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514章 李恪的高光时刻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514章 李恪的高光时刻

作者:赴醉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3:58:22 来源:书海阁

第515章 卷五 李恪的高光时刻

贞观八年正月二十二,夜。

李二三十六岁的寿辰之日(虚岁)。

皇宫里,灯火通明。

在朝的文武百官,王公贵族均在入夜之前便已进宫,恭贺李二寿辰。

“长安府尹的事儿,诸位听说了没?”就在众人等待李二的时候,有人问道。

声音倒是不小,周遭的众人都听了个真切。

大唐的正式酒宴还是如同以往一般,分餐制,这和大明还是有些区别的。

当然,这也是为了彰显身份,毕竟越靠前的位置越能体现身份。

有些东西想要改变,哪儿有那么容易。

“长安也的确需要一个府尹。”有人笑道,“如今东宫无主,长安府尹形同虚设,也是时候再择一长安府尹了。”

说这话的人是世家之人。

他们对此倒是喜闻乐见,毕竟他们本身就和李承乾不合,要是借此能废了李承乾,他们倒是乐意。

不多时,李二和长孙皇后一道走了出来。

群臣立马起身躬身道:“参见陛下,恭祝陛……”

一通祝贺的说辞说完,李二笑道:“如今大唐欣欣向荣,朕与诸君同乐。

来,共饮此杯!”

说罢,李二起身端着酒杯与众人共饮。

杯酒下肚,李二笑道:“在过去的一年之中,我大唐国泰民安,一切都向着一个极好的方向在发展。

这一切都是诸君的功劳,朕就替我大唐百姓谢过诸位了。”

说罢,李二又端一杯,一饮而尽。

李二这人做任何事,说任何话都有其深意。

群臣听他这么说,一个个都有些傻眼。

这……

不过这话李二说得倒也没问题,毕竟李二是大唐皇帝,代表大唐黎民倒也说得过去。

“陛下,这是微臣无意间获得的一副王羲之的字画,以贺陛下寿辰。”就在这时,侯君集拱手说道。

李二的寿宴,礼物自然是要有的。

不过给李二准备寿礼,众人也是绞尽了脑汁。

毕竟这可是李二,给他的礼物既要显出诚意,又不能太过奢华。

关键是,每年都有那么一次,还得个以后留条退路。

“王羲之的字?”李二一脸惊喜地说道,“速速打开让朕与众卿一道欣赏一番。”

要说惊喜,倒也谈不上,就李二的身份,什么样的字画他没有?

不过这是臣子的一片心意,不管喜欢与否,他总是要表露一番。

当字画打开之后,众人也是赞不绝口。

王羲之的字嘛,纵使不是那副名满天下的兰亭集序,那也是难得的收藏品。

李二见状笑道:“爱卿有心了。”

这话他倒也不是客气,说实话,哪怕是在唐朝,要想收藏一副王羲之的字,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倒不是说价钱有多昂贵,关键是这种珍品大多都被人收藏在了自家,加上唐朝信息不畅,纵使有钱,也未必买得着。

“只要陛下喜欢就好。”侯君集一脸的笑意盈盈。

“陛下,这是微臣偶然间……”

接下来,群臣献礼。

不过罕有如王羲之的字那般稀有的物什了。

当然,李二依然是一脸喜气洋洋的收了下来,对他来说,价值倒是无所谓,只要心意到了就行。

等群臣贺寿结束,就轮到了众皇子。

彼时的李治不过五六岁的奶娃娃。

捧着一个卷轴,摇摇晃晃地走上前来,奶声奶气地说道:“儿臣祝父皇寿比南山,这是儿臣学会的第一个字……”

他说完,内侍立马接过他手中的卷轴将其打开,只见一个歪歪扭扭的福字跃然纸上。

李二看着这个完全称不上书法的字,倒是一脸的欣喜:“稚奴的寿礼,父皇很喜欢!”

