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继承土地庙,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 > 第1817章 要不,咱们还是交点税吧

同样的一幕发生在众多村庄。

墨家的修行不同于其他。

无需打熬筋骨,也无需修行法术。

只要研究《墨经》,通晓格物之道就能参加考核。

根据考核结果,评定不同的等级,拥有相应权限。

每个等级拥有的“墨法”额度各不相同,能够驱动的机关也有强弱之分,高下之别。

四级墨者,算是墨家中的精英了。

这一次,墨家倾巢而出,既是为了给中原诸国抢春耕,又是为了展现墨家的实力。

同时,这也是给全天下人展现一条不同的发展路线。

不需要官员胥吏,不需要赋税徭役,不需要挥汗如雨,不需要……

总之,这是全方位否定大周。

甚至是否定人族过往的一切等级制度、社会关系、规章律法等。

看着铁牛在田地中“踏浪而行”,老农没有像年轻人那样兴奋、愉悦。

他眉头紧蹙,低声说道:“将来种地都不用人了,咱们不是就彻底没用了吗?到那时……”

老农不敢想。

有时候,底层百姓痛恨统治者。

痛恨他们压榨自己,剥削自己。

可是,当统治者被连根拔起时,底层百姓又诚惶诚恐。

没人压榨自己,和自己没有压榨价值,这是两码事。

年轻人却没想那么多,“根生叔,不用咱种地,那咱们就学《墨经》啊,当墨者啊,然后开着机关兽去帮助更多的人。”

“是啊根生爷,咱们闲了可以抽空摔砖坯,把咱们村里的房子拾辍拾辍。”

“墨家不是说,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孩子多种树么,咱们可以多生孩子啊。”

“哈哈哈,修路跟种树你是一个字不提啊。”

田埂上瞬间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只是,老农依旧高兴不起来。

他觉得这些年轻人想得太简单了。

城里归城隍庙管理后,国君以及文武大臣全都下岗了。

没道理自己这种老农民不下岗。

听说国君现在都在养鸡了。

买鸡蛋换钱。

自己以后能干什么呢?

老农越想越心惊,料峭的春寒下,他竟然满头大汗。

“根生叔,你怎么这么多汗?”

“根生爷,你是不是哪儿不舒服?”

老农连连摆手。

他眉头紧锁想了很久,最终鼓起勇气向墨者走去。

“这位……大人……”

正在操控机关兽的墨者摆了摆手,“咱们墨家不兴这个,你要是认同墨家,叫我一声同志就行,志同道合的意思。”

“哦,这位……同志,俺有个事想跟您打听打听。”

“同志,你请说。”

墨者停下了机关兽的操控,转身看向老农。

村里的年轻人怕老农说错话开罪了墨者,也赶紧簇拥过来。

“是这样的。”老农说道:“墨家帮我们犁地,将来还帮我们收割粮食,墨家为我们做这么多,想从我们这里得到什么?”

年轻人们听到这话,顿时羞红了脸。

“根生叔,墨家什么也不图。”

“是啊根生爷,墨家这叫兼爱,爱人若爱己身,怎么是有所图呢。”

老农固执的摇头,根本不信这种话。

墨者想了想,说道:“老同志,你知道大侠姜十三吗?”

老农点了点头。

最近这段时间,最火的就是姜十三。

为了得到姜国户籍,每个人都在学习姜十三。

就算什么剧情都没记住,这个主角名却忘不掉了。

墨者笑着说道:“想当初,姜国粮尽,数万百姓啃树皮果腹,姜十三毅然出城,寻找可食之物。这是什么精神?”

“姜十三自己都吃不饱,却心忧天下,为天下人寻找稷下乘凉的高产作物,这又是什么情怀?”

“姜十三割肉献祭蝗神,求得蝗神救济,更说动蝗神降临姜国,化身城隍,庇护百姓,这又是什么胸怀?”

“做到这一步,姜十三已经功成名就,可他还是执意出海,寻找耐寒抗病的神奇作物,这是什么远见?”

“老同志,如果这些都是有所图谋,那姜十三他图什么呢?”

老农根本不相信。

大半辈子的人生阅历告诉他,世上根本不可能存在姜十三这种人。

可事实摆在眼前。

城里确实有城隍庙,而且城隍庙管理下,城里面貌一新。

至少,对自己这些进城的乡下人没以前那么瞧不起了,再也不会把“城里人”、“乡下人”挂在嘴边。

旁边的小年轻也跟着说道:“是啊根生叔,你忘了咱们上次去城隍庙领粮种么?”

“对啊,那些可都是姜十三大人……哦不,姜十三同志从海外寻来的。”

“根生爷,咱们村里就几间茅草屋,墨家能图咱们什么啊?”

老农点了点头。

是啊。

村里除了几间破房子,什么都没有。

真要说值钱的东西,可能就是自家这头老牛了。

看了一眼身后瘦骨嶙峋的老伙计。

再看一眼远处寒光闪烁的大铁牛。老农感觉脸上臊得慌。

墨家会图谋自己的老牛?

想来想去,还是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老农只能心悦诚服的行礼。

“墨者,是俺肤浅了。”

墨者笑了笑,“无妨无妨。”

说完,他继续操纵机关兽,在田野中乘风破浪。

在墨家的强力帮助下,各乡村的春耕及时开展。

因为冬天的灾情,各乡村都有回不来的人,自然也出现大量的空地。

现在,这些土地全都被墨者统一耕种。

机关兽才不管这块地是谁的,那块地是谁的。

田地中用来划分边界的标记也都被一起犁平。

这就出现了新问题。

这些地里的产出算谁的?

以前交粮税,杂七杂八的算在一起,要交出去一半。

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这些粮食最多也就是饿不死,根本吃不饱。

现在国君都没了,粮税自然也没了。

可老百姓还是心里不踏实。

产出的粮食太多了。

自己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这么多粮食攥在手里,是祸害啊。

姬姓诸侯就是例子。

“要不,咱们还是给姜国交点粮吧。”

“是啊,再怎么说咱们也是姜国人呢。”

“听说咱们国君穷得很,整天把‘没钱’挂在嘴边,咱给他交点粮食,叫他多吃几顿饱饭吧。”

“墨家帮咱这么多,咱是不是该给墨家也交点?”

于是,春耕还没结束,各乡村的百姓就在商量秋收的事了。

以前是到处跑,逃税。

现在是巴不得姜国和墨家赶紧派人来收税。

喜欢继承土地庙,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继承土地庙,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