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636章 大唐巨变,朝堂震动。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636章 大唐巨变,朝堂震动。

作者:赴醉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3:58:22 来源:书海阁

对于大唐而言,常科其实是很有必要开的。

这一点儿,众人其实都清楚。

当然,要将整个常科定下来,也没那么简单。

上升到了国朝大事,又岂是三言两语就能得出个结论的?

一番商讨之后,众人自然又说到了大明。

如今,大明万俟璞在大赵和龟兹王厮杀,而远在西突厥,牛进达也在和西突厥的十姓贵族厮杀。

而就在这时,郑旭再次开口道:“启禀陛下,前些日子西突厥西厢号弩失毕的大俟斤曾遣派信使来唐,只不过没有门路,刚好微臣在一酒肆中遇到,其信使委托微臣将他们大俟斤的书信呈交陛下。”

话音刚落,他便从袖笼中拿出了一封书信。

这也的确是弩失毕大俟斤的亲笔书信,只不过来由嘛,可就没他说的那般简单了。

而五弩失毕等的另外半个态度,便是在这里。

是的,他们不可能去打无准备的仗,早在数年之前,五弩失毕就和大唐的一些士家有了联系。

双方其实是一拍即合,五弩失毕想重现西突厥的荣耀,而郑旭这些人也想限制李承乾的发展。

别忘了,他们和李承乾之间,可不怎么友好。

如果说,如今,整个大唐最怕李承乾回大唐继承大宝的人是谁,必是他们这些家伙。

众人闻言,反应也是不一。

但李二却是笑了笑,道:“这五弩失毕倒是有些意思,看样子,他们谋划造反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吧?”

他岂会不知道郑家这些人想干嘛,但他却是并不怎么在意。

真的,一点儿都不在意。

以前他的确很厌恶士家把持朝政,可到了如今,他却是不这么认为了。

无他,士家才是他如今牵制李承乾的唯一手段了。

房玄龄这些人好用是好用,但这些家伙都有自己的政治主张,在很多时候,其实思虑的还是国朝。

相反,士家的那些家伙因为家族庞大,私心其实是极重的。

这么说吧,别看房玄龄这些家伙现在的确很风光,但说到底,他们终究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他们的风光,到他们这里,其实就已经到头了。

而反观世家,终唐一朝,踊跃出了数十位宰辅!

这就是他们的底蕴。

郑旭没回话,在之前,他们其实就商议过,李二是乐见其成的。

毕竟,李二如今的变化,他们看在眼里,很显然,李二急了。

要不然,他怎么敢在朝会之上堂而皇之的将此事拿出来说?

就在这时,李二一个眼神,身旁的内侍再次走了下去,便将那封信交到了李二的手中。

接过信,李二玩味一笑,便将信函打开。

下面,房玄龄等人都在等着。

他们也想知道李二的态度。

而就在李二看过信后,突然怒喝道:“谋逆之辈,也配和我大唐合作!无耻之尤!”

信中的内容他没说,只是愤怒的将信撕了个粉碎。

这一出,让郑旭等人都有些摸不清李二的套路。

什么意思?

不过郑旭却是急忙说道:“陛下所言甚是,西突厥既然归顺了大明,再起兵谋逆,实属小人也。”

虽然摸不清李二的想法,但这时候附和着李二的话,一准儿没错。

至于房玄龄,却是微微皱了皱眉头。

这一句话轻飘飘地就揭过去了?

开什么玩笑。

而李二却是笑了笑,道:“无妨,不过跳梁小丑罢了,高明自会处理好的。

不过说起来,高明如今在大战王廷也有用兵,如此一来,是不是会有些力不从心?

