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秦时颂乔松 > 第100章 兵临邯郸士气崩

秦时颂乔松 第100章 兵临邯郸士气崩

作者:毛豆佐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4:48:29 来源:书海阁

对于乔松的事情,赵高一直很上心。即使一些违规的事情,他也总会想办法让事情变得合理合规起来。即使这只是一个询问,可赵高的回复依旧堪称完美,详细的解释了其中的缘由,甚至还给附上了一张掩日最近的任务记录,以及自己的推断。

看到这回信,乔松没理由继续怀疑自己人。

也就是说,六指黑侠的死的确有蹊跷。可现在,大秦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天下人不会去相信真相是什么,他们只会愿意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对于在秦国兵锋下瑟瑟发抖的列国来说,六指黑侠死在罗网手中,要比其他方式更容易让他们接受。

“这个燕丹呐,真是会给本君整些花活。这回,我等还真让他给拿捏住了。”乔松摇了摇头,满脸无奈的答道。

即使现在给燕丹泼脏水,已经来不及了。这家伙先给大秦扣了个黑锅,先入为主的印象下,列国不会相信秦国的说法的。

况且,徒弑师的说法太过骇人,没有铁一般的证据,寻常人不会相信的。

“君上,如今将水搅混已经有些行不通了。依在下来看,此时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尽快发动灭赵之战。以此事转移天下人的视线,方才能将此事消弭。”陈平提议道。

对于自家主上特意关注的事情,这位星宿阁的执掌者也分外上心。

乔松微微点头:“眼下即将开春,大雪化冻,也是时候大军开拔,赶赴邯郸了。”

“哦,对了。命令星宿阁给燕丹找些麻烦,别让他太好过了。”

“还请君上示下。”

“他不是喜欢挖燕国朝臣的隐秘,而迫使其投靠吗?这样,将此事散播出去,另外找一些燕丹的黑料,想办法泄露给燕丹的敌人,让他们咬的凶一些。

狗咬狗,就得势均力敌才好看。一方总是挨打,就没意思了。”

陈平脸上露出了一个会心的表情:“臣明白了。”

……

秦王政十九年春三月,残冬的冰雪方才消融,大地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此时此刻,井陉之上旌旗飘扬、战鼓喧天,王翦率领着他那支威震天下的雄师正浩浩荡荡地向南进发。他们与中路羌槐所部会师之后,更显气势磅礴如泰山压卵,矛头直指赵国都城——邯郸。

失去井陉这道重要防线与云中边军的守护,赵国腹地的守军面对来势汹汹的秦军简直如同以卵击石般无力抵抗。王翦麾下的虎狼之师一路势如破竹,摧枯拉朽般突破了一道道阻碍,仿佛一阵狂暴的飓风席卷而过。

三月二十八日这天,王翦亲自统率二十余万大军抵达邯郸城外,并与杨端和所部顺利会合。一时间,四十万秦军将邯郸城紧紧包围起来,水泄不通,连一只飞鸟也难以逃脱。

营帐内,分别数月的秦军将领们再度聚首,气氛热烈异常。胜利在望,众人无不兴奋激动,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之情,似乎已经看到了赵国覆灭的曙光就在眼前。

如今赵国的军队已被秦军打得七零八落,只剩下邯郸这座孤零零的城池还在负隅顽抗,但在强大的秦军面前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短暂的欢庆过后,诸位将领立刻收敛心神,开始商讨攻打邯郸的计策。

这时,杨端和站起身来,满脸羞愧地向众人请罪道:“末将奉命围攻邯郸已有一月有余,却迟迟未能取得进展,实在有愧于王上,有愧于上将军与君上的信赖!”

“杨将军,围困邯郸乃是老夫下的命令,你又何罪之有呢!”王翦大笑着让杨端和起来,随即看了一圈摩拳擦掌的将军们,大笑着道:“老夫知晓,大家伙等了这么长时间,心中肯定有些等不及了吧!”

一群将领哄然大笑,纷纷点头称是。

“在打之前,老夫有几个问题想问。”

大帐内的将领顿时安静了下来,一个个目光灼灼的盯着王翦。

“燕,魏,楚,齐各国可有援军助赵?”

几人相互看了看,还是李信请示了一眼乔松,方才回答道:“列国之中,唯有燕国有意陈兵易水。然,韩信将军所率领的大军已经在易水之畔截击,想来不会让燕**队渡过易水。”

王翦微微颔首:“那么,邯郸守军士卒现状如何?”

这一点杨端和自然最清楚,于是他便站起来回答了。

邯郸围困这么长时间,城内早已粮草将尽。按照杨端和的观察,目前邯郸只是维持给守城士兵足够的粮食,其他人也只是保持一个饿不死罢了。士兵中的很多人,都已经饿的提不起长矛。

而在李牧率军投降之后,这个擎天白玉柱倒塌,使得邯郸赵军已经出现了混乱,每天晚上都会有不少赵军偷偷地从城头上逃出来,刚开始还只是几个人,到后来就是几十上百的逃跑。

这些人逃出城,大部分被秦军给拿了下来,如今关在俘虏营中。

王翦眼睛一亮:“还有此事?”

“正是。李牧在赵国威望太高了,他的投降,给了邯郸守军一记重击。不过,城中已经开始有意封锁这个消息,已经少有人出逃了。”说到这里,杨端和道:“依末将的意思,倘若能让李牧将军亲至邯郸现身劝降,恐怕赵军气势将会顷刻崩溃。”此策一出,大帐内顿时议论了起来。

王翦眉头一皱,道:“此策不必再提了。李牧已是我军将领,当初降秦之际,我大秦已与其有了约定,不会让赵国降将再直面灭赵之战,岂可出尔反尔!”

