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苟在边疆当藩王 > 第79章 铸造银元

苟在边疆当藩王 第79章 铸造银元

作者:梦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0:39:55 来源:书海阁

一个时辰后,屋子里传来了两声拍手声,秋华立即带领宫女进去,帮杨竞更衣。

“让高丽营护送海兰珠的儿子回去,给他们多带些物资”杨竞对着帮自己更衣的秋华说了一声

秋华点头称是

说完,杨竞头也没回的走出了这个院子。

“你们政保司也派人,在俘虏中选一批忠诚海蓝珠儿子的,然后就那1000高丽营也跟着去,看看能不能和多木分庭抗礼”杨竞一边往回走,一边对秋华说

“殿下英明,这样一来,奴真就会忙着处理内乱,无暇南下”秋华附和着说,“不过殿下,您真准备扶植海兰珠的儿子为奴真之主吗?”

“你觉得她俩值这个价钱吗?”杨竞奇怪的看了秋华一眼,“秋姨,你别告诉我你们政保司不知道怎么处理这样的情况”

听见杨竞喊自己秋姨,秋华脸刷的就红了。不过杨竞的意思她明白,那小子怎么会留到最后呢。

回到偏殿,杨竞在秋华的服侍下洗了个澡,就早早的睡去。而吴晋离开后,就没有这么轻松了,他立即召集柳峻等人开始核算王府资产。

接下来的几天,杨竞过得是十分的安逸,各部门都在编制预算,吴晋也在统计王府资产,秋华在安排政保司在奴真的行动,只有杨竞一个人在无所事事,天空又下起了雪,杨竞也懒得出宫,整天窝在自己的偏殿里,由知春伺候着。杨竞也算是踏踏实实的过了个年。

这知春可以说是杨竞穿越过来后,第一个和杨竞有相对亲密关系的,虽然杨竞由于惦记修仙,第一次是和青阳。但在对高句丽的战争前夜,杨竞紧张的辗转反侧睡不着,知春就是用自己的方法帮助杨竞放松的。这知春和秋华一样,自幼入宫,接触的唯一男人就是杨竞了。杨竞是连续三晚宠辛知春,知春新瓜初破,自然是又喜又怕,直到第四日,大年初五,杨竞得上朝了,才放过知春。

承运殿,各部、各郡和各军的主官都齐聚一堂,再次向杨竞朝贺,三呼舞拜结束后,开始陆续汇报各部门预算了。

首先是吏部,吏部今年的主要任务就是选拔官吏,所以预算报的较少,人员工资加上办公费用就是白银5000两。各部官员的工资都一并在本部预算中发放,吏部由于人少,所以工资总量不多。

兵部今年的预算由于抚恤阵亡士兵和优抚伤亡士兵的费用已经在战争费用的渠道列支了,所以今年兵部的预算除了人员工资加上办公费用就是扩建英烈祠的费用了,和高句丽的战争阵亡了5000多名士兵,这些英烈的牌位要迎请进英烈祠的,制作牌位,扩建房屋,都需要费用,所以兵部报的预算是1万两。

礼部的主要开销大头是教育经费,不过教育经费都由专项经费里列支,不必编报在总体预算里。不过礼部有个重的开支,就是宣传司的开支。宣传司由于经常需要出差、甚至到关内,所以礼部的开支是2万两。

刑部今年要在各县设置巡捕房,每个县按1000两计算,就是3.5万两(刨除赤峰县),加之刑部吏员查案的花费,今年刑部报的预算是5万两。

工部的预算就多了,“殿下,今年工部需要修理衍水的堤坝,预计3万两。修葺襄平城,预计5万两,修建襄平到松江郡,襄平到铁山郡的管道,还需要10万两白银。办公经费及官员工资5000两,在城西北角另起一座平胡楼,需要1.5万两;另,王府新建部分的图纸工部收到了,我们研究了一下,修建王府这些宫殿,至少需要25万两”

官道是由中央政府投资并按统一国家标准修建的全国公路系统,按一丈左右的标准建成,可以保证两匹马相向而行,通行无阻。主要用于中央政府与地方的各种政务、经济、军事等公文信息传递、物资运输、军队调动、军队后勤补给和官员出差、调任与巡视。也是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政治上控制的重要手段。

襄平郡到铁山县600里,到松江郡治1500里,一共2100里,预算10万两银子真不多。至于说修葺襄平城,也是杨竞的意见,杨竞的意思是,把襄平城的主路尽量硬化,别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

修建王府需要25万两,倒是有点出乎杨竞的意料,不是别的,杨竞觉得可以接受。在他的印象中,修建王府啥的,不都得耗资百万吗?

