。

曾泰也有点动摇了,毕竟吴晋说的还是很有说服力的,曾泰只是心中不服气而已。毕竟曾泰毕生的愿望,就是看见前秦皇族唯一的血脉杨竞夺了江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你们都说完了?那本王说说”杨竞认真的听完了群臣的意见,笑着开口了,“你们啊,格局要大。本王总告诉你们,看待问题要从大处着眼,处理问题要从小处下手”

“请大王赐教”群臣一听杨竞这话,说明大王心里还有别的想法啊。虽然群臣是打心眼了服气杨竞的战略判断能力,但是关内目前这个局面,就是永安帝的大梁朝廷占上风啊,大王还能分析出啥?

“在本王看来,李奇平定燕藩,是大梁朝廷的巨大战略失误”杨竞一句惊人的说道。

见群臣有些不服气,杨竞也不以为意,接着说道,“你们先别着急反驳本王,本王一一给你们分析”

“第一,表面看起来,李奇率领15万大军,以极其微小的伤亡,就收复了幽州八郡,改编了7万燕军,重新恢复了大梁朝廷在河北的统治秩序。甚至获得了南下、东进、西攻的有利态势。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就是幽州八郡需要多少兵来驻守?”

“原来本王不攻打幽州,是想把燕王当成一条看门狗,把咱们大辽和大梁朝廷隔离开来。但是现在狗死了,与我们接壤的就是大梁朝廷,本王可没说过,不想打他”

“刚才军情司说,大梁朝廷在与我们接壤的镇东关部署了3万步兵?江水,是3万吧?”杨竞看向军情司主事江水。

“大王好记性,就是3万改编自燕军的轻步兵,番号为河北镇”江水立即笑着说。

“本王的这个永安帝大哥,是没看得起孤这个辽王啊”杨竞笑道,“辽西边军和辽中边军6万人,是这三万人能挡住的吗?”

“回大王,以我辽军目前的战斗力和装备水平,抵挡辽西边军和辽中边军至少需要大梁官军10万精锐,还是是长城边军那样的精锐”曾泰立即说道。

“那就是了,那凭什么李奇的大军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南下?就凭3万大军等挡住本王?”杨竞笑道,“所以,朝廷至少还得在燕藩故地布置3万左右的骑兵,才有可能挡住我们。这还是建立在我们动用三分之一的军事力量的基础上”

“还有,燕藩故地和晋藩隔着800里太行山,但是其中的八条重要的交通通道太行八陉可都是在晋军手中呢。你们说,无论是朝廷东进全力对付本王,还是南下对付齐王,晋王二哥会不会兵出太行山,争取占领燕藩故地?为了防备晋藩,大梁官军再在这里布置3万兵不多吧?”

“那么问题来了,李奇原来有15万兵,改编了7万燕军,共计22万大军。现在防备我们至少需要6万,防备晋王二哥至少需要3万,他的22万大军还剩下13万,还没有一开始的时候多。齐王不会废物到连13万人都抵挡不住吧?”

杨竞的话说完,群臣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豁然开朗啊:大梁朝廷相当于把自己主要的机动兵力15万人,放置在了晋、齐、辽三家的包围圈里,为了守住幽州八郡,大梁朝廷甚至还得分兵,让本就不富裕的机动兵力更加的少了,这势必会影响大梁朝廷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也就是说,幽州八郡原来有燕军守着,晋王杨华、齐王杨战、辽王杨竞不想在燕军身上浪费工夫,所以一直没动燕军。现在幽州八郡归大梁朝廷了,晋王、齐王和辽王,哪怕是为了自保,也会对这个地区的大梁官军动手啊。

群臣的思路一下子就被打开了,开始疯狂的进行头脑风暴,还没等群臣往更深处想,杨竞的话又传来了,“你们说,要是晋军的3万主力骑兵东进、齐军的3万主力骑兵北上,我大辽的边军主力西进,朝廷这20万多万的兵马,会不会永远留在幽燕大地啊?”

群臣惊了,大王竟然有这么疯狂的想法,竟然想联合晋藩和齐藩,全歼李奇大军。如果这22万大梁官军真的被三家联军全歼的话,那么永安帝的统治基本上就可以说是结束了。

“当然了,本王还没有想好”杨竞笑道,“不过李奇愚蠢的战略,算是断送了大梁的国运了”

喜欢苟在边疆当藩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苟在边疆当藩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