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 第42章 三皇初会,华原射虎(下)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第42章 三皇初会,华原射虎(下)

作者:理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4:43:02 来源:书海阁

朱温顿觉心中羞怒

一则,是对方这样阻止自己,未免显得把自己当背景涮了,另一方面,也颇像是嘲讽他没读过书的样子。

虽然心中暗恨不止,但朱温毕竟枭雄人物,没有表现出来

双方先是陷入诡异的沉默,良久,朱温才大笑收起弓,对李业道

“没成想子烨尚有如此仁心,既然如此,那便依子烨!”

“不过我等武夫,多是靠血战拼杀才得富贵,如子烨这般......朱某当真是少见啊。”

李业恍若没听出对方话里的讽刺,只是自顾自道

“武者,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此之谓武之七德,还请朱帅勉之。”

朱温也只得皮笑肉不笑的回道

“谢子烨示教了!”

紧接着,三人便带着众亲卫,将众多猎物抬上,回了馆驿

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头可怜的虎子

围观士卒许多没见过这么大号的老虎,纷纷上前议论,听闻为李业射杀,不禁赞叹,李郎射虎之名,恐怕千年之后,也要成个典故了。

除了那老虎,此番还猎了不少黄羊、野兔、獐子之类,都让李克用下令,让军中契丹奴烤制后,送给三军各将佐,众将聚集馆驿,开怀畅饮。

席间,李克用主动出席,向李业邀请道

“子烨勇武盖世,此番愚兄率步骑一万五千,南下讨贼,你我何不合兵一处,共襄大事,如何?”

李业婉拒道

“王相公既然已经分派各军使命,我怎好轻易忤逆?翼圣兄勿忧,巢贼覆灭不过旦夕之间,来日你我相聚之日,并不远矣。”

见李业如此说,李克用也不好强求,只得作罢

但一旁的朱温却是附和

“子烨所言甚是!此番巢贼势败,天下勤王之军云集,来日我等兄弟攻入长安,共饮于殿前,方是人生一大快事!”

李克用闻言,似乎想到什么,颇有兴致的道

“朱兄所言不虚,此番各路勤王兵马汇集关中,不下数十股,然,唯有先入长安者,方能彪炳青史。”

“你我三人,既然都是自诩天下俊杰,怎能堕了自家志气,不争上一争呢?”

“不若如此,今日宾主相欢,你我三人意气相投,就在此打赌,看谁人能先入长安,光复旧都!届时,再于长安之内,殿陛之前,痛饮功臣宴,岂不快哉?”

朱温当即击掌大声道

“翼圣此议甚好!如此,方不负大丈夫意气,子烨以为如何?”

李业当然是自无不可,只是问道

“既然是赌,不知翼圣兄欲以何物为赌注啊?”

李克用果断道

“我有契丹大马,若得胜负,当以良马三百赠之!”

李业一听,不禁有些羡慕,人家代北大族就是好啊,家底厚,三百匹战马,都不过当赌注而已。

要知道,在这年头,一匹合格战马的价格,要比一名全身甲胄的陌刀手,身上全套装备还要贵重得多。

李业只得道

“小弟囊中羞涩,却是无如此多优良战马的,只能以甲胄三百、弓弩三百赌之,翼圣兄以为如何?”

虽说强弩也是好东西,但这些加一起,其实还是没有李克用的三百匹战马值钱,但李克用还是爽朗笑道

“贤弟白手起家,本已羞煞愚兄,无妨!”

一旁朱温自然不会露怯,却是言

“既如此,那愚兄也愿以麾下骁锐武士三百做赌!”

