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 第54章 首入长安第一功(下)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第54章 首入长安第一功(下)

作者:理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4:43:02 来源:书海阁

王重荣是第一个从东面打进长安的唐军

他们在灞桥和“十万”巢军对上,原本以为这是黄巢主力,对方想从华州突破逃离,于是乎王重荣、朱温、诸葛爽、周岌、时溥、拓跋思恭诸部,都聚集于此。

没想到才开战,两军拉开架势,不过一个多时辰,对方就全然崩溃。

后来通过俘虏才知道,这些都是黄巢临时从城内征募的丁壮,只有一万人是真正的巢军。

但孟楷也是狡猾,战争一开始,他把一万巢军部署在大军背后,驱赶丁壮上前,造成巢军宛如主力的形态。

交战后,直至撑过了一个时辰,见全军开始崩溃,就立马带着少量精锐往南面脱身。

由于这些丁壮溃逃,堵塞战场,令唐军难以分别,便让这厮成功逃脱。

正如李业二人一样,他们在战胜孟楷之后,第一反应不是去追击黄巢,而是先往长安涌来。

只是,已经晚了......

等诸将杀进了长安,却发现大明宫、太极宫已经被兵卒封锁起来,一见旗帜,却是邠宁节度使、代北雁门节度使。

众人方知,那两个姓李的已经来过了

于是所有人都心急起来,生怕二人已经把长安给搬空了

好在李业、李克用还是懂规矩的,虽然拿了最多,却依旧把府库和巢军遗留下的府邸留着。知道雨露均沾的道理,否则,恐怕当天就得在长安城里爆发内战。

整个长安城再次被十余万官军洗劫一空,从皇宫到富贵人家府邸,以及民宅。好在此时长安城内已经没有多少人口了,不至于酿成民变和冲突。

官兵们更像是在一片废墟上,瓜分残留物。

直到此时,才有人想起要追击黄巢

倒不是因为有多大责任感,而是觉得黄巢肯定还带着不少财货

事实上的确如此,黄巢带走了长安城内一小半值钱的财货

但当时溥、诸葛爽、朱玫、宋文通四部追击过去,却根本没捞到

黄巢让人把钱帛洒在大军身后路上,令官军士卒争抢,巢军就这样从金商逃离,往河南而去。

当然,经此一败,黄巢实力大减,只剩下五万左右核心力量,被官军剿灭,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于是乎,黄巢先是打算去蔡州,此时的蔡州,被通过兵变驱逐了刺史的衙将秦宗权掌握。

秦宗权迎战,结果被已经山穷水尽的巢军一顿暴揍,只好投降黄巢,巢军也因此得以喘息,力量稍有恢复。

但原先坐山观虎斗的河北、山东诸藩镇,现在看到黄巢这副狼狈样,又立马开始痛打落水狗,参与到围剿黄巢的战争中。

只是这些事情,与李业的关系已经不大了。

收复长安后,李业先是开始转移战利品,邠州的张承业、韦庄,带人清点了三天,才算清楚,他们从长安搬来了十二万二千贯钱,各类布帛近两万匹,还有八百匹珍贵的蜀锦。

可就算如此,李业还得向蜀中朝廷讨赏

劳资可是功臣!

什么,你说我已经把长安搬空了还不够?

那明明是巢贼无道,临走前烧干净了!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战后朝廷还得勒紧裤腰带,从本就不富裕的国库里,拨钱打赏各路勤王军。

效节军又得钱一万五千贯,帛四千匹。

效节军府库一下子富得流油,就算不收税都能支应六七年了

当然,不收税是不可能的。

捞的盆满钵满的也不止效节军,还有其他各路勤王军,虽然没有李业、李克用捞得这么多,但亦是心满意足。

期间,当然不乏争抢财帛的传统戏码

效节军也参与其中

不过与其说是被人眼红,不如说是李业主动找事。

因为被揍的就是之前临阵脱逃的周岌部

尚在长安郊外驻扎的李业,趁着一个自己麾下士卒和周岌部军士冲突的机会,直接让符存审带着两千精锐,冲进周岌大营给他来了个狠的!