虽然这个字写得一言难尽,但对于一个五六岁的奶娃娃来说,能写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还是那句话,李二要的其实不是什么奇珍异宝,他要的是用心。

很显然,李治的这份礼物,很得李二的心。

“晋王这份礼,不可谓不厚重啊。”温彦博笑道,“这个福字可不是那么好写的啊。”

确实,对于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而言,想要写好这个福字还真没那么容易。

虽然字写得不咋的,但绝对是用了心的。

搞不好,李治为了写这个福字,来来回回写了千百遍,这才把自认为写得最好的送给了李二。

有了李治开头,紧跟着众皇子也开始献礼贺寿。

皇子贺寿是按照序齿排序,等一众兄弟都献完自己贺礼之后,大殿上就剩下李泰和李恪了。

李泰见状,也是捧着一个卷轴走了上来。

“儿臣祝父皇福寿安康,万寿无疆……”一番夸张的祝福之后,李泰将自己的卷轴捧于头顶,道,“这是儿臣手书的孝经,为我父皇贺。”

李泰说完,同样有内侍上前,将卷轴打开。

“不错,青雀在书法上的造诣又有精进!”李二点了点头。

“确实。”房玄龄也点了点头,道,“越王虽然年幼,但在书法上已然自成一家了,而且,这幅孝经,倒也是难得的佳品。”魏征也点了点头,道:“写一幅孝经不难,但要保持孝经全文两千三百六十九字都在同一水准之上,那就不容易了。

关键是,这幅字上没有丝毫斩卷、滴墨的迹象,想来越王殿下也是用了心的。”

一幅字,全文两千有余,没有斩卷、滴墨,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李二两口子听大家如此称赞自己的儿子,当然也是相当的欢喜,当即也是笑道:“此礼父皇甚是喜欢,青雀有心了!”

对于李泰的礼物,李二的确是喜欢得不得了,还是那句话,心意到了就行。

很形容,李泰的这份心意,他收到了。

跟着,李恪也走了出来,跟着他的,还有两个他府上的仆役,抬着一个用红布遮掩的硕大架子。

“儿臣恭祝父皇增幅增寿增富贵,添光添彩添吉祥。”李恪躬身道,“这是儿臣偶然间寻得的一块奇石,以贺父皇寿比南山。”

“奇珍异宝父皇也见过不少,倒是不知道恪儿的奇石奇到哪里?”李二闻言笑道。

对于李二而言,这世间的奇珍异宝他都不太在意,只要他想,这世间还有什么奇珍异宝不能收入囊中?

当然,自己儿子送的,甭管怎样,他都会表现出欢喜的模样。

“定叫父皇欢喜。”李恪也是一脸笑意地说道。

这寿礼,他初次看到的时候,都是欢喜不已。

而且,他有把握自己的寿礼绝对是今天最让人震惊的。

听他这么说,一众群臣也是好奇不已。

什么样的奇石他们没见过?

李恪见状,当即起身,一把就将那红布掀开。

只见一块黑白相间、千疮百孔的巨石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坐在边上的人还没看出这块巨石奇在哪里,但李二已经是一脸惊喜地站了起来。

“这?”纵使是身为大唐皇帝,他也没见过如此奇石,当即就惊呼了一声。

众人好奇,这块石头到底奇在什么地方?

“陛下?”有人好奇地问道。

他们确实没看出这块石头奇在何处。

李二身旁,长孙皇后也是一脸的惊讶,如此奇石,她也是第一次见,见殿下有臣子诧异,便在旁人不注意的地方微微触碰了一下李二的衣角。

李二其实听到了,他又没有走神,只是惊讶于这块奇石的抢夺天工,当即便说道:“众卿家走到前面来看看,如此奇石,纵使是朕也是第一次见,你们今天倒是沾了朕的光。”

说罢,李二哈哈大笑。

对于如此礼物,他甚是喜欢!

群臣好奇,他们站在侧面确实看不真切,猴急如侯君集这些军中糙汉,早就忍不住了,一步就冲了上来。

只是一眼,众人便呆愣当场!

“好家伙,当真对得起这个奇字!”侯君集一句话就暴露了自己粗坯的本质。

房玄龄看了一眼,虽然惊讶,但反应倒是还算沉稳,只是点了点头,道:“的确当得起奇这个字,虽然千疮百孔,但恰恰是这千疮百孔才称得上奇!”