李克用也许还没多少感觉,但李业听闻对方居然把自己麾下将士,当做赌注,心中不免有些反感,只是当着面不好指责,毕竟之前就险些得罪紧了这人,再说,恐怕就要撕破脸了。

宴罢之后,宾主尽欢,各自归营

酒气熏人的李业甫一回帐,就立马用冷水让自己清醒过来

这年头还没有蒸馏酒,说实话,他们喝的这些酒在李业看来,还不如后世啤酒度数高。

全然清醒过来的李业,第一时间就马上让张归霸,把随军的十将李弘义叫来。

就在他和李克用、朱温会猎之时,却没有让营中将领闲着。

专门令李弘义带人,以围猎,以及和各军将佐宴饮联谊名义,观摩李克用和朱温两军军容

作为一个知晓历史大体走向的后世人,李业清楚的明白,自己面对的这二位,才是未来几十年,左右华夏命运的风云人物,也极有可能是未来自己的重要敌手,丝毫不敢轻视。

所以至少得先摸摸底

李弘义也很快带着骑兵回营后,来到李业大帐禀报

他大概从两部将佐口中,以及通过观摩,对两军实力有所认识。

首先是李克用的河东军

两大特点,其一是骑兵多,李克用所带来的一万五千兵马里,骑兵就超过了五千。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此时的唐军藩镇,虽然实力依然强横,但由于陇右、塞北的丢失,战马数量锐减,虽说比后世没了燕云的宋代好些,但比起唐初巅峰超过七十万匹的储备,已经大大不如。哪怕如河北之类骑兵较多的藩镇,每镇也不过三五千骑而已。

至如李业效节军,八千之众,也不过八百骑而已。

另一个特点,就是李克用军中还有为数不少的回鹘、契丹军士。

李克用父子虽出身沙陀族,属突厥别部,但沙陀族和其它边疆民族不太相同,他们有些类似于南北朝的鲜卑,很早就已经内迁,早在太宗、高宗时,汉化程度就比较高了。

待到安史之乱后,沙陀在和吐蕃的战争中,充当唐廷急先锋,后来又逐渐继续内迁。

直到唐末,沙陀人已经基本汉化,而且他们来源复杂,本来就是多民族的融合体,又不忌通婚,也无自己的系统文字语言,许多沙陀人自己都分不清自己是哪个族的。

但这种对北方民族的亲缘性,和在代北耕耘日久的威望,使李克用父子能够保持和北方契丹、回鹘部落的联络,并从中吸取大量兵员及战马。

并垄断了河东方向,汉人和草原部落的贸易通道,获利甚多

令李克用政权得到了类似于唐初“都护府”的权力

这也是河东李氏在军事上的一大优势

而朱温所部,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李弘义对朱温军的印象,同样是两个

首先是来源复杂,这一点倒是和李业有些类似,朱温军中将佐,既有投奔他的乡党、族人,也有早期随他一起为盗的草莽豪杰,也有加入黄巢起义军后,兼并吸纳的部属,甚至还有不少官军降将。

而其凸显的,却是朱温的一大优点,用人不拘一格。

凡是看顺眼的,觉得有本事的,无论从何而来,是何职务,都能受到提拔。也许是因为他本人也出身草莽缘故,其军中大量将领,都是平民出身,因立功展露本领,而被其提拔。

故而这些人对朱温也颇为忠诚,能效死力。

而且似乎他也意识到了晚唐藩镇军队,这种畸形模式的不可持续性,所以朱温军队,也和李业一样,执着于严肃军纪。

这一点上,朱温部战力虽不如李克用部,但纪律却是要胜过的。

其军律严格程度,甚至有过于效节军,达到苛刻的地步,军中没几日便有人因触犯而斩首。

这也体现了其人的另一面,多疑、狠辣,不太把人命当回事,当然,这年头真把人命当回事的军阀也不多,李业算是奇葩了。

听完李弘义的讲述后,李业心中也已经了然

简单来说,李克用和朱温,治军走得是两个完全不同,却各有千秋的路子。

李克用部胜在骑兵,战力出众,喜欢以父子、兄弟等义气手段,团结军士将领,这倒与他本人勇躁义烈的性格相合。

而朱温则相反,胜在步卒,纪律严明,喜欢用严刑峻法的约束,来威慑军士,与其人果决狠辣的性格亦有关联。

夜色降临,李业让李弘义退下后,看着幽明灯火,略有所思。

但凡能在青史之中留下功业之人,怎么会没有自己一番行事风格呢?

那自己想要与这样的英雄人物逐鹿天下,又该以何为仗?

而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在暗中观摩别人的实力,别人何尝没有在探听他的底细呢?

喜欢太宗之后,再造大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