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秦时颂乔松 > 第102章 八佾之舞迎公子

秦时颂乔松 第102章 八佾之舞迎公子

作者:毛豆佐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1:15:38 来源:书海阁

桑海纬度较高,相比起南方来说并不是太热,再加上濒临大海,舒爽的海风裹挟着水汽吹袭而来,反而让人有一种凉爽之感。

辰时左右,只听一阵阵轰隆隆犹如雷鸣的声音从山麓传来,却是一辆巨大的马车。

此车长两丈,阔丈许,比起寻常的马车要大上不止一圈。巨大的马车行动起来,宛如一座移动的房屋,宽大的车轮碾在山路上,发出了宛如雷霆的声音,让人不禁心生震撼。

马车虽然巨大,但行动起来却一点儿都不慢,滚滚的车轮在驭手的驾驭下掀起了大量的尘埃。

终于,随着声音的不断靠近,那辆巨大无比的马车停在了小圣贤庄山门之前。

在马车停下的那一刻,一众儒家之人在伏念的带领下屈膝行礼,口称恭迎。

乔松缓步走下木梯,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那位满头华发的老者。

老者一身宽大袍服,虽满头华发,却依旧精神矍铄,气度不凡,尤其是那腰背,挺直如苍苍松柏,丝毫不见老迈之相。

史书记载,荀卿乃是前238年,秦王政九年,也就是今年与世长辞的。这也就是这个架空世界了,否则乔松还真不见得能亲眼见到这位历史上的儒家大贤者。

“诸位请起。劳动诸位贤者相迎,本就是乔松的不是,万不可行如此大礼。”

乔松表现的很是谦逊,一点儿也没有自持身份,倨傲狂妄的模样。

“谢公子!”

一行人缓缓起身。

乔松的眼神也终于从荀夫子的身上移开,看向了其他人。

首先,是儒家掌门伏念。如今的伏念虽尚年轻,但已开始蓄须,初显端庄。那一副不苟言笑的面孔,看起来便是一位严师。

然后……

嗯?

乔松的目光落在了伏念身旁一位只到他肩头的学子身上。对方下意识的和他错开了目光,微微低头。

这是……颜路?

颜路……

乔松目光在对方身上停留了片刻,旋即转移了开来:此人身份神秘,后又有无名护卫并赠予含光剑,想来身份定是不凡。

不过,联想到原本看过的剧情以及这一世的经历,乔松对此人身份倒也有些猜测——自从周平王东迁之后,西周灭亡,东周开始。

而随着诸侯争雄,时间逐渐步入战国末期,曾经高高在上的周天子权威不再。其直属王畿也在一次次分封制下越来越小,到了最后一任天子周赧王继位的时候连自己的土地都没了,只能跑去和西周国窝在一起。

后来,周赧王五十九年,即昭襄王五十一年,秦军攻韩,取韩阳城,负黍。

周赧王为之恐慌,遣西周君与燕,楚等诸侯国密谋合纵攻秦,与诸侯商定伊阙会师。

看不清形势的西周公倾其国力组建起一支五六千人的军队,与诸侯商定在伊阙会师。

联军初时的确取得了一些战果,使得秦国与阳城无法相通。

昭襄王大怒,派大将摎攻打西周。西周君跑到秦国认罪,把下辖三十六邑、三万人口献予秦。

同年,寄居在西周的最后一任天子周赧王与西周武公卒。西周百姓东逃,秦国取九鼎,迁西周文公于惮狐。

自此,周便只剩下了东周一国。然,东周也没活多久。七年后,庄襄王遣相国吕不韦灭东周国,自此周王室不复存在。

但这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西周文公一脉。当时,西周文公被秦国迁往惮狐并未灭亡,直到数年前才彻底绝嗣。

而那个时间,可是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乔松心中淡淡一笑,不再去关注颜路了。

这些都是乔松在看到颜路的瞬间脑海中浮现出来的情报,只是稍加分析,他便收回了目光,期间只有荀夫子以及伏念两人注意到了他的变化,其余人皆没有发现。

但即使如此,荀夫子的目光依旧谨慎了几分。

“伏念先生,在下早在临淄之时,便一直期待小圣贤庄有人能来稷下参与论战,一览儒门风采,不料等到结束之日还没有人来,着实是让在下倍感失望。”

“劳公子垂询。伏念初掌小圣贤庄,一来俗务缠身,实在走不开;二来自觉才疏学浅,贸然参与恐有失颜面,故未赴稷下参与论战。”

“先生过谦了。”乔松道。

伏念能拿下儒家掌门一位,自然可见其才学出众,否则儒家各脉未必服他。

毕竟,文人相轻的毛病哪个时代都有。

况且,有荀子这个大神坐镇,如何会丢了颜面呢?所以,不过是托辞罢了。

“这位想必就是荀卿吧。”乔松的目光终于再次落到了荀子身上,眼神中满是探究。

“荀况见过公子。”

“先生年高德劭,乔松不敢当先生大礼。此次拜访小圣贤庄,还望先生能够不吝赐教。”

“荀况已老迈不堪,恐难胜任公子所需。”

乔松眼睛微微一眯,有意思,这两人一个自称才疏学浅,一个自认老迈不堪,这小圣贤庄不好拿啊,拒绝的意味很明显了。不过,乔松是那么容易放弃的人吗?