两线作战,对于刚刚立国没几年的大明而言,还是有些压力的。”

他像是在打趣,又像是调侃,一时间,众人也搞不明白自家陛下这话是什么意思。

到最后,这朝会稀里糊涂的就结束了。

等散朝之后,郑旭等人也是一脸的懵逼,一群人商议了许久,也没猜明白李二的心思。

说起来,李二如今的确是有些难以琢磨了。

“其实也不难理解。”就在这时,有人说道,“今日毕竟是朝会,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陛下也只能这么说。

还是要看看后续的。”

“韦少尹此言在理。”他说完,立马有人附和道,“在朝会之上,陛下的态度只能如此,而且,你们别忘了,牛进达可就在那边,陛下知道的未必就比我们少。

再等等吧,到了如今,陛下其实没有更多的选择了。

除非他愿意……”

“王侍郎慎言。”都不等他话说完,郑旭就打断了他的话,笑道,“不过也确实不用着急,先等着就是。”

……

另一边,房玄龄也和温彦博等人在商议常科的事宜。

至于大明,他们没管,说到底,他们也管不了,如今李二的态度不明,他们其实能做的不多。

这个时候,多做多错,不做不错。

再加上,如果常科能在他们手上面世,对他们来说,也是一大政绩。同一时间,皇宫之中,李二却是笑了。

如今的李承乾的确给了他不小的压力,而如今大明的战事齐发,正是他想看到的。

至于叛逆,呵呵,和他有什么关系?

又不是背叛的他大唐!

“来人。”思量着,李二突然说道,“传旨长孙无忌,让其卸任回京。同时,传旨许敬宗,让其接任洮河郡郡守。”

是时候将这个老狐狸弄回长安了。

……

时间一晃,又是大半个月过去,转眼就到了贞观十二年的尾声。

也是贞观十二年最后一个大朝会。

而就在今天,已经许久没在长安露面的长孙无忌却是上朝了。

看他风尘仆仆的模样,很显然,他是刚刚到的长安。

这让众人都是一愣。

就连房玄龄都有些微微怔神。

隐约间,他其实猜到了什么。

太极殿上,房玄龄先是将他们再次修整过的常科细节递交给了李二,还别说,有之前的群策群力,这一次倒是比上次更精细了一些。

李二看完奏章,甚是满意地说道:“房卿此举,将是天下士子的福音!”

“老臣惶恐。”房玄龄急忙躬身道,“此番能将所有细节都处理好,诸位同僚也是出了大力的,绝非老臣一人之功。”

开什么玩笑,这个功劳是他能独享的?

李二却是笑道:“可没有房卿领头,哪儿能在这么快就出成果?房卿就莫要谦虚了。”

众人闻言,也是纷纷附和。

在这件事里面,房玄龄的确是付出了很多。

而就在房玄龄准备再次开口的时候,李二却是摆了摆手,突然说道:“传旨,即日起,任命房玄龄为我大唐常科主考官,温彦博、萧禹为副主考,监天下士子三试。

赐天子剑,如遇科考舞弊者,有先斩后奏之权!”

一瞬间,整个大殿上的众人都愣住了。

科举主考官,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个肥差。

但问题是,监天下士子三试,可别忘了,县试都还没开呢!

这岂不是意味着,房玄龄未来至少有一段时间,不在京城?

关键是,他可是当朝仆射啊!

不在长安的仆射那还是仆射?

而房玄龄只是看了一眼长孙无忌,当即就明白了李二的心思,心中倒是再无波澜。

他懂了,李二就是让长孙无忌回来接替自己的。

是的,自己的仆射干到头了。

当然,他其实也不是太在意。

说白了,他这个当朝仆射做的时间太长了。

真的太长了。

他不是没请辞过,不过之前李二都没恩准,可这一次,李二却是动了心思。

当西,房玄龄便躬身谢礼,然后说道:“陛下,既然微臣领了主考官一职,监天下考生,那这左仆射之职,微臣就不再适宜了,毕竟分身乏术,加之微臣在这个位置上也的确有些久了,还请陛下恩准,允微臣辞去左仆射一职。”

对于他而言,辞去这个位置倒是没有什么心理负担,而且,李二让其监天下士子三试,出任主考官,也不算亏待他。

毕竟是第一届常科,其影响力,绝对是空前绝后的。

当然,惯例还是三请三辞,折腾了一番后,李二这才说道:“既然房卿有此胸怀,朕便允了。

传旨,房玄龄领中书令,加御前行走,参议朝政。”

