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苟在边疆当藩王 > 第47章 上下同欲

苟在边疆当藩王 第47章 上下同欲

作者:梦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0:39:55 来源:书海阁

真诚永远是必杀技,杨竞现场演示了一把怎么利用宗教、利用舆论来控制人心,影响局势,所以什么星宿转世、大仙临凡都是这种操作。杨竞用这个操作,来进行战前前夕的人心凝聚。

辽藩众位官僚当真是大开眼界,原来宗教还可以这么用?杨竞在这种大事上,都当着大家面操作,大王真是把我们当自己人啊。其实杨竞完全可以不把天书给各位看得的,各位官员都被杨竞的真诚感动了。

杨竞的现场演示何尝不是一次攻心战呢?我把我自己包装成上天的代言人,你们这些我提拔的官员,也就有了上天的背书,还是得跟着我好好干。我都不背着你们造假,你们还得帮我圆谎,这就是阳谋。

看着下面神情激动的群臣,杨竞也有些无奈,这个世界的权谋水平有些低啊,但凡看过几集《甄嬛传》,都知道天象等神秘意象 的解释权得控制在自己的手里,不过水平低也好,自己这个穿越小白能够活到最后的可能性也大些。

下面的群臣越讨论越离谱,杨竞甚至隐隐约约听见了称帝的字样,杨竞捂着脑袋颇为无奈,朝廷百万大军,战将千员,文臣如云、猛将如雨,自己这几万人拿什么称帝?拿这些官员的九族人头么?

“咳咳”杨竞咳的两声,下面的群臣安静了下来。“你们啊,格局要大,别总想着入关,咱们君臣苟在襄平闷声发大财不好吗?刚才说称帝那个,一会散朝了走回家,不准骑马坐轿啊。十几里路都走不动的话,就别想着大梁的万里江山了”

群臣都呵呵的笑了起来,大王的处罚可当真别致啊。

“说正事”杨竞严肃了起来,“鼎诚,你把收复被高句丽占据九县需要的花费说一下”

“臣遵旨”赵石由于刚刚在处理天书事件的时候没有插上话,所以这时耍个心眼,把“臣领命”说成了“臣遵旨”。大梁的制度,皇帝、皇后和太子下的命令叫旨意;亲王下的命令叫“宪令”,所以赵石搞了把语言贿赂,直接把杨竞抬到皇帝、太子那个层级。

“说正事、少扯淡”杨竞有气无力的说,杨竞哪能不明白赵石的意思,就像后世,你能管副县长就叫副县长吗?私下称呼,肯定是县长啊。

“殿下,除了边军第1旅、第5旅驻守锦州县、第3旅驻守阜新县、第4旅驻守在梅河县外,按出动边军第2、6、7、8旅和9旅骑兵旅、10旅炮兵旅3万人 神策军第1旅、3旅骑兵旅和4旅炮兵1.5万人,共计4.5万人计算,每月耗粮食135万斤,草料、炮弹、弓箭等折合白银5000两,战争补贴,以三俸为例1.5万神策军每月需要额外耗银3.75万两,3万边军需每月需耗银额外6万两,共计9.75万两”

三俸的意思就是,只要在战争状态,三倍军饷。

“另外,还需征发民夫至少5万人,每人每月按1两银子的补贴计算,配给粮食按每天8两计算,5万民夫每月需耗银5万两、粮食120万斤。”

打仗必须需要后勤保障力量,4.5万人的作战力量,后勤保障人员至少得是2倍,也就是9万人。但是襄平郡人口实在是少,所以赵石基本是按照1:1的方式计算的。

按照赵石的计算,战争持续一个月,军费需要额外支出10.25万两,粮食135万斤。后勤人员需要支出银5万两、粮食120万斤。

“另外,伤亡抚恤等由于对高句丽军队战斗力了解不多,所以较难计算,预估每个月,不会低于2万两”赵石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看看,这就叫专业”杨竞先是笑着,“但是,后勤上有些政策需要调整”

“请大王赐教”

“第一,转运伤员,不管用什么方式吧,每转运伤员50里,给运费粮食30斤;如果用担架或者马车转运,加20斤”战场上转运伤员是个巨大的问题,必须优先考虑。

“第二、转运物资,按重量计算,100斤的物资,运输50里,给运费粮食30斤,不管他们用什么方式”杨竞的思路是,现在国库银子短缺,但粮食却是大丰收,用社会化的资本运作一下后勤。

“况且,一个拥有5亩地3口之家,一年的收成交完税,剩下也不过1200斤粮食,也就是基本果腹而已。通过战争转运物资,让他们多得些粮食,也能多吃几顿饱饭。最主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把战争红利释放给这些小民”杨竞给出了该政策的好处。

