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的一句话,让在场的人都露出了凝重的表情。
在场的诸位都是人中龙凤、世间豪杰,头脑自然也是足够聪慧的。所以,他们心里非常清楚,推行变革往往会得罪许多人,如果稍不谨慎,就可能导致改革失败甚至危及自身性命。
回顾历史长河,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历经了漫长的岁月,唯有商鞅一人的变法取得了成功,但其他尝试变法的人最终都只能黯然离场。然而,即使商鞅变法成功,他本人最终还是死于自己所制定的法律之下。
实际上,如果能够成功地推行变革,那么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新法的实施,反而可以被视为一件美好的事情。因此,对于这些当世的名人志士来说,他们并不惧怕死亡,真正让他们担心的是自己付出的一切努力最终只会换来一场空,无法实现真正的变革。
似乎察觉到了在座众人内心的忧虑,秦始皇嬴政面色凝重地开口说道:“大秦若想成为一个史无前例的朝代,必然需要展现出全新的面貌。这一点,朕深信不疑。任何拦在朕面前的阻碍,都将面临朕的怒火。然而,这并非朕一人可以完成的任务,因此,朕期望能与各位一同携手,共同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帝国。”
携手而不是支持吗?众人心中暗自思忖着。他们深知这位皇帝陛下的高瞻远瞩和那惊人的魄力,也明白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本君和父皇一样,都有着坚定的决心。各位无需担忧,本君会和父皇一样,成为你们最坚定的后盾。”乔松又补充了一句,让众人的内心更加的坚定了。
李斯、萧陈等大臣们纷纷拜倒在地,激动地表示:“臣愿效死力,以完成变法。”
他们知道,这场变革将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是挑战,也是机会。能参与其中,必将千古刘芳。
“天地之法,执行不怠。这样的法家盛世,又怎么能少得了韩非呢?”韩非微笑着说道,他的目光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至此,帝国改革小组正式成立。
而具体的改革方案,还需要详谈。首先,便是官制的改革,分为中央和地方。
中央将废除原本的三公九卿,改为三省六部制。这一制度,乃是前世隋朝开创,并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成为了封建王朝的基本政治制度。
三省乃是由中书省,门下省,以及尚书省三部分构成。这一点与历史上没什么区别,中书省负责替皇帝草拟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具体的执行。
假若三省认为皇帝的政令有误,那么便可实行封驳权,那样皇帝的旨意越过三省便只能叫做中旨,是不合法的。
三省长官称之为令,下辖左右仆射,为其副职,再下辖不同属官,中书舍人,起居郎,给事中等等。
而六部则是挂职在尚书省之下,便是后世所熟知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六部长官为尚书,下辖左右侍郎为其副职,再往下便是各司。
吏部作为六部之首,地位尊崇,乔松没有对其进行过多的改动,而是保留了原来的架构。吏部下辖吏部司、司封司、司勋司和考功司四个部门。
其中,吏部司负责管理文官的秩阶和铨选事务;司封司负责处理爵位授予事宜;司勋司负责官员的勋级评定;而考功司,则成为了整个吏部的核心所在。
听到这里,李斯不禁喃喃自语道:“考功司……”他心中突然涌起一股不安之感。乔松见状,微微一笑,直接揭开了谜底:“这就是与流官制相配套的制度。简单来说,就是以能力为导向,让有才能的人得以晋升,无能之辈则被淘汰出局。”
接着,乔松详细解释道:“考功司将每年对各级官吏的政绩进行详细记录,并根据这些数据做出评判。
每五年为一个周期,最终做出综合裁定。
这个评价体系共分上、中、下三个大级别,每个大级又细分为上、中、下三个小级,分别是上上、上中、上下等,以此类推。
评价为上品的官员可以获得升迁机会,评判结果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升迁的幅度;
中品官员将保持原级,但可能会根据评判结果调往富裕地区或贫困地区;
而下品官员则面临降级甚至被罢免的命运。”
这回答让李斯吃了一惊。
这个时期的官员,虽说也有升迁降职,可基本上没有成型的制度,升迁贬谪全靠国君一言而决,根本没有标准。因此国朝对各地官员的管理是非常混乱的,浑水摸鱼的多的是,很多官员哪怕庸碌无为,也都可以做到死。
“君上,敢问为何要以五年为期限呢?”李斯询问道。
“这是因为政策的实施具有滞后性,要给出各地官员足够的时间,来观察他们的政策效果。”乔松解释道。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某个郡守到任之后,发现治所人口单薄,难以发展起来。
所以,他便下达了政令,鼓励生育。而这样的政策,是需要时间才能看出来的。“具体评判标准呢?”
“这个就多了。
比如针对一县县令,人口,土地,税收,道路,商业,私有土地规模,官有土地规模,人才数量,识字率,犯罪率等等。
针对运河官员,河流疏通情况,运河往来船只,税收等等。”
乔松一边说着,一边掰着手指,逐一列举出各项指标。这些指标涵盖了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可以全面地反映一个地区的发展状况。
“不同的职位有不同的考核标准,这需要吏部详细制订。
但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税收和粮食并非唯一的标准,而是需要综合来看。
单单税收高,可不一定会成为一位能臣。”
乔松的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让李斯受益匪浅。他心悦诚服地向乔松行礼,表示对乔松的敬意。
然而,对于司封司和司勋司的具体情况,李斯并未贸然开口询问。他深知这两个部门同样举足轻重,且其职能恐怕涉及到分封和郡县之间的抉择问题。这其中的复杂性不言而喻,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才能得出结论。
同时,众人也都清楚地认识到流官制所带来的益处。这种制度可以有效防止某位官员在一地长期任职,避免其与当地势力勾结,进而做出违法乱纪之事。这样一来,不仅能维护朝廷的稳定,更能保障百姓的权益。
事实上,乔松还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除了现有的手段外,他还计划推行异地为官制度,以进一步减少官员与地方勾结的可能性。
通过定期调动官员的职位,可以打破地域限制,使他们无法在一个地方扎根太深,从而更好地履行职责……
喜欢秦时颂乔松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时颂乔松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