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王老实的幸福生活 > 四百一十九,后人景仰

王老实的幸福生活 四百一十九,后人景仰

作者:救火匠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6 20:11:19 来源:9书院

后来有很多说法,特别是从02年开始的十年,众说纷纭。

王老实也自己琢磨过,他按照他的理解,这算一个暴力增长期,意思就是这个时期的经济增长模式生态环境上很糟糕。

各种经济理论和发展模式,都能在这片土地上找到适合生存的土壤,怪的是该能茁壮成长。

有一个规律是通用的,那就是大产出之前必有大投入,投资是核心、是先决条件。

按照再后来的话说,‘没钱你扯个蛋蛋啊?’

用投资拉动经济,促进GDP的增长,是多级政府信奉的金科玉律。

如果项目能够和高科技扯上点关系,再弄点什么创新经济那就更靠谱儿。

王老实的创意产业先不提,就这个农副产品的模式就值得大书特书。

小农经济和旧有传统模式,在新规划的前苏蔬菜面前,就特么的显得那么老土。

按照某些领导说的,别看同样是种菜,人家王老板弄的,透着洋气。

新前苏蔬菜的集成规模,高附加值,带动周边的发展规划太招人待见了。

蔬菜都搞成这样,你的创意产业园不得更好?

前苏从没有这么吸引过外界的目光。

家里实在热闹,都打着关心老同志的旗号来,心里想什么傻子都知道,他们想的还是简单了,这么大一个项目,怎么可能放到区县一级?肯定是要由市里牵头儿做。

既然如此,留家里跟他们虚情假意的也没意思,王老实抽冷子就跑。

王老实家的老宅不算大,四明两暗的小格局,前后两个小院,若是修身养性,这是好地方。

经过整修后,老宅更显精致了。

尤其是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暖气、抽水马桶、自来水、厨房设备几项是重点,对将要住上很长一段时间的宅院,老妈李梅是最满意的。

后院修建了玻璃大棚,建成了花房,前院移栽不少梧桐树,冬天没叶子,但可以想象,等到了夏天,这个院子得多舒坦。

王老实总体上也是满意,尤其是后院还给搭了葡萄架,也移来了葡萄,这是王老实最喜欢的。

所有的改造项目都是王老实的主意,村里也是按照王老实的意愿施工的。

问题来了。

施工的时候,村里人不大在意。

建好之后,再到王家小院来一看,绝大多数人都迈不动步了。

真好,要是自己也能住上这样的房子,一辈子都值了。

无数人的夸奖,王老实没晕乎,反倒提醒了他,其实有很多文章可做。

家里人多,他实在待不住,王老实跑到了大哥王庆其那儿,顺便给大哥出点馊主意,建设个新前苏。

王庆其也有兴趣,拉着王老实,让他细说。

真细说的话,王老实肚子里东西不多,翻过来调过去,也就那几条。

全村的规划修整。

农村在几千年里,有科学规划的不多,能做到大致整齐已经少见,谁家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建?

王庆其为难了,按照王老实的设想,村里要拆掉不少人家的房子,把人得罪死了都。

可不呗,不说房子,就一鸡窝,你给拆了,不跟你拼命才怪!

王老实咬着牙说,“谁让你拆院里啦?咱规划的是村,修路种树,竖路灯,建个垃圾处理站,要是再能修个排污管道,那就齐活啦!你还想咋的?”

王庆其也郁闷,心说,这些就不少钱了,再说了,刚才你说那么多干嘛?

没办法,王老实此刻是天马行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等王庆其反驳时,他又给重新梳理,然后无耻的埋怨大哥,里外都是他的道理。

第二件事儿是家电下乡计划。

王庆其还是不明白,村里条件好了,家家户户都相继买了家用电器,可不是过去那种只有手电筒的状态了。

大哥说村里都有电器,王老实摇晃着脑袋问,“电脑有么?冰箱有几个?空调呢?汽车呢?”

别看王庆其都村长了,世面没少见,也让王老实说的脑容量不足了。

“要那些东西干嘛,用不上啊?”

王老实说,“用不上?没用过你怎么知道用不上?”

“还有,后面我还打算让村里接上网络呢,搁你这个态度,是不是也用不上?”

王庆其不说话了,拿出本来,眼瞅着王老实,那意思够明白,还有啥你就说吧,反正也说不过你。

可恨的是,王庆其本子拿出来了,王老实也笑嘻嘻的说,这些就够了。

美好愿景扯完蛋了,王庆其决定给王老实来点实在的,“钱从哪儿来?”

