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 第82章 九郡山河,宛然而旧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第82章 九郡山河,宛然而旧

作者:理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4:43:02 来源:书海阁

中和四年,六月二十五,唐军一万两千,与吐蕃联军近四万,会战于洮水河两侧。

此时的吐蕃,已然和大唐一样,陷入无限内耗之中,可以说,这三四万联军,是面对李业收复河陇的野心,唯一能抽出来应对的有生力量了。

而现在,全部灰飞烟灭

因为赤德本人的“破釜沉舟”,在战后将浮桥烧毁,导致被唐军大举击溃后的数万吐蕃溃卒,近乎无路可逃。

所谓背水一战,那也是要讲条件的,至少不是这种情况

恰恰相反,此时,李业只是命敬翔带着军中会、兰两州征发的那三千青壮,集体用吐蕃语高呼

“缴械不杀!”

那两万多杂蕃,就像秋日的麦草般,成片倾倒,再无半点战心。

而更为狼狈的,还是赤德本人

就在一个时辰前,还踌躇满志,想要用李业的头颅,铸就自己未来宏图的他,转眼间,变成了丧家之犬。

而更讽刺的是,当赤德在仅有还能指挥得动的两百亲卫扈从下,一路背向战场溃逃,想躲过唐军那不断朝着他黑狮大旗逼近的,那面赤色镶白,龙纹大纛。

最后,见全军已然崩溃,再无战心,赤德干脆咬牙连黑狮旗也扔了。

当大旗倒下的一刻,整个战场的唐军将士,立马发出剧烈的欢呼声,无数甲士朝着蕃军溃卒冲杀而来,被挤压的蕃军,只能在河畔,望洋兴叹,要么反抗被杀,要么束手投降。

而当赤德终于勉强甩开身后李业,亲自带着的几百追兵时,却尴尬的发现

自己居然跑到了之前的浮桥......

浮桥上,残破的林木还在河上起伏,之间还能看出被火烧过的痕迹。

这就是刚才,他自己亲口下的命令

结果,现在连逃都没机会了

不禁仰天长叹,竟是落下泪来

至于李业,一开始看到对方敢亲自驰援,并主动冲锋在先来攻,还勉强高看这赤德一眼,如今看来,却是难免让人嗤之以鼻了。

要撤就早点撤,那叫审慎果决;要战就别怕死,那叫勇敢无畏,战争之中,唯有这种色厉内荏的角色,最是让人瞧不起。

只能说,自五十年前陷入内乱以后,吐蕃,也少有英雄人物了。

赤德走投无路之下,胆气尽丧,堂堂七尺男儿,竟是只能面对河水掩泣。

身边士卒见状,俱皆失望,纷纷离散而去,投降唐军

最后见着身后不断逼近的唐军将士,仓皇之中,竟是和十来个亲卫脱了甲胄,弃了兵刃,想要扶马渡河(看了史书才知道,马居然是会游泳的,震惊)

只是,这种情况下,如此行为未免显得蠢了

洮水河上游虽然不算宽阔,但好歹也有几十丈,没两刻钟

李业领着数百将士,勒马于河畔,见此情状,唐军军士俱皆指示相讥笑,一时间,波及两岸。

更是让正在水里,勉强扶着马脖子的赤德感到耻辱

但很快,他就来不及了

因为李业并没有放过赤德的意思,直接叫来两个队的弩士,对着河面,就是一通攒射。

一朵朵血花在河面上漂浮而起,赤德只觉背上一痛,然后身体,就不听使唤的逐渐下沉......

