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万界征战之召唤猛将 > 第985章 召唤——唐初宰相——长孙无忌

第985章 召唤——唐初宰相——长孙无忌

扶苏现在只能祈求着,祈求着第十一次召唤千万别给自己来个厨子了。

随着第十一次召唤,扶苏手里再一次多了一张召唤卡。

“恩”,看到召唤卡上面的人物,扶苏的眼睛顿时一亮。

终于来了一个够分量的了。

扶苏心里那个兴奋啊。

这家伙虽然别的方面咱不说,但是单轮内政,在华夏绝对数得着。

而且,这家伙还有一个妹妹是皇后,妹夫更是华夏历史上的传奇皇帝。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李世民的大舅哥——长孙无忌。

长孙无垢的亲哥哥,也是狄仁杰的老师。

扶苏真的没有想到竟然能够召唤出长孙无忌,心里那叫一个兴奋啊。

这次太牛了。

长孙无忌字辅机,唐初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高氏为汉族,文德皇后同母兄。

长孙无忌出身于河南长孙氏,自幼被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后又结为姻亲。

唐高祖起兵后,长孙无忌前往投奔,并随太宗征战,成为其心腹谋臣,后参与策划玄武门事变。

贞观年间,无忌历任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司空、司徒、侍中、中书令,封赵国公,在凌烟阁功臣中位列第一。

记住,是第一。

不是第二,也不是第三。

虽然这里面有些水分,毕竟是李世民的亲大舅哥,李世民当然得照顾照顾了。

不过第一就是第一,无论怎么说,人们往往记住的永远是第一。

他们不会关注太多。

李世民去世之后,长孙无忌在立储之争时支持高宗,后被任为顾命大臣,授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

永徽年间,长孙无忌在《贞观律》基础上主持修订《唐律疏议》,后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

显庆四年,长孙无忌被许敬宗诬陷,削爵流放黔州,最终自缢而死。

直到上元年间平反。

长孙无忌也是个可怜孩子,少年丧父,与母亲、妹妹被异母兄长孙安业赶出家门。

长孙无忌和妹妹由舅舅高士廉抚养长大。

他生性聪慧,勤奋好学,博通文史,而且颇有计谋,与唐国公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关系甚好。

隋朝末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攻入关中,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长孙无忌在高祖渡河时便到长春宫谒见,被任命为渭北道行军典签,辅佐秦王李世民。

此后,长孙无忌追随李世民东征西讨,此后成为李世民的天策府重要成员。

也是李世民的心腹。

基本上大事小事都和长孙无忌商量,然后出谋划策。

长孙无忌主持修定的《唐律疏议》,奠定了唐朝两百多年的律法根本。

《唐律疏议》继承魏晋南北朝以来的立法成就,创造性的于律条之后附上注疏,使得“疏在律后,律以疏存”,可以说是华夏法制史上的立法典范。

《唐律疏议》贯彻“先存百姓”的指导思想及“安人宁国”的治国方针,使立法宽平,顺乎历史潮流,因而促进了唐初封建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对后世立法如《宋刑统》、《大明律》、《大清律例》等都有深远影响。

······

扶苏看着手里的长孙无忌召唤卡,心里那个高兴啊,恨不得蹦跶起来。

长孙无忌的名声,对扶苏来说真的是如雷贯耳。

让长孙无忌去处理内政,其作用不属于汉初三杰的萧何啊。

想到这个,扶苏不由十分猖狂地大笑起来。

“哈哈哈,诸葛亮对决张良,长孙无忌对决萧何,双李对付韩信,我倒要看看,谁更强”,扶苏心中豪气万丈。

看着手里的长孙无忌召唤卡,扶苏情不自禁地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召唤卡上面长孙无忌的图像。

那眼神,哎呦我去,让人心里一阵恶寒,就好像看“夏姬”似的。

红果果,火-热热!

扶苏似乎没有注意到眼中的炙热,看着手里的长孙无忌召唤卡。

不由想起了长孙无忌的一些事迹。

长孙无忌是个十分聪明的人,和魏征可以说截然相反,他从来不去说君王的过错。

在他眼中,君王什么都是对的。

当初,唐太宗曾对侍臣道:“大臣们顺从旨意的很多,犯颜直谏的却很少,如今朕想要听听自己的过失,你们不要隐瞒。”

长孙无忌等人都道:“陛下没有过失。”

后来,唐太宗又对长孙无忌道:“人苦于不知道自己的过失,你可对我明言。”

无忌仍道:“陛下文治武功,让我们遵从都来不及,又哪里有什么过失可言。”

瞧瞧,这马屁拍的,是不是有种和珅的味道。

长孙无忌十分地聪明!

喜欢万界征战之召唤猛将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万界征战之召唤猛将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