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退下,让朕来 > 第1179章 寿终正寝

退下,让朕来 第1179章 寿终正寝

作者:油爆香菇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0 11:47:22 来源:泡书吧

李良花浑浊的眼睛不自觉淌下泪水。

县令一看她掉眼泪就心慌,忙道:“李硕人,这是天大的大喜事,您哭做什么?”

李良花的孙子孙女也上前哄劝。

三个儿子和儿媳则跪在地上不敢起身。

彼此对视,能从对方眼中看到惊骇之色。

脑子嗡嗡乱响,心中鼓点如雷。

他们原先也是大字不识的,但自从老太太得了国主的青眼,一家子就跟着鸡犬升天了,连县令都要对他们家客客气气。他们窝窝囊囊、给人卑躬屈膝一辈子,骤然翻身成了老爷,跟着老娘住上好房子,街坊邻里都来巴结自己,连带着心态都发生微妙变化。

为了配得上如今的社会身份,兄弟几个掏出攒下的闲钱也请了识字书生,隔三差五还让念书院的孩子教自己,如此磕磕碰碰,硬着头皮啃下了百八十个字。他们肚子里有了墨水,见识自然也比以往高了好几层。县令手中的东西,怕是他们几代人都够不上。

县令离开的时候,将册子留了下来。

一道留下的,还有官府给的赏赐。

打开都是米面粮油和布匹针线。

李良花长子恭恭敬敬将县令送出大门,想挽留对方吃一顿却被拒绝:“李硕人府上还有得忙,本官也有俗务没解决,就不打扰了。”

县令这是客气话,也是大实话。

李良花得到的荣耀太大了,本地富户乡绅听到动静,绝对会接二连三带着厚礼上门道贺的。官府的人要是还在,容易让人拘束。县令一只脚刚迈出去,脑中想起一事儿。

拍着李良花长子肩膀,用比较直白的口吻提点对方:“有些人的贺礼,收下就收下了,有些人的贺礼,不该收的就别收。李硕人虽是你的母亲,但你毕竟姓王不姓李。”

少拿着李硕人的招牌胡搞乱搞!

上面视李硕人为宝贝,但对李硕人的后辈可没什么香火情。要是李硕人的后人仗着她的功绩,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为了李硕人的名声着想,少不得要让他们认清现实!

县令这话让李良花长子冒出满身的冷汗:“县令教训得是,草民一定记在心里。”

敲打过了,县令带人离开。

穷儿乍富,强得易贫。

康国上下有几个官员夫人能得诰命加身?

李良花作为一个丈夫早死的老寡妇,不靠娘家、不靠丈夫、不靠子女,硬生生拿下了四等硕人的诰命,其分量之重,可想而知。不仅如此,四等硕人每月还有固定月俸。

因为月俸,因为硕人诰命,早八百年分家的三个儿子都争着抢着想孝顺她,僵持不下干脆三家都拖家带口住到李良花身边。老太太觉得温馨和乐,也不计较那点儿争端。

沾老母亲的光,这几年没少收好处,不是这家想交好,就是那来套近乎,逢年过节回礼都故意重一两倍,名正言顺给三兄弟送好处。官府这边见三人只是占小便宜,对老母亲奉养也算尽心尽力,加之老太太年事已高,开心的日子过一日就少一日,便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过火,权当是哄老太太开心了。

送走县令等人,李良花长子转身回屋。

正如县令说的那样,他屁股都没坐热乎呢,本地有头有脸的人家排着队就上门。不是当家人亲至,便是子侄捧着厚礼登门。跟官府朴素的礼物不同,他们送的都是真金白银!出手最阔绰的就是百十两银子!就算三兄弟分一分,也够每家吃喝不愁七八年了!

还不止——

本地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也来了。

人家一来就说看上好苗子,想收亲传弟子,三兄弟骨子里还是敬畏读书人的,忙不迭要将儿子推上去。熟料人家老先生只是笑容温和说要收孙辈年纪最小的,是个孙女!

