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 第64章 喜结连理(上)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第64章 喜结连理(上)

作者:理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4:43:02 来源:书海阁

这下,李业身上顿时多出了三个重要的头衔

陇右节度使,可以节制以鄯州为中心的12州,天宝年间,哥舒翰便居此职,七万五千军额。

朔方节度使,理论上是以灵州为中心的六州之地,同样有七万五千军额。

河西节度使,领以凉州为核心的七州,七万军额。不过因为河西此时一个州都没在唐廷手中,故而李业只能唤作经略使。

理论上而言,这三镇都是当年天宝十节度的重镇,加起来比当时的安禄山力量还要大。

有二十二万精锐边军,占天下之半。

事实上,安史之乱中,和安史叛军对垒的官军,主要就是以这三镇为主力。

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哥舒翰、封常清,都是从这三镇出身的将帅。

但,这不是理论上吗

安史之乱以后,郭李等人率领大唐西部三镇边军,和安史率领的东部三镇边军,正面对冲,死伤惨重,西北藩镇为之一空。

上面所言的这几十个州,二十多万军额,现在都是镜花水月,只有一个朔方节度使的灵州尚在唐朝掌握。

其他,都被吐蕃、回鹘、党项等各方势力占据。

所以天子李儇才能这样随口许诺,而其他大臣将领也不觉得有啥不对。

这就像今天找个人,封他做半人马座星系系长一样。空头支票而已,又不费钱。当然,比起这种极端的例子,倒更像是西周分封,给你一百辆战车,然后随便指个地盘,打到哪那就算你的。

其他藩镇,一来不相信李业真能闹出啥名堂,毕竟当年张议潮多大本事?都没打通陇右,李业现在撑死也不过万把人,能闹出多大动静?最多收复一两个州罢了。

而且李业闹得再凶,距离他们都太远了,所谓眼不见心不烦,而且在此时他们的眼里,关中、中原、淮南、川蜀、河北才是好地方,那种穷乡僻壤,和自己没有关联,李业爱占就占呗。

甚至在朱温、李克用这种有野心的节帅眼中,李业如此动作,基本算是退出未来中原争霸的舞台了。

故而,在含元殿上,李业躬身大声领命谢恩

“臣,谢陛下成全!”

李儇也是觉得这位皇叔,才是真正公忠体国的宗室名将,亲自上前扶起,感慨道

“朕得皇叔,若德宗之遇李良器耳!”

李良器便是德宗朝名将李晟,爵封西平郡王,当年领凤翔、陇右、泾原三镇节度使,多次抗击吐蕃,平息内乱。倒是和李业现在的情况颇为相似,而且李晟虽然并非宗室,但家族出身的确源于陇西李氏一脉。

天子此番话,也算是有勉励期待之情,毕竟当年李晟父子,都是给唐廷皇帝多次擎天保驾的功臣。

如泾原兵变就是李晟平息,雪夜入蔡州的李愬就是李晟之子。

李业自然是连番表忠心

“臣愿为大唐干城,保我祖宗基业!”

可以说,直到此时,李业在敬翔等人帮助下的表演,都相当成功了。

是的,包括今天诸葛爽、崔安潜的发言,都是提前串通好的。

天子颇为感动,又下旨,赐天水郡王李业,蜀锦百匹,骏马八匹,考虑到对方作为宗室郡王,还专门赐了一套仪仗礼乐。

李业自然是再三谢恩,一派君臣相得之相。

就连之前对李业纵兵示威行径有所非议的大臣,此时也不禁反思,莫非真是错怪人家天水郡王了?

