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秦时颂乔松 > 第26章 台宫夜谈变法(四)

秦时颂乔松 第26章 台宫夜谈变法(四)

作者:毛豆佐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4:48:29 来源:书海阁

在六部之中,做出改动最大的便是兵部和刑部。这两个部门都被乔松砍掉了原本最重要的权利,兵部之领兵权,以及刑部之审判权。

原本的刑部下辖刑部、都官、比部和司门四司,各司其职。刑部司主管律令的颁布实施和案件复审;都官司掌管刑徒奴婢;比部司掌管财务审计勾覆;司门司主管关禁出入。然而,经过乔松的改革,刑部司的权力大幅削减,其职能仅限于掌管律令颁布实施和修改。

刑部司不再具有审判职权,转而由大理寺承担起所有审判工作。这样一来,大理寺成为唯一拥有审判权力的机构,而刑部则失去了原有的审判功能。

那么,如果将审判权完全交给大理寺,会不会导致冤假错案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尽管大理寺拥有审判权,但仍需受到其他部门的制约。例如,御史台有权弹劾大理寺的官员,使其不能滥用权力。同时,大理寺也必须遵守法律规定,否则可能面临惩罚。

此外,虽然刑部司不再直接参与审判,但它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刑部司负责制定和修正律法,并根据实际案例进行调整。在此过程中,刑部司可以对大理寺的判决进行复核,以确保判决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因此,刑部司仍然能够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

总的来说,乔松对兵部和刑部的改革旨在加强中央集权,提高政府的治理效率。虽然刑部司的审判权被削弱,但通过设立专门的审判机构和强化监督机制,可以更好地保障司法公正。这种改革有助于建立一个相对公平、高效的政治体制,以维护帝国的稳定。

最后,便是工部了。

工部,作为古代六部之一,负责掌管营造之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工部下辖四个部门,分别是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和水部司。这些部门各司其职,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

首先来看工部司,它主管着营造建设和制定工匠标准。根据乔松提出的方案,工部司也将按照与官员一样的九品十八级划分方式对工匠进行划分,并以公输越为参考标准。

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工匠的地位,激发他们的研发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工匠们可以享受到更高的社会地位、名誉和优渥的生活条件,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接下来是屯田司,由于其职能与其他部门有所重叠,因此决定予以裁撤。原本属于屯田司的职权将被拆分,其中军屯的部分归属于五军都督府,另一部分则归入户部。

这样一来,可以避免机构臃肿,提高工作效率。

然后是虞部司,它的名字将更改为矿业司,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主管全国的矿产勘探和挖掘等事务的权利。这个新的名称更准确地反映了该部门的核心职责,有助于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和开发。

水部司职能保持不变,继续掌管各项水利工程的实施。

最后,增设了一个国资司,主管全国除了军工以外的其他有官方背景的资产。这个部门的设立,让整个国家的资产管理变得更加规范和有序。

而国资司的出现便决定了工部将是一块肥的流油的肥肉,注定了不少人将要削尖了脑袋往里面钻。毕竟,谁都知道这个部门掌握着帝国的大量的资源和财富,指甲缝里稍微截流一点儿,都能获利颇丰。

三省六部,便是中央的施政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使得国家的行政管理更加高效和有序。三省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作,确保了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能够兼顾各方利益;六部则各司其职,负责具体事务的处理,保证了各部官员工作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而地方上,仍旧以郡县两级行政单位为划分。将原本的郡守,县令职位权利进行拆分,只保留治理地方的权利,以及一定的治安管理权利,具体一点也就是针对罪犯的缉捕权利。

这样一来,地方官员的权力得到了有效的限制,避免了权力过度集中带来的各种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地方治理的效率和公正性。

但地方上的军事防务,和案件宣判的权利被拆分出来,改由具体的地方军事机构和司法机构来担任。

这种改革使得军事和司法职能独立于地方行政之外,更好地保障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对军队和司法机关的监督和管理,防止滥用职权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而这样的改变无疑是颠覆性的,正是因为父皇统一了天下,拥有极高的威望和地位。此外,由于帝国刚刚建立,一切都还没有定型,这才为乔松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大胆地尝试各种创新和改革,从而让这个新兴的帝国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施政体系之外,还有军事、司法、监察三个系统。其中,军事系统稍后再提,先来谈谈司法系统。

与复杂的行政系统相比,司法系统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以大理寺作为最高审判机构,负责总览全国的司法案件。地方上则设有郡县两级的司法机构——明法院,负责具体的审判工作。地方上的审判结果会一路向上呈递到大理寺进行复核归档。特别是对于涉及到人命的案件,更是需要谨慎处理。一旦发现问题或疑点,大理寺有权责令地方上重新审理。

同时,为了确保公正和公平,司法系统中的大理寺和地方上的明法院都不具备缉捕的权力。相反,必须依靠当地的缉盗将罪犯抓捕归案,然后才能移交给司法机构进行审判。

这种分工明确的制度设计有助于避免权力滥用和冤案错案的发生。

而大理寺及其下辖机构,也没有常设的监牢,仅有的大理寺监牢还只能短期使用,最终还是要移交给刑部。

对于监察系统,乔松的设置涵盖了由上至下和由下至上两个方向。目前交给四人的只是第一套方案。这个方案主要以御史台为核心,负责对百官的监察工作,其中也包括对大理寺和刑部的案件审核。

当然,乔松特别强调,御史台的御史在行使监察权时,必须言之有据、有证可查,不能信口开河。他深知谣言的危害,因此坚决反对无根据的谣言传播。

值得一提的是,大秦的诬告反坐政策非常有效,它确保了人们在说话前会深思熟虑,避免随意诬告他人。乔松并不希望破坏这种良好的习惯。

御史台的监察范围不仅限于中央朝廷,还延伸到了郡县两级。然而,地方上的监察官员不再被称为御史,而是改为观察使。

这些观察使只向上级负责,无需向同级别的郡守、县令等官员负责。他们的职责是监督地方官员的行为和政绩,及时向上级报告发现的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强对地方政权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而由下至上的检察系统,还在乔松的设想中,并不打算拿出来。毕竟,这针对的可是官员整体,允许民告官的方式。

这是摆在明面上的,而暗地里,罗网,影密卫和星宿阁,都会成为皇帝的耳目,与御史台一起监督这部国家机器的运转……

喜欢秦时颂乔松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时颂乔松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