杨竞忽略了他的王府并不算奢华,而钱峰也是实心用事,没有贪污。

“修建王府的25万两,由内帑出,自己修房子嘛?自己出钱”杨竞先是开了一个玩笑,随后说:“工部剩下的20万两预算,照准”

户部的预算没有太多,就是修建4座官仓、加人员的开支,预算报了2万两。

六部总计报了28.5万的预算。

翰林院报了5000两预算,枢密院报了3万两训练费用,军情司额外报了2万两的预算。

剩下的4个郡襄平郡和辽东郡都报了1万两,辽西郡因为要新设置3个县,所以报了4万两,松江郡要新设置6个县,报了7万两,四个郡一共报了13万两。这么算下来,六部、两院、军情司加四个郡,一共报了47万两的预算。

杨竞看向赵石,赵石点点头,表示合理,杨竞也没有再说什么,一律照准。

“今天正好大家都在,孤有件事情和大家议论一下”见正事说完了,杨竞开口了。“长平,你来说”

“是这样。这些天殿下带着我们检视银库,发现各地征收上来的白银成色不一,民间流通商家辨别十分不易。”吴晋首先说道

杨竞不禁汗颜,这些天他哪里有检视银库了,都是在检查知春的身体。不过吴晋说的没错,各地征收的银子成色的确不一,交易起来十分的麻烦。在正常的交易中,1两白银1000文铜钱。用标准的一两银子买东西可以用铜钱来代替找零,而然用了大额的银子买了少量的东西的时候,用铜钱来找零是特别麻烦的。所以商户们大都用碎银。也就是用银子买了少量的东西的时候,可以用专门的工具来剪银子,因为银子的硬度比较低,容易被剪断。剪断后在用称重的器皿来称重。这样就可以用碎银子来找零了,虽然依旧不是很方便,但是比较准确。

“所以,为了活跃市场,方便交易,殿下决定铸造银元。银元有2个规格,重1两的、重半两的、简称1圆和半圆”吴晋说完,赵石也接话了。

“户部按照殿下画的图样,试铸了一批银元,诸位可以看看,有意见可以提出”随即有户部的吏员端上了一批银元,每人面前放了2枚,分别是1两和半两的。

曾泰拿起一枚1两重的银元,定睛一看,银币正面图案为一个辽字,上方是铸造年份“大辽元年”字样;背面图案为二株嘉禾花纹,当中衬托着“壹圆”面值字样,银元的侧边还有均匀的齿痕,看起来十分的精美。

见曾泰看得仔细,杨竞不由得说“曾大人,你把手中的银元用力吹一下,放在耳边听”

曾泰听罢,果然把银元一吹,放在耳边,就听见一阵悦耳的声音。“大王,这银元果然比银锭子要好啊”

诸臣都是赞不绝口,只有余成提出的疑问,“殿下,这银元如此精美,想必铸造的成本不低,这样是否会加重朝廷的负担呢?”

杨竞满意的看了一眼余成,能想到这一层,说明余成的眼光很长远啊,本来一两银子什么形状都行,你把它铸造成同样一两重的银元模样,肯定要付出额外的损耗和成本,这就是余成担心的。

“鼎诚,你来说”

“是殿下”赵石笑了一下,“是这样的余太守,铸造银元,不能百分百用银子,因为银子太软了,必须是九成银一成铅混合在一起铸。铅的成本太低了,那一成铅带来的收益足可以覆盖成本了”

纯银铸造的银币十分软,所以铸造的时候必须得掺入1成的铅,银铅比按照9:1的比例进行铸造,这样就相当了杨竞每铸造一枚银币,就额外获得了10%的银子收益,这就是后世说的铸币税。

举例而言,杨竞铸造1万枚银币,理论上价值1万两白银,实际上用9000两白银 1000铅就行了,1000两铅价值50两白银,也就是说,杨竞铸造1万枚银元,实际成本9050两,剩下的950两,就是政府的无形收益。

赵石的话让余成眼前一亮,显然他也是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大王真乃神人也”

见大家都没有反对的意见,杨竞开口了,“以后辽藩的通用货币就是银元和朝廷发的铜钱。征收商税只收银元或铜钱,田税收粮食或银元。百姓可以到奉天银号兑换银元”

没错,至此,杨竞算是建立起银本位的经济制度,奉天银号,就是杨竞新成立的钱庄,也就是后世的银行。

喜欢苟在边疆当藩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苟在边疆当藩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