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 第76章 至今窥牧马(下)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第76章 至今窥牧马(下)

作者:理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4:43:02 来源:书海阁

张归霸一开始还有些迟疑

不敢做出决策,万一是对方设计诱敌呢?

因为强弩是比较消耗体力的,唐军当中,一种常见步卒对付骑兵的法子,就是先把弩兵隐藏在阵内,然后待外围敌人骑兵以为自己弓弩乏力,主动冲阵后,再忽然弓弩齐发,挫敌锋芒。

于是乎张归霸在试探一阵后,将麾下五百骑以队为单位,在四周袭扰放箭,缓缓收拢包围圈,却发现,蕃军真不是装的,似乎是真没强弩。

也不是一具都没有,但起码数量上不足以构成威胁,也没有单独成编制的强弩军。

这在唐军当中是难以想象的,早在汉代时,强弩就是中原王朝对抗游牧部落的利器。

当年西汉李陵几千步卒,装备蹶张弩,数万匈奴骑兵围困不能下,直至箭矢射完,方才战败。

见此状况,张归霸马上做出判断,知道该怎么对付这支吐蕃军精锐了。

他并没有选择直接全力冲阵,在试探完毕后,立即收拢各部,然后叫来身侧军佐,吩咐道

“立即快马回去,通报大营,让秦都尉派摧偏都过来,无需多,三百足矣!”

秦都尉便是秦彦,此时以兵马副使统率军中,唯一独立编制的强弩军,摧偏都,一千强弩兵。

然后就带人,做出无力攻阵的态势,后退三里,先远远看住对方。

张归霸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

如果此时直接冲阵,唐军骑兵就算胜,恐怕也要损失惨重。

因为此时的蕃军本部精锐,除了部分技术兵器,如陌刀、强弩之类,不如唐军,其余步槊、弓箭、藤牌、甲胄一应俱全。

甚至他们的甲胄,丝毫不弱于唐军,自成特色。吐蕃不是单纯地游牧民族,事实上其步卒还要比骑兵更难缠,类似于西夏时期的党项。

渡河而来的蕃军主将也发现唐军稍退迹象,倒没有太惊喜。

在他看来,就算对面唐军真敢冲阵,自己也能让对方伤筋动骨。

于是乎,一边继续结阵防备就在不远处盯着的唐军骑士,一边分出两三百人,赶忙在河畔,协助洮水那头,正把砍好的木筏拼接的士卒,把原本相当简陋,难以供主力通行的浮桥加固。

洮水上游,比下游河道稍窄,搭建起浮桥更加容易。

尤其是此时的河湟地区,森林资源相当丰富,甚至沙尘都少见,伐木取材极为容易,蕃军又是常年生活于此,自然熟练。

张归霸当然不会就这样看着

立马把五百骑分为四拨,在河畔放箭骚扰,让对方难以继续。

而蕃军若是结阵出战,张归霸又立即勒马退后,就是不与他们正面相撞。

但不得不承认,蕃军虽然少强弩,可步弓却相当厉害。

凡唐军骑士抵近四十步内,都有生命危胁。

近一个时辰的反复拉锯,就有三十多骑伤亡

当然,同样也是把蕃军变成了惊弓之鸟,工程进度大为拖慢。

就在蕃军这边,浮桥终于取得进展之时

张归霸身后,飞骑而来的军佐,终于抵达,气喘吁吁禀报道

“副尉,秦都尉亲自率六百弩士,还有赵都尉四百甲士已至军后数里!”

“这么快?”

大营那边离这里近二十里,一去一回,还要准备,少说也得两个多时辰。况且这种调动,也需先征询李业同意。

所以张归霸才说,三百弩士足矣,就是怕人数多了动作慢。

那军佐却道

“末将回去时,大王刚好在摧偏都观兵,听闻消息,立马就让秦都尉、赵都尉率部轻装,疾行而来,那四百甲士,甚至连步槊都没带,只携了横刀、滕盾,弩士更是连甲胄也未着,每人携了二十支箭。”

张归霸闻言却是颔首

“大王果然英明,二十箭,足矣!”