三家孙辈合计二十一人,养活十一人。

有根骨的就一人,还不是多好的根骨。

但,矮个子里面拔高,有的选就不错了。

这是老先生上门前绞尽脑汁才想到的登门拜访借口。若是一个有根骨的都没有,他只能另外想一个。借着收徒的名头,老先生见到了李良花。老太太一听老先生要收徒弟,顿时来了力气,脸上褶子随着笑意痕迹更深,亲眼见了简陋的拜师仪式,口中直念老王家祖坟冒青烟了,自己死后也能跟丈夫交代之类的话。

老先生趁机提出想看一看名臣名士传的要求,老太太好说话,一口答应下来,让大儿媳将供奉祖屋的宝贝取来。其他宾客耳尖得很,一个个微微提臀,身体小幅度前倾。

老先生压抑激动将每一篇都仔细看过。

用心记下每一个细节,拓印收藏在丹府。

上市的名臣名士传也是分版本的。

李良花手中的就是典藏版!

图画全部彩色,用的纸张是精品中的精品,据说能千年不腐不烂,画轴底布也是用最好的绸缎。上面的字不是印刷的,而是用金色墨水一笔一划写的,每一篇末尾落款都是那几位大人物亲印。老先生指腹虚抚过那一枚枚印记,上面还有印记主人的浓烈气息。接触瞬间,一道道主人遗留的感悟在他脑海盘旋。

他吐出一口浊气,喟然长叹。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老夫算是知道是什么感觉了。”

不觉泪流满面:“让诸位见笑了。”

他满足将典藏版还给了李良花。

一众宾客仍沉浸在震撼之中。

这时候,老先生新收学生的父亲——李良花三儿子,突然跳出来宣布一个大消息。

“还请大家伙儿见证。”

老先生抚着胡须道:“你说。”

熟料,三儿子竟是语出惊人。

孙辈这么多人,就他的女儿被老先生选中当学生,由此可见,这个孩子也是最像她祖母的人。自个儿老母亲一辈子不容易,守寡数十年又拉扯大他们兄弟三个,一辈子都在为老王家呕心沥血,而老母亲娘家早就没人了,也就是说她老李家这一支没人了啊!

既然如此,不如让妮儿改了李姓。

老先生沉吟思索。

李良花长子和次子脸色黑成了锅底灰。

姓不姓的,不重要。

重要的是“最像李良花”的孙辈是他老三生的,日后老母亲走了,家里东西是不是要多给他了?老母亲挣来的诰命、供奉祖屋的宝贝是不是也要给老三女儿?这怎么行?

当即就要掀桌反对。

在场最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也赞同!而李良花不懂这些弯弯绕绕,只看到儿子孝顺、儿媳贴心、孙辈争气,家里日后也要出神仙。他们兄弟两个再闹就是让老太太伤心了。

一时间,二人感觉比吃了屎还恶心。

李良花三子也怕夜长梦多,当即就敲定。

老先生先是收了徒弟,又当了一回徒弟改姓的观礼人。既然姓氏都改了,干脆名字也改个好听的。什么桃子李子的,听着不像样。

这天是李良花最开心的一天。

宾客来了一批送了一批,见过没见过的大人物都见了一遍,直到星月交辉,家里的客人才陆续散去。毫不夸张得说,李良花家门口的砖石都被踩得锃光瓦亮了。或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老太太今天的精神头也格外旺盛。

回到主屋还睡不下。

心里心心念念着那份名臣名士传。

她让小孙女给自己念一念。

“这是老王家以后的祖传宝贝,怎么能让幺儿动?弄脏怎么办?上头要怪罪的!”

李良花:“在我这儿,幺儿就是宝贝。”

三个儿子脸色各异。

李良花一直以为他们都还小,吃了幺儿的醋,道:“你们小的时候也都是娘的宝。”

最后,那卷宾客都求不到的宝贝出现在年幼幺儿手中。尽管她的手被清水来来回回洗了七八遍,几个大人还是担心宝贝被弄脏。

“祖母,幺儿不认识。”

李良花慈爱道:“那就挑着认识的念。”

