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万界征战之召唤猛将 > 第1136章 三宝太监——郑和 七次下西洋

第1136章 三宝太监——郑和 七次下西洋

于谦走到扶苏的面前,急忙拜见道。

“于谦,拜见大公子”,于谦对着扶苏行礼道。

“于大人快快请起”,对于这样的官员,扶苏一般都是比较尊重的。

扶苏将于谦搀扶起来,然后将其降生出去。

扶苏没有给于谦安排身份。

而是让系统给于谦安排了身份。

五倍召唤卡的第三张,扶苏召唤出了空白召唤卡。

第四张,扶苏再次召唤出一张召唤卡。

扶苏将明朝,着名的三宝太监——郑和给召唤了出来。

郑和,明朝着名的大太监,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人。

华夏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于明洪武四年出生,是马哈只第二子,郑和有姐妹四人。

洪武十三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和仅十岁,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掠走至南京,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

永乐元年,姚道衍和尚收马和为菩萨戒弟子,法名福吉祥。

永乐二年,郑和立下赫赫战功。

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和郑姓,以纪念战功,史称“郑和”。

并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

后来郑和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宣德八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国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

传闻之中,郑和七次下西洋,每一次都不一样。

第一次下西洋,是朱棣命正使郑和,副使王景弘率士兵二万八千余人出使西洋,造了长四十四丈,广十八丈的大船六十二艘,从苏州刘家河泛海到福建,再由福建五虎门杨帆,先到占城,后向爪哇方向南航。

郑和在爪哇三宝垄登陆后,进行贸易。

当时西爪哇与东爪哇内战,西爪哇灭东爪哇,西爪哇兵杀郑和士兵一百七十人,西王畏惧,献黄金六万两,补偿郑和死难士兵。

随后到三佛齐旧港,时旧港广东侨领施进卿来报,海盗陈祖义凶横,郑和兴兵剿灭贼党五千多人,烧贼船十艘,获贼船五艘,生擒海盗陈祖义等三贼首。

郑和船队后到过苏门答腊、满刺加、锡兰、古里等国家。在古里赐其王国王诰命银印,并起建碑亭,立石碑“去华夏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

永乐五年九月初二回国,押陈祖义等献上,陈祖义等被问斩。

施进卿被封为旧港宣慰使。

旧港擒贼有功将士获赏:指挥官钞一百锭,彩币四表里,千户钞八十锭,彩币三表里,百户钞六十锭,彩币二表里;医士,番火长钞五十锭,彩币一表里,锦布三匹等等。

第二次下西洋,郑和主要访问了占城、爪哇、暹罗、满剌加、南巫里、加异勒、锡兰、柯枝、古里等国。

于永乐七年夏七八月间回国。

郑和专程到锡兰,对锡兰山佛寺进行布施,并立碑为文,以垂永久。碑文中记有“谨以金银织金、纺丝宝幡、香炉花瓶、表里灯烛等物,布施佛寺以充供养,惟世尊鉴之”。

此碑于1911年在锡兰岛的迦里镇被发现,现保存于锡兰博物馆中,是用汉文、泰米尔文及波斯文所刻,今汉文尚存,是中斯两国友好关系史上的珍贵文物,也是斯里兰卡的国宝。

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两万七千人。

······

完成了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壮举。

郑和下西洋,不仅对当时的大明王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后世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推行和平外交,稳定东南亚国际秩序,郑和下西洋前,天朝周边的国际环境动荡,主要表现在东南亚地区各国相互猜疑,互相争夺。郑和下西洋调解矛盾,平息冲突,消除隔阂,有利于周边的稳定,维护了东南亚、南亚地区稳定和海上安全,提高了明朝的声望。

所以,可以看出郑和的船队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但不是用于侵略扩张,而是用于实现和平目的。

李约瑟评价:东方的航海家天朝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虽然有恩人自居;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

有的人说当时的皇帝傻,不趁机掠夺,抢占地方。

结果过了地,就没这个店了。

当时的华夏人,确实太仁慈。

被儒家思想“仁”给把持。

更是遵从“以和为贵,宣扬国威”。

但是不可否认,郑和下西洋,确实促进了明朝和周围各国的繁荣和昌盛!

喜欢万界征战之召唤猛将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万界征战之召唤猛将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