-------------------------------------

中和四年六月二十五,唐军于洮水畔破敌,斩首九千,俘虏一万六千,斩吐蕃雅隆王次子赤德。

六月二十七,渡洮水,攻取安乐、洮州三县

此时,整个河陇,已经再无可以当效节军兵锋之敌

唐军步伐几乎大步前进,所到之处,望风披靡,各路河陇杂蕃纷纷向西逃窜,其余尽数投降。

七月初,北上,光复河州,十二,渡河,分兵三路,先后光复廓州、龙支数县,然后继续北上黄水。

直到七月十五,原本在昔日陇右节度使驻地,鄯州湟水县的吐蕃部落西遁,剩下的嗢末和汉民部族,打开城门,迎接唐军入城。

李业这个陇右节度使,终于步入了真正的陇右节度驻地。

城中,昔日哥舒翰时期的节度帅府都还尚在,只是早已残破不堪,树木丛生,令人兴叹。

唐军三路,符存审继续攻略,或者说接收整个鄯州,并追击西逃青海湖的吐蕃残部,杨师厚南下接收廓州西侧的诸多堡垒、关隘。

而李业,则亲自领兵掉头东进,自兰州,入岷州、渭州、秦州。

八月末,大唐天水郡王李业入秦州,秦州的郡名,就叫做天水郡。

至此,李业西征以来,先后收复会、兰、洮、河、鄯、廓、岷、渭、秦九州之地,加上朔方镇的灵州,一时间雄踞西北十州。

倒是显得兵马不够用了,哪怕将此前征发的青壮,也计入军队,也不过一万出头而已。

但李业的步伐并没有就此停止

九月,李业在秦州祭祀陇西李氏先祖,场面相当隆重,并以此上报朝廷,相告光复河陇之事。

然后又继续领兵转西,北上征讨凉州嗢末、吐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与此同时,韦庄抵达敦煌,并成功说服了张淮深出兵。

归义军自西往东,效节军自东往西,夹击打通河西走廊

李业命符存审领三千军协助归义军,收复肃州、甘州,击破回鹘。

然后李业自己亲自带兵,穿过姑臧山,围攻凉州城

也就是昔日河西节度使驻地

之所以如此急迫的要攻取凉州,乃是因为在河陇诸州中,凉州是昔日汉民最多的地方,兵源也就最多。

事实上,当李业以万余人马,大破吐蕃数万联军的消息传开后,本就松散的凉州嗢末部落,几乎毫无抵抗意志,唐军一路攻城拔寨,十分顺利,直抵凉州城下,便献城投降。

李业亲率骑士,列队入城,纪律严明,军威显赫,令全城侧目。

时值中和四年十一月,李业身兼陇右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河西经略使之职。原本不过是朝廷给的空头支票,现在,几乎全部落实。

朔方驻地灵州、陇右驻地鄯州、河西驻地凉州,俱在李业手中。

既然有了地盘,当务之急,自然是扩军

几乎是拿下凉州的数日之后,唐军就在凉、鄯、河、渭、秦诸州,大举募兵,当然考虑到训练和战斗力问题,李业的原则,是新兵最多不能超过老卒一倍以上。

而那些之前随军的学员、幕僚们,原本还无事可做,一下子就忙碌起来。

有的甚至两三天内,连升数职,变成了各地知县、刺史。

是的,是知县,而不是县令,所谓知县,便是“权知xx县事”,表示他并非朝廷委派的地方官,而只是李业的幕府官员,外派而已,可以随时调回。

战胜之后,依照惯例,大赏诸军当然是肯定的。

凡参与了洮水一战的效节军将士,人均赏绢两匹,钱两贯,功勋、斩首,另外计数加赏。

而参与战斗的辅兵,同样能得钱一贯,绢一匹的待遇。

顷刻间,数万财帛便发了出去,府库一时间空了小半。

但作为大管家的张承业,也是喜忧参半

忧的是之前从长安弄来的财帛虽多,但也经不起只出不进,喜的是,此战之后,缴获了大量牛、马、羊等牲畜、毛皮。

光羊,就超过了十二万头

而这,也是李业为什么急于收复凉州的原因

因为他要打通河西走廊

确切地说,他要恢复并掌控丝绸之路的贸易路线。

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河西走廊东端的凉州外,西端的沙州归义军,也相当重要。

于是乎,中和四年十一月末,归义军光复甘州全境,效节军光复凉州全境后。

亲自披甲出征的两军主帅,天水郡王李业,和检校户部尚书,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相会于两州交界处的焉支山下。

喜欢太宗之后,再造大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