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 第687章 挥舞舆论大锤,这是我的拿手好戏

晨光熹微,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冲破黑暗之时。

大街上,已经有人开始工作。

送报工骑着自行车,从印刷厂,向各处街道散去。

从高处上看,城市的街道像一张错综复杂的网络,街道上的行人和车辆如同流动的血液,给这座沉睡的城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送报工们的身影在晨光中穿梭,他们手中的报纸不仅是信息的传递,也是城市生活开始的标志。

随着阳光的逐渐明亮,城市的轮廓也变得清晰起来。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反射着金色的光芒,公园里的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众生渺渺。

今天似乎与昨天没有什么不同。

昨天在宴会上,邵维鼎谈论的内容,不可避免的泄露了出去。

金雍、方莉这些人,在宴会举行到一半,港督麦理浩和邵维鼎举行密谈的时候,便匆匆赶回了报社。

安全盾、港岛第一家安保机构,面向机构面向大众展开业务。

鼎峰投资的成立,蚂蚁市场的概念,号召港岛的野心家们纷纷露头,加入到鼎峰的阵营当中,孕育出第二个屈臣氏冰箱,冲向海外市场。

这些新闻,无一不让每一个看到这些字眼的普通人瞳孔骤缩。

“老板,给我来一份《明报》”

路边不时有人掏出钱,直接拿起了报纸细细阅读了起来。

“机会,大好的机会啊!”

余兴看着报纸上关于鼎峰资本成立的消息,忍不住击节赞叹。

“小兄弟,什么好机会啊,给我们说说?”

报摊旁看到,连忙问道。

余兴也不遮遮掩掩直接道:“在港岛能够白手起家的时代,早就结束了。能够创业的人,大部分背后都有老一辈的支撑,才能逐渐发展起来。”

“而且个人创业,白手起家,难度高,风险大,缺少资金向银行贷款,一个不慎,就是全部满盘皆输,几十年的财富全部扔进去了。”

余兴兴奋的咽了一口唾沫,指着报纸道:“可你们看现在,邵先生成立的这个鼎峰资本,只要是有潜力的项目,就不会吝啬于资金,这部分资金不用我们承担风险,而且加入到鼎峰这个大阵营当中,还能使用鼎峰的资源,无论是遍布欧亚的屈臣氏门店,还是各种渠道,供应链,应有尽有。”

“可以说,资本和资源的倾注下,再加上人才的齐心协力,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屈臣氏冰箱都打入了日本市场了,这些消息大家肯定也听说过。”

“邵先生这是想要打造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于更多的屈臣氏冰箱项目啊!”

余兴说这句话的时候,全身都在颤抖。

他是兴信行的一名普通职员,对于电器行业十分的敏感。

因为兴信行的起家,就是在五十年代的时候靠代理松下电器逐步发展起来的。

60年代初,港岛人还在用煤油炉炭炉煮食,煮饭用瓦煲。

形状像小痰盂的电饭煲,港岛别说用过,听都没听过。

当时甚至有谣传金属饭锅煮饭会散发有害物质,令人却步。

创始人蒙民伟为了应对这一点,让民众接受这个新鲜产物,为松下打开电饭煲的海外市场,亲自提着电饭煲去廉租屋,挨家逐户的敲门,现场煮饭给他们看。

因为不用火,用电比烧火更省钱的缘故,再加上蒙民伟每次推销都带上一根腊肠的缘故。

煮完饭就香气四溢,十分神奇,于是松下电饭煲很快就在港岛打开了市场。

日本出口电饭煲中有半数是经蒙民伟之手卖出的,就连松下在日本和其他各国推销电饭煲,基本也沿用了蒙民伟即场示范的策略。

甚至于电饭煲盖的透明玻璃设计和煮粥用电饭煲,也是来自蒙的构思。

可以说蒙民伟就是港岛的电器大王。

余兴在蒙民伟手下干了近十年的时间,从销售,到生产各个环节他早就烂熟于心。

心里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他觉得代理松下固然是能赚到钱,但是大部分利润都被日本拿走了。

松下才是最大的获益者。

既然如此,为什么港岛就不能有自己的电饭煲品牌和厂家,为什么就一定要通过松下,通过日本人的工厂。

只是他这个想法提出来,蒙民伟亲口否决,说太天真了。

资金、技术、渠道,都不是能简简单单解决的。

原本余兴觉得,可能也就这样了吧,替日本人卖电器开拓市场,至少不会饿死。

只是随着斯沃琪,随着屈臣氏的一步步崛起,随着邵维鼎提出港岛制造,他的那颗要做自己的电饭煲品牌的内心,再次死灰复燃了起来。

直到现在.......

鼎峰资本的成立,鼎峰资源的灌入。

他觉得自己,人生之中最大的机会来了。

“邵先生这么久没回来,一回来就扔下了这么重磅的消息,咱们港岛人是真有福了。”

余兴呢喃着这句话,转头拿着报纸就离开了。全港岛,不止一个余兴察觉到了这些。

港岛不缺少资本,但这些资本往往都往金融和地产上流动。

什么投资创业,只能去找银行借贷。

像美国那样成熟的资本体系,在港岛这座城市里根本没有建立起来。

如今鼎峰资本的成立,毫无疑问激活了这股力量,让港岛的资本顿时有了不同的活力。

报摊上,有人看着他的离开,激动道:“咱们港岛又要热闹了,这又是什么资本的成立,又是要建新的机场,不知道又会贴出多少招工的告示。”

有人附和:“是啊,到时候工资肯定会上涨的,以前我还担心失业,现在,哈哈,我随便就能找到新的工作。”

另一名路人掏出钱,买了一份报纸,笑道:“谁说不是呢,我就感觉自从到了1980年,咱们的日子是真的在一天天过的更好。”

“说得对,我现在就指望我儿子能考上大学,出来之后,这要是能进鼎峰,不管是哪家集团,后半辈子都无忧了,我都能跟着他享福,兴许都不用在这里风吹日晒,卖报纸。”

报摊老板笑呵呵的将新的报纸,放上来,脸上满是自豪。

他新放上来的报纸,是《朝阳日报》

赤红的标题,惹人注视。

【论新机场的建设,对于港岛未来发展的十点益处】

本是两人之间的对话,虽然现场是有几人听到只言片语,虽然觉得震惊,但影响范围毕竟有限。

此刻却光明正大的将这个消息,告知了所有港岛人。

前世,港英政府能用媒体,以“为港岛好”为理由,逼迫着内地同意他们的“玫瑰园计划”。

那此刻,邵维鼎不过是用同样的方式。

用舆论,倒逼港英政府做出决断。

如何挥舞“舆论”这把大锤,正好也是邵维鼎的拿手好戏!

喜欢重生港岛,家大业大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