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汉末之并州匪政 > 第345章

汉末之并州匪政 第345章

作者:杨氏良家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5-13 04:03:35 来源:书海阁

锦衣卫位都指挥使位高权重,位居此位者必须要与主君非常亲近,还要非常忠诚。

忠诚,永远是主君最看中的一项品质。

当谈到一位将领,有人谣言其阴谋叛乱,所有人都会莞尔一笑,不屑反驳时。

这位将领必得主君器重。

在汉末这个以德论人得时代,这种将领并不少见。

最文名千古的便是关羽及赵云。

忠肝义胆形容的便是此二位,谈及关羽及赵云的叛变,会与其形象发生极大冲突,没有人会认真思虑。

除此之外,能尽忠死节者还有审配、高顺等人。

这些人中如今在张瑞麾下的分别是赵云、审配、高顺。

将锦衣卫交给任何一人,张瑞都能安枕无忧。

这当中审配的性格无疑是最符合后世锦衣卫都指挥使的形象。

雕心雁爪,铁石心肠,忠烈慷慨,视人命如草芥。

张瑞相信只要将锦衣卫交给审配,不出数月,就能复制后世锦衣卫令人胆寒的血腥威名。

但同时这也意味着,锦衣卫势必会掀起大规模屠杀,沾满血腥。

这绝非张瑞之宏愿。任何后世人,如果要整顿锦衣卫,势必要一改其残害忠良,滥杀无辜,刑罚过重的弊端。

让这支亲军纪律严明,杀伐果断,而不是不择手段,沾满血腥。

审配会使这支亲军对人性的漠视、对人命的践踏,很快堕落至一个令人惊叹的地步,所以审配第一个被张瑞排除在外。

剩下高顺与赵云,高顺不饮酒、清白、有威严,倒是也十分符合锦衣卫都指挥使的形象。且其手下军纪严明,令行禁止也比较符合张瑞对锦衣卫的期望。

高顺本人更是在当初府兵哗变时,坚定不移的持刀护卫在自己身边,忠诚无可挑剔。

但最终张瑞还是选择了赵云担任首位锦衣卫都指挥使。

除了忠诚威严、军纪严明之外,最关键的是赵云身上的一身美德。

赵云谥号是顺平候,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

柔贤慈惠,执事有班。说赵云仁德、宽厚、忠良、谦恭,大概是比较符合其形象的。

以其为锦衣卫都指挥使,让张瑞不由想起历史上最出名的锦衣卫都指挥使陆炳。

在陆炳的带领下锦衣卫走向权力巅峰,甚至让东厂俯首低头。

但陆炳一生礼贤下士,不曾陷害一人,保护良善,庇护孤臣英烈如沈炼、俞大猷等。

而且其才干不斐,致力于治理锦衣卫中的“三冗”现象,以提高锦衣卫的办事效率和节省卫所的开支。

允文允武、忠义良善的形象与赵云十分契合。

当然张瑞是绝不会承认自己在刻意提拔大舅子的。

锦衣卫都指挥使一职除了要求忠诚以外,还要与主君非常亲近。

那还要什么关系能比自己娶了赵云妹妹更加亲近的呢?

张瑞感慨一声,自己这也是为了势力昌盛呀,不得不牺牲自己美色。

至于高顺,要怪只能怪,你没有一位腰细腿长的绝色妹妹吧。

随后张瑞吩咐道:“迁赵云为锦衣卫都指挥使,迁司市监刘胜为锦衣卫北镇抚司指挥使。”

刘胜以法家高才的身份被张瑞钦点为科考首届状元,其主张的“法无禁止即可行,法无授权不可为”深得张瑞之心。

任命其为主管逮捕、侦讯、行刑、处决的北镇抚司指挥使,便是期望其能恪守锦衣卫律法,依律办事。

“迁民部中郎审配为督察院左督御史。升傅巽为左副督御史,升郗虑为锦衣卫南镇抚司指挥使。受命之日,宜速建曹司,以为后用。”

如今监察制度已成,是张瑞该履行当初承诺之时,对傅巽、郗虑皆有所回报。二人如今全部位居监察高位,可谓位高权重。

而以审配的性格,张瑞一向认为其适合做监察而不适合管政务。

督察院与锦衣卫不同,其只有监察之权,而无缉捕侦讯,行刑处决之权。

可以发挥审配忠烈慷慨的性格,又避免其擅自缉捕官员。不会出现历史上官渡之战前线战事激烈,审配在后方羁押许攸家属的惨烈情况。

如今张瑞手下人才颇多,其中甚至不乏既廉且贤者。

审配转任督察御史后,民部中郎一职便有所空缺。

这个职位管仓储、税收,乃是征西将军府赖以昌盛繁荣的根本。

张瑞审慎任命,最终决定派遣司马芝出任民部中郎。

司马芝出身河内司马家,声名不如司马朗,但才干却被认为实在司马朗之上。

司马朗乃是曹魏六位最精达事机,威恩兼着,能肃齐万里的刺史之一。

才能甚至在司马朗之上的司马芝也的确政绩斐然。历史上其施政抑制豪强,扶持贫弱,依法施政,秉公执法,重视农桑。

无一不符合张瑞心意。由其来主持民部政务,首先不用担心其违法收税,其次又能盯紧豪族,将两税法落实到豪族身上。

各司官吏皆已到齐,可以筹建曹司,施行政务。唯有被任命为锦衣卫都指挥使的赵云如今尚在凉州。

被张瑞所念的赵云,此刻正在凉州风尘仆仆的行军。

当三万大军沿泾水西进凉州,大军仿佛再次重现数百年前汉军收复河西走廊的一幕。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形象的描述了大军一路开拔挺进的风景。

进入凉州,胡风遍地,羌族、氐族的部落随处可见,而幸存的汉室百姓亦被胡风影响,争强好斗,皆习弓马,不习文教,生产荒废。

苏则传中记载,因羌族、汉民暴乱,又有豪强势力推波助澜,凉州混乱不堪,百姓或死丧流亡,或窜戎狄,或陷寇乱,及苏则出任金城郡太守,全郡户不满五百。

苏则不得不靠分粮稳定民心,逐渐恢复生产。

苏则因而成为与杜畿齐名的能吏。被评价为:昔杜畿宽惠,河东无警;苏则分粮,金城克复。

这背后是凉州生民百不存一的真实惨状。

张瑞派徐荣、赵云联合关中诸将组建三万联军返回凉州,就是要一改这胡风遍地的局面。

既然汉风衰弱,那杀的胡风尽灭,汉风不就相对昌盛了?

喜欢汉末之并州匪政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汉末之并州匪政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