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汉末之并州匪政 > 第765章 征调胡骑

汉末之并州匪政 第765章 征调胡骑

作者:杨氏良家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5-13 04:03:35 来源:书海阁

不得不承认,这些能臣名士,在谏言劝导方面,真的是十分擅长。各种引经据典,描绘宏图。

经过苏则的一番描述,张瑞对万里之外一无所知的区域,现在就只剩下了一个印象。

贵霜人口上千万,庞大而又富庶,却虚弱不堪,军力废弛。

这就像是当世的大清,软弱无能的庞大帝国,拥有大量财富,却没有强大的军力。

只要对着房门踹上一脚,这虚弱的帝国就会轰然倒塌,向孟朝跪地称臣,进献天量的财富。

一千三百多万人口,比关西人口总数还要多。

历史上赤壁之战时,中原在册人口仅六百万。晋朝统一全国时,人口也才一千七百万。

有这一千三百万人纳贡奉献。孟朝的综合实力,就几乎等同于额外增加了一份历史上晋朝的实力。

说张瑞不心动,那是不可能的。

可是袁督师的三年平辽,也是珠玉在前。也是对着崇祯皇帝各种描绘宏图,各种鼓气诱导。结果一路平辽平到了北京城下。

这方面,张瑞也没有比崇祯皇帝强到那里去。

万里外西域的情况,对张瑞而言完全笼罩着一片黑幕。历史外挂失效,只能任由这些官员去描述一个他们想展现的印象。

张瑞注视着苏则,郑重的说道:“军国大事,并非儿戏,两万四千余将士全系于卿一身。卿可想好了,有必胜把握,能率领这两万士卒,立不世之功?”

苏则重重的点头,说道:“陛下,安西数万将士官吏,励精图治,夙兴夜寐,就只为能一战大败贵霜。只要契机到达,必执其君问罪御前。去其帝号,立其藩辅。”

出师的大义已经确定了,而且威严堂皇,无任何人能够质疑。

贵霜国王,不奉中(和谐)国为主。且僭越尊位,妄称天子。

诸夏大军征讨不臣,去其帝号,师出有名。

这是中原大一统王朝独有的骄傲。任何朝代,在中原周边敢妄自称帝的国家,无论安南、朝鲜,还是交趾、西域,都要被征讨。这些国家也已经习惯了国王登基,需要受中原天子册封。

所以大军出征,不会有任何百姓、军人感觉有失道义。

见苏则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张瑞也没什么可干预的了。官员职责在此,胜则升迁受赏,败了也要有承担后果的准备。

张瑞说道:“既然万事俱备,那朕便不给卿多增加负担。只是朕颇为好奇,卿所言契机究竟是什么?”

苏则见陛下已经默许安西都护府对贵霜宣战,全权负责对贵霜的大规模战事,紧绷的心弦终于放松下来,语气轻松的说道:“贵霜国王胡毗色伽二世于光和六年(183年)登基,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昏聩国王。其在任期间,贵霜衰败迹象明显。贵霜所羁縻的康居、大宛等相继宣布独立。臣听闻在其统治西部,呼罗珊、花剌子模亦脱离贵霜统治。”

“贵霜国力、民心等都在持续下降,而在国王胡毗色伽二世去世之时(公元199年去世,也就是今年),便是贵霜国力、军力、人心、组织能力降到最低之时。”

“胡毗色伽二世,从前年开始就身染重病,命不久矣,在西域已经众所周知。西域西部除康居、大宛之外,其他小国都在整兵备战,打算趁胡毗色伽二世去世之时,脱离贵霜统治。”

张瑞目露惊讶,看向苏则,问道:“莫非卿打算统合西域各国?”

苏则笑着点头,说道:“此次征贵霜,臣打算率两万大军出征,再征调乌桓、车师、高昌、且末等十**队,共计三万胡骑随军征战。”

被苏则笑容传染,张瑞也面带笑意。在史书上经常看到的胡骑,终于在孟朝也出现了。

大一统王朝征伐四方,经常会征调胡骑从军助战。这就是自带干粮的仆从军啊。

考虑到贵霜信仰佛教,且入主了印度地区。两个最能削弱战斗力的因素,贵霜全占了。这导致历史上,贵霜出动七万大军,却被班超一千人给打的跪地请降。

那孟朝出动两万精锐步骑,再加上三万胡骑相助,共计五万大军,无论是军队规模还是大军战力方面,都占据绝对优势。

昏聩的贵霜国王去世,国内局势必然会在一段时间内陷入动荡,军事调动不畅,纵然贵霜国内有五十万大军,能及时调到前线作战的军队,可能也不及五万。

这种情况下,占据绝对优势的孟朝大军能够打出摧枯拉朽的战绩,一路高歌猛进,迅速打进贵霜国都。

说不定孟朝大军已经兵临城下,贵霜还没定下究竟哪个王子继承王位。

退一步而言,就算新任国王已经登基。苏则也可以将其罢黜,扶持另一位主动臣服,愿意作孟朝藩臣的王子登基。

想到孟朝刚建立,就有可能征服四大帝国中的另一个,设立其为藩臣,年年收取岁贡。

张瑞的心情颇为激动,对苏则说道:“朕会下令凉州布政使将敦煌、张掖、酒泉一带府库存粮送往安西,使卿无后勤之忧。另外朕再派遣两员良将,助卿一臂之力。”

孟朝大军中良将云集,往日里都在中原参与群雄逐鹿,一统山河。

苏则完全不敢奢望能从朝廷手中要几位良将相助。如今朝廷稳固,是时候将骁勇良将调往边疆,主管一方了。

有当世名将相助,苏则对大败贵霜,将更有把握,因而关切的问道:“不知陛下欲将何人调往安西?”

苏则最希望的两名将领当然是帝国双壁,羊承、诸葛亮既年轻,又有才华。到了安西方便指挥,又不会与自己争权。

只可惜,这两人一个去了江南水泽,一个去了辽东雪原。

看着苏则紧张而又关切的表情,张瑞一笑,能体谅他的难处,因而没有派资历太老的将军。说道:“左骁卫右将军长孙素。”

长孙素是上一届的武考状元,无论骑射武艺,还是剽悍骁勇都为当界之最。与诸葛亮相比,唯一的差距在于长孙素幼时贫困,未能入读长安学宫,接受兵家学院系统性的军事熏陶。

但即便如此,其在军旅中亦屡建功勋,能征善战,闻名军中。虽不及武庙十哲,但也是韩擒虎、尉迟恭一级的良将。

喜欢汉末之并州匪政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汉末之并州匪政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