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抗清 > 第五章 我们投虎帅

抗清 第五章 我们投虎帅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18:04:18 来源:23小说

感谢澳州华人新贵公子2011心念故土,给予本书盟主支持,三克油韦尔吗吃!

..........

朱三、万四的思想做通后,王五没有耽搁立时把手底下的军官叫到了自己屋中。

作为营官的他不可能同每一个士兵交心谈话,因此同样也只能将思想工作派给下面的人。

由于夔东地区的明军来源复杂,有顺军出身,有明军出身,有团练出身,有地主武装,所以明军各部并没有统一编制,也没有统一号令,只各部共推刘体纯主持军务,将各家兵马划分为十六营。

若有战事,则各家听从刘体纯指挥共同出兵。

若无战事,则边务农边练兵。

平日各家归各家,相互之间不过问。

刘体纯本部沿用的是从前老顺军的兵制,田守一这边因为是明荆州卫世袭军官出身,所以其部队编制用的是旧明军队的卫所制。

具体到王五指挥的亲兵营,最下面的基层军官是小旗,管十个人;小旗上面是总旗,管五十人;总旗上面是百户,管百来人。

王五作为亲兵营领队,顶多就是个试千户。

实际上他却是挂着荆州参将衔的,而参将至少是个上校旅长级别。

可现实中,王五手下就三百来号人,最多是个少校营长。

造成官位和职务不对等的原因,自是明清双方在官职爵位上的滥封。

明朝这边挂印多如牛毛,清朝那边记名也是满地走。

大哥不说二哥。

三个百户,六个总旗很快就到了。

这九人是亲兵营的中级领导班子,也就是王五手下这支兵马的主心骨。

朱三是王五的掌旗,相当于传令官,手里带着十名传令兵。

万四则是王五的直属亲兵队长,也带十人。

这20人属于王五自己的直属人马,全营官兵总数324人。

三个百户分别是32岁的田文,31岁的郭魁、28岁的赵进忠。

其中田文是荆州人,永历六年从家乡主动投奔田守一参加抗清活动,其少时在家乡读过几年私塾,自称有秀才功名,实际上只是个童生。

郭魁是湖南湘潭人,永历二年清军攻入湘潭对城中居民进行了大屠杀,郭魁因在外乡亲戚家躲过一劫,但全家包括年幼的弟弟妹妹皆被清军所杀。至此便参加抗清义师,后辗转投入田守一部。

赵进忠则是巫山本地人,原是个打猎的,因为箭射得好被田守一强行拉了壮丁,几年下来倒也干到了百户。

其余六名总旗有两人也是荆州的,另有三人来自襄阳。

还有一个是王五在孩儿营的同伴,比王五小三岁,今年才十九。

也没名字,被人叫作狗剩。

“狗剩”,听起来像是狗吃剩下的东西,有歧视的意思。

实际上这年头穷人家给小孩取乳名多用狗剩二字,因为穷人认为给小孩取个低俗、烂贱的名字好养活,经得起摔打,经得起病痛。

六个总旗中,狗剩跟王五最亲,可能是因为在孩儿营时王五常带他一起玩的缘故。

一帮人参军经历各不相同,也各有不同的人生。

现在,却是共同面对一个艰难的选择。

在将对朱三和万四所说同九人重复了一遍后,王五并没有以命令式的口吻要求九人必须服从命令,而是让九人自己选。

愿意的就愿意,不愿意的明日天亮走人便是。

他不是锁彦龙,干不出强迫手下同他一起投降的事。

“唉!”

秀才田文最先叹了口气,也似是对今日之事早有预料,苦笑一声后说道:“大厦将倾,独木难支。今时今日,局面已非我等坚持就能改观,既然上面决定了,我也没什么好说的,大不了回老家种地就是。”

本地猎户出身的赵进忠微嗯一声,什么也没说。

最终结果,同清军有灭门之恨的百户郭魁以及总旗余柱、宋安选择同清军战斗到底,誓死不降。

王五理解并尊重三人的选择,问三人打算去哪。

郭魁没有多想便道:“我们去虎帅那里!”

“虎帅”便是大名鼎鼎的临国公李来亨,其义父李过绰号“一只虎”,因此他被人称为“小老虎”,久而久之便被人敬称为“虎帅”。

李来亨部是夔东明军成份最“单纯”的一支,全部是当年的老顺军,根据地在兴山境内的茅麓山一带,眼下也是各路明军实力最强的一支,大概有一万多人马。

只是王五清楚,此时距离清军攻占茅麓山区最多就剩七八个月时间,而随着刘体纯部的溃败,茅麓山抗清根据地也终将被清军重重包围。

所以郭魁他们选择此时去茅麓山投奔李来亨,是明知必死也要为之献身的大无畏举动。

try{mad1();} catch(ex){}

他也不知道说什么,只能微微点头,让众人将明日降清一事通知士卒,同样也是本着自愿原则,绝不强迫。

九人起身时,王五又看向郭魁:“如果有愿继续坚持下去的就由你带到虎帅那里去。”

说完,让朱三清点一下营中的武器装备,选一些好的兵器连同营中不多的火药都交给郭魁他们带走。

郭魁三人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朝王五这个年轻的队长拱了拱手。

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此一别,也可能再无相见之日。

天快亮前,大致结果出来。

出乎王五意料的是,竟有超过一半的士卒不愿降清,选择跟随郭魁前往茅麓山继续同清军战斗到底。

这些人都不是老顺军出身,而是田守一这些年在各地陆续收拢的溃兵,甚至还有一些是拉的壮丁,按理降了清这些人都可以活命,不想他们却选择牺牲决定和清军拼到底,这实在是让王五感慨万千。

再结合夜里大堂议事的那帮中高级将领除了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