其余人好奇,也是纷纷走了上前,只见从侧面看起来犹如千疮百孔的怪石,从正面看,刚好是一个寿字!

没多一笔,也没少一划!

当真是巧夺天工之作!

有人又绕到后面去看了看,是越看越惊奇,一个个啧啧称奇。

“有了这块奇石珠玉在前,天下可还有何等奇石敢称奇字?”李二笑道。

奇石他见过不少,但如此奇石他还真是第一次见,能比之的实属少见。

“确实,有了这等奇石,天下再无奇石可言。”房玄龄说道,“老臣仔细看过,这奇石的确是浑然天成,得之不易!”

众人都点了点头,的确,他们都打量过这块石头,确实没有人工加凿的痕迹,这一点儿就真的很难得了。

李二也点了点头,相当满意地说道:“确实如此,恪儿的心意,父皇就收下了。”

他当然满意,这块石头奇就奇在时间上,如果是平日送来,他到不觉得有什么,但在他寿辰之时送上来,那就难能可贵了。

房玄龄见状,说道:“蜀王殿下此番寿礼,确实是当得头筹。”

这话倒也不错,不管是从哪方面讲,这寿礼,已经到了他所认知的极限。

“房相所言在理。”当即就有人附和道。

当下也没人反对,的确,李恪的寿礼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已经是他们认知的极限了。

“陛下,太子殿下的寿礼还没呈上呢。”就在这时,魏征出言说道,“虽然太子殿下不在京,但太子殿下的寿礼应该到了吧。”

他倒不是看李恪不顺眼,而是经历了玄武门之变之后,他实在不想再来一次了。

李恪此举,他岂能看不明白?

“对对对,还有太子殿下,想必以太子殿下如今的能力,定然会送上一份别出心裁的贺礼。”李恪毕竟有前朝血脉,魏征这么一说,当即就有人附和。

在很多人心中,相比李恪,他们更愿意支持李承乾,毕竟李恪的血统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威胁。打个比方,万一李恪荣登大宝,届时杨妃还在,贵为太后,他们这些推翻了前隋的臣子该如何立足?

说句不该说的,真正阻挡李恪无上大道的人其实是他的母妃。

杨妃只要还在世一天,他李恪就没机会。

这不是谁规定的,而是规律!

“嗯。”李二自然知道这些在想什么,不过他也不在意,再说了,他也想看看李承乾能送什么。

其实李承乾送什么不重要,他只想看看他在李承乾心中的地位。

毕竟早前李承乾的寿礼只算中规中矩,倒也谈不上其他的。

之前他能理解,毕竟李承乾当时的处境不咋的。

不过如今不一样了,如今李承乾贵为一国之主,那礼物的分量自然不一样。

“外臣王德全参见陛下。”就在这时,王德全站了出来。

作为大明驻大唐的使节,他自然也应邀参加了李二的寿宴。

之前各国使团献礼的时候,他是一动不动,这老家伙当官怎么不好说,但经商多年,如何获取最大的利益,他还是知晓的。

当他见到李承乾的寿礼时,他就知道,这份寿礼必将独得头筹,所以他是一点儿不着急。

再说了,作为李承乾的使节,他代表的是李承乾,早早献礼,也不合适,这不降低了李承乾的身份不是?

“外臣恭祝大唐皇帝陛下,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王德全躬身道。

李二点了点头,这词虽然老套,不过放在这个时候,倒也合适。

不过群臣倒是一脸好奇地看着王德全,作为压轴出场的寿礼,他们也好奇到底会是什么。

而且,李承乾如今独霸一方,不管是势力还是实力,都已经不容小觑,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李承乾送出的寿礼,定然会不同凡响。

“贵使免礼。”李二摆了摆手,随即说道。

王德全也不着急,笑道:“微臣赴宴之前,曾接我王急信,让微臣代我王恭祝陛下福寿年高,千秋之盛……”

说着,王德全又是噼里啪啦的一通说。

当然,这话其实也是李承乾深思熟虑的。

李二闻言,也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福寿年高,这表明了李承乾的态度,就这一条,对李二来说,就尤为高兴。

喜欢这太子,不做也罢!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这太子,不做也罢!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