李二还是没有将事做得太绝,加之房玄龄的确算得一个良臣。

至于中书令,呵呵,他在上位之前,就做过中书令,自他上任以来,中书令其实就成了虚职,但品级却是没变。

房玄龄闻言,倒也没拒绝,当下又是躬身谢恩。

跟着,温彦博也请辞户部尚书,同样的三请三辞之后,温彦博也领了一个虚职,算是退出了大唐的权利中枢。

至于萧禹,好吧,这家伙本身就挂的虚职,倒是无所谓。

而李二之所以安排他们三人,其实也是有考虑的。

可如此一来,大唐朝廷上,一下子就空出了两个肥缺。

左仆射倒是没人盯,毕竟长孙无忌都悄无声息地回来了,这还不够清晰?

但吏部尚书也是一个肥缺啊,盯着的人可是不少。

可就在这时,李二再次说道:“传旨,即日起,长孙无忌迁任大唐左仆射,主持朝政,马周迁任户部尚书,参议朝政。”

都不等众人反应过来,李二就安排了下去。

这一下,众人都愣住了。

心说,你是真不客气啊。

按理说,如此做法,是有几分打脸的意思,如果是在以前,李二决计不会如此,至少也得再等几日。

可如今,李二等都不想再等了,当即就做了安排。

这让房玄龄和温彦博他们作何感想?

如此一来,众人又都下意识地看向了房玄龄,不过房玄龄却是没任何变反应,对于这一切,他其实早就料到了。

对他来说,真无所谓。

相比当朝仆射而言,他其实更喜欢自己现在的身份。

说句难听的,到了他这个位置,如今这个身份,已经算得上全身而退了。只不过,李二此举,却是让朝堂震动。

因为众人是越来越看不透李二的一些做法了。

而那些士家的官员,更是一脸的茫然,这是要变天了么?

当然,同样茫然的还有马周,他其实比谁都懵逼。

这一切对他来说,真就跟听天书一样,就连领旨谢恩的时候,他脑子里都全是浆糊。

来得太快了,他都没来得及反应。

一直到散朝,同僚恭祝他高升的时候,他都是一脸的呆滞。

反观长孙无忌,倒是要淡定得多,只不过散朝之后,这家伙回到家就让人关了府门,谢绝了一切来访。

如今,虽然如愿所得了,但他也清楚,李二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这个时候,还是低调一些的好。

至于其他人,则是纷纷为房玄龄打抱不平。

李二这么做,简直就是在羞辱房玄龄,这让他们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不过房玄龄却是不以为意,甚至和长孙无忌一样,闭门不出。

当然,他是闭门不出,不过来访的宾客却是不少,这些年,他在大唐执政多年,相交的好友还是有不少的。

不少人都来拜访,权当是宽慰了。

这碗,房玄龄的府邸之中,温彦博等人都在。

见他们欲言又止的模样,房玄龄倒是先笑道:“行了,陛下此举其实并非是针对谁,说到底,陛下是怕夜长梦多。”

“夜长梦多?”孔颖达有些不解。

点了点头,房玄龄解释道:“想必,陛下早就属意马周来接任户部尚书一职了,要是按照惯例,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动心思呢。

陛下就是不想出现什么意外,才快刀斩了乱麻。

说起来,这也是好事儿。”

他是真不介意。

从那个位置退下来后,他就觉得浑身一轻。

说是位高权重,但那压力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加之他在那个位置真的太多年了,他都怕自己再坐下去,会生什么别样的心思,毕竟权利到了那一步,已经进无可进了。

温彦博闻言,也是叹了口气,说道:“哎,原来在陛下的眼里,我们早就成了随时可以……”

“慎言!”都不等温彦博把话说完,房玄龄便道,“陛下有陛下的思量,那不是你我可以揣度的。

而且,监天下士子三试,的确是一个没差,也不算亏待我等。”

房玄龄看得开,可此事却是在大唐掀起了惊天骇浪……

喜欢这太子,不做也罢!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这太子,不做也罢!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