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回86:大哥死前托妻给我 > 第257章 寻人,练摊的

重回86:大哥死前托妻给我 第257章 寻人,练摊的

作者:八宝蛋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0 12:14:02 来源:泡书吧

老爹看韩毅那个样子,也不稀罕说,一脸不屑的蹲在了韩毅身边,韩毅愣了下,然后就看到老爹做了个噤声的动作,示意韩毅别吱声。

屋里,老娘苦口婆心的道:“闺女,你都不想想自己多大了?以前家里条件不好,是耽误你了,可现在你弟弟争气。”

韩毅脸上露出笑容,老爹不屑的撇了撇嘴,就听到屋里自己媳妇继续道:“你爹也不是当初的你爹了。”

老爹也得意的向韩毅扬了扬眉毛,结果还没等韩毅反应,屋里就继续道:“托老三的福,看着也像个人了。”

“嘿……!”老爹一听就急了,这老娘们怎么不说好话呢!?

韩毅赶紧按住老爹,示意老爹禁声,大家都是来听墙根的,不带急眼的。

屋里,老娘继续道:“家里现在条件也好了,你说你再不找,再不找还来得及么!?等你年龄大了,那真是好点的都被人挑走了。”

老娘语重心长,二姐没心没肺,坐在一边道:“娘,我不是不想找,只是你让人给我介绍的那些……都是啥嘛!还有地雷来!”

“地雷?啥地雷?”老娘愣了下。

二姐便道:“就是那长的矮的呀!有个男的都不到一米五,我都不知道咋想的,你闺女就这么次,得找那样的啊!?”

老娘也被说不吱声了,片刻后骂骂咧咧的道:“这些个媒婆,拿了东西,怎么找些地雷来恶心人呢!?”

韩毅哭笑不得,感情老娘光负责送东西了,人家介绍什么样的,老娘根本就没搞明白。

屋里母女俩掏心掏肺的聊了一会,老爹也示意韩毅跟他走,等到了僻静的地方,老爹叹了口气道:“老三,你姐这事你也帮忙留意下,你矿上男的多,有合适的就往家里带带嘛,当交朋友,让你二姐看眼,看看有没有合她眼缘的。”

韩毅立即点头道:“爹,你放心吧!二姐的事情我放在心上呢!”

从老爹那回到家里,韩毅跟林秀秀就躺床上了……正正经经的躺床上,林秀秀对韩毅道:“小毅,二姐的事情……你也劝劝吧!”

“呦,娘这是也来找你做过工作了?”韩毅笑道。

林秀秀哭笑不得的点头,然后道:“你们今天去城里了,娘委屈的差点都哭出来了,说是……二姐年龄大了,再不找,以后想找好的就难了,也不指望二姐一次就看上对方,但总得去相亲才行。”

韩毅微微点头道:“成,这事我放在心上,保证给二姐找个称心如意的。”

林秀秀本身就是受人之托,现在要办的事情办完了,心里舒坦多了,韩毅问道:“你的事情办完了?”

“啊?”

“那该办我的事情了。”

“你办什么?”

“办你!”

第二天神清气爽的起床,韩毅自己骑上摩托车就进城了,上一世跟姐夫聊天的时候,韩毅隐约听他说起过,他从牢里出来之后,因为找不到工作,曾经在街上练过一段时间的摊,后来因为得罪附近的摊头,所以没办法……后来捡破烂去了。

什么叫摊头,按照现在的说法,就等同于非正规的市场管理员,这种人一般其实就是陈德胜那样的,不!应该说他们连陈德胜的边都靠不上,就在自家门口那条街有威慑力。

这些人往往好勇斗狠,能靠着自己把一条街给拿住,平日里收收保护……管理费,不说欺男霸女,但一个欺善怕恶肯定是逃不脱的。

不过这些人也确实得管事,一来要调节街上练摊这些人之间的矛盾,二来有人到街上来闹事,摊头不是说躲就能躲的,你得迎上去,把闹事的人干趴下才行,不然以后谁敢来你这摆摊。

所以很多摊头和练摊这些人的关系,不但不坏,反倒还挺不错的,而姐夫……只能说这个人太直,太实诚,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结果跟人家起了矛盾,被人撵出去,连练摊都练不了。

而淮东能练摊的地方一共就三个,一个是东大街,不过东大街大部分都是正规的店铺,练摊的很少,属于高档商务区了。

第二个是红日小学西墙,这里靠近学校,有些家长想一边练摊,一边看孩子上学,所以才让这块成了规模。

最后一块是南河沿大桥下边,这里是周末街,也就是说只有周六,周末的时候,才会有人来练摊,一到了周六周日,连东大街都得给他们让道。

韩毅琢磨了一番,南河沿大桥下边属于限时开放,姐夫要是跑那去练摊,不说把自己饿死,饿个半死总不是问题的,所以南河沿大桥下边应该不是。

剩下东大街和红日小学西墙,东大街这边这些天自己也让朱端宜打听着,一直没消息,那就说明大概率是真没有了,那么最终就剩下红日小学西墙了。

韩毅进了城,先把车子停到家具店,然后步行到红日小学,这座小学可谓历史悠久,盖了好几十年了,是以前华侨捐资盖起来的,建成之后一直就是淮东市最好的小学之一了。

小学是真正建造在乱葬岗上面的,全国各地,基本都有这样的传闻,说是小学是生机最浓的地方,所以在乱葬岗上建小学,能够化解冤魂戾气。

不过韩毅心里明白,红日小学建造在乱葬岗上,不是为了镇压谁,而是为了纪念,因为这里曾经是一处烈士埋骨之地。

其实这样的学校,再其他地方或许少见,但在安徽可谓多如牛毛,全国一共2.9万座烈士纪念设施,安徽独占2.2万座。

多少安徽子弟,祖籍不在安徽,因为当年抗日时期,安徽子弟多灭绝,十室九空,只有从外地迁移人口进来,红日小学据说就是当初皖军后人在外经商后投资建设。

现如今,看不到当初血战不退的惨烈,校园里是孩子们爽朗的笑声,读书声,西墙外面,是一个又一个练摊,维系生计的普通人。

韩毅到了西墙,一眼看过去,好家伙,一百多米的地方,两边熙熙攘攘,那叫一个热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