下朝之后,李业对自己获得的成果非常满意。

陇右节度使和朔方节度使,是意料之中的成果。

河西经略使就属于意外之喜了

理论上算起来,泾原以西,直到中亚的全部地区,李业都有合法宣称。

至于统治权,开府仪同三司的待遇,他在晋升邠宁节度使时就已经弄到了。战后身上又兼了位同宰相的侍中和同平章事,已经有了自行任免官吏从属,开府治事的权力。

“唯名与器,不可假人”

现在,名的事情已经搞定,接下来就是器的准备了。

首先,就是把长安的事情处理好

其中,既包括和李克用、朱温、诸葛爽等人的关系,毕竟未来好几年,恐怕自己都不会轻易回关中和中原了。

还有收拢人才,尽可能把能带上的都带上,得了郑畋的书信,李业立马就让人去淮南寻袁袭。

军队当中,愿意跟随的,可以让人安置亲属,不愿意的,李业也不强求,留在邠宁。

当然,还有一件对于李业而言更重要的事情

结婚

事实上,当李业抵达长安以后,还不等敬翔等人动作,崔氏那边就已经派人上来打探口风了。

这些世家大族,那都是延绵千年的老人精。

他们很清楚,在不同时代,该如何站稳脚跟。

敬翔如今算是李业的首席谋士,这些杂务都是由他署理。

政治人物就是这样,没有私事,只有公事,包括李业的婚姻,也不只是他一人的问题。而是关乎效节军这个上万人的巨大利益集团,未来的发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所以对此事,符存审和杨师厚也都很关心

不过李业倒是想起,自己这二位义兄弟也还没娶亲,自己作为兄弟,怎能不关心?

杨师厚或许能缓缓,但符存审比自己还大两岁,在这年头属于大龄剩男了。

李业让敬翔帮忙找找

不过这事情都不需要李业他们主动找上门,如果说在后世宋明时期,最吃香的是“榜下捉婿”的进士女婿。

那在这个年头,军将才是横着走的存在。

如符杨这般位高权重的年轻将领,怎么可能没人盯上?

不过杨师厚还是拒绝了,表示自己想再缓缓。

但李业还是给符存审找了一门亲事,乃是韦庄的族妹,也算是加深和韦氏的联系。

至于是否担心这些世家大族,会不会腐蚀自己的政权,李业道不是太注重。

因为其实到了现在,昔日呼风唤雨的隋唐世家们,早就蹦哒不起来了。

归根到底,政治这玩意,关键还是得看刀把子在谁手上。

李业可以和他们联姻,可以聘用这些大族的士子为官,因为说实话,人家的教育质量的确好,人才也多。

但刀把子?对不起,都必须是从李业亲兵都,亲手从普通士卒、基层军官培训出来的亲信。

至于文官和地方体制上,该如何斩草除根,有着后世一千多年的历史经验,李业有的是办法,无非是把后世实践过的那些手段,再来一遍罢了。

崔氏那边也非常积极

此时崔安潜也需要外援,否则在田令孜一家独大的情况下,他这宰相纯粹是摆设。

两边一拍即合,其他世家、大臣,包括皇帝、宦官,对此也乐见其成。

能和崔氏联姻,再加上宗室身份,可以说李业就算中枢半个“自己人”了。

数日后,张承业回到长安

之前田令孜通过圣旨要任命张承业为枢密副使,但这会却没法了。

因为张承业主动通过杨复恭的关系,向天子上书请监军陇右获准。

而张承业此番回来,却是为了给李业办婚礼的。

因为李业不是一般大臣,而是宗室,其婚丧嫁娶,属于皇家事务,当然要有内官介入。

张承业充当李业“家令”,前往诸葛爽府邸,下礼请诸葛爽担任“纳采使”,去崔氏提亲。

诸葛爽这个老上司自然是欣然同意,虽说此时他和李业的地位已经相当,但二人关系还是挺好的。

唐代婚姻,需要经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环节。

期间由于李业父母都不在了,亲族又大多失散,故而诸葛爽、李克用还有尚未离京赴任的王铎,都主动,或者被邀请参与主持。

就连朱温、王重荣、时溥、宋文通等人,还有现在宫中仅次于田令孜的枢密使杨复恭也凑了个热闹。

大家其乐融融,丝毫看不出半点心机来,这恐怕也是因为都知道李业以后,不会再参与中原和关中的争夺,自然就没必要结怨。

至于杨复恭,本来和田令孜关系就不好,战后又凭借勤王军监军之功,乃是宦官中仅次于田的存在,自然要结好同样与田令孜有龃龉的李业。

喜欢太宗之后,再造大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