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739章 不要脸的大唐群臣最可怕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739章 不要脸的大唐群臣最可怕

作者:赴醉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7:17:16 来源:书海阁

李二的意图,大家其实都明白,可明白又有什么用?

如今的李二颇有点儿一意孤行的意思。

当然,反对的人多了,李二自己也烦。

真以为他这般做,真没压力?

扯淡,哪怕他是帝王,可日子也没旁人想的那般轻松。

每一个辗转难眠的夜,只有他自己清楚是为何。

为了不让人烦他,李二便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南征之上。

说起来,他亲征也这么久了,再没点儿成果,那真就说不过去了。

这天,李二正在和群臣商议之时,有人来报:“陛下,樊国公来奏。”

听到是段志玄的奏章,李二顿时来精神了:“快,呈上来。”

他之所以迟迟没有继续南下,无非就是因为南诏未定。

他可不希望自己南下用兵之时,后方出现动乱。

所以,兵出暹罗之前,平定南诏才是最重要的。

待李二看过了段志玄的奏章,顿时龙颜大悦:“好!不愧我大唐名将!短短时日便已经彻底拿下了南诏。”

以前,大唐只是名义上统治着南诏,说白了,就是挂个名。

一开始吧,李二也没觉得有什么。

毕竟南诏真没啥油水,再说了,都是些异族,汉家子又不愿意去,挂个名,不给自己添乱也就得了。

可见李承乾,在吐谷浑那片鸟不拉屎的地界上都能折腾出如今的成就,李二明显就对以前那些看不上的羁縻州动心思了。

李承乾的成功只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地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庸碌之人。

“陛下,这是好事儿啊。”尉迟敬德一听这话,也是急忙说道,“如此一来,我们不是可以兵出暹罗了?”

之前南诏未平,大军就一直在做战前准备,说实话,他们都受够了。

当然,大军其实也没闲着,岭南就已经是烟瘴之地了,逻些那等地方可想而知,最近,大军也在慢慢适应这边的气候。

说起这个,他们还是跟大明学的。

当初他们也好奇,为什么大唐的军队一上吐蕃就各种不适,跟中邪了一般,可大明的军队却跟没事儿人一样。

最后他们听大明那边回来的人说,这是因为地域差异,只要习惯了,也就没事儿了。

这个道理他们还是懂的,毕竟水土不服这种事儿,古来有之。

当然,这也是那些人传来传去,传成了如今的版本,但总的来说,也是大差不离。

所以,如今大唐的军队适应岭南的气候,也就见怪不怪了。

“的确是好消息。”侯君集闻言,也是说道,“如今,我们在高州停留的时间也不短了,虽说操练没停过,但如此这般,终究不是长远之计。”

李二闻言,点了点头:“的确是时候出兵了。

听说,高明那小子,都已经拿下中天竺了,我大唐要是再无建树,怕是要丢人了。”

“大明已经拿下中天竺了?”群臣闻言,顿时一愣。

这是不是太快了?

他们这边严格地说起来,大军都还没踏出国门,大明那边就已经拿下了中天竺?

“陛下,这不对吧?”就在这时,一直很低调的李绩却是突然说道,“这大明就算南下用兵,这会儿最应该拿下的也应该是北天竺,岂会越过北天竺拿下中天竺?

这不合常理啊。”

听李绩这么说,众人这才反应过来。

东南西北中,五部天竺。

中天竺是在最中间的,他们不怀疑大明能攻伐中天竺,甚至不怀疑大明能攻伐五部天竺。

可你这才中间开花的的方式,他们真的想不明白。

“说了朕都怕刺激你们。”李二闻言,也是颇为无奈地笑道,“大明拿下中部天竺,甚至没有动用大军。

你们可还记得当年在泾阳追随高明的那几个商贾?”

“这自然清楚。”众人闻言,连忙说道,“王德全,我们也算经常打交道,至于那李勤俭,也是时有耳闻,倒是那杨林,倒是很少听到他的消息,不过听闻此人如今官居浇河郡郡守,也算是一飞冲天了。”

“是啊。”李二闻言长舒了一口气,道,“谁能想到,昔年一群商贾,如今能有这般成就?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那杨林的长子,行商天竺,顺道都能只身灭一国,你们敢想?”

