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秦时颂乔松 > 第133章 归咸阳群臣议事

秦时颂乔松 第133章 归咸阳群臣议事

作者:毛豆佐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4:48:29 来源:书海阁

燕地的消息也陆续传到了乔松手中,根据战报,韩信一路高歌猛进,短短数月的时间,已经拿下了上谷,渔阳,右北平三郡,大军兵锋已经越过了燕山山脉,居高临下俯瞰整个辽西平原。

只是目前,韩信给自己的战报中,提出了想要暂缓了进攻速度,转而采取蚕食之策,逐步吞并燕国余下疆土的策略,前来请求乔松的意见。

根据韩信的描述,秦国后续的跟进出现了一些问题。

后勤压力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秦国往燕国这三地派遣官吏的速度难以为继。毕竟,大秦前脚才刚刚收拾了赵国,将赵国疆土划分郡县,为此补充了一大批官吏上去。紧跟着马不停蹄的拿下了燕国的精华之地,目前的官员缺口非常大。

当前的情况是,大军能打下来,但秦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稳固这些区域。

这让乔松很是意想不到,竟然会出现这种事儿。

“大哥,我们现在到哪儿了?”乔松揉了揉自己有些发胀的眉心,向扶苏问道。

扶苏放下了手上的书本,抬眼道:“半个时辰前,侍者已经过来禀报过了,我们已过了郑县。怎么,二弟有急事需返回咸阳?”

乔松无奈的点了点头:“加快速度吧。”

有太学在,按说应当不至于出现如此大的纰漏,以至于影响到大军推进速度才是。因此,他需要尽快返回咸阳去了解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也没说是什么事,扶苏也没有询问,只是敲了敲车厢,让随行的传令官命令车队加快速度。

马车奔跑起来,突然地加速让趴在桌上睡着了的阳滋睁开了双眼,小姑娘有些茫然地看了看四周,发现两个哥哥一个在看书,一个在那儿发呆,方才回了回神。

离开咸阳刚开始的激动早就被机关朱雀的冷风和马车的颠簸消耗没了,现在阳滋只想尽快回到玉芙宫,回到自己那柔软舒适的大床上。

见到两个哥哥没人理会自己,小姑娘眼里泛起了一阵无语,心里吐槽了一下这两个木头,然后便翻了翻白眼儿,继续睡。

……

在乔松逐渐靠近咸阳的时候,此时的咸阳宫内,嬴政也是一副头疼的模样。在他周围,坐着一圈心腹重臣,讨论的正是目前官吏短缺的事情。

“太学那边给的回复呢?”嬴政皱着眉头问道。

韩信是乔松手下的大将没错,但他也同样是大秦的大将。所以,在给乔松发书信的时候,先要给秦王上报一封奏疏。这是老师王翦教给他的处世之道。

李斯答道:“伏念先生给的回答是,目前太学现有一万七千余名学生,能够达到毕业标准的只有四千余人。这些人中,剔除一些工匠,历师,农官,医师之类的学生,只有一千余人可以满足国府的需求。

只是,这些人大多都是刚毕业的学生,没有施政经验。”

“一千余人,根本就不够用啊。”王绾满脸忧愁的道。

“能从赵地原有的官吏中筛选一部分吗?”冯去疾提出了一个建议。

王绾摇了摇头:“我等的政策,从数年前开始便是异地为官了。”

众人一时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感到很是棘手。说实话,若是没有太学,这种情况将会更加糟糕,大秦将不得不倚重六国原本的官吏。

现在已经好得多了,只是暂时还无法满足大秦扩张所需而已。

但众人都是目前大秦最顶尖的智囊,面对这种情况,还是能够找到一些办法的。李斯提议从各地征辟人才;而王绾则是提议将赵地合格的官吏与其他地方进行轮换,先担任副手从而减少大秦官吏的缺口;冯去劫则是提议,可破格提拔一些底层人才。

总之,众人拾柴火焰高,以弥补如今的人员缺口。

嬴政作为大秦的君王,则是从中选择一个可行的方案。差不多敲定下来之后,他才问道:“那么,韩信大军呢?是继续推进,还是暂缓?”