王老实说,“当然是村里出。”

“村里钱肯定不够,你说的这些个,不是小钱儿能办的。”王庆其说没钱,理直气壮。

王老实乐了,直接说,“没钱你说个蛋蛋啊!”

王庆其气坏了,就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他指着王老实的鼻子说,“小四儿,把话说明白喽,是我找你的还是你找我说的?”

“别真生气,逗你呢!”王老实一看大哥真着急了,赶紧改口。

费用不是小事儿。

各家的家电那是点缀,可以建议,但不强推,就算真买,也是各家花钱,有钱多买,没钱不买,这个没争议,脸皮再厚,也不会腆着脸找村里伸手。

真花钱的是村里的几个项目。

王老实问,“这几年村里就没攒下点钱?”

“攒了点,不过总数真没多少。”又哭穷。

王老实冒坏水的时候从不手软,指着自家院子说,“上级领导天天往这儿跑,咱前苏搞新农村建设,这可是给上级脸上增光的好事儿,不留下点什么,他们好意思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王老实的幸福生活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王老实的幸福生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庆其不傻,“找上级要钱?不好吧,现在镇里就咱村富裕,还能给咱钱?”

“可就咱村里能给领导涨脸,咱要更好看点,凭什么不给钱?”这人要是真厚道了,就太容易吃亏了。

王庆其,“————”

王老实说,“大哥,这要钱是个技术活儿,得瞅准了领导需要什么?踩着点走,都不用咱要,钱自己就得找上门来,你把今儿咱说的这些,形成可行性报告,找个笔杆子,写得好看点,你瞅瞅区里给不给钱?”

“凭啥给咱钱?”

王老实看着不争气的大哥,没好气的说,“就冲着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这个名字!”

继而他叹口气说,“大哥,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你得学会了哭,可劲儿的哭!”

这个话弄得王庆其哭笑不得,心里却知道,话是实在话。

“估计钱还是不够,上面不能给很多,村里也不能随性花,得留点底子。”

王老实瞧出来了啦,大哥盯上自己了,打土豪的节奏啊!

“你别打我主意,我这儿也没有余粮了,日子不好过————”

王庆其说,“不是要,是借,回头儿还你,给利息。”

听到这儿,王老实算理解了古时候那些衣锦还乡的人为啥都热衷于修桥补路了,史书上都说什么乐善好施、行善积德。

肯定都是无奈被逼的,说好听话,就是为了听个响,花钱只能图个响了。

全被道德绑架啦!

如今事儿发生在自己身上,王老实敢说,肯定不是,村里耄耋老人提出点什么要求来,能不答应?以后还怎么在村里混?

打碎牙也得咽肚子里,于是华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就这么形成了。

王老实没碰到耄耋神马的,这还是自己大哥呢,拒绝的话真没办法说出口来。

大哥使了个心眼儿,王老实能想不到么?

不厚道啊,还借钱?还给利息?亏他说得出口,不说别的,以后他王老实有那么一天,祖坟肯定不会给他王老实留坑儿。

村里人就别说了,就自己老爹,也得把自己腿儿打断喽!还得指着王老实的鼻子骂,‘你个不孝的混蛋,还能要点脸吗?’

王老实眼神不善的看着大哥说,“我说大哥啊,有心眼跟自家人使唤,算本事么?有能耐忽悠外人去!”

王庆其只是笑,也不反驳。

王老实翻了半天白眼儿,咬着牙说,“村里拿一部分,上面儿要一部分,剩下的我兜底。”

王庆其多少有点脸红,说话底气不大足了,说,“老伯点过头的。”

王老实撇着嘴说,“你快别扯啦!神机妙算啊?啥时候能算出我要跟你说这个啦?”

“不是会算,之前是有点想法的,就没你说的这么好,老伯的意思就是让你出钱————”

王老实忍不住戏谑说,“钱我可以出,事儿得办好了,别到时候我钱也花了,还让人戳脊梁骨!”

“这个你放心,办不好,大哥没脸进坟地!”王庆其板起脸来,拍着胸脯保证。

“还有,这个事儿会上家谱儿的。”

王老实有点吃惊了,还给上家谱儿?这个待遇就没得说了,老王家传家上千年了,能上家谱儿的人和事儿真心不多。

往迷信了说,这是要受香火的。

上一个进家谱儿的还是前清时的事儿,能进家谱还是因为朝廷给一个叫王苏氏的立了贞节牌坊!

村里几个项目就算都从王老实这儿出,估计也超不过三千万这个大关口,将来王老实也能跟那些祖爷爷一样被后人景仰?

求推荐,看完书,顺手点下推荐按钮,做人要厚道!

喜欢王老实的幸福生活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王老实的幸福生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