说着,李二就将杨大郎借兵泥婆罗便灭了中部天竺的事情简单讲解了一番。

众人闻言,一个个都是一脸的狐疑,完全是一副不敢置信的表情。

“这五部天竺破落至此?”侯君集疑惑地问道,“一介商贾借兵泥婆罗就能灭其一国?

而且,泥婆罗是怎么回事儿?

一个商贾找他们借兵,他们就愿意为其拼命?

还有,其余四部天竺难道连唇亡齿寒的道理都不懂?”

这事儿,说出去谁敢信?

商贾只身灭国,这消息要是在大唐传出去,那还不得惊掉天下人的下巴?

甚至能引起无数商贾的向往。

“倒也没有你们想的那般破落。”李二摇了摇头,说道,“杨大郎能成事,一是他本就不是寻常商贾,人家的身份可是大明皇商,代表的是大明朝堂,是有官面身份的。二来嘛,是中天竺无理在先,其余各部天竺倒也不好多言,加之大明如今强势,不管是他们还是泥婆罗,都不敢得罪,只能说,中天竺的国王,当真愚蠢。

最重要的是,其余四部天竺的国王也是短视之辈,大明从未对他们天竺动过心思,加之路途遥远,又有大山阻隔,以为大明必然不会久留天竺,还等着杨大郎走后,瓜分中天竺……”

说着,李二都摇了摇头,他怎么就没遇到这么可爱的对手?

当然,和这种对手交锋,他也觉得无趣。

不过无趣归无趣,大明那边传来的消息,还是给他制造了很大的压力。

不单单是他,就连尉迟敬德这些人,明显也感受到了压力。

“陛下,如今段志玄也解决了南诏之事,我们也该出兵了吧。”薛万彻问道。

大明都已经拿下了中部天竺,他们也该有点儿建树了才是。

李二闻言,刚点了点头,正准备就南下出兵之事开口,长孙无忌却是抢先说道:“陛下,这南诏的文治,是不是得在大军南下之前安排好。

还有,大军南下,南诏那边也需要大军驻扎。”

南诏的文治,的确也是重中之重,虽说这些年,南诏名义上还是属于大唐的羁縻州,可大唐从未派过一官半职参与南诏的地方治理。

如今要想治理好南诏一地,还真不容易。

“这也是当务之急。”李二闻言,问道,“众卿觉得谁能担此重任?”

“以微臣来看,郑国公当能胜此重任。”长孙无忌急忙说道。

他一早就想好了,魏征这家伙,放在长安就是添乱。

还不如将其放在地方,而且,他相信,魏征绝对不会拒绝。

李二闻言,倒也是眼前一亮。

是了,魏征当真是最能胜任这个位置的人。

一来,这家伙以民为本。

二来,这家伙对大明十分了解,这些年几乎啥也没干,都在研究大明的种种。

这倒是利于他治理南诏。

“那便如此。”李二点了点头,说道,“拟旨吧,即刻起,以原南诏诸州为核心,舍南诏郡,划归剑南道。

魏征出任南诏郡郡守。

段志玄加剑南道行军总管。

这两家伙,也是老相识了,想必能治理好这一带。”

对于魏征,他本就没有处置的想法,哪怕他之前在朝堂上触怒了他,他也没想过真将魏征怎样。

而且,如今只有重用魏征,于他而言才是利益最大化。

挑拨儿子兄弟阋墙的名声,他可不想背。

至于段志玄,这些年治理戎州,戎州能有今日已是功不可没,加之此番拿下了南诏,确实不用再在暹罗、骠国等地争功。

而且他治理的戎州本就是羁縻州,这会儿配合魏征治理南诏,倒也是相得益彰的好事儿。

说完,李二见侯君集、李绩、薛万彻还有尉迟敬德一个个眼巴巴地看着自己。

心中也是好笑。

他明白这些家伙的意思,无外乎着急了呗。

“朕明白你们的意思,不过我大唐终究是天朝上邦,总不能无缘无故就对邻国用兵,总得师出有名才是。

等等吧,总能等到机会的。”

李二也有些好笑。

其实机会他已经在制造了,按照时间推算,应该快了。

而听到这话的众人,心中一阵的腹诽,心说,早干嘛去了?