认识的念,不认识的念半边,半边都不认识的就含糊跳过去。小小的人儿坐在祖母床榻旁,借着屋内不算明亮的烛火清脆朗读。三个儿子,两个在侧举灯,一个在旁打扇。

伴随稚嫩童音以及微微燥热的风,李良花逐渐有了困意,不多时就响起微微鼾声。

举灯的不敢放下,打扇的没有停顿。

母子四人仿佛回到几十年前的燥热盛夏,三个孩子依偎在母亲身边,待在屋外乘凉解闷,温柔的手替孩子驱散恼人蚊虫。那时的童年故事,今日的郎朗书文,似乎重合。

许久许久——

幺儿口干舌燥眼皮沉重。

“阿父,幺儿想跟祖母说幺儿想睡了。”

李良花三儿子自然答应,只是待他低头一看,蓦地察觉出不对,手中的蒲扇松开。

床榻上的母亲睡颜恬静满足。

只是不知何时没了气息。

无病无痛,梦中仙逝。

沈棠收到消息,亲自给她写了挽联。

“这世上少有人能寿终正寝,李硕人也算是喜丧了。”活着的时候,见到了家里的重孙辈,儿孙虽有自己的心思,但在老母亲面前兄友弟恭,三家这么多年都没咋红脸。牙齿都有打架的时候,更何况是独立个体,只要条件允许,沈棠都愿意善待她的后人。

对这本名臣名士传,康国境内庶民买账比较多,但他们经济条件有限,而经济宽裕的阶层,特别是世家之流其实不怎么认可。前面三文三武名副其实,一医一墨也认了,区区一个庶民老妪算什么?为什么她都能上啊?就因为她大字不识却弄出了治水之策?

治水?

他们也学过啊。

不买账,不认可,不服气。

这种风评仅仅持续几天就变了。

活着诰命加身,国主立传,过身还有国主亲手写的挽联……说句打击人的大实话,日后有这规格待遇的臣子,双手双脚数得过来。为人臣子,一辈子追求的不就是这些?

待庶民尚且如此,何况功臣?

根本不用担心什么狡兔死走狗烹。

甚至有不少世家子弟懊悔当年对沈棠的偏见,当年立国之战没有投奔,康国站稳脚跟的那几年没有积极干活,如今再努力也是锦上添花,远不如雪中送炭。而她的毛病?

也就是三番四次削世家了。

但人家削得有理有据啊。

那些没被抓住错处的,乖乖配合的?

诸如只剩下几个老人吉祥物,全靠家主林风一力抗的林氏;早早站队,巴结上康时和祈善的康氏;给予沈棠诸多帮助,贼会下注的徐氏……其他家族的子弟只要老老实实干活、本本分分当官,掰着手指数一数,居然也都混得不错。沈棠哪有那么血腥残暴?

至于她跟世家的矛盾?

站在她的立场,似乎都能理解。

于是乎,名臣名士传直接卖脱销。

坊间还冒出了盗版。

“全部打掉!”

沈棠不允许有人分她的钱。

这些劣质盗版太影响钻石的美丽!

隔三差五还要问问钻石产出多少了,备货要充足!公西仇几个高级武胆武者表示双手都要搓出火花了,国主居然还催!公西仇头铁,说罢工半天就罢工半天,蹲在沈棠营帐抱怨不停:“催催催,一天催三回!我打仗这些年都没这么急上火过!也没看你卖出去一颗,玛玛攒这么多不怕砸手里?不能因为我哥说我可以随便使唤,你就真随便使唤我吧?”

知己也不是这么糟蹋的。

沈棠道:“砸手里没成本啊。”

公西仇:“……”

“现在没卖出去还不是因为暗广太暗?现在的人这么矜持,根本不懂广告的玩法,这也怪不得我。”要是那个时代的人,人均一双火眼金睛,沈棠只能耐心去引导,多安排一些水军下场,“这么多天也不是没收获。”

至少坊间已经出现金刚石的风声。

沈棠只要再推一把,此事可成。

首要就是收买一些营销号和大V……

啊不,是各地“名士”!

不得不说,渠清书院是真的牛啊。

夏侯御和顾德二人朋友圈广阔,自带媒体矩阵。好友列表打开,全是人脉和资源!

新人如此努力,老人是不是该反省反省?都是一把年纪的大佬,为何人脉这么贫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