赵石若有所思,想了想,“大王之策可行,且花费更少”

“依照大王之策,战争的时间还得推迟,必须等秋收全部结束的,这样才能征集到足够的民夫”

“就按这个章程准备把”杨竞下了决心,“战争时间推迟半个月,等到秋收全部完成”

“臣等遵旨”

现在大家都学精了,直接都说遵旨了,杨竞颇为无奈,众位可不要害我啊。

“下一个议题,还有七天就是九月初一了,周郎中,儿童上学的事情怎么样了?”杨竞问主官教育的礼厅郎中周明“回殿下,目前襄平9县,加上新设的北三县,全部设立了中学;襄平郡城设立了郡学;各项也设立了小学。由于很多11.12岁的孩子也没读过书,所以也得从小学读起,目前小学有学生人,符合中学入学标准且准备入学的学生有4025人,符合郡学入学标准的只有160人。小学、中学加郡学的学生合计人”周明恭敬的说。

当初杨竞规定,在各乡设置一所小学,学期3年,儿童6岁入学;各县设置1所中学,学习3年。小学和中学没有限制,适龄孩童都得读,中学毕业就是12岁。

“这人数和当初的估计有出入啊。当初测算,6-12岁儿童将近5万啊”杨竞提出的疑问

“是的殿下,现在还有接近3分之2的儿童家长不愿意孩子读书。主要还是一些女童的家长,他们希望女童留在家里干活,即使按照当时议定的父母不准孩子入学的,坐牢3年,罚款100两的政策执行,还是会有百姓抵触”周明老老实实的说。

“现在入学的男女比例多少?”

“回殿下,小学生人中,男童人,女童1890;中学生4025人中,男童3430人,女童595人;郡学160人中,女童仅为8人”周明也是个干吏,数据记得很清楚。

“殿下,欲速则不达啊,有时候春风化雨也是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大战当前,还是不要再引起动荡的好”吴晋看杨竞的脸色,知道杨竞可能又要用暴力手段推行了。

“大王,吴大人言之有理,女童读书虽然是大王的天恩,但是部分百姓认识不到位,也是正常的事情,大王还是不要着急,过几年,局势稳定了再强力推行也不迟”曾泰也劝道

杨竞叹了口气,知道自己是心急了。在现在这个纯封建社会,建立常设性的女童读书制度,没有经济基础。吴晋和曾泰说的很对,用春风化雨的方式,慢慢鼓励吧。

其实杨竞心里也明白,女性地位真正提高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纺织业大发展以后,女性更适合纺织业,所以地位急剧提高。经济基础永远决定上层建筑。这件事只能先这样了。

“好,就这么办吧。七天后开学,每个月每个学生补贴粮食30斤,就从各县的储备仓划拨。”杨竞略带无奈的说

“臣会监督各县将九月份名学生的52.9万斤粮食划拨到位”钱峰立即说

“好,正德办事我还是放心的。另外入学女童的补贴从30斤涨到50斤,多出的二十斤王府出,就说是王府额外给的补贴。”杨竞接着说

总共2493名女童,一个月多20斤粮食的支出也不过5万斤,一年60万斤粮食杨竞还是出的起的。

“女孩子嘛,还是要富养”杨竞又补了一句,这句话把想提反对意见的大臣的话堵了回去。

“殿下,新修订的教材吴晋大人、张元大人审议完毕了,刊印基本结束;经义呈您审阅,如无问题,立即刊印”挂从四品翰林院承旨衔的宣传司主事余成出班了,当初杨竞让他负责审定教材。

“哦?”杨竞来了兴趣,接过了李德全呈上的经义教材。

教材很简单,薄薄一本,10页。封面是千华山的版画,里面第一页是杨竞关于教育的两句话:

“不管男童、女童,只要是我辽藩的子民,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只要儿童上学,就给补贴,减轻家庭负担”

剩下几页是杨竞的那几首诗歌,特别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放在了最前面。

“殿下得仙人授天书一事,必将随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句而传布天下”余成恭敬的说

“就这么刊印吧”杨竞笑着说

“诸位,还望众位精心组织实施秋收和秋季开学等大事,务必让辽藩所有百姓都支持我们即将发动的战争,上下同欲者胜”杨竞最后说道

“上下同欲者胜”众人齐声称贺

“散朝吧,对了,诸位,可曾听过无字天书这个词啊?”杨竞说完,诡异的笑了笑,就走了。

喜欢苟在边疆当藩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苟在边疆当藩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