这又是一个问题,一众朝堂重臣再次陷入了讨论之中。

……

郑县本就属内史范围,距离咸阳不过百里之遥。在车队全速前进之下,不过一个多时辰,便抵达了渭水便桥。入了咸阳,阳滋一下就恢复了活力,嘴里面不断念叨着,下回说什么也不出远门了。

这话听得乔松无奈的摇头,大秦尚未开始修建驰道,此时的关中除了咸阳附近之外,剩下的道路基本上处于原始状态,且少有人维护,自然出行体验感极差。

听到妹妹的抱怨,乔松心里也不禁琢磨,是不是回头让公输越那小胖子把带弹簧减震的马车弄出来,这样出远门也能舒服些。

将此事暗暗记在心里,乔松再度将思绪转移到了大秦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上。

有禁军护卫的王室车驾自然是一路畅通无阻的进入了咸阳宫之中,直接停在了章台宫之前。兄妹三人从车驾上下来,打算先去觐见父王。

可还没等他们迈开步子,便有一个小内侍快步而来,转达嬴政的旨意,让他们先去玉芙宫。乔松看了眼大门紧闭,四周一片戒备的章台宫,便询问道:“父王可是在和诸位臣工议事?”

“回君上,正是。今晨天不亮,几位老臣便奉诏入宫了,现在还没出来呢。”

“那就有劳内侍通报一声,就说乔松求见。”

“这……”

“去吧,父王不会责怪的。”

“唯!”小内侍只好奉命前去请示。

打发走了小内侍,乔松又看向了大哥和小妹:“大哥,母亲那里,便有劳你先替小弟告声罪了。稍后,小弟再去向母亲请罪。”

扶苏自然是没问题,只是告诫乔松最好商谈完赶紧过来,要不然母亲发飙他可拦不住。

乔松顿时露出了苦瓜脸,惹得阳滋一脸的幸灾乐祸。

兄妹二人离开不久,小内侍便快步而来,说是秦王请乔松进去。

……

章台宫内此时一水儿的全是朝堂大佬,当然,乔松目前在朝堂上的份量自然也不比这些人差,甚至犹有过之。见到乔松进来,那一圈人纷纷起身。

乔松先是给自己父王行礼,随后朝臣再给他行礼。

双方见礼之后,乔松方才在嬴政身边入座。

“蜀地事情处理完了?”

听到父王询问,乔松正襟危坐,道了声是,然后将此行的大致情况描述了一下。当然,此前父子二人早已沟通过,如今再次提起,只不过是相当于告诉诸位臣工发生了什么。其中一些不太好提起的,那自然是用不上了。

说完之后,乔松语气一转:“儿臣行至郑县,接到了韩信将军的军报,方才得知前线出了问题。故此,马不停蹄赶回咸阳,将此事呈报父王。”

嬴政挑了挑眉毛,视线环视了一圈自己的心腹,道:“倒也巧了,韩信的奏疏昨日抵达咸阳。寡人与众卿正讨论此事。”

说到这里,嬴政看向了角落里负责记录的书吏,命其将记录拿过来让乔松观看。

乔松道了声谢,这才看了起来。

对于众臣的方案,他也不禁赞叹,不愧是名垂青史的人杰,即使没有先例,处理起来依旧可以拿出一个大致可行的方案。

不过,乔松从中仍旧看出了一些历代先王施政的影子。

而第二件事,针对大军的行动,倒是暂时没有结论。

“如何?”嬴政询问道。

乔松抬起了头,先是向一众臣工拱了拱手,然后回答道:“诸位臣工所提方案,非常不错,能大大缓解新收疆土的官员缺口。不过,儿臣这里倒还有一些浅见。”

听到乔松如此说,王绾,冯去疾,李斯等人顿时精神大震,目不转睛的盯着他。

嬴政也很好奇,自己这个总是出乎他意料的儿子有什么办法。

“儿臣注意到,太学并非没有足够的人才。只不过,这些刚从太学中走出的学生缺乏施政经验,以至于各郡县不愿意接纳这些新人。”

这就跟后世招聘一样,既要卡年龄,还想要三年工作经验。

王绾等人纷纷称是。

“针对这种情况,之前萧何,曹参,陈平三人曾跟随李斯大人在廷尉府听政议政,效果非常不错。因此,儿臣想,是否可以在国府设置相应的职位,与太学进行接洽,由太学老师推荐学生前来听政,以增加其施政经验?”

这话听得众人眼睛一亮,都是给一根线头就能给你拽出来一头牛来的人精,顿时就想到了这办法的前景。

眼下缓解压力倒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他们也可以提前考核这些太学的学生,遇到合适的可以留下,而不合适的也可以淘汰下去。

这是一个长远的办法啊。

事实上,这也是一个双赢的机会。

乔松还有后招,眼下朝廷缺乏官员是没错。可问题是,一旦天下稳定了,这一条策略依旧可以持续下去,以不断的给官场中补充新鲜血液。

任何事物,倘若长时间没有新鲜血液补充,到头来都会变成一潭死水,失去活力。

尤其是这官场也是一样,当下面的人一个个都过得太安稳,而失去危机感的时候,也就到了衰败的时候了……

喜欢秦时颂乔松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时颂乔松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