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科幻 > 我的末日避难所系统 > 第255章 北美基地

我的末日避难所系统 第255章 北美基地

作者:面包在漫步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13 01:40:13 来源:书海阁

初步设定好第一批的地下设施和设备的区域,莫白开始修建一条主通道,从地下四层开始延伸,一直通向海边,而且莫白准备以后有足够的瓶盖之后,就在海岸这里也修一所造船厂,到时候可以在这里直接造船,不过目前还并不需要,再反复选择之后,最优先的是一座位于水下五十米的地下潜水码头,这座水下码头位于海峡的下面,有一处隐蔽洞穴和海峡相连,码头目前可以最多同时停靠两艘潜水母舰,莫白还在码头处修建了货物中转站和仓库,这样以后从亚洲运来的物资和人员都可以直接通过水下的通道直接进入分基地内,不仅隐蔽而且高效。

第二天KT号就通过水下的进口进入了这座隐蔽的水下码头,并且开始把母舰内储存的物资和储物箱开始卸下来。

首先被建好的就是通信室,在哥伦布分基地修建好的第二天,和白区主基地的视频通信终于调整完毕,可以首次和亚洲建立起联系,并且联盟高层也都做好了准备听取莫白这段时间的在北美的行动报告。

点了一下手头的数据终端,海量的数据和数份报告显示在所有参与会议的联盟高层的屏幕前,这些数据和报告大多是莫白让李瑾写的,这位前新加坡的新加坡幸存者领导人在情报梳理和数据分析方面能力出众,莫白看过她的报告,条理清晰而且重点突出,很合他的胃口。

整整一个小时左右,联盟各部门的高层才算粗略的阅读了一遍北美的基本形势以及和自己业务有关系的相关专业情报。莫白并不需要他们能立刻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相信他们各个部门下面的情报人员和参谋都会加快消化这些情报。不过莫白真正需要的是,让他们知道现在的世界,尤其是北美这边,是和亚洲完全不同的世界,而且联盟在北美也只是刚刚落脚,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看来不是短时间内能收到我们原本期望的效果了。”

说话的是代表生物研究所的赵慧子,她和原神两个对于探知战争的真相同样是非常的执着。不过北美的乱局也是显而易见的,这边的形势和各方企业的势力同样是联盟以前想象不到的,很多计划都需要重新拟定。

吴菲的眉头就没展开过,她看着关于现在华雷斯可以找到的军警和部队的基础人员编制和能够找到的装备配置,插了一句话:

“华雷斯是一个商业为主的势力,但是他们的轻装部队具备的机动火力还有其装备的技术水准,都不亚于我们,一些地方还在我们之上,至于最新的情报里的那种效果类似于EMP的特殊粒子,实在是一种战略级别的武器,在这种粒子散布的范围内作战的话,我们的侦查和火力打击范围都只有视野可及范围内的几百到一千米左右,这使得很多我们的新装备还没装备就过时了。”

莫白安慰了一下吴菲:

“不用忧虑,我们实地检测过这种粒子的影响,主要是对电磁波的干扰非常明显,尤其是雷达和无线电通信,但是普通的汽车和载具还有电脑类的电子产品受的影响不算大。我们的飞剑式制导飞弹如果把目标锁定范围降低到八百米之内的话,命中率还是可以的,至于我们的N-1型战斗机器人,和指挥车距离超过五百米就需要切换的半自主模式,这的确是个问题,因为半自主模式下,它们的自主战术判断比较呆板,战斗力会受到影响,不过科研部应该也在研究如何升级我们的N-1了。”

科研部的李博士点点头:

“在复杂情况下自主作战是我们N-1作战机器人的主要研究方向,如果说是在EMP环境下作战的话,N-1可以以数台联网的方式进行实时战术智能化运算,这样的情况下,把数台N-1的运算芯片链接起来,它们的自主判断能力也会大幅度的上升,这是从丧尸和变异的蜂巢思维方式取得的灵感。”

李博士暂停了一下,在电脑上敲击了几下,所有人屏幕上出现的是刚刚被从地下仓库找到的北美西部联邦的人形机甲残骸,李博士兴奋的说到:

“我们发现这些老美的机甲设计师很可能是个动漫迷,或者干脆就是个日本人,他的设计借鉴了很多高达动画片里的机体构造,只是为了妥协,这台机甲的前身很可能是一个拥有四支机械腿,上半身是人形的缝合怪,只是后来才升级到的双足步行构造系统。人形机甲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很多国家甚至军队都搞过,我认为这种人形机甲很可能是因为华雷斯发明的米诺夫斯基粒子,因为这种人形机甲最合适的作战环境就是这种强电磁干扰环境下的近距离强袭作战。”

吴菲追问到:

“动漫我不熟悉,但是这种定位类似于高机动轻型坦克的所谓机甲,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执行近距离作战,不正是散兵反坦克兵的靶子嘛?”

李博士摇摇头:

“如果从正统军事思想和战术上来说的确如此,不过在漫画里,机动战士的出现不仅仅是作战环境的变化,还有技术的进步,新型的技术装甲使得机甲这种看似脆皮的装甲目标实现了完全不亚于重型坦克的防护能力,同时还具备远超步兵战车的机动性和强大的火力系统。这三点技术的突破才是机动战士的成功之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吴菲眼中的疑惑逐渐变成了震惊:

“机动性和火力还好说,咱们的塔克奇马也有,但是你说的技术装甲是说这些家伙已经研究出了只用十公分装甲就不亚于主战坦克的防御力吗?”