不过想归想,尉迟敬德却是站了出来,一脸悲愤地说道:“陛下,老臣还请陛下做主!”

李二见他这般,也是愣住了,你个老匹夫,要作甚?

堂堂当朝国公,谁还能欺负你不成?

关键是尉迟敬德这货,向来只有欺负别人的份儿。

“爱卿这是怎地?”李二也是好奇地问道。

“前些日子,微臣春心荡漾,这不,纳了一室姬妾,听说就是那暹罗的女子,生得那叫一个端正。

为此,微臣可是没少花银子啊。

可就在今早,那妾室居然不见了,微臣听闻,乃是她远在暹罗的青梅竹马将其掳走。

想微臣身为堂堂大唐国公,连自己的婆娘都护不住,微臣还有何颜面立足于朝堂,还请陛下为微臣做主!”

尉迟敬德说完,一众群臣哪怕是李二都愣住了。

好家伙,你是真敢说啊!

还生得好是端庄?

就从你家里那两位夫人的模样来看,你说的端庄咱就信不过。

不过众人也明白,尉迟敬德这是为何,李绩当即便说道:“好胆,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掳我大唐国公家眷,这暹罗当真是好大的胆子。”

说罢,李绩朝李二拱手道,“陛下,微臣请命,亲自陪鄂国公暹罗走一趟!

我大唐立国以来,何时受过此等奇耻大辱?”

“对对对。”反应过来的侯君集也是连忙说道,“老臣和鄂国公也是多年的患难之交,如今自家嫂嫂被人掳走了,作为兄弟,微臣岂能坐视?

陛下……”

武将阵营,众人那叫一个义愤填膺,看得长孙无忌等人,一个个连连摇头。你们想做甚真当没人知道不成?

不过众人倒也极为默契地没有阻止。

大家都清楚,他们是在寻一个南下的理由,没道理阻止。

打仗啊,有些时候真就只要一个借口,不管怎么蹩脚,只要有就行了。

李二虽然心中也是一阵无语,但同样说道:“爱卿这遭遇,的确让人同情,不过这终究是私事。

这样,朕允尔等休沐月余,自去暹罗讨一个公道。

但这终究只是爱卿的家事,大军不可随行。

当然,此去甚远,众卿又都是我大唐的股肱之臣,这安危自然是重中之重,带着各家家将前往即可。

切记,莫要坏了两国邦交。

但也莫要丢了我大唐的颜面。”

一听这话,众人懂了。

当即,尉迟敬德等人连忙领旨谢恩。

他们这些家伙,此番出征谁没带百八十个家将?

这么多人加起来,光家将都有数百人之多。

当然,不是说这数百家将就能拿下暹罗,关键是,这么多大唐国公要是在暹罗不管出点儿什么事儿,那都是大事儿。

大唐完全有理由军事介入。

这就是众人的想法。

说到底,他们急了。

谁让大明那边已经先人一步了?

次日,一大早。

尉迟敬德、侯君集、薛万彻、李绩、冯盎等等一群大唐的文臣武将纷纷带着自家的家将南下,直奔暹罗而去。

而等暹罗国王收到消息的时候,一开始还以为是大唐举兵来犯,可弄清楚缘由的时候,暹罗国王都傻眼了。

大唐国公跑我暹罗来找婆娘?

对于大唐陈兵高州,暹罗不是不知道,一开始他们也以为是大唐想对暹罗动兵。

可又找不出大唐对暹罗动兵的缘由,直到听说大唐在南诏用兵,这才松了口气。

只是这口气松了没多久,大唐国公呼朋唤友的要来自己地盘找婆娘,这就搞笑了……

此时,暹罗王宫之中,一臣子问道:“陛下,大唐这是何意?”

国王闻言,比他都迷糊,心道,你问我我问谁去?

“先派出使者去问问。”无奈之下,国王也只得说道。

喜欢这太子,不做也罢!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这太子,不做也罢!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