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种田从1641年开始 > 第115章 种田

大明:种田从1641年开始 第115章 种田

作者:可怜的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4:22:12 来源:书海阁

永安城现有民政堂和兵事堂两大行政机构,其中民政堂下辖户籍所、公库所、屯田所、纺织所,匠器所。兵事堂下辖操备所、军法所、医务所、军器所和后勤所。

原乞活庄的办事大厅扩建改装,正式改名永安城守备署,所有行政机构并入守备署内,民事和兵事职事命令皆出于此。

永安城的百姓越来越多,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人心思变,陈诺决定再增设一监察机构,检举司。该司并不隶属于民政堂和兵事堂,而是受陈诺直接指挥负责,检举司人员选拔和经费由守备府直接调拨,不经任何机构之手。

检举司下辖两门机构,一为民检司,对民政堂负责,二是镇抚司,对兵事堂负责,其中镇抚司职员入军职,选定人员职位名叫镇抚使。

镇抚使职衔是副队和副总,有监察所部军事主官之责,同时有军功核实勘察上报,监察部队军纪职事。

乞活军扩编军备方面也要跟上来,一是武器,二是衣甲方面。

军器所这段时间来也在招募铁匠,小小的军器所已经有上百铁匠,其中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师傅就有三十人,除了匠人还有大批的学徒,帮工,合所有五百多人。

军器所是陈诺最为看重的机构资源,这段时间来军器所已经给他交出了六百杆精良鸟铳,腰刀千把,矛头三千个,解首刀上万把。

火力方面,军器所并没有建造火炮的打算,只是生产万人敌这类投掷型武器。这么多的武器装备足以装配乞活军扩编人数。

纺织所方面专供乞活军生产纺织军衣,军鞋和军帽。纺织大多都是会女工的妇女,他们多是缝制鸳鸯战袄和一些军用物品,一些皮带索带和火器兵配备的药子挎布包。

军服方面纺织所产有两千套填充棉花的冬日胖袄,现在纺织所生产的则是单薄布帛所制的战袄,供将士夏日所穿。红笠军帽制有一千顶,军鞋也有一千双,陈诺视察纺织所很是满意。

永安城女工们缝制的鸳鸯战袄和官制的并无两样,外表仍是鲜红,窄袖,对襟样式,长度约从肩膀到膝盖处。袄身是红棉布制成,一面颜色为红,一面为青,还配有铁网裙和铁网裤。

但这衣甲穿着只是为了将士们统一美观,防御力几乎没有,这是陈诺颇为头疼的。

纺织所里除了妇女们缝制军服,也有一部分军匠在打制铁甲,这古时铁甲制作不易,一般的札甲就至少需要千枚铁片组成。

这些铁制甲叶用皮条或者甲钉连缀而成,铸造,穿孔,粗磨,细磨等多种工序,还要内村厚实布帛,领头,袖口包上皮革。制作一幅铁甲需要人手工细磨,多人工匠制造一幅铁甲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永安城内会制作铁甲的手艺工匠实在太少了,平均下来一个月才能制作十副铁甲,现合计生产出五十副铁甲。与此同时,陈诺还从徐州城方面购买了五十副铁甲,全军铁甲合计有一百五十套。

除了铁甲纺织所还在制作棉甲,这些棉甲统一为齐腰罩甲样式。

棉甲制作,取棉花七斤浸水槌平成薄片晒干,反复干透而成一层,以不膨胀为度。用布盛于夹袄内,以两到三层缝成夹袄,加上内村外衣,一幅罩甲约有二十多斤。

棉甲见雨不重,见霉不烂,鸟铳不能大伤,而且棉甲轻便且具有保暖作用,深受大明内外各地,官军流寇和关外的东虏喜爱穿戴。

棉甲的发明与应用是根据火器的发展形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对付火铳杀伤,官兵流贼使用火铳喜欢远距离作战,往往敌人进步一百步内就迫不及待开铳,这时身穿棉甲的防御效果就体现出来。

远处铳发,身披棉甲,弹子未能深入。

当然棉甲对火铳的防御力只在远处有效,若是遇上乞活军的火器兵,往往都是听从陈诺号令才能开铳,至少也得在六十步的距离。

这么近的距离之下,加上乞活军火器精良威力十足,棉甲的防御视若无物。陈诺训练乞活军火器兵的作战习惯,一是要稳,遇战不慌,无开火号令,即使贼近身前也不得开铳。

二是求近,一般火铳的威力射程在一百步内,但是这么远的距离,射击精度和杀伤威力大打折扣,要想提高精度和杀伤力只能放近了打。

乞活军火器兵的一般训练考核都是六十步的距离,就是要养成他们近射的射击习惯。

乞活军将士内穿鲜红鸳鸯战袄,外套齐腰罩甲护身,罩甲颜色为青,内外青红颜色对比强烈,倒也相得益彰。

棉甲纺织所现有两百多副,陈诺决定将装备暂时配给一、二、三总中的火器老兵。

至于镶铁棉甲还不在陈诺的考虑范围之内,镶铁棉甲的制作同铁甲一样麻烦,现有军士根据实际情况装备纯棉罩甲就很好。

基于流寇和其他官军喜欢远射远打的原因,纯棉甲对御远处抛射的箭矢和火器颇有防御力,有效保护着军士的生命安全。

再一次的扩编增丁,毫无疑问乞活军的整体战力落下了一层,哪怕前三总是老部队,总内新丁也有三分之一,而四,五两个总更不必说,一个总内不到一百个老兵,新兵占了一半,战力更是拉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对乞活军全军的军事训练也早日拉上了日程,训练新兵之事陈诺交给了操备所所长陈大义,而他作为一城之主要忙的事情实在太多。

城外的荒田共计开垦出了一千多亩田地,这些荒田大都是抛弃,原主人不知逃难到何处,到底是死是活。不过陈诺仍旧不满意,永安城四十岁以上的男丁和壮妇都是开荒的主要劳力,除去各所有活计的,那也大约有两千多人,他们都是穷苦百姓出来的,对待耕田开荒卖力气十足。

有这么人,对此陈诺给屯田所的杨天良下了死命令,所有耕田队一起出动,要在永安城周边短时间内再开垦出一万亩田地。

眼下快要到了五月份,按照时节可以播种水稻,到了九月中下旬即可收获,到时候已是秋季,再把土地翻新施肥立马就可以播种冬小麦。

田地可以一年两季轮番收获。

现在最担心的就是田地都是刚开垦出来的生地,要么干旱,要么水涝,多年不耕种已然没有肥力,到时收获粮食产量恐怕会惨不忍睹。

徐淮地区水系四通八达,面对田地旱涝的情况,需要集众人之力,开通完善水利沟渠灌溉即可。

不过水文繁杂,田地旱涝情况良莠不齐,陈诺虽有心掌农事,完善水利系统却不知从何下手,而城内百姓也大都不知本地人,也是两眼一抹黑。

正当陈诺犯难之际,魏本源倒是瞅准了机会,向他举荐了一人。

喜欢大明:种田从1641年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种田从1641年开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