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汉末之并州匪政 > 第744章 商人与官僚的区别

汉末之并州匪政 第744章 商人与官僚的区别

作者:杨氏良家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5-13 04:03:35 来源:书海阁

夜色当空,田氏家主田蒙慌慌张张,衣衫不整的急促走到大门前。

田蒙虽然敢作出跟人斗富之类的蠢事,但还是十分清楚自己与新科武状元之间的差距的。

历届武状元,除了长孙素资历太浅,只担任了左千牛卫将军外,其他所有人都履任了十六卫大将军之一。

虽然眼下自己是富可敌国的豪商,而诸葛亮只是一名新科士子。

但无需十年,对方就会高居当朝权力的最高处。他的一句话,将会影响无数人的命运。

若是正好负责京畿戍卫,那就更要命了。一句话能影响直隶地区,无数家族的兴衰荣辱。包括田氏这种大豪族。

若他要严查长安航运,针对田氏船队。田氏将会极为难受。

如今对方登门,田蒙怎么敢怠慢?田蒙太清楚自己家族那些躺着赚钱的生意究竟有多少人在暗中虎视眈眈了。

见到诸葛亮,田蒙客气的行礼,说道:“状元郎莅临寒舍,使寒舍蓬荜生辉。快请入内。”

诸葛亮扫视了一眼田蒙衣衫不整的形象,眉头微蹙。在自己敲门之前,这位长安巨富究竟在做些什么不言而喻。

这种事本为人伦常情,但考虑到之前府内礼乐悠扬,歌声婉转,显然参与的人数并不止一人。

若是他田蒙同府上侍妾多少人,官府也不会过问一声。

但家中仆役们仓皇、紧张的声音,显然不是这种情况。而是有聚众色乱之罪。

诸葛亮叹息一声,素手揉了揉眉头,说道:“某来找田族长商谈军国正事,请田族长及时清理狼藉。”

田蒙内心一惊,以田氏财力,早已调查过新科进士们的背景,十分清楚状元诸葛亮,长期以来一直担任陛下身边的千牛备身。

是嫡系中的嫡系,能带着长刀利刃时刻跟在陛下身边的亲信。

这要是诸葛亮在陛下身边多言一句,自己又要被锦衣卫扔进诏狱审讯了。

田蒙底气不足的说道:“状元郎误会了,某是良家子弟,不会……”

诸葛亮一脸不耐烦的表情,若非自己身负陛下重托,绝不会跟这种人有所来往。自己甘冒督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弹劾的风险,主动登门一户豪强之家,可不是来跟他在这些事情上纠扯不清的。

田蒙自己都不敢再说下去,底气不足的声音越来越小,最终微不可闻。

孟朝官员的才干,着实令田蒙震怖。之前的督察院副都御史,眼前的新科状元,无不是见微知着。

从见面到如今,短短一瞬间,见礼都未完成,这位新科状元是怎么确定府内事宜的?

田蒙想不清楚,也不敢细想,连忙说道:“某这便派下人去清理府内,绝不会污了状元郎的双眼。”

随后田蒙没敢领诸葛亮前往正堂,在偏厅里坐下,主动向诸葛亮赔礼道歉,说道:“正堂正在清扫,难免有些潮湿气味。招待不周之处,还请状元郎海涵。”

诸葛亮没有拘礼,说道:“田族长,某身负陛下重托,便直接开门见山。朝廷欲开发北荒,开垦良田三千万亩。然某一人之力有限,必须有中原豪族、商队为助力。”

田蒙此刻状态人如其名,一脸懵懂。实在是想不明白圣人天子、满朝文武是怎么想的。

这关东无数良田还没有清查完成,不大力发展关东,跑到北方冰天雪地里开荒做什么?

难道这就是自己与朝廷公卿的差距?

“不知某能为状元郎做些什么?”田蒙说完,恍然一悟,说道:“某愿为北疆事务捐钱一千万。”

诸葛亮立即摆手,说道:“北疆一片苦寒之地,用不到多少钱财。陛下已拨付黄金万斤,并不缺田族长这一千万钱。”

“黄金万斤?”谈到声音,田蒙眼神一亮。虽然经常要向皇宫捐金保命,可不代表田蒙不喜欢钱财。

事实上作为长安第二大豪族族长,田蒙简直嗜财如命。每次捐金,心中都在滴血。

今天终于见到回头钱了!

诸葛亮说道:“于北荒垦荒如今有两大显而易见之难题。其一是北荒苦寒,土地冰冻僵硬。必须有得力工具,方能在夏秋两季开荒垦殖。”

田蒙点头,说道:“是这道理。一片蛮荒苦寒之地,完全不适宜耕种。也不知道朝廷哪位公卿竟然如此荒唐,放着关东肥沃良田不经营,跑去塞外雪地开荒。”

诸葛亮静静望着田蒙,眼神深邃如渊。

瞬间静如死寂的气氛,让田蒙后背浮现一层冷汗,森寒一片。立即就明白了,这“荒唐”的主张究竟出自何人。紧张的吞了口唾沫,颤抖着以袖口抹了抹头上的冷汗,说道:“这……这可真是,独辟蹊径啊。圣明无过陛下。有陛下高瞻远瞩,允执国家,实乃我孟朝百姓之福啊。”

“开荒垦田另一大难题在于物资输送补给。无论是前期供应农具、种粮,还是后期粮食运回中原,都是一项繁琐浩大工程。”

田蒙能发现其中的巨大商机,只是不解的问道:“状元郎为何不找朝廷相助?据某所知,朝廷官营有冶铁、售粮机构。”

诸葛亮平静的回道:“因为如此会显着增加朝廷负担,增加大量官员以配合辽东开发的各种琐碎需求。”

田蒙不太了解北疆形势,问道:“愿闻究竟。”

“辽东开发并非一蹴而就。无论人数、规模,都在逐渐增长。每一阶段,所需物资亦各不相同。辽东无法耗费大量人力修建多余仓储。官营作坊亦不愿每过一段时间,就更改生产品类,以送往辽东。”

田蒙咧嘴一笑,作为一个曾经给军队提供屠苏酒的商人,田蒙实在太了解官僚机构的特点了。

官僚最大的特点就是习于惯性,所求最理想状态就是全年无事。

他们宁肯每天为辽东提供十倍的相同物资,也不愿意今天采购一份锄头,明天采购一份钢铲。

而灵活、方便,正是商人们擅长的方面。

只要有利可图,不论辽东需要什么,商人们都会想方设法的送过去。

积极主动性就是盈利商人与领俸禄官员的最大区别。

喜欢汉末之并州匪政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汉末之并州匪政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