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种田从1641年开始 > 第174章 投靠

大明:种田从1641年开始 第174章 投靠

作者:可怜的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4:22:12 来源:书海阁

七月二十三日,流贼半日而下砀县,杀砀县县令、县丞、主薄典史等大小官吏衙役一百三十一人。砀县早在年初时就被徐州土寇攻破过一次,城内百姓人烟稀少还没缓复过来,仅有百姓一千两百户,根本无多少油水可捞。

拿下砀县之后流寇并未继续东进反而折头急袭归永城,归永城以为流寇早已遁去,一时不备竟被攻下城池。

参将丁启光领着亲信家丁在城内巷战,且战且走,最后向北门突围时被流贼团团围住,中箭而亡。

流贼起事辗转各地几十年间,作战经验丰富,攻城拔地自有一套章程。贼欲破远城,则近城过而不攻,及远城既破,始旋兵以取近城。盖远者谓近贼之城尚未报破,必不越之而来,往往不为备近者又谓贼众已过,可不严守。所以贼每乘人不意,而两取之,计亦狡矣!”

归永城参将正是吃了流贼大意的亏,认为流贼过城不打误以为他们胆怯,故而疏忽防备,最重要的是归永城内谁人都没想得到,流贼行军速度太快,势入疾风,还没到半日就回旋城下攻城。

城池被破,城池官兵根本组织不起有效防御来反而被分割在城内各处,被流贼团团围住剿杀。城内西南角,殷长军正领着手下马队不断突围着,由于流贼破城太快,他的马队根本没能和自家参将汇合起来。

猛然间他突然听见北城方向震天的欢呼声,那是流贼的呼啸声,殷长军听得清楚,自家的参将已经战死了,流贼此时在大呼让城内官兵放弃抵抗,跪地投降。

殷长军此时彻骨冰冷,顿时没了主见,围聚在他的身旁等着他拿主意,其中有兵焦急道:“殷爷,将军死了我等该怎么办?”

“要不要投了流贼吧……凭着我等一身本事,投了流贼一样也能受重视,吃香喝辣的。”这兵一说,内中不少人都有些意动,他们是参将大人的私兵,既然将军死了他们继续卖命也不值当,倒不如投了流贼。

“表孙揍得,我等身为官兵,岂可投降流贼?”这时候,一粗壮汉子站了出来大声骂道,看他怒目须张,持着一双重锏,仿若要吃人的样子。

他看向提建议那兵口中带着浓烈杀气道:“你小子要是敢投流贼,某王林山第一个就将你这颗脑袋开了瓢,信不信?”

那兵士听到缩了缩头,躲开王林山的视线不敢再说话。

终于殷长军也开口附和道:“小山子说得对,我等身为官兵岂能从贼,既然将军已死我等再重新投奔其他官军将主即可,某倒知道个好去处,东面便是永安城守备陈大人的地界,我们去投靠他。”

既然殷爷都这么说了,众兵都无异议,都是点头附和,永安守备他们也都知道,其中还有人与永安城那边有着交道,去那里最好不过。

殷长军提缰跨马,身上带着浓烈杀气,马槊长长斜指,厉声高喝道:“某家来牵头,诸位紧紧跟随某。”

“唏律律~”

战马前蹄高高扬起,随即带着殷长军狂奔而出,其他马兵紧紧跟随殷长军马后,形成紧密马队冲锋阵列。南门方向皆是步卒,殷长军等人驱马横中直撞,很快就冲出重围随后便直直向东而走。

听闻城内突围而出一队骑兵,曹营那边首领王龙气得暴跳如雷,立刻分派麾下马队追出。

……

永安城此时还在紧锣密鼓发展产业,永安城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特别大兴土木,沿着永安城到梁寨的路路基已经打好,估计到了九月份就可以完工,众百姓看在眼里别提多高兴了。

没有人天生喜欢走烂泥路,谁不喜欢走上坦坦荡荡通途大路,交通便利永安城对外界更容易打开大门,吸引众多商贾百姓来这里。

同样城内各项农工杂事也十分繁忙,耕田开荒,兴修水利,挖渠建圩,还有军器所这边的建造各色火器和冷兵器,纺织所的衣甲装备。

自剿匪回城之后,陈诺连轴转一天从早忙到晚,这段时间他主要是针对徐州西境内的残寇流贼做着事。大股的盗匪已被乞活军剿灭干净了,但是还有好多零星小匪,这么匪徒人少目标小,有时还混匿于普通百姓之中让你察觉不到。

毕竟这徐州境可不止夏家这一个积匪之家,一些看似寻常普通人家一家子都是盗匪,白天为民,夜是为贼,让人防不胜防。

而乞活军总不能一直对付这么零星盗贼,这么太损耗时间和精力,为此陈诺想出了一个特别之法,那就是“联防联保”治安之法。

以永安城为中心,陈诺建立起一片联防联防管治之地,计管辖范围内有大寨七个,村子圩子二十一个。每个大寨出青壮八十人,村圩内则各出青壮五十人。

这些人全都编为联防治安人员,在永安城设置治安局,这些人员全都归治安局下辖管理指挥,编制治安队。

治安局有守备府经费调拨,治安队员每月有薪酬可拿,主要职责就是掌缉捕治安之事,每村每寨则管理自己的治安,一旦发现盗匪就可缉拿,交由治安局处理,治安局有广泛权力,该杀则杀,该罚则罚。缉拿捕盗之事本来就州县城内之内的典史或者巡检司的职责,然而明末乡下基层组织崩溃,里甲制不存反而逐渐转变为地域家族性质,乡下野外官府根本直接管辖不到,只有和家族宗族和地主打交道。

既然乡下的治安官府管不了,那陈诺自然费劲担起这个责任,有安定的环境才能聚拢人气,治下百姓不会逃亡才会安下心来专事生产,繁荣地方。

这需要强大的武力做保证和严格的规章秩序来约束,这治安局就是安定地方和约束地方的金牌利器。

一村有难则各村支援,甚至永安城的总局也可以支援,互为一体,相互依助,形成严格的治安网络,分片包干,反复地扫,每村每户地扫,高压状态下一层层的筛选剿杀,势必要将藏匿的零星盗匪剿灭杀光为止。

除此之外,各寨各村还要造册户籍,记录在案,每家每户每人要配发门牌腰牌。

来往流窜的逃荒难民百姓实在太多了,陈诺最担心的还是流贼细作会混入其中,特别是他们的剪毛贼细作。陈诺有意在永安城辖下范围内,不论男女老少,只要年满十二岁,每人要配给证明自己的身份腰牌一面。

腰牌与户籍挂钩,没有腰牌不得出行,治安队员行走街道和各出路口要塞都要检查各人腰牌,无腰牌则皆可以黑户处理,若遇战时,无腰牌皆以通敌罪论处。

这是一项很繁重且耗费人力时间的工作,这个时候大明各地田亩人丁造册十分混乱,田亩不说,就是隐户黑户非常之多,主要是为了逃避赋税和差役。

好在永安城现在辖下的寨子和村圩内地主豪绅不多,重新清算人口推动腰牌制阻力不大,若是推行到徐州城内去,恐怕广大的士绅豪强能生吞活剥了陈诺。

门牌腰牌十分重要,以后永安城的募兵征役,纳粮救助,治安管理心中就有了数,治理起来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运转效率和生产机能。

喜欢大明:种田从1641年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种田从1641年开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