当即便道,“乔松曾与先生弟子韩非,李斯有过商谈。二人曾言先生身体康健,精神饱满,犹如少年。今日得见先生,先生怎么自称老迈呢?”

“老朽就这两名弟子。如今,两名弟子尽皆离去,膝下无人,以致失了心气,自然也就老迈不堪了。”

这理由……

很好,很合理!

“如此说来,先生还是需要多接触接触些才华不俗的年轻人才是。”

“公子说的是。”荀子先是肯定了乔松的说法,然后又语气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只是老夫看人,当然希望德才兼备。

这年轻人固然多矣,然才华者则少,品性上佳者更少,更遑论德才兼备之人?那更是如凤毛麟角,可遇不可求。

况且假使真有如此德才兼备之人,但老夫年事已高,唯恐误人子弟。故此,也只能如此将就度日了。”

乔松心中不禁苦笑,这荀夫子还真是将拒绝的态度表现的淋漓尽致啊。性格如此执拗,当真让人无奈。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正是因少年人德行未定,才学不足,才需先生这等高洁之士悉心教导。

况儒家乃是入世的学问,先生身为儒家大贤者,当为儒家学子表率,一身才学岂能如此埋没。”

荀子见乔松铁了心,也只能沉默不语。

伏念见此,站出来打了个圆场:“得知公子远道而来,伏念特意准备了八佾之舞以迎候公子大驾。还请公子点评。”

乔松闻言,这才不得不结束了和荀子之间的交锋。

随即,伏念转身,示意早已准备好的弟子们开始。

伴随着恢宏的乐曲,十六名儒家学子起舞于庭,以古老的周礼迎接乔松的到来。

乔松也不客气,迈开步子,走向了小圣贤庄的大门。

当步入大门之际,山道两侧的儒家学子面向乔松,弯腰一礼,伏念恰到好处的宣告礼成。这八佾相迎,正式结束。

众人随乔松鱼贯而入,在他身后是伏念和荀子,再往后则是颜路,惊鲵,朱家,再往后才是其余小圣贤庄一众老师学子。

步入山门,小圣贤庄的风景便扑面而来。

小圣贤庄遵循传统建筑一贯的对称结构,沿中轴线以修身,齐家,治国之儒家之道,分别立下前中后三座大殿,左右两侧分布藏书楼,六艺庭,芝兰园等等建筑,处处充满了儒家的治世学问。

看着这秀丽的风景,乔松不禁感叹道:“传言小圣贤庄乃是天下儒宗,今日一见,果然气象万千。”

“公子谬赞。”

就在这个时候,荀子又站了出来,拱手道:“公子,荀况年老体衰,不耐久立,还望公子允我先行告退。”

老师,就这么溜了可不行啊!

虽然还没确定双方之间的关系,但乔松却认定了荀夫子。不过,在这里也没有必要难为荀夫子,他便道:“先生可自便。稍候,待乔松一览小圣贤庄盛景,再前往拜访。”

看着眼前这小子笑眯眯的模样,荀老夫子只觉得一阵的牙疼。这秦国公子怎么成了狗皮膏药,想甩都甩不掉啊。

“如此,老朽便静候公子大驾了。”荀夫子向乔松微微拱手,便转身离去了。

伏念看着荀夫子的背影,不由得心道:看来,师叔是不打算将这秦国公子收为弟子了。只是这样一来,得好好和这位秦公子周旋一二了。

小圣贤庄的人,景都是无可挑剔的。流连于小圣贤庄的一砖一瓦之间,儒家那浓厚的儒雅风气,宛如山涧清水,涤荡心神,又好似夏日清风,让人心旷神怡。

而其中,最让乔松着迷的,则是小圣贤庄的藏书楼。也就是原着中,他的大哥扶苏前来小圣贤庄时,进的那座藏书楼。

据伏念介绍,眼前这座藏书楼是从曲阜抄录而来,并且还包含一些小圣贤庄自己收集来的书籍,可以说是涵盖了天下六成的学问。

这座藏书楼在数量上或许还无法达到乔松脑海中那座图书馆的千分之一,然而其中所收藏的诸子百家典籍,却是早已失传的孤本,记载着先贤的微言大义……

喜欢秦时颂乔松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时颂乔松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