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种田从1641年开始 > 第524章 争议

大明:种田从1641年开始 第524章 争议

作者:可怜的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4:22:12 来源:书海阁

苏京原为杞县知县,后任武选司外郎,接着被外派江西任监察道御史,观看他为官履历,最高也不过七品官。

不过,苏京任御史时慷慨直言,不随浮议,力抒己见,深得崇祯赏识。在今年三月,崇祯派苏京为监军,命其监督延、宁、甘诸军,总制军务。

苏京意气风发上任,意图大有一番作为,可孙传庭又岂是好相与之人,一心手握权柄,加之官军各部将领阳奉阴违、各怀异心,他这个监军颇与掣肘,几乎被架空了。

现今苏京这个监军主要职责就是后方督运粮草,不时给皇上密发奏疏,打打孙传庭和各部官将们的小报告。

军议完援军之事,孙传庭就与众将商议接下来官军该如何进军,白广恩和牛成虎一众将领建议稳扎稳打,拿下洛阳后当取汝州,以汝州为跟脚再与贼决战。

而高杰的建议是官军佯攻汝州,吸引闯贼主力,而由他本人轻率一支精兵自东秘密行军,走登封县,沿着颍河顺流而下,攻占禹州。

禹州距离闯贼盘踞的襄城只有一步之遥,到时候定能出其不意,一战功成。

作战之法,有正有奇,客观来说高杰的奇计确实有可行之处,孙传庭心中思谋着,而堂下却是因为炒作了一团。

矛盾的焦点就聚集在了火车营总兵白广恩和高杰身上,此二人虽原同是反贼后来反正成为大明高官,但是二人矛盾由来已久,互相敌视。

白广恩认为闯贼势大,此番征剿官军主力只有这些,切不可冒进,一招不甚满盘皆输。而高杰恨李自成入骨,可以说在场诸人都可以投降李自成有退路可走,而他没有。

高杰的心思很简单,趁着官军现在收复洛阳士气高涨,粮草还尚充足,应该尽快与闯贼决战。他浸淫大明官场好几年了,十分清楚这军中和当今朝廷是什么尿性,战事一旦拖延日久,官军必定生乱溃败。

堂下最开始只是争议,最后渐渐演变成了阴阳怪气挖苦讽刺,火药味浓烈,双方各部的部将也都怒目而视,一副要撸起袖子打起来的样子。

前锋总兵牛成虎虽然也建议攻取汝州,但他人老成精,绝不掺和白广恩和高杰争议的破事,只是一旁冷眼看着。

延绥总兵王定和宁夏总兵官抚民充当着和事佬,不过王定手里拦着嘴里却有意无意在火上浇油,也就官抚民是个诚实老将,尽力拦着,口里不住叹息。

陈永福众河南官将一旁看起了热闹,陈诺和袁时中相视无言,军合力不齐,官军如何顺利剿贼?

“都给本督闭嘴!”

孙传庭猛拍楠木铁案,声色俱厉喊道。

白广恩和高杰经这一喝,都瞬间闭了嘴,脸色愤愤不平回到了各自的站位,孙传庭脸色余怒未消,继续呵斥道:“如何进军本是军议商讨,你二人身为大将无端争吵,简直有失体统,丢尽脸面。”

“末将知错。”白广恩和高杰各自蒙头谢罪。

孙传庭脸色稍缓,看向了陈永福和陈诺问道:“两位将军新到,对于我王师如何进军,可有什么军策没有?”

陈永福出列拱手答道:“回秉督师,末将率部新到,对战况不甚清楚,惭愧给不出来军策。”

孙传庭眼中闪过失望,抬眼看向陈诺:“陈副总兵呢?”

陈诺沉吟道:“禀督师,贼首李自成作战狡诈多变,末将的建议还是稳扎稳打的好的,进登封攻禹州,末将怕贼逆已有防范。”

听到陈诺赞同自己的方略,白广恩得意瞥了眼高杰,高杰脸色阴沉,看着陈诺背影闪过不快之色。

孙传庭道:“陈副总兵的话不是没有道理,万一贼逆在禹州有防范,于我军不利。”

最后孙传庭斩钉截铁道:“本督决议,先攻汝州,再取郏县。”

听到孙传庭决定,陈诺放下心来,实话实说,高杰的奇计不可行,以往官军确实常有偷袭老窝擒贼先擒王的战术,但那是建立在官军战力强悍,流贼孱弱,往往能几百官军追着几千几万流寇杀。

闯贼在襄阳定军制,建五营,军队正规化战力强劲,已非往日一触即溃的流寇。偏师偷袭襄城恐会泥土深陷不能自拔。

而汝州战略位置如围棋“棋劫之势”,十分重要,要想剿贼流贼立于不败之地,汝州必须拿下。

“两山夹一川,汝水流中间”。

汝州地理环境十分独特,北为嵩山,南为伏牛,中间是肥沃的河谷。

而汝州西北约一百五十里,就是洛阳。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河洛自古为文明中心,而这个文明中心山河四塞,汝河河谷自然成为其与东南连接的孔道,在这样的地理版图上,汝州占据极为重要的战略位置,是洛阳通往南阳、继而通往荆襄的必经之地。

汝州战略位置孙传庭也十分清楚,最终还是拍案决定攻取汝州。

孙传庭起身看向诸将,冰寒话语响彻大堂:“闯贼祸乱无穷,妄图颠覆我大明社稷江山,我辈食君禄当报国恩,此番进军剿贼,谁敢玩忽军令,作战不力,本督御赐尚方宝剑在手,定然严惩之罪,绝不宽贷。”

诸将皆恭敬垂手静听,皆洪声道:“我等必然效死沙场,报答朝廷。”

……

襄城,位于河南中部,自古有“九省通衢”之称。

重要的是襄城文风昌盛,人才层出不穷。县志记载,明朝二百七十七年,襄城县通过科举而考中进士的有二十二人,考中举人的有一百零二人另外被贡举。

此时的襄城却不复昔日文风盛景,有的只是蛮荒肃杀,充斥着血腥武力。襄城内外旗帜林立,营帐星罗棋布,来来往往密密麻麻都是全副武装的大兵。

这些兵普遍都身穿蓝衣或者蓝色甲胄,一水儿都带着红缨白色毡帽,举止规范彪悍。

襄城城中心,一杆大纛冲天拔地而起,旗帜白色,纛为黑,上书“奉天倡议文武大元帅”,“新顺王”字样。

熟悉闯军制的人都知道,这是闯军中权亲军正营,说明了闯王李自成就在此处。

喜欢大明:种田从1641年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种田从1641年开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