那军佐却又有些怯怯道

“还有......大王稍后会和亲兵都的四百骑过来观阵。”

“大王要亲至?可有使命分派?”

张归霸闻言愣住,然后问道,他以为李业要亲自过来指挥。

但那军佐迟疑之处也就是这个了

摇头将之前自己听到,也觉得荒谬的命令说出来

“大王说......他只在阵后观战,此战全权,交予副尉指挥!”

张归霸闻言一时默然

要知道他此时不过只是副将而已,在军中排位,大概得到十名开外,只和李唐宾那厮相当。

甚至身后来援的秦彦、赵岳二人,级别都比他高

李业却愿意交付大权,任凭他施展本领,甚至连全军精华的强弩都交给他调配。

想到自己两年多时间,从一介俘虏至此,不禁喟叹

这大概就叫做知遇之恩吧!

君以国士待我,自当以国士报之!

想到此处,张归霸心中愈加决然,决定此战必要让蕃贼伤筋动骨不可!

其实李业做出如此决定,倒没多少要收买人心的想法,只是他觉得,不是每个名将都跟霍去病、李世民一样,从娘胎生下来就tm会打仗,再说那二位其实也算家学渊源,耳濡目染。如符杨、张归霸、李唐宾、刘鄩此类将领,虽然可能天赋异禀,但也需要磨练和培养才行。

反正他只要牢牢抓住军队的忠诚度、纪律性不放,其实具体指挥,反而应该给这些英雄豪杰们施展本领的舞台。

否则不成宋驴宗、蒋电台了?

张归霸深吸一口气,这还是他第一次独立指挥战役。

沉着命令道

“你派人去告知秦、赵二位都尉,先不要上前与我部汇合,在后方四里外鸟鼠山西南林下列阵,刀牌在前,强弩在后!”

“末将遵命!”

“那副尉这边......”

张归霸摇头道

“不用担心,让二位都尉做好战斗准备即可。”

随后,张归霸又召集全部骑兵,也没有主动出击的意思,就静静观察着蕃军不断渡河,兵力越来越多。

从规模、旗鼓、军阵,来估计敌人的具体人数,是个相当专业的技术活。

起码得有七八年军旅经验的老卒,才能摸出门道来

张归霸让十几个精干军官,仔细观摩,每隔一段时间就回报一次。

有军官表达了忧虑,觉得吐蕃人浮桥愈加稳固,届时想要毁掉就麻烦了。

张归霸却道

“挺好,还免得我军筑桥之累。”

直至最后一名军官来报

“蕃贼已不下两千!”

张归霸当即策马,在众军佐面前吩咐道

“一炷香后,我率先带头冲阵,你们随后,注意不要猛冲,至侧翼接触,待刚入阵后,我让人摇旗,便立即回撤!”

“必要约束住士卒,但有不听号令者,事后难逃一死,可明白!”

众军官拱手称命

蕃军这边,本来赤德只是打算派一路四千偏师在上游窄处碰碰运气,没想到却如此顺利。

对方骑兵虽然发现,却居然没有马上攻击,而是畏怯不前,让蕃军松了口气,甚至有些蔑视唐兵。

这倒也不算骄傲,毕竟此前,就在十多年前宣宗、懿宗时,吐蕃人和大唐的神策军也是交过手的。

从结果来看,也就是那回事,除了装备精良,早已和昔年开元天宝时,哥舒翰、高仙芝诸将麾下,让吐蕃人“不敢过临洮”的安西强兵是两码事了。

于是乎,等蕃军已经渡河两千时,河对岸领兵的赤德麾下副将,一名唤作桑旦的东岱将军(即千户长,但一般不止千人,两三千不等)渡河指挥。

吐蕃分裂后,雅隆一系只占了本部四翼当中一翼,一共也就十三个东岱。

然后,桑旦就看见对方原本怯懦不敢前的骑兵,终于开始动作,打算冲击自己军阵。

这当然是不自量力的行为

吐蕃武士画像

喜欢太宗之后,再造大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