李博士缓缓的点了头,然后说到:

“我们现在也有类似的金属,就是六级钢材,也就是锻造高级军官使用的近战武器时才用的,这是因为成本太高,材料太少,但是不过北美有这样的技术的话,或者说他们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技术,那么人形机甲,机动战士这样的地面兵器将会成为地面战的主流。”

莫白这时说到:

“KT号明天就会启程返回亚洲,按照航线来看,从阿拉斯加那边有一条环太平洋水下洋流,我们的潜艇从这边出发,只要十天不到就能返回天津港,不过由于这是环太平洋的洋流,所以下次他们来,还是需要绕路澳大利亚南边。”

这边生产技术部的大佬张智说到:

“南海级的三号舰已经下水开始试航了,一周之后就可以正式远航北美,这次的三号舰是完全的潜水运输舰,在不考虑航母的作用的情况下,运载量提高了的四成,北美哥伦布分基地需要什么样的物资和设备,我们会尽快安排。”

莫白想了想,说到:

“我会尽快把清单给你们,主要以装满原材料的标准储物箱为主,具体的产品我们直接在北美分基地的工厂生产,这样我们就可以一次性运输数十倍于母舰体积的物资和材料。”

众人点点头,运输成品的产品和装备的话,环太平洋的航线实在是太远了,即使再次改进的潜水运输母舰也无法运载太多的物资,一艘南海级潜水母舰跑一趟北美航线,一个来回至少就要一个月,但是换成具备空间储物能力的储物箱的话,就可以一次性运输大批量的原材料和物资还不占母舰珍贵的空间。

至于北美基地目前最缺少的,其实还不是物资,而是人手,KT康陶号上舰员不过百人,陆战人员和飞行员加起来也只有三百多人,所以其实能留在北美基地的也只有这三百多人,而这些人几乎都是作战士兵,后勤人员都少的可怜,更不要说急需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了,克隆工人也是需要普通人类来监督和保证工人的工作流程和细节不出错,工程机器人更是需要技术工人来调整和维护,这两者都需要人类来作为指挥和润滑作用。

所以下一批补充的重点其实就是所需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按照目前的基地规模,至少需要三百人以上的专业人员才能保证基本的基地运转需求,而北美基地毫无疑问还是要继续扩张的,所以会产生更多的后勤乃至战斗人员。

莫白的意思是,战斗人员以后将会逐渐增加克隆战士和机器人战士作为补充,首先保证分基地的运作,然后工人和士兵作为补充每月从亚洲运过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至于从北美获得的珍贵设备和装备样本等,将会由母舰返程时运回亚洲基地,而所有人员目前是一年轮换一次,如果由资源的,可以常驻北美。

很快就敲定了下次补给舰的运输主体,五百名补充人员,其中技术工人和工程师为主,还有部分医生等必要职业者,再加上两个机动步兵排作为战斗人员的补充,北美基地的驻守部队将会以现有部队作为基础不断扩充,最后的目标是成立一个新的军团,康陶军团。

为了让北美的新军团可以抗衡北美各大势力的精锐部队,新补充的士兵依然以四级战士为主,但是等到科研部研究过他们获得的北美特有的强化药剂配方之后,应该可以量产新的强化药剂,这样五级士兵的比例就会大幅度上升,同时生研究所将会在北美设立一个新的研究所,就近研究这里品目繁多的各种药剂和新奇变异生物。

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亚洲的联盟本部方面需要时间来一一把北美基地的各种发展计划具体给落实,所以都需要时间,康陶号的返程需要尽快,在把各种获取的样本和缴获装备物资送回去之后,联盟的科研和工程部分就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了。

会议上还有一件事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新在北美成立的康陶公司,到底要在本地销售什么样的产品,毕竟想要在这里扎下脚跟,只靠亚洲的本部输血是完全不可行的,那就需要和北美的各大势力之间建立起贸易关系,就地获取本地的补给和物资,所以那些东西是可以卖给对方的,而且必须要性价比很高的产品才行。

首先是粮食和食物,类似营养剂之类的物资,华雷斯同样有,而且其中既有喂牲畜的低级营养添加剂,也有给战士紧急补充营养的高级营养剂,价格成本方面亚洲生产的此类产品倒是有优势,但是考虑到需要长途把这些东西运输过来,这运输成本之高,可想而知,毕竟和货船比起来,潜水母舰的运营成本可是高的离谱。用潜水艇把营养剂这样的食品运过来卖,基本上就是得不偿失的事情。至于其他方面,除了稀有金属之类的物资,多数物资都因为运输的问题不可能在北美有好的收益,所以重点应该是高收益高附加值的成品项目,比如,武器,装备,高性能载具,军用芯片,甚至机器人和各种战斗药剂,这些在华雷斯都可以卖出好价钱。

武器装备和载具方面,都需要在北美基地本地生产,这个问题倒是不大,即使莫白现在的瓶盖存货不多,但是建立起一套初级的生产线还是没有问题的,载具工厂也可以先建立起来,能源方面有总部那边提供,至于材料大多数的原材料可以通过精炼厂在本地提取,少部分的高价值稀有材料则是通过潜水母舰从亚洲运送,目前如果是两艘母舰的话,可以保证一个月一班的运输船,而船坞还会继续生产南海级潜水母舰,也就是说每两个月就会有一艘新的南海级母舰下水,只要几个月时间,稳定的亚洲到北美的水下航路就会稳定下来。

防卫部和科研部将会在现有的联盟武器体系上推出适合北美环境的新型武器系统和其他装备,而且作战环境需要能够适应米诺夫斯基粒子大面积散布的新式装备,现有的装备进行改进是最快的方法。在通讯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亚洲后方的科研部可以和北美基地紧密合作,进行武器装备的测试和改进,相信很快就能拿出成品,相对于轻武器的更新和改进,原有的轻步兵外骨骼和重装外骨骼也需要进一步的升级和改装。

喜欢我的末日避难所系统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我的末日避难所系统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