那厮在大帐内衣服都没穿齐,光着屁股骑马跟着溃兵飞奔二十里,跑到时溥营中才算逃过一劫。

此事之后,李业除了信义之名外,睚眦必报也算是传遍诸军。

至于说这种行为会不会被朝廷责问,那就搞笑了,河北藩镇年年互掐,也没见过朝廷敢问哪个。

诸勤王军在长安京兆待了一个月,蜀中那边才算做出回复

天子和田令孜先是再三确认,黄巢已然没有卷土重来的机会,然后才决定还都北上。

这时候,各路藩镇就不好继续留在京城了

无论如何,在没有其他政权挑战其合法性之前,蜀中那个朝廷再拉,也是现今天下唯一合法政府,尤其是黄巢刚刚败走的情况下。

与此同时,田令孜也不愿意自己的政治权柄被挑战

虽说大唐宦官们不是啥好东西,也不止谋杀过一个皇帝。但不得不承认,在维护皇权对外的地位上,他们是最积极的。毕竟如果皇权没有了效力,他们就算再横,顶多也就在长安窝着。此时田令孜所忌惮的有两类人,其一便是郑畋、王铎,这二人本来就是名门宰相,身负人望,现在又立下滔天功勋。而且二人对他都很不爽,一旦掌权,一定要对付他的。所以对这两人,田令孜无论如何也得斗下去,否则自己就得没。

其二就是诸多立下功劳的勤王兵马,对于这些人,田令孜是拉一派打一派,最终目的还是要重建神策军,恢复宦官对关中、河南的掌控力。

天子圣驾尚未北上,田令孜就开始了自己的“三板斧”

第一招就针对王铎

他指示亲信,先是以黄巢退出关中,关西腹地已无战事,京师安稳为名,请求废除诸道行营都统一职。

然后就开始让人弹劾,翻王铎弃军而逃的旧账,同时表示关中剿贼,其实主要统筹之功都在都监宦官杨复恭身上。

虽说杨复恭的确是起到不少作用,尤其是在联系关东、河南兵马时,可说“主要”就未免过了些。

但这招确实有效,因为不仅田令孜,中枢的所有宦官们,都是不希望文臣上来秉政的,故而无论以前和田令孜关系如何,眼下纷纷都站成同一阵营。

于是乎,中和三年三月初,黄巢刚刚退出关中不到两月,王铎诸道行营都统的职务就被罢免。

不过好在,王铎的权力并非立马消失,因为诸多勤王兵马还留在关中,王铎还得负责想办法替朝廷,把他们打发回家。

故而他又以中书令的身份,开始替朝廷封官许愿,承制封拜有功将领。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都得到了心心念念的东西

之前灞上之战的总指挥,在平巢战争中出力颇多的王重荣,加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琅邪郡王,累加检校太傅,位极人臣。

当然,李业也不羡慕,因为事实上,他还是河中节度使

凤翔节度使宋文通,倒是心机多,这厮见田令孜势大,居然派人主动联系,大有投靠之势,田令孜见有武将主动投靠,也是欣喜。改任他为神策军指挥使。

节度副使李昌言,接替了他的位置

夏州拓跋思恭如愿受封夏绥节度使,加夏国公,赐姓李

其余如时溥,在河南战场出力很多,诏授检校太尉、中书令、钜鹿郡王

忠武军节度使周岌,加授检校司空

诸葛爽进位检校司徒、同平章事,和历史不同的是,也许是因为李业的加入和改变,诸葛爽的河阳军在这场战争中取到不小功勋,以至于盖过了他之前投降的举动,被加封为夷陵郡王。

当然,作为藩镇将领,除了节度使改任外,其余大多都是虚名。

而朱温,也如历史剧本中一样,成功被赐名朱全忠,加授左金吾卫大将军,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

李克用如愿以偿,作为首入长安的功臣,从代北雁门节度使,变成了河东节度使,且检校太尉,加封陇西郡王。

而李业,同样是首入长安的功臣,且在凤翔、渭南、灞上,以及郑畋第一次入长安的战役中,都立下极大功劳。

按理说,封赏怎么也得和王重荣、李克用、时溥一个层次

但中枢那边,年轻的皇帝却发现

“李卿居然是宗室?”

喜欢太宗之后,再造大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