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抗清 > 第四十四章 投降是门生意

抗清 第四十四章 投降是门生意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18:04:18 来源:23小说

王五为何要对曹家这包衣奴说那么句话?

因为,他清楚对方是个聪明人。

聪明人是不会干蠢事的。

目前为止,王五分别拒绝了来自敌方阵营的两次诱降。

一个便是曹家这包衣奴;

另一个则是那位绿营牛副将。

王五也不明白这两位脑子怎么想的,竟敢以“受害者”的身份来劝降他这个“施暴者”!

笑话,世上哪有失败者给胜利者做思想工作的!

非暴力不合作吗?

是王五给了对方太多错觉?

又或者,他脸上写着大大的四个字——奇货可居?

总之,不管这两位劝降者是如何想,投降是不可能的。

田文不说王五也知道,他只要现在一说降清,不管是为了什么,忍辱负重也好,委屈求全也好,手底下这支好不容易拉起来的抗清队伍立马就会崩溃。

想要人心不散,想要将这股凝聚力保持下去,他就必须坚持到底!

但不投降并不影响王五做投降生意。

曹家那包衣奴先前说他不能降李国英,也不能降张长庚,原因是降了他们少了抬旗的恩典。

于降军而言,当普通绿营汉人兵和当汉军八旗兵,那是有天壤之别的。

前者工资少,福利待遇一般,工作危险系数也相当高。

后者工资高,福利待遇好,且危险系数远远低于前者。

相当于一个有编,一个没编。

换谁,都要选有编的。

所以,投降后能被编入汉军,的确是个恩典。

只曹家那包衣奴话听着不假,然而王五却从中捕捉到了另一层含意。

就是清军内部是分派系的!

四川总督李国英是座山头,湖广总督张长庚是座山头,陕西总督白如梅也是座山头。

在这三座山头外,还有三座更大的山头。

分别是清军围剿总指挥——靖西将军穆里玛;

副总指挥——定西将军图海;

八旗前敌指挥——西安将军傅喀禅。

将军、总督下面又有若干提督、总兵之类的小山头。

山头林立,派系复杂,在大陆坚持抗清的明军就余夔东这一块的前提下,大小山头肯定都想抢占最大的功劳。

毕竟,清廷最重军功!

这都最后一仗了,再不抢功更待何时!

不想封妻荫子了吗!

牛副将和曹家包衣奴作为各自山头的一线代表,自然明白其中道理,如此一来便都想着为自己代表的山头争取一块蛋糕。

王五就是这块蛋糕。

他这块蛋糕有点与众不同,就是在夔东明军全线溃败之时,他却突兀的冒出来,不仅率部连战连胜,还斩了几十个真满洲,由此使得他这块蛋糕的奶油量十足!

问题来了,劝降一个能打的明将,同劝降一个早就想投降的明将,谁的价值更大一点?

也就是含金量的问题。

显然,能打胜仗的王五含金量更高。

因此,不管是牛副将还是曹家包衣奴,都想将这块蛋糕据为己有。

无它,太甜了!

那么,在明白清军内部因为派系原因都想抢功后,王五要做的就是利用这些山头,让他这块蛋糕的含奶油量再暴增一些!

不仅自身变得更加强大,也要让清军劝降他的难度随之提高。

这对于清军整体而言是坏事,对于那些想瓜分他这块蛋糕的“聪明人”而言却是好事。

难度越大,功劳越大嘛。

用后世的话讲,风险越大,回报越大!

塔阿拜是聪明人,不用人提点,就明白此中意思。

因此,他很配合。

本来也没的选。

只要这个明将内心深处对归降大清有那么一丝动摇,对他所言的复明唯一机会动心,便值得他投这个资。

带着一众明军假冒的韩部溃军奔到花场沟后,塔阿拜顾不得喘口气就炸呼呼的冲到刚起床的李聚清屋中。

try{mad1();} catch(ex){}

继而说有一支兵马足有五六千的明军袭击了马屎湾,导致满大人马尔杜以下皆阵亡,守备韩德望也殉了国!

现在那支明军正向花场沟挺进。

这支明军哪来的呢?

塔阿拜给出科学的依据——就是刘体纯派在西线防御四川提督郑蛟麟的兵马。

五六千?

还有刘体纯的老营兵!

李聚清当场就被吓得“花容失色”,都不用塔阿拜提醒便下令赶紧撤,免得被明军一锅端。

正合塔阿拜意!

撤退途中徐霖和侯三江又演了一幕“狼来了”的群体戏,结果几百绿营兵哗的就溃了。

趁这个机会,徐霖、侯三江带人悄悄的撤了回来,并将塔阿拜托他们带的话如实禀告王五。

“那个鞑子说请将军万勿忘记他所言,将来若有事,可使人去竹山城持此物找他。”

徐霖说话间将一块上面刻有内务府字样的玉扳指递给了王五。

王五接过笑了笑,将玉扳指随手放在兜中,同赶来会合的麻思忠、张天望商议下一步动作。

根据塔阿拜交待,围攻老木崆的清军有副都统杜敏指挥的2000人左右八旗兵,另有叛军四五千,总数在七千人左右。

明军现在能战士卒不足千人,兵力上是远低于清军的。

但明军有两个优势。

第一,老木崆的清军尚不知后方的花场沟已经失陷,所以并不知道有一支明军从他们屁股后面摸来。

第二,明军队伍中有不少剃了发的降兵,可以继续冒充清军搅混水,令清军无法分辨敌我,从而使清军产生混乱。

也就是当初李国英对付明军的办法。

王五没有天真的想通过断粮道的办法,来迫使老木崆的清军撤军,因为时间不允许他在花场沟停留。

最迟三天,清军必将派来重兵攻打花场沟,他若不走,就会被清军前后夹击。

麻思忠、张天望没有意见,方案就此定下。

明军在花场沟临时休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