“这,唯!”

“不过,李牧将军虽不能亲至,但法子可以变一下。”乔松开口提议道:“令机关朱雀围绕邯郸,遍洒井陉守军投降书信,并令大军围绕邯郸大喊此事,以击溃赵军士气。”

王翦稍一思索,道:“可,此可当万全之策。”

如果按照杨端和所说,城中赵军士气已经在崩溃边缘了,只需要大秦再推一把,便能让整个邯郸彻底崩溃。这就是李牧投诚的威力,估计赵王是要恨死李牧了。

看出邯郸虚实之后,王翦命秦军依照乔松之策,打击邯郸士气。同时,命大军加紧建造工程器械,准备于五日后攻城。

此时不比历史上,正经历史上,王翦认为赵军守城之心甚坚,大秦不宜与其硬碰,故此采取围困之策。直到上卿顿弱在邯郸城中运作,在赵相郭开投诚下方才进入邯郸。

而如今,赵军士气衰竭,无心守城,破城唾手可得,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

朱雀机关如同大雪纷飞般将传单撒遍了整个邯郸城,伴随着秦军整齐划一、震天动地的呼喊,那宣告赵军已经归降的声音仿佛雷霆一般,在城中回荡,震得每一座街巷、每一片屋瓦都似乎在颤抖。

这时的邯郸城,不再有往日的繁华与威严,只剩下无尽的恐慌与不安。

龙台宫里赵王迁面如死灰,每一次外面传来的呼喊都像是重锤击打在他的心上,使得他瑟瑟发抖,连站立的力气似乎都在逐渐消逝。赵国的宗室成员,以春平君为首,各个面色铁青、怒火中烧,他们或跪或立,不约而同地朝着赵王迁提议最后一搏,请求赵王宁死不屈。

与此同时,而往日里权倾朝野的丞相郭开脸色同样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此刻他的内心翻涌着一股难以言说的愤怒情绪。他原本就清楚,赵国的末日已经不可避免,甚至已与秦国的大臣顿弱暗中达成了谅解,希望能用邯郸城换取一个最后的庇护。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李牧,那个看起来对赵国誓死忠诚的李牧,竟然步在他前面,抢先一步将赵国出卖给了秦国。这使得郭开布置已久的计划瞬间化为泡影,他手中的重要筹码瞬间贬值,他感到一股从未有过的屈辱与愤怒。

李牧,你不是忠贞不二嘛,怎么可以背叛赵国!这是郭开此刻心中的咆哮。

在这样的情绪下,郭开再也没有心情去理会赵王迁的决绝或是宗室们的愤怒,借口要去镇压城中动荡的情绪,便连忙告辞,步履匆匆地离开了龙台宫。

回到自己的府邸,他甚至没有停下来喝口水的心思,直接走向了家中一个极为隐秘的院落。他推开院门,目光穿过细碎的阳光,便看见一个老者正悠闲地坐在池塘旁边,手持钓竿,宛如世外高人一般,钓着鱼。

外间秦军的喊声,即使是在这偌大的丞相府中,依然清晰可闻。可此人听到这声音,却仿佛如闻雅乐,怡然自得。

郭开脸色不由得阴沉了下来,上前几步,脚步缓了下来,脸色却又变得和睦了起来:“上卿真是好雅兴啊。”

“咦?郭相何时回来的,怎的不命人通知老夫一声,好让老夫前去迎接啊。”顿弱的屁股好像有胶水一样,依旧死死的黏在坐垫上,笑眯眯的看着郭开道。

“哼!”郭开冷哼一声,看着这个自己曾经的老对手恨不得弄死他,可此时他却不敢了,只好换了个口吻道:“如今秦军兵临城下,上卿就一点儿也不急?”

“郭相何意,何不明示呢?”

“那李牧投了秦国,邯郸士气低迷。守城已经不可能了,此战上卿入邯郸,等于寸功未立,难道就一点儿都不急?”

顿弱眯着的眼睛中闪过了一缕精光:“丞相啊,老夫乃是秦臣。秦军破邯郸,老夫只有高兴的份儿,也只有恨不得立刻就破邯郸的急切,至于旁的想法,那是没有的。”

“你……”郭开顿时气急,彻底暴露了自己的本性,寒声道:“老匹夫,你就不怕我宰了你!”

顿弱轻笑一声,拍了拍自己脑袋:“大好头颅在此,君但取无妨!”

“顿弱!你要气死本相不成!”顿弱滚刀肉似的模样,一下就让郭开恼了。

他要真弄死了顿弱,恐怕秦军破城之际,便是他郭开府上共赴黄泉之时。想他郭开本乃悼襄王身旁仆役,历经多少风雨,扳倒了多少道貌岸然之辈,才有今日之风光,如何能舍弃今日之奢华,而坦然赴死呢?

顿弱摇了摇头,脸上泛起了一抹冷笑。

郭开恼恨的道:“好好好,赵之假王本相不要了,封君,封君总成了吧!”

顿弱轻蔑的瞥了他一眼:“丞相啊,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邯郸,可卖不了那么好的价钱了。”

之前,郭开以邯郸为筹码,欲向秦王换取赵国假王的位置。本来为了灭赵,顿弱答应可向秦王游说。可计划赶不上变化,北地君智勇双全,竟说服了李牧。

如此一来,这邯郸可就不值钱喽……

喜欢秦时